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讲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膜与细胞核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与施旺创立的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细胞是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不是施莱登与施旺提出来的
C.细胞学说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D.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2.“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们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具有的结构特点是( )
A.没有DNA B.没有细胞质
C.没有核糖体 D.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蓝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细胞内含有核糖体 B.蓝细菌细胞内有叶绿体
C.蓝细菌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酶 D.蓝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4.下列物质中肯定不属于细胞质膜成分的是( )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5.右图是细胞质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质膜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上侧是细胞质膜外侧
B.②③表示蛋白质分子
C.②③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D.细胞识别与①有关
6.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B.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使细胞内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7.右图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各项中,不是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形成双层结构原因的是( )
A.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
B.磷脂分子有疏水的尾部
C.细胞膜内外环境都是水环境
D.使细胞膜结构更加坚固
8.心肌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在细胞膜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磷脂的含量高低 B.蛋白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C.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D.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9.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
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形态
10.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DNA和RNA B.RNA和蛋白质
C.DNA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
11.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右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
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
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制
二、非选择题
1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项目 核膜 光合作用(能否) 核糖体 细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1)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 ,乙 ,丙 。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细菌
(2)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大肠杆菌细胞的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最主要的区别是
,
这说明了细胞的 性。
13.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4]是 。
(2)[3] 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蛋白质类物质通过[ ]进入细胞核。
(3)图中可见[1]内质网和[5] 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第2讲 细胞器
一、选择题
1.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的化学成分是( )
A.磷脂和核酸 B.蛋白质和磷脂
C.蛋白质和核酸 D.胆固醇和淀粉
2.细胞可以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线粒体也可以不断地分裂和融合,以维持细胞内线粒体的稳态。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外膜上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B.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车间”,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细胞可通过溶酶体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
D.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中
3.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B.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C.图乙中f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D.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4.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是所有光合自养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其膜上附着多种酶
C.中心粒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体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溶酶体内合成并储存了大量的酸性水解酶,参与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
5.下列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 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
C.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 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
6.右图为某植物细胞示意图,①~⑨为细胞有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为无膜细胞器,③和⑦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B.⑤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纤维素是其组成成分
C.①为细胞的“动力车间”,⑨为细胞的“能量转换站”
D.⑥中含糖类、色素、无机盐等,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7.根据细胞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判断,下列与人体某些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较为发达的事实,不符合的是( )
A.骨骼肌细胞合成大量ATP B.吞噬细胞合成细胞内的水解酶
C.肝细胞合成细胞表面受体 D.浆细胞合成抗体分泌到胞外
8.下列细胞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
A.中心体 B.核糖体 C.染色体 D.内质网
9.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可以用3H标记该蛋白中的某氨基酸,示踪该蛋白的分泌过程
C.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D.该图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
10.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与加工后,经囊泡运输到细胞外起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分泌蛋白
B.囊泡在运输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会发生膜成分的交换
C.参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加工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D.合成的分泌蛋白通过胞吐排出细胞
11.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具有双层膜结构 B.增大膜面积的结构相同
C.均能发生能量转换 D.均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1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细胞,发现有叶绿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由此可判断该细胞可能取自( )
A.果蝇 B.水稻 C.家兔 D.大肠杆菌
13.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
A.细胞膜、染色体、核膜 B.细胞膜、核糖体、核膜
C.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D.细胞膜、中心体、核膜
14.细胞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在人体肌肉细胞中能够合成ATP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 D.中心体
15.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依次属于的结构是( )
A.细胞质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B.线粒体膜、细胞质膜、叶绿体膜
C.叶绿体膜、细胞质膜、线粒体膜 D.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细胞质膜
16.下图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①②表示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核糖体(形成多肽)①(加工、折叠)②细胞膜细胞外
