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巩固练习+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巩固练习+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21:45:31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讲 细胞的增殖
一、选择题
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于分裂期的(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是(  )
A.分裂期的前期 B.分裂期的中期 C.分裂期的后期 D.分裂间期
3.右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4.下表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t/h),据表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类型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甲 15.3 2.0 17.3
乙 13.5 1.8 15.3
丙 21 1 22
丁 20.5 1.5 22
A.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B.甲细胞分裂期的时间比丁细胞的长
C.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的长
D.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时选择丙类型的细胞最好
5.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  )
A.前期和末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前期和中期
6.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显著变化是(  )
A.DNA分子复制 B.出现染色体 C.纺锤体消失 D.形成细胞板
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的时期是(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8.右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该细胞可能处于(  )
A.前期或中期 B.间期或末期
C.中期或后期 D.后期或末期
9.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图中细胞代谢最活跃的时期都是a→b
B.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C.a→b,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10.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植物 细胞周期的时间/h
a时期(分裂间期) b时期(分裂期)
物种1 10.6 0.4
物种2 18 3
物种3 16.5 2
物种4 10.4 2.3
A.物种2的分生组织细胞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的最好材料
B.处于a时期的细胞,核糖体、线粒体的活动都非常旺盛
C.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都长于分裂期
D.四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中,都只有部分细胞在细胞周期中
11.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 B.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C.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 D.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
12.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a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B.图b表示蛙的红细胞正进行无丝分裂
C.图c表示细胞周期,甲→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图d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13.右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
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二、非选择题
14.图甲表示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质)出现的螺旋化和解螺旋的周期性变化,图乙是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图丙为某生物细胞周期各时期图像(未排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处于图甲中e的状态下,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比为    。
(2)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图丙中结构1的名称是       。
(3)图乙与图丙所示细胞有丝分裂在分裂期的区别表现在      期。
(4)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      使染色体着色。
15.图1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部分图像,图2表示该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    (填序号)。细胞④含有  条染色体(已知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
(2)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       ,EF段形成的原因是         。
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一、选择题
1.蝴蝶兰幼叶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能培育成蝴蝶兰幼苗,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
A.专一性 B.全能性
C.恢复原状态的能力 D.进一步分化的能力
2.人体红细胞和白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细胞的衰老 B.细胞的凋亡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
A.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
B.蜥蜴受攻击断尾后可重新长出尾部
C.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
D.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可产生完整植株
4.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以分裂的方式增殖 B.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加
C.细胞衰老意味着生物个体的衰老 D.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
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B.细胞内酶活性升高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C.细胞凋亡是指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6.在生物体内,细胞的衰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衰老的细胞具有的特征是(  )
A.水分减少 B.呼吸速率加快
C.多种酶的活性升高 D.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7.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其根本原因是胡萝卜根细胞(  )
A.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具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C.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了植株 D.能合成胡萝卜所需的蛋白质
8.自由基学说对细胞衰老原因作出了解释,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导致生物膜损伤
B.自由基攻击细胞内的DNA,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C.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
D.自由基攻击脂肪细胞,导致机体消瘦、体温下降
9.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是不同的,下表中为人体内几种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细胞种类 小肠上皮细胞 神经细胞 吞噬细胞
寿命 1~2天 与生命相同 5~7天
能否分裂 能 不能 大多数不能
A.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强
B.神经细胞的寿命最长的根本原因是其基因与其他两个不同
C.神经细胞与吞噬细胞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造成的
D.各种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与其承担的生理功能无关
10.下列有关干细胞和细胞全能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成熟体细胞比动物的成熟体细胞更容易表达出全能性
B.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动物的成熟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C.干细胞就是体外培养条件下容易实现全能性的细胞
D.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核遗传物质改变
11.下图表示人体骨髓内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干细胞分化出的红细胞仍具有细胞周期
C.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器种类可能会发生变化
D.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能体现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12.下图表示动物细胞生命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
