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讲 水、无机盐、糖类和脂质
1.C Zn属于微量元素。
2.A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
3.B 植物处于干旱和寒冷环境时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相对减少,结合水的含量相对增多。
4.D 糖原是动物体内的多糖。
5.D 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6.B 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7.B 乳糖是二糖。
8.A 乳糖属于二糖,一般需水解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多糖中的几丁质能和重金属离子结合,用于废水处理;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进入血液可补充血糖含量;葡萄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
9.A 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的糖类是葡萄糖,乳糖和糖原是动物细胞所含有的糖类,麦芽糖是植物细胞所含有的糖类。
10.B 植物组织中也可含有脂肪,如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的种子细胞中含有脂肪。
11.B 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现象。
12.A 晒干的种子细胞内仍含有水分,失去的是部分自由水;与休眠时相比,种子萌发时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高,代谢旺盛;少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3.D 由题意知,儿童缺锌会导致大脑发育不良,大脑是控制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大脑发育不良,会导致生命活动异常,所以,可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4.【答案】 (1)水 自由水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或自由水相对含量高)
(2)脂肪 橘黄
【解析】 (1)阶段Ⅰ和阶段Ⅲ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增加的物质主要是水;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自由水,种子代谢较旺盛的原因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较高。
(2)种子中的脂肪,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15.【答案】 (1)麦芽糖和蔗糖 C、H、O、N、P
(2)葡萄糖 (3)大于 脂肪
【解析】 (1)题图中D在植物细胞中是指麦芽糖和蔗糖;Ⅰ是指磷脂,其组成元素是C、H、O、N、P。
(2)一分子E(乳糖)和一分子D(麦芽糖或蔗糖)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葡萄糖。
(3)等质量的花生和玉米种子萌发时,物质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量花生大于玉米,是因为与玉米相比,花生种子中K脂肪的含量较多。
第2讲 蛋白质与核酸
1.C S元素存在于R基中。
2.C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氨基酸数-肽链数=
100-2=98(个)。
3.C C选项中氨基和羧基没有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4.A 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是运输氧气。
5.B 题图所示为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三肽,含有2个肽键。
6.B 乙分子的R基为—CH2COOH;—CO—NH—中连接C和N的化学键是肽键;化合物丙中含有两个游离羧基;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氢来自甲的羧基和乙的氨基。
7.B 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因此,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组成两者的R基不同。
8.A 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9.B 核酸分子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数目、排列顺序和组成种类有关,核苷酸的连接方式都是相同的。
10.D 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中的一种,而不是同时含有两种;甲型H7N9流感病毒只含有RNA,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主要存在于硝化细菌拟核中的核酸是DNA,只含有A、T、C、G4种碱基;DNA彻底水解后会得到磷酸、碱基(A、T、C、G)和脱氧核糖,而不会得到核糖。
11.D 禽流感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12.D 若⑤是尿嘧啶,则图乙可代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13.A 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C。
14.B 纤维素(多糖)、纤维素酶(蛋白质)、纤维素酶基因(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15.【答案】 (1)纤维素 维生素D (2)214 (3)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4
【解析】 (1)物质A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组成元素为C、H、O,其单体为葡萄糖(a),因此物质A为纤维素。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d表示的物质为维生素D。
(2)组成染色体的B含有C、H、O、N,推知B表示蛋白质,b表示氨基酸,细胞内合成一分子H1脱去215-1=214(个)水分子。
(3)导致B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人体细胞中C表示DNA,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有4种。
16.【答案】 (1)双缩脲 (2)脱水缩合 888
(3)2 2
【解析】 (1)前胰岛素原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胰岛素分子由51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两条肽链,这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后,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脱去的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形成3个二硫键失去的相对分子质量=
(51-2)×18+6=888。
(3)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有两条肽链,至少有2个—NH2、2个—COOH。
17.【答案】 (1)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②RNA
(2)脱氧核糖 2 DNA
【解析】 (1)①图甲中核苷酸的五碳糖为核糖,因此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该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原料。
(2)图乙中的碱基含有T,因此图乙为DNA的一条链,结构2的名称是脱氧核糖,由2条图乙所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第3讲 实验
1.A 换物镜后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因此,视野中看到这行细胞的1/4,即8×1/4=2(个)。
2.B 镜头1、2、3无螺纹是目镜,4、5、6有螺纹是物镜;目镜中1放大倍数最小,物镜中6放大倍数最小,因此1与6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小;目镜中3放大倍数最大,物镜中4放大倍数最大,因此3与 4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大,细胞数目最少;3与4组合,放大倍数最大,视野
最暗。
3.B 换高倍物镜直接转动转换器。
4.C 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若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方向。
5.C 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
6.A 检测葡萄糖,用斐林试剂。
7.C 检测脂肪,用苏丹Ⅲ染液。
8.A 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
9.D 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但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不同;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呈紫色,且不需要用显微镜(高倍镜)观察。
