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全卷共4页,共18道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里的“人”主要是指( )
A 杨坚 B. 韩愈 C. 李白 D. 魏征
2. 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写道:“忆昔□□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描绘了唐玄宗在位前期大唐的盛世景象,“□□”所指代的年号是( )
A. 贞观 B. 开元 C. 天宝 D. 长庆
3. 据《唐会要》记载,唐朝中后期朝廷税收主要来自于东南等道,仅有安史之乱前供税之户的四分之一。这种变化反映了唐朝中后期( )
A. 藩镇割据 B. 崇文抑武 C. 强干弱枝 D. 宦官专权
4.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 )
A. 《桂苑笔耕集》 B. 《大衍历》 C. 《大唐西域记》 D. 《唐本草》
5. 龙门石窟内有一座唐代某位诗人的墓园,登高望墓,形似琵琶,暗合了其传世名作《琵琶行》的意蕴,可谓独具匠心,令人赞叹。据此可知,这位诗人是( )
A. 苏轼 B. 白居易 C. 陆游 D. 柳宗元
6.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这是王安石变法中的( )
A. 方田均税法 B. 募役法 C. 青苗法 D. 保甲法
7. “大宋皇帝(宋真宗)谨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 契丹建立 B. 澶渊之盟 C. 宋金灭辽 D. 西夏崛起
8. 岳飞和文天祥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抗击的分别是( )
A. 蒙古 女真 B. 女真 契丹 C. 女真 元 D. 元 契丹
9. 下图是宋代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此图最适用于探究宋朝( )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及拓片
A. 农业技术进步 B. 商业贸易发展 C. 民族交往交融 D. 陆上丝路繁荣
10.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在他的东方见闻录《马可·波罗行纪》中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
A. 隋朝大兴 B. 唐朝长安 C. 北宋开封 D. 元朝大都
11. 下面所示为科举制发展示意简图,空白处应填入( )
A. 废除丞相 B. 设立三司 C. 设锦衣卫 D. 八股取士
12. 据不完全统计,明成祖时期,有60个国家245次访问中国,其中苏禄、锡兰等6个国家的8位国王到访中国。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戚继光抗倭 C. 张居正改革 D. 万历援朝战争
13. 《明亡清兴六十年》一书讲述了明朝衰亡到清朝入主中原的关键60年间(1583—1644)发生的许多历史大事件。第四十四讲名为《闯王进京》,“闯王”是指于陕西起义的一位农民起义首领,这位“进京”的“闯王”是( )
A. 郭守敬 B. 吴三桂 C. 李自成 D. 皇太极
14. 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由军机大臣组成,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机构(官职)是( )
A. 通判 B. 御史台 C. 南书房 D. 军机处
15. 下表是清朝土地与人口变化表,这说明这一时期( )
年代 土地面积(顷) 人口(人) 每人实得土地(亩/人)
乾隆十八年(1753年) 7801142 183678258 4.25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807156 208095796 3.75
嘉庆十七年(1812年) 7913939 361600000 2.19
A. 人地矛盾突出 B. 引进美洲作物 C. 出现区域商帮 D. 手工业发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6小题20分,第17小题19分,第18小题16分,共55分)
16. 某历史兴趣小组拟在学校文化节上举办“我国古代的边疆治理图片展”,请你一起参与布展活动。
图8 郑成功像 红毛(指侵略者)遂联络土番,招纳内地人民,成一海外之国,渐作边患。……为郑成功所攻破,盘踞其地。 ——连横《台湾通史》
(1)在第一主题“管理东北”中,兰兰同学挑选了以下三幅图片。图1、图2、图3分别是哪一大一统封建王朝东北地区形势图(局部)?图3中的《尼布楚条约》签订于中俄哪次战争之后?
(2)在第二主题“建制西域”中,瑞瑞同学展示了以下两幅图片。图4、图5分别示意唐朝(669年)与清朝(1820年)时期西域(新疆)地区形势(局部),补全两图中①②指代的内容。
(3)在第三主题“经营西藏”中,霖霖同学展示了以下两幅图片。除图6相关中央机构外,元朝在西藏地方上设置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这些机构的设置对西藏地区有何标志性意义?图7金瓶掣签反映了哪一王朝对西藏地区的治理?