B.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③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减小,核膜内折
D.④过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二、非选择题
13.请根据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对于生物体有积极意义的过程是   (填字母)。
A.ab B.abc C.abcd D.abd
(2)图乙中的①→②、①→④过程相当于图甲中的  (填字母)过程。
(3)图乙中的①→③→⑤的过程相当于图甲中的  (填字母)过程。
(4)图乙中的①→⑤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    (填“相同”或“不同”)。
(5)若⑤为植物细胞,而⑤中的一个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在体外培养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这说明⑤细胞具有    性。
第3讲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一、选择题
1.在蜂群中,蜂王是具有繁殖能力的雌性个体,其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则其细胞的染色体条数为(  )
A.14 B.15 C.16 D.17
2.下图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bc段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
A.n B.2n C.3n D.4n
3.右图为植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C.细胞中有4个DNA分子 D.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
4.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
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
5.下列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是(  )
    
A B
    
C D
6.以下人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精原细胞 B.卵原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
7.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有丝分裂的前期
B.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互换相应的片段
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8.右图表示某雌性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B.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C.若a、c染色体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则b、d染色体进入极体
D.该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可产生4种生殖细胞(卵细胞)
9.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体内某个细胞连续变化的过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 B.丁细胞可能是卵细胞
C.甲细胞中具有4个染色体组 D.图示涉及两种分裂方式和至少三次细胞分裂
10.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3个生理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受精卵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③过程中的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D.②过程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配子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     ,b表示      。
(2)图中Ⅱ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之比为      。
(3)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     (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Ⅲ时期的细胞名称是         。
12.图1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   条。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是图1中的   。
(2)在图2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与图2中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1中的     。
(3)若该动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1中C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
第4讲 实验
一、选择题
1.大蒜选材方便、易于培养。下列大蒜的细胞中,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现象的是(  )
A.表皮细胞 B.储藏细胞
C.叶肉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2.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行有丝分裂的高等植物细胞,可见的结构是(  )
A.细胞板 B.赤道板 C.细胞膜 D.中心体
3.下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步骤乙是(  )
A.解离 B.染色 C.溶解 D.漂洗
4.下列关于“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剪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室温下解离3~5 min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C.苯酚品红溶液能把染色体(质)染成红色
D.应选择分生区一个细胞观察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5.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某同学观察到了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进行了显微摄影(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制片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细胞②中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C.细胞②中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的最佳时期
D.能观察到细胞①中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移向两极
6.下列有关“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成熟区细胞
B.解离液中酒精的作用是迅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分裂象
C.该实验可采用双缩脲试剂或醋酸洋红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D.正常情况下,视野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
7.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右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根尖解离后立即用龙胆紫(甲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
B.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
C.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8.为筛选观察有丝分裂的合适材料,某研究小组选用不同植物的根尖,制作并观察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下列关于选材依据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选用易获取且易大量生根的材料 B.选用染色体数目少易观察的材料
C.选用解离时间短分散性好的材料 D.选用分裂间期细胞占比高的材料
9.某兴趣小组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一个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能在该细胞中观察到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染色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赤道板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10.某同学利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观察到不同时期的细胞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形成纺锤体
B.图2为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适宜的时期
C.图3着丝粒分裂,核DNA数和染色体数加倍
D.图4细胞中央囊泡聚集形成了赤道板
二、非选择题
11.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有丝分裂的部分细胞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   (填字母)区细胞,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目的是           。图乙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 期。
(2)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汇总得到各时期的细胞数记录如下。
细胞分裂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总数 M A B C D