A.图中①表示粗面内质网
B.蛋白质在②处被进一步修饰加工
C.图示过程所需能量全部来源于线粒体
D.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二、非选择题
17.下图甲、乙是植物、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 ”上填名称)
(1)与乙细胞相比,甲细胞有 而无[ ]。
(2)若甲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
(3)乙细胞不具有膜的细胞器是[ ]。
(4)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18.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这些酶的合成和加工需要众多细胞器相互配合,①②是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在a~d这些结构中,生产水解酶的“机器”是 (填字母),加工修饰部位是 (填字母),图中③~⑥过程说明溶酶体具有 的功能。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 (填字母)。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讲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膜与细胞核
1.C 施莱登与施旺提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是魏尔肖提出来的;细胞学说的意义是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
基础。
2.D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B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有叶绿素而没有叶绿体。
4.D 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质膜外侧还有糖链。
5.B 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质膜外侧,据此判断题图中上侧是细胞质膜外侧;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②③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这体现了细胞质膜的结构特性,即流动性;①是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6.D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环境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抗体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细胞产生的废物也要排到细胞外,细胞内有用的成分却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
7.D 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细胞膜内外环境都是水,使亲水的头部朝外,疏水的尾部朝内,形成了双层结构;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使细胞膜更加坚固,是磷脂双分子层形成膜结构基本支架的意义,不是原因。
8.B 细胞膜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的不同上。
9.B 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0.C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11.D 由题图可知,甲、乙两种伞藻细胞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内含有多种具膜细胞器;重建伞藻的细胞核来自甲,可以控制合成甲种伞形帽伞藻的蛋白质,细胞质来自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细胞质中含有已转录的mRNA,可以合成乙种伞藻的蛋白质;由于嫁接的伞藻的细胞核来自a,因此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受细胞核的控制,但是不能证明只受细胞核控制。
12.【答案】 (1)A B D (2)大肠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多样
【解析】 (1)甲细胞含有核膜,属于真核生物,且该细胞含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应为绿色植物细胞,如A洋葱;乙细胞含有核膜,属于真核生物,但该细胞不含细胞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应为动物细胞,如B兔子;丙细胞不含核膜,属于原核生物,且该细胞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是D蓝细菌。
(2)大肠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这说明了细胞的多样性。
13.【答案】 (1)核仁 (2)染色质 DNA 2 (3)核膜
【解析】 (1)结构[4]是核仁。
(2)[3]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蛋白质类物质通过[2]核孔进入细胞核。
(3)题图中可见[1]内质网和[5]核膜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第2讲 细胞器
1.C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双层膜结构及少量DNA、RNA,生物膜中含有磷脂和蛋白质;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无膜结构,故三种细胞器共有的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2.A 线粒体外膜隔绝细胞质与线粒体,使线粒体内的反应有序进行,内膜则是为有氧呼吸酶提供附着位点,二者的功能不同,所含酶的种类也不同。
3.A 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被利用,然后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达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故图甲中a、b、c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少,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加,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前后基本不变(先增加后减少),故图2中d、e、f依次是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
4.B 叶绿体是所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有些光合自养生物如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中心体是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的;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在核糖体。
5.C 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线粒体但无叶绿体。
6.D ②是核糖体,为无膜细胞器;③(内质网)和⑦(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⑤是细胞膜,④是细胞壁,细胞壁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纤维素是其组成成分。⑨(线粒体)为细胞的“动力车间”,①(叶绿体)为细胞的“能量转换站”。⑥为液泡,含有糖类、色素、无机盐等,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7.A 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有关。骨骼肌细胞合成ATP的途径是细胞呼吸,与有机物氧化分解有关,与题述事实不符。
8.D 中心体和核糖体为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不含膜结构;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
9.C 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可以用3H标记的氨基酸,示踪该蛋白的分泌过程;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所以题图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
10.C 生物膜系统包含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结构,而不仅仅是参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的细胞器的膜。
11.B 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结构,均能发生能量转换,均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但线粒体是通过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膜面积,而叶绿体是通过基粒的囊状结构薄膜增大内部的膜面积,故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是不同的。
12.B 有叶绿体,该细胞可能取自水稻。
13.C 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
14.C 在人体肌肉细胞中能够合成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15.C ①③具有双层膜,①内膜光滑,③内膜向内腔折叠,故①是叶绿体膜,③是线粒体膜。
16.C 游离的核糖体在合成一段肽链后,会转移到粗面内质网继续合成,故题图中①表示粗面内质网;蛋白质在②高尔基体处进行进一步修饰加工;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也能提供能量;蛋白质分泌过程存在囊泡的形成与融合、胞吐等现象,是生物膜流动性的体现。
17.【答案】 (1)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⑦ (3)⑧ (4)中心体
【解析】 (1)甲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乙细胞是动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没有中心体。
(2)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⑦叶绿体和大液泡。
(3)乙细胞中不具有膜的细胞器是⑧核糖体和中心体。
(4)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18.【答案】 (1)a bc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bcdef 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析】 (1)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原因是内含多种水解酶,这些酶在a核糖体上合成,经b内质网、c高尔基体加工修饰。题图中③~⑥过程体现了溶酶体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
(2)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组成,题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b、c、d、e、f。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