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 18世纪晚期,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为各国资产阶级所推崇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却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国经济跌入“谷底”,其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1、原因①18世纪晚期期工业革命开展,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倡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束缚,提供了广阔的贸易市场。
②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垄断产生。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导致无序竞争,使得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突出。
2、得到的认识
①垄断的出现(生产关系局部调整)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③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制定相适宜的经济战略。利益
驱动
科技
支持过度
贫富悬殊生产和销售
的矛盾胡佛:杯水车薪的改革危机为什么爆发和持久?美国该何去何从?
救星在哪里?二 罗斯福新政Franklin D. Roosevelt New Deal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First of all , let me assert my firm belief that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 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实干家罗斯福
1999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20世纪风云
人物:
第一位爱因斯坦,第二位是罗斯福。摘自2008年1月28日《中国人事报》作者罗海岩
——高层领导喜欢读《罗斯福传》
美国有三任总统名传史册,一个是国父华盛顿,一个是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林肯,再一个则是罗斯福,他们都代表了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不同的是一个是创建,一个是保卫,一个是赋予国家新生和活力。创建和保卫为历史所囿,并非人人可遇可为,但为一种体制和制度增添活力、使之不朽,则是后人尽可为之的。本人获得“狮子”和“狐狸”的称号。
据悉,在中国从政的高层人士中,许多人在阅读《罗斯福传》,从中探寻着一条路径,寻求一种精神的共鸣。 “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1932年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竞选词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为了赢得选举,胡佛采取了一些经济干预政策,但是”杯水车薪”.1932年美国总统选举 First of all , let me assert my firm belief that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与农民近距离交流”炉边谈话 罗斯福借助广播这个当时最先进且最普及的传媒工具,以围坐在壁炉边与家人、朋友聊天的形式发表谈话。这样的“炉边谈话”吸引了全美国人民。他每次都以谈话式的“我的朋友们”开头,用平和轻松的语调及时把大政方针传达给听众。他将“炉边谈话”看成是潜移默化地实施舆论导向的极佳载体。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讲话都像给人们注射了一支镇静剂,帮助当时的人们渡过了一道道难关。 炉边谈话身残志坚 乐观自信爱国救民 改革创新通过对罗斯福的了解,你发现他具有什么样的可贵精神?对克服这场危机起到什么作用?乐观而充满信心问题探讨第一阶段时间:1933年3月到1935年初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第二阶段时间:1935年到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二、施行新政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假如你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学习思考:“试验”指什么?用什么药方来救治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情景一:自从股票市场大崩溃以来,全国倒闭的银行已超过5500家。群众的心情惶惶不安,他们囤积黄金、货币。这时银行黄金库存每天要减少2000万元,储户搞不到黄金就要纸币。…银行挤兑,人山人海争提存款,照例带着自杀意味。当时全美18569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元左右,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银行信用,恢复金融秩序和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 有什么作用? 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1930)情境二: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 产生怎样的作用? 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防止盲目竞争促进工业生产的复苏
情境三:蓝鹰标志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针对上述情况,罗斯福采取了什么对策? 产生什么作用?情境四: 1932,据估计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保护劳工权利情境五: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据统计,1929-1932年全国各地罢工达2700次,一些群众甚至冲击政府或议会大厦,…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缓和劳资矛盾请你为罗斯福想想办法!谈谈这一举措在解决危机中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情境六: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情境六反映的新政内容是什么?出发点何在?归纳新政主要内容:《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
《社会保险法》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增发货币;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剩余的产品由政府收购、部分销毁。建立公平竞争和产量、价格销量等规则;规定工人基本权利,如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大力兴办共同工程;保护劳工的权利;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使银行和金融秩序恢复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保证了农民利益,对农业的复苏起到积极作用.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劳资矛盾有所缓和。缓解了就业压力;
扩大了内需;
有助于社会稳定;保护了环境。新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全面干预;
关注民生。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探究问题: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呢? 罗斯福“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坚定的代表人”,“他只是努力去掉一些资本主义最坏的弊病藉以挽救资本主义。
——福斯特 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感慨地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三、评价新政材料: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1、材料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废除资本主义制度2、“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的体现?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国家干预经济3、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不是。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4、这种“新应用”取得哪些作用? 有什么局限性?(评价)评价1、实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局限: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4、影响:
直接影响: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稳定了…;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采取一些有利工人的措施。问题探究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问题探究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共同之处:敢于直面困难,愈挫愈坚,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创新,善于借鉴,大胆尝试以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为己任都注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罗斯福新政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胡佛坚持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内容特点与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知 识 结 构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最终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状况1.改变了各国实力对比,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世界局势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经济政策自由主义思想失灵,凯恩斯主义大规模运用,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格局经济危机的影响引起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和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国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是由殖民地直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没有沉重的封建包袱;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比较彻底,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对专制独裁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留下了浓厚的封建残余,领导统一的普鲁士富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明治维新通过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后发展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而言,是“强加的和平”。在华盛顿体系中,战胜国分赃不均,美日矛盾激化。由于美、德、日在战后格局中处于不同地位,美国要维持这一格局,德、日则要冲破它。3.经济状况的影响: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危机前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具备通过改良缓解危机的实力。德国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十分严重。4.领导者的素质:坚定的民主主义者;法西斯好战分子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2010年4月23日,在美国华盛顿,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与央行行长周小川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各国就金融危机策略、国际金融监管等问题加强政策协调。 4万亿大国风范,临危不乱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①背景:前者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严重的 经济政治危机;后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原则所造成的恶果,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②措施:前者是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后者是缩减农业,部分控 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
③手段:前者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后者是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④特点:前者是在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强调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举,发展社会主义经 济;后者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计划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⑤?结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道理:①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调整政策和经济改革,都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从实际出 发,符合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某种社会形态的专有物。它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并 应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互相配合。
拓展: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特点:俄通过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
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局: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进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
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