10.B 脂肪鉴定实验中,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次是染色→洗去多余的染料→盖上盖玻片→观察。
11.A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都是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斐林试剂需要混合使用,而双缩脲试剂是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才会有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可以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发生反应,产生紫色,故多肽等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水解蛋白质的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管蛋白质有没有被水解,双缩脲试剂都可以和酶反应呈紫色,因此不能检测蛋白质是否被水解。
12.【答案】 (1)④ 光圈 细准焦螺旋 (2)600
(3)长度或宽度
【解析】 (1)在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先用物镜④观察清楚后,再用转换器换成物镜③,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可以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明亮,并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2)选用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分别为②和③,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
(3)显微镜下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物体的面积或体积。
13.【答案】 (1)B
(2)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还原糖)
(3)紫
【解析】 (1)还原糖的鉴定、蛋白质的检测可直接在试管中发生颜色反应,不需要显微镜观察。花生组织中脂肪颗粒较小,染色后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2)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糖尿病病人尿液中含有的糖是葡萄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3)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第一单元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讲 水、无机盐、糖类和脂质
一、选择题
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下列选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C B.P C.Zn D.N
2.鱼类在水中遨游、鸟类在空中飞翔,虽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体内的基本组成相似。它们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 )
A.水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3.植物处于干旱和寒冷环境时细胞内的( )
A.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含量都减少 B.结合水的含量相对增多
C.自由水的含量相对增多 D.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含量均增多
4.下列物质中,属于动物体内多糖的是( )
A.葡萄糖 B.淀粉 C.乳糖 D.糖原
5.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是( )
A.蛋白质 B.核酸 C.脂类 D.糖类
6.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储能物质,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是( )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核糖
7.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核糖和果糖都是单糖
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糖原和乳糖
C.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D.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有重要功能
8.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糖一般不需水解就能被细胞吸收 B.多糖中的几丁质能用于废水处理
C.肝糖原分解可补充血糖含量 D.葡萄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
9.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 B.乳糖 C.麦芽糖 D.糖原
10.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植物组织中不含脂肪
C.磷脂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
D.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1.夏季持续高温,户外工作人员大量出汗排出无机盐过多时,需补充淡盐水。下列关于细胞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自由水既可以溶解无机盐,也可以运输无机盐
B.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现象
C.当人体大量出汗排出无机盐过多时,可能引发肌肉酸疼、乏力等
D.细胞通过细胞膜控制水分和无机盐的进出,以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
12.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B.晒干的种子细胞内不含有水分,有利于种子长时间储存
C.与休眠时相比,种子萌发时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低
D.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骨骼中的CaCO3
13.儿童缺锌会导致大脑发育不良,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二、非选择题
14.某干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阶段Ⅰ和阶段Ⅲ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增加的物质主要是 ;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此阶段种子代谢较旺盛的原因是 。
(2)为了观察种子中的 ,常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胚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的颗粒。
15.下图为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相互关系及分布的概念图,分析细胞内各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在植物细胞中是指 ,Ⅰ的组成元素是 。
(2)一分子E和一分子D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 。
(3)等质量的花生和玉米种子萌发时,物质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量花生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玉米,是因为与玉米相比,花生种子中K 的含量较多。
第2讲 蛋白质与核酸
一、选择题
1.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在氨基酸的分子结构中,S存在于( )
A.氨基中 B.羧基中 C.R基中 D.碱基中
2.某蛋白质分子由1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 )
A.1个 B.2个 C.98个 D.99个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B
C D
4.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属于血红蛋白生理功能的是( )
A.运输氧气 B.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C.携带遗传信息 D.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5.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该多肽分子中的肽键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图是细胞中常见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分子的R基为—H B.—CO—NH—包含肽键
