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统编版(2024)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阅读 7 静夜思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了解诗人
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
古朗月行
诗人有没有看见“霜”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没有。
诗人看到了什么?
月光
这里是把月光比作霜。
品读古诗
静夜思 起床 疑问 举手
望月 低头 故乡
识记字词
dī
chuáng
yí
jǔ
静夜思
起床
疑问
望月
低头
故乡
wàng
jìng
举手
sī
gù
识记字词
后鼻音
整体认读音节
低头思故乡
低头便思念起遥远的故乡。
品读古诗
活动一:下列图片适合作为这首诗的配图的是( )
①
②
③
②
课中导学单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天的白霜。
读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用“ ”圈出要求会认的字,用“ ”标出要求会写的字。
2.对照老师的标注,检查是否标注清楚了,再把标出的生字读一读。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加一加
古 + 攵 = 故
组词法
故乡 故事
故
gù
识记字词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加一加
田 + 心 = 思
猜字谜
地里埋下一颗心。
思
sī
识记字词
摘
星
星
夜
光
思
故
举
望
低
床
疑
识字游戏
静
床前
静夜思
yè
明月光
chuáng
怀疑
yí
guāng
sī
读一读
故乡
举头
jǔ
低头
gù
望明月
wàng
dī
点击看笔顺
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写写这几个字吧!
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
识记字词
疑问
yí
静
净
对比识字法
干净
安静
jìng
识记字词
读课文
1.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范读,看自己的朗读是否正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把画出的生字读一读。
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写写这几个字吧!
点击看笔顺
动态演示
思
sī
组词:思念 思想
音序:S 部首:心
结构:上下
笔画:九
“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
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
易错提示:上面是“田”,不要写成“因”哦!
识记字词
举手
jǔ
识记字词
望着
wàng
点击看笔顺
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写写这几个字吧!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
左右两部分宽窄相等,书写时要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注意反文和折文的区别,最后一捺要舒展。
ɡù
故
攵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宽窄相等。左边“古”的第一横从横中线起笔,右边反文旁,撇穿插到了“古”的下面,捺要写舒展。
识记字词
小兰坐在树底下低头看书。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并初步感知诗句的停顿。
初读课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突出月光的明亮、皎洁;
说明天气寒冷。
烘托出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单、寂寞之情。
把“月光”比作“霜”有什么作用?
品读古诗
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在这个安静的月圆之夜,诗人却独自漂泊在外,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难过,伤心……
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
低头思故乡
圆 月
团 圆
出游在外
思念家乡
由此想到什么?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你觉得诗人由圆圆的明月可能会想到什么?
年迈的父母;
自己活泼可爱的孩子;
妻子、兄弟姐妹;
以前一家人团聚时快乐的情景;
……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想一想:独在异乡思念故乡的李白,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谁再来读读?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游戏:谁是“小李白”
找一个同学上台表演,配上音乐来读读这首诗。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
左窄右宽。“土”横画短斜,横与提距离适中。“也”横折钩的横向右上斜,竖向笔画排布均匀,竖弯钩钩底宜平。
dì
地
土
书写指导
默写古诗《静夜思》。
静夜思
[唐]李 白
明月光,疑 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 。
床
前
是
地
思
故
乡
课中导学单
举头
低头
思故乡
望明月
静夜思
结构梳理
这首诗语言浅显,但感情真挚,描写了在寂静的夜晚,诗人仰望窗外的明月并由此想念家乡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