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
1.的立方根是( )
A.8 B.2 C. D.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2,﹣3) B.(﹣2,3) C.(﹣3,2) D.(﹣3,﹣2)
3.如图,已知直线,则、、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4.若点M(a+3,2a﹣4)到x轴距离是到y轴距离的2倍,则点M的坐标为( )
A.(,) B.(,﹣)
C.(,﹣5) D.(,5)
5.如图,在Rt△ABC中,∠A=90°,∠C=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并交BC于点E,若ED=3,则AC的长为( ).
A. B.3 C.6 D.9
6.如图,长方体的长为,宽为,高为,点离点为,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去吃一滴蜜糖,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A. B. C. D.
7.方程组的解x、y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为( )
A.8 B.9 C.10 D.11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轴上,点在轴上,以为边作正方形,点的坐标在一次函数上,一次函数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将正方形沿轴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点刚好落在直线上,则a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9.把命题“锐角小于90°”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10.小明用s2=[(x1﹣2)2+(x2﹣2)2+…+(x10﹣2)2]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那么x1+x2+x3+…+x10= .
11.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
1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3.如图,在△ABC 中,AB=BC=2,AO=BO,P 是射线 CO 上的一个动点,∠AOC=60°,则当△PAB为直角三角形时,AP 的长为 .
三、解答题
14.计算:.
15.解方程组:
16.解不等式:,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7.如图,已知,,点P在边上,请用直尺和圆规在边上求作一点E,使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8.如图,在中,平分于点E,点F在上,.求证:.
19.每年的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红星中学在“世界读书日”开展“弘扬传统文化,阅读经典名著”主题活动,计划购置一批书籍.已知每本《诗经》25元,每本《论语》18元,该学校决定购买《诗经》和《论语》共100本,总费用不超过2000元,那么该学校最多可以购买《诗经》多少本?
20.某学校七年级、八年级各有500名学生,为了解两个年级的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从七年级、八年级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测试,满分100分,成绩整理分析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七年级20名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如下:
67,58,64,56,69,70,95,84,74,77,78,78,71,86,91,86,86,92,86,70
整理数据:七年级20名学生测试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数据包括左端值不包括右端值,如最左边第一组的成绩范围为:
八年级20名学生测试成绩频数分布表:
成绩
人数 0 4 5 7 4
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如表所示: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七年级 a b
八年级 81 74
(1)补全七年级20名学生测试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
(2)请直接写出a,b的值.
(3)请根据抽样调查数据,估计全校七年级垃圾分类知识测试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大约有多少人.
21.小张骑自行车匀速从甲地到乙地,在途中因故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仍按原速骑行,小李骑摩托车比小张晚出发一段时间,以800米/分的速度匀速从乙地到甲地,两人距离乙地的路程(米)与小张出发后的时间 (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求小张骑自行车的速度;
(2)求小张停留后再出发时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求小张与小李相遇时的值.
22.如图,在和中,,点在上,垂直平分,分别交,于点,.
(1)连接,求证:;
(2)若,,求的长.
23.如图,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点、,与直线交于点,且在第三象限.
(1)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2)在(1)的条件下,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使的面积等于6?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若一个三角形中存在两边的平方差等于第三边上高的平方,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高三角形,两边交点为勾股顶点.
●特例感知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 勾股高三角形(请填写“是”或者“不是”);
②如图1,已知△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CD是AB边上的高.若,试求线段CD的长度.
●深入探究
如图2,已知△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且CA>CB,CD是AB边上的高.试探究线段AD与CB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推广应用
如图3,等腰△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D为AB边上的高,过点D向BC边引平行线与AC边交于点E.若,试求线段DE的长度.
参考答案
1.B
解:,
的立方根是2,
的立方根是2,
故选:B.
2.D
【详解】根据两个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征.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故选D.
3.D
解:过向左作射线,
则,
∴,
,
,
,
.
故选:D.
4.C
解:由点M(a+3,2a﹣4)到x轴距离是到y轴的距离2倍,
∴|2a﹣4|=2|a+3|,
∴2a﹣4=2(a+3)或2a﹣4=﹣2(a+3),
方程2a﹣4=2(a+3)无解;
解方程2a﹣4=﹣2(a+3),得a=﹣ ,
,
∴点M的坐标为.
故选:C.
5.D
解:∵DE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DC=DB,DE⊥BC,则∠CED=90°,
在中,∠C=30°,,
∴BD=DC=2DE=6,
∴∠DBC=∠C=30°,
在中,∠A=90°,∠C=30°,
∴∠ABC=60°,
∴∠ABD=60° 30°=30°,
∴,
∴AC=DC+AD=9,
故选:D.