(4)在第四主题“收复台湾”中,涵涵同学展示了以下图片(图8)及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要点包括侵略国家、收复概况及历史意义、郑成功的历史地位等)。
(5)综合以上探究活动,归纳我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方式。
17. 《尚书》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大意为殷商时期的先人已建立系统的文字记录传统,拥有书册典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印刷技术】
材料一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促进了知识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我国作为印刷术的故乡,拥有数量浩繁的印刷文化遗产,这份蔚为壮观的精神文化财富值得我们后人传承与弘扬。
——《版印文明:中国古代印刷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言
【品读典籍】
图①《千金方》书影 图②《资治通鉴》传世手稿 图③《传习录》书影 图④《天工开物》书影
他(孙思邈)青年立志学医,用毕生践行“大医精诚”之道。为解病人之苦,他一生求方、集方,年逾古稀时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又称《千金方》) 这部倾注主编者十九年心血的巨著记载了战国到北宋建立前的历史,内容包括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文化等,被称为“帝王教科书” 本期节目围绕集中体现王阳明(王守仁)哲学思想的语录体著作展开,引领观众亲临阳明先生学堂,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 三百多年后的人们何止是还在读《天工开物》,更是在继往开来的科学实践中,在大地上奋力续写了更加恢弘而璀璨的“天工开物”
——文字材料摘编自《典籍里的中国》《典籍之光》等文化类节目解说词
【现代馆藏】
材料三 国家图书馆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以及明清以来众多名家私藏,最早的馆藏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珍品特藏包含敦煌遗书、西域文献、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名家手稿等300余万册件。……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数字文献资源库和服务基地,数字资源总量近2757TB,并以每年100TB速度增长。
——国家图书馆官网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除印刷术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还有哪些?(列举一项即可)北宋时的毕昇对印刷术的发展有何杰出贡献?概述印刷术对书籍事业的影响。
(2)材料二中图①典籍成书于哪一朝代?写出图②典籍《资治通鉴》的主编者。图③典籍《传习录》可能会出现王守仁的哪些思想主张?(举一例即可)写出图④典籍《天工开物》的作者,再列举一部明清时期的科技名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国家图书馆为代表的现代图书馆在保留古籍方面所起的作用。并思考除阅读纸质书籍的传统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与方式阅读浩瀚的中华典籍?
18. 截至2024年7月27日,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0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此时的莫高窟经过隋朝的大力营建,已经出现了上百个洞窟,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非常可观的程度。……代表着长安前卫绘画风格的他们带来的这种色彩鲜艳、气势宏大、人物宛若宫廷美人一般的壁画令敦煌居民眼前一亮。
——央视纪录片《河西走廊》第7集《敦煌》解说词
材料三 如下所示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故宫博物院绝无仅有的独特藏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群。 ——故宫博物院官网资料 景山俯瞰故宫图
材料四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从历史地图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之一。根据材料一,写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与南北两端所至地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王朝在莫高窟开凿的石窟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色彩鲜艳、气势宏大、人物宛若宫廷美人一般的壁画”反映出莫高窟怎样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包含紫禁城(故宫)在内的北京城基本建成于1420年,这一年属于哪一世纪?次年哪位皇帝迁都北京?
(4)上述材料中的大运河、莫高窟、北京故宫等都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的感悟。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全卷共4页,共18道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题答案】
D
【2题答案】
B
【3题答案】
A
【4题答案】
C
【5题答案】
B
【6题答案】
A
【7题答案】
B
【8题答案】
C
【9题答案】
B
【10题答案】
D
【11题答案】
D
【12题答案】
A
【13题答案】
C
【14题答案】
D
【15题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6小题20分,第17小题19分,第18小题16分,共55分)
【16题答案】
(1)图1:唐朝;图2:明朝;图3:清朝。雅克萨之战。
(2)①安西;②伊犁
(3)标志西藏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清朝。
(4)侵略国家:荷兰。收复概况: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历史意义: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历史地位: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5)设置机构、签订条约、军事斗争、民族交流等。
【17题答案】
(1)造纸术、火药、指南针(任一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促进书籍的普及与文化传播。
(2)唐朝。司马光。“心即理”“知行合一”(任一项)。宋应星。《本草纲目》《农政全书》(任一部)。
(3)作用:系统收藏、保护古籍,推动文化传承。途径:数字图书馆、古籍数据库、线阅读平台等。
【18题答案】
(1)中心:洛阳;南端:余杭;北端:涿郡。积极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过度役使民力,加重百姓负担。
(2)王朝:唐朝。历史地位:莫高窟是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
(3)世纪与皇帝:15世纪;明成祖(朱棣)。
(4)感悟: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应加强保护与传承,挖掘其文化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