数值最大的字母是M,理由是                  ,若已知该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为720 min,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为            (用字母和数字表示) min。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讲 细胞的增殖
1.A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于分裂期的前期。
2.D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是分裂间期。
3.C 着丝粒断裂,染色体加倍,没有染色单体,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4.D 选择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时,一般选择分裂间期相对较短,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所以乙类型的细胞最好。
5.A 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和末期(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
6.B 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显著变化是出现染色体。
7.C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的时期是中期。
8.A 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该细胞可能处于前期或中期。
9.A 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时期细胞代谢最活跃;题图中a→b→a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从a→b,DNA由于复制加倍了,但染色体数目并未加倍(不变);各题图中的b→a表示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题图中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期占比例最大的是植物丁),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应选分裂期时间占细胞周期比例最大的细胞,故最好选择植物丁。
10.A 选用物种4观察有丝分裂,其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为2.3÷(2.3+10.4)×100%≈18%,物种2的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为3÷(18+3)×100%≈14%,故物种4比物种2更适合观察有丝分裂过程;a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核糖体、线粒体活动旺盛;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都比分裂期时间长;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植物体有些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植物体中只有部分细胞在细胞周期中。
11.B 核糖体的增生发生在分裂间期,环沟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均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单体的形成在分裂间期,着丝粒的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中心体的复制在分裂间期,染色体组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12.C 图a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图b可以表示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图c中乙→乙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d中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13.D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b表示DNA复制,c→d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a→b表示DNA复制,c→d表示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着丝粒分裂发生在b→c段,因此a→c过程中包含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14.【答案】 (1)1∶2∶2
(2)C→E→D→A→B→F 细胞板
(3)前期和末
(4)甲紫溶液
【解析】 (1)染色体处于图甲中e(有丝分裂中期)的状态下,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比为1∶2∶2。
(2)分析图丙可知,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F表示有丝分裂末期,C是分裂间期,D是有丝分裂中期,E是有丝分裂前期,因此C→E→D→A→B→F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丙中结构1的名称是细胞板。
(3)图乙是动物细胞,图丙是植物细胞,因此有丝分裂在分裂期的区别表现在前期和末期。
(4)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用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15.【答案】 (1)②③ 92
(2)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
【解析】 (1)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图1中①形成新的核膜核仁是末期,②形成染色体是前期,③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是中期,④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并向两极移动是后期。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是前期②、中期③。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即46条,后期着丝粒分裂,加倍为92条。
(2)图2中BC段染色体与核DNA数之比由1变为1/2,即完成了DNA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EF段染色体与核DNA数之比由1/2变为1,即完成了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目不变。
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1.B 蝴蝶兰幼叶的叶肉细胞能培育成蝴蝶兰幼苗,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D 细胞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D 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A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不同步;细胞凋亡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不是细胞坏死。
5.D 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细胞衰老时,细胞内多数酶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6.A 衰老的细胞水分减少;呼吸速率变慢;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7.B 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体细胞中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8.D 根据自由基学说的内容可知,自由基主要攻击生物膜上的磷脂和细胞内的DNA和蛋白质。
9.C 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三者基因均相同,最初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各种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与其承担的生理功能有关,如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分裂,起保护支持作用。
10.A 由于目前科学家们用细胞核移植的办法证明了动物细胞中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而整个细胞的全能性还没有办法实现,所以植物成熟体细胞的全能性要比动物的成熟体细胞的全能性更容易表达;干细胞是保有持续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11.C 干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干细胞分化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周期;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细胞器种类可能会发生变化;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
全能性。
12.C ①过程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②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增加细胞的种类;③过程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④过程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正常死亡,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13.【答案】 (1)C
(2)b
(3)a
(4)相同
(5)全能
【解析】 (1)a细胞增殖有助于细胞数目的增多,对生物个体的生长有利;b细胞分化有助于细胞形成功能不同的细胞;c细胞衰老后衰老的细胞被新细胞替代,能够更好地执行相应的功能;d表示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此,对于生物体有积极意义的过程是abcd。
(2)图乙中的①→②和①→④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相当于图甲中的b过程。
(3)图乙中的①→③→⑤是细胞增殖和生长过程,对应图甲中的过程a。
(4)图乙中的①→⑤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
(5)若⑤为植物细胞,而⑤中的一个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在体外培养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这说明⑤细胞具有全能性。