6.D
解:把上面展开到左侧面上,连接,如图1,
;
把上面展开到正面上,连接,如图2,
;
把侧面展开到正面上,连接,如图3,
.
∵.
所以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
故选:D.
7.D
【详解】由与互为相反数,得到,即,
代入方程组得:,
解得:,.
故选:D.
8.D
将代入中
直线得函数解析式为
过作轴于,过作轴于
如图所示: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同理可证
,,
,
平移后
将代入中
故选:D
9.如果一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小于90°
【详解】题设是“一个角是锐角”,结论是“这个角小于90°”,
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一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小于90°.
故答案为:如果一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小于90°.
10.20
解:由方差计算公式s2=[(x1﹣2)2+(x2﹣2)2+…+(x10﹣2)2]可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一共有10个数据,
x1+x2+x3+…+x10=2×10=20.
故答案为:20.
11.
解:将点P坐标代入得,,
解得:,
所以点P的坐标为,
由函数图象可知,
当时,一次函数的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的上方,即,
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
12./
解:由题意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
故,
解之得:.
故答案为:.
13.或或1
【详解】当∠ABP=90°时(如图2),
∵∠AOC=∠BOP=60°,
∴∠BPO=30°,
∴OP=2OB=2,
∴BP=,
在直角三角形ABP中,
AP=;
当∠APB=90°时,分两种情况,
情况一,(如图1),
∵AO=BO,
∴PO=BO,
∵∠AOC=60°,
∴∠BOP=60°,
∴△BOP为等边三角形,
∴BP=OB=1,
∵AB=BC=2,
∴AP=;
情况二,如图3,
∵AO=BO,∠APB=90°,
∴PO=AO,
∵∠AOC=60°,
∴△AOP为等边三角形,
∴AP=AO=1,
故答案为:或或1.
.
14.
解:
.
15.
【详解】由①得,
将代入②,得,解得,
将代入,得,
原方程组的解为.
16.;见解析
解:,
去分母得:,
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在数轴上表示为:
17.见解析
解:如图,点E即为所求.
18.见解析
【详解】证明:∵平分,,
∴,
在和中,
,
∴,
∴.
19.28本
解:设该学校购买《诗经》x本,
由题意得,25x+18(100-x)≤2000,
解得,x≤.
∵x为正整数,且=,
∴x最大为28,
∴该学校最多可以购买《诗经》28本.
20.(1)见解析
(2),
(3)全校七年级垃圾分类知识测试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大约有200人
(1)解:(人),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2)解:七年级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为,因此中位数是,即,
七年级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86分,共出现4次,因此众数是86,即,
答:,;
(3)解:(人),
答:全校七年级垃圾分类知识测试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大约有200人.
21.(1) 小张骑自行车的速度是300米/分;(2) ;(3) 小张与小李相遇时的值是分
解: (1) 由题意得:(米/分),
答:小张骑自行车的速度是300米/分;
(2)由小张的速度可知:,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把和代入得:,
解得:,
∴小张停留后再出发时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小李骑摩托车所用的时间:,
∵, ,
同理得: 的解析式为:,
则,
,
答:小张与小李相遇时的值是分.
22.(1)证明见解析;
(2)的长为.
(1)解:如图,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
∴,
∴,
∴,
∵垂直平分,
∴,,
∴,
∴,
在和中,
,
∴,
∴;
(2)解:连接,如图所示,
设,
∵,
∴,
∵垂直平分,
∴,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
即的长为.
23.(1)
(2)存在满足条件的点Q,其坐标为或
(1)解:把代入得:,
解得:,
∴,
∴,
∵的面积为,在第三象限,
∴,
解得:,
把代入得:
,
解得:,
∴,
把代入得:,
解得:;
(2)解:设点Q的坐标是,
在中,令可得,
∴,
∴,,
∴Q点有两个位置:Q在线段上和延长线上,
当Q点在线段上时,则,
解得:,
∴,
∴Q点的坐标为;
当Q点在线段延长线上时,
则,
解得,
∴,
∴Q点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存在满足条件的点Q,其坐标为或.
解:●特例感知①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勾股高三角形,
故答案为:是;
②设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于是,
∴;
●深入探究:由可得:,而,
∴,即;
●推广应用
过点A向ED引垂线,垂足为G,
∵“勾股高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且,
∴只能是,由上问可知.
又ED∥BC,∴.
而,
∴△AGD≌△CDB(AAS),
∴.
∵△ADE与△ABC均为等腰三角形,
根据三线合一原理可知.
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