C.化合物丙中含有一个游离羧基 D.水中的氢都来自乙的氨基
7.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
A.酪氨酸的氨基比较多 B.两者R基组成不同
C.精氨酸的羧基比较多 D.两者的结构不同
8.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
9.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
10.下图是DNA和RNA组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病毒中都有上述两种核酸
B.甲型H7N9流感病毒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C.主要存在于硝化细菌的拟核中的核酸由5种碱基构成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11.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12.下图甲、乙依次为蛋白质、核酸的单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了单体的种类
B.图甲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多样性
C.若④是核糖,则图乙是HIV核酸的单体
D.若⑤是尿嘧啶,则图乙可代表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13.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
A.C B.H C.O D.N
14.纤维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
二、非选择题
15.下图表示细胞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 ,d表示的物质是 。
(2)组成染色体的B中有一种称为H1,已知H1由215个b分子组成的一条肽链构成。细胞内合成一分子H1脱去 个水分子。
(3)组成染色体的B具有多样性,不同组织细胞中其种类和数目都不相同。导致B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
(4)人体细胞中构成C的基本单位c分子有 种。
16.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国家。胰岛素对于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其合成过程如下: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和一个多肽C(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前胰岛素原可与 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胰岛素分子由51个氨基酸经 的方式形成两条肽链。这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 。
(3)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中至少有 个—NH2、 个—COOH。
17.下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 。
②该核苷酸是构成 的原料。
(2)图乙为一条核苷酸链示意图,图中所示2的名称是 ,由 条图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 分子。
第3讲 实验
一、选择题
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完整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2.下图是我们在观察某种细胞时使用的一些镜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1、2、3是目镜,4、5、6是物镜 B.1与6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大
C.3与4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少 D.3与4组合看到的视野最暗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右图所示两个视野,由视野甲转换到视野乙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要观察a物体,装片应向左移动
B.换高倍物镜应先升高镜筒再转动转换器
C.要保证有更好的观察亮度,应换用较大的光圈
D.换成高倍镜后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4.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玻片和更换物镜发现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B.视野中一部分细胞比较清晰,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是因为组织切片厚薄不均
C.观察细胞质流动时,若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D.在10倍物镜下,视野被相连的64个细胞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倍物镜,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应该是4个
5.大豆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为了检测大豆种子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取的试剂是( )
A.苏丹Ⅲ染液 B.甲紫溶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6.为了检测人体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斐林试剂 B.苏丹Ⅲ染液 C.龙胆紫溶液 D.碘液
7.为了检测花生子叶中是否含有脂肪,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A.斐林试剂 B.碘液 C.苏丹Ⅲ染液 D.双缩脲试剂
8.将发芽的小麦种子制成匀浆,然后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这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
A.还原糖 B.脂肪 C.淀粉 D.蛋白质
9.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成分不相同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需要水浴加热2 min才能看到颜色变化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在高倍镜下能看到橘黄色颗粒
D.制作临时装片时,利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10.脂肪鉴定实验中,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
A.制片→染色→洗去多余的染料→观察
B.染色→洗去多余的染料→盖上盖玻片→观察
C.制片→观察→染色→洗去多余的染料
D.染色→盖上盖玻片→洗去多余的染料→观察
11.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物质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同
B.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C.在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紫色,说明其中含有蛋白质
D.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蛋白质有没有被酶彻底催化水解
二、非选择题
12.下图所示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先用物镜 (填图中的序号)观察清楚后,再用转换器换成另一物镜,此时视野亮度变暗,可使用 和反光镜来改变视野亮度,并用 进行调焦至看到清晰的物像。
(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形态时,应选用的显微镜目镜、物镜分别为②和③,此时放大倍数为
倍。
(3)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物体的 。
13.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苹果匀浆 某种试剂、水浴加热 颜色反应
B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50%的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C 待测奶粉 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 颜色反应
(1)上述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 (填实验组别字母)。
(2)A组中所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 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 。
(3)在C组中,如果该奶粉中含有蛋白质,则用双缩脲试剂检验,会出现 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