第3讲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C 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蜂王的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且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即每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那么在形成卵细胞时,染色体数目会减半,即每个卵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因为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所以雄蜂的体细胞中也只含有16条染色体。
2.B 由题图可知,ab段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bc段表示减数分裂Ⅰ,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加倍,还是2n。
3.A 题图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8个 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
4.D 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关。
5.A 减数分裂Ⅱ后期,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断裂,A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B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C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D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
6.C 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继续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7.C 四分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可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中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互换相应的片段;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能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8.D 由题图可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联会,为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若a、c染色体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则b、d染色体进入极体;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1个(1种)卵细胞和3个
极体。
9.B 乙细胞的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故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乙细胞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分析可知,丁细胞是由乙细胞分裂产生的极体经减数分裂Ⅱ形成的,故应为极体;甲细胞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因此甲细胞中具有4个染色体组;综上分析,题图涉及两种分裂方式(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和至少三次细胞分裂(一次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一次)。
10.D ①过程为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过程,该过程可以体现出细胞膜的流动性;精子的体积远小于卵细胞,所以精子的细胞质含量相对于卵细胞而言十分微小,精子主要提供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卵细胞既提供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也提供细胞质的遗传物质;③过程是胚胎的发育,由受精卵分裂、分化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②过程是由不同性别的生物产生的配子,属于减数分裂过程,而不是分化。
11.【答案】 (1)染色体 核DNA分子
(2)1∶2
(3)Ⅰ、Ⅱ 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 (1)题图中a∶b=1∶1或1∶2,说明a表示染色体,b表示核DNA分子。
(2)题图中时期Ⅱ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之比为1∶2。
(3)在题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Ⅰ、Ⅱ,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12.【答案】 (1)4 A
(2)在间期完成DNA的复制 A和B
(3)YR或Yr或yR或yr
【解析】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是图1中的A。
(2)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在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1中的A和B。
(3)若该动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1中C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YR或Yr或yR或yr。
第4讲 实验
1.D 根尖分生区细胞是能够继续分裂的细胞,能够用于观察有丝分裂现象;表皮细胞、储藏细胞、叶肉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继续分裂,也没有染色体的变化,无法观察到染色体,不能用于观察有丝分裂现象。
2.A 在有丝分裂末期,会看到细胞中央有细胞板;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平面,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有丝分裂各时期都不可能看到赤道板;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膜;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
3.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分别对应题图中的甲、乙、丙、丁步骤。
4.D 制片时,剪取洋葱根尖2~3 mm放入解离液中解离3~5 min;解离后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苯酚品红染色液与醋酸洋红液有相似之处,常用作观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形态的染色剂,可以把染色体染成红色;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故不能选择一个细胞观察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5.D 在制片过程中,经过解离细胞已经死亡,无法观察到①中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移向两极。
6.B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解离液中酒精的作用是迅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分裂象;实验可采用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正常情况下,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7.C 根尖解离后需要先漂洗,洗去解离液后再进行染色;将已经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后,用镊子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后需要用拇指轻轻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再进行观察;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据题图可知,图中中期细胞位于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将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8.D 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能力较强,故观察有丝分裂时选用易获取且易大量生根的材料;选用染色体数目少易观察的材料有利于观察有丝分裂每一个时期的特点;选用解离时间短分散性好的材料,更有利于观察细胞的染色体变化;分裂间期长的细胞,同一时间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少,不利于观察,应该选用分裂间期细胞占比低的材料观察有丝分裂。
9.B 植物细胞外层是细胞壁,可以观察到①细胞壁;有丝分裂中期,在纺锤体的牵引下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平面上,故可以观察到②染色体;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③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在前期消失,末期重现,故中期观察不到细胞核,④观察不到;赤道板是一个位置,不存在实质结构,⑤观察不到。
10.B 图1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图2为中期,染色体缩短变粗,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适宜的时期;图3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核DNA数不变;图4细胞中央囊泡聚集形成了细胞板。
11.【答案】 (1)b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中
(2)分裂间期长于分裂期 720×[M/(M+A+B+C+D)]
【解析】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即题图中的字母b;实验中常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图乙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中期。
(2)分裂间期长于分裂期,所以分裂间期细胞数目最多;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所以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为720×[M/(M+A+B+C+D)] 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