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六)+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六)+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21:47:00

文档简介

仿真模拟卷(六)
1.C H、Ca、B、O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B。
2.B 固醇和磷脂属于脂质;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纤维素属于糖类。
3.C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4.D 进行身份确认时,比对的物质主要是DNA。
5.C 要将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根据显微镜成像的原理,此时应该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6.B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B 题图所示结构是中心体。
8.D 与伞藻相比,乳酸杆菌(原核生物)最显著的特征是没有核膜。
9.C 雌性家兔体细胞中,含有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有分泌唾液淀粉酶(蛋白质)功能的唾液腺细胞。
10.A 分析题图可知,该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且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11.C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结构和功能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酶能在细胞内外发挥催化作用。
12.A 低温处理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13.C 丙表示腺嘌呤,不是腺苷。
14.C 光合色素含量不属于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15.C 应该在零上低温、低氧条件下保存蔬菜、水果。
16.D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因此观察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细胞图像时,发现细胞数量最多的时期是分裂间期。
17.B 核膜是双层膜,上面有核孔;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会消失和重建;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本质相同。
18.C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所有细胞都能进行ATP的合成,与细胞是否发生分化无关;所有细胞都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与细胞是否发生分化无关;所有细胞都含有血红蛋白基因,但该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这体现了细胞分化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所有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与细胞是否发生分化无关。
19.B 细胞衰老,个体未必衰老;细胞癌变后代谢速率加快;细胞凋亡与基因有关。
20.B 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该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DNA数分别是4、4;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为减数分裂Ⅰ后期;分析题图,丁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21.C 属于相对性状的是果蝇的红眼和果蝇的白眼。
22.C 属于纯合子的是aaBB;AaBb、AaBB、AABb为杂合子。
23.C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Ⅱ3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或者1;若Ⅲ3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其与正常男子(同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婚配,后代也可能患病。
24.A 将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测交,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有4种。
25.B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26.C 正常情况下,在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T、C=G、(A+G)/(T+C)=1,但(A+T)/(G+C)比值不一定相同。
27.A DNA病毒和RNA病毒也有基因。
28.A DNA复制中用到的酶为DNA聚合酶;DNA复制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DNA复制时所需的能量由ATP提供;DNA复制的模板为DNA的2条链。
29.A 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
30.C 生物表观遗传中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
31.B 基因中某个碱基对发生缺失,引起的变异是基因突变。
32.C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
33.C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不考虑分裂)中的染色体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即21条。
34.B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方法属于多倍体育种。
35.A 产前诊断手段不包括遗传咨询。
36.A 该岩羊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100%=60%。
37.B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38.C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人体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无氧呼吸也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变形虫属于需氧型生物,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水田中正常生长的水稻,根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39.C 该实验中,用于观察的细胞已死亡,因此不能持续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全过程。
40.D 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选择的人群是患者家系。
41.【答案】 (1)氧气(O2) 线粒体 (2)③④ (3)升高 大于
【解析】 (1)题图中物质a是氧气(O2),过程④的场所是线粒体。
(2)题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中,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的是③④。
(3)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C3)的含量可能会有所升高;若该植物吸收的CO2量 (主要通过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等于其释放的CO2量(几乎所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则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应大于其呼吸作用强度。
42.【答案】 (1)解旋酶 核糖核苷酸 (2)向右 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3)de
【解析】 (1)图1中物质②的名称是解旋酶,合成③mRNA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2)图1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右,据图1分析,肺炎链球菌基因表达的特点是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3)已知该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病毒RNA与核糖体结合,合成RNA复制酶,从而产生新的病毒RNA,再与蛋白质结合,组装成大量的新的病毒。据此可知,该病毒增殖过程中会出现图2中的de过程。
43.【答案】 (1)减数分裂Ⅰ后期 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2)4 
(3)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 甲
【解析】 (1)图1中甲细胞所处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后期,其子细胞的名称是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2)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4。
(3)图2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CD段表示存在染色单体,包含图1中的甲细胞。
44.【答案】 (1)脂肪 橘黄色
(2)等量混合后
(3)双缩脲试剂 肽键
【解析】 (1)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小颗粒,因此A组实验所观察的小颗粒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的小颗粒的颜色为橘黄色。
(2)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等量混合后再使用,且需要现配现用。
(3)检测蛋白质时可用双缩脲试剂。该实验的原理是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下列选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H Ca B O
2.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
固醇 纤维素 磷脂 胰岛素
3.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甘油和脂肪酸 核苷酸
氨基酸 葡萄糖
4.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回归祖国。进行身份确认时,比对的物质主要是(  )
脂肪 RNA 蛋白质 DNA
5.要将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  )
向左 向右 向左下方 向右下方
6.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是(  )
选择透过性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全透性 信息交流
7.右图所示为细胞中某结构示意图,该结构是(  )
内质网
中心体
高尔基体
叶绿体
8.与伞藻相比,乳酸杆菌最显著的特征是没有(  )
细胞质膜 细胞器 细胞质 核膜
9.下列雌性家兔体细胞中,含有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  )
红细胞 骨骼肌细胞
唾液腺细胞 上皮细胞
10.下图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  )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胞吞 胞吐
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酶都是蛋白质
酶能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的结构和功能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
12.以下处理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的是(  )
低温 高温 过酸 过碱
13.右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甲、乙和丙表示构成ATP的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表示磷酸基团
乙表示核糖
丙表示腺苷
细胞中ATP的含量很少
14.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
光照强度 水
光合色素含量 温度
15.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定期给花盆中的植物松土透气
零下低温无氧条件下保存蔬菜、水果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
16.观察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细胞图像时,发现细胞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
前期 中期 后期 分裂间期
17.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核膜是单层膜,上面有核孔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本质不同
18.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进行ATP的合成 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存在血红蛋白 进行细胞呼吸
19.下列有关细胞生理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衰老必然导致个体衰老
细胞坏死是一种病理性死亡
细胞癌变后代谢速率减慢
细胞凋亡与基因无关
20.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中甲不属于减数分裂过程
乙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DNA数分别是4、8
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
丁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2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兔子的白毛和家猫的灰毛 豌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黄粒
果蝇的红眼和果蝇的白眼 小麦的抗病和小麦的矮秆
22.下列属于纯合子的是(  )
AaBb AaBB aaBB AABb
23.下图是人类白化病的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Ⅱ1、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
Ⅲ3与正常男子婚配,后代不会患病
24.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将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测交,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
4种 2种 6种 9种
25.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  )
蛋白质 DNA RNA 多糖
26.正常情况下,在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下列比值不一定相同的是(  )
A/T G/C
(A+T)/(G+C) (A+G)/(T+C)
27.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病毒都没有基因
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28.在DNA复制过程中,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酶——RNA聚合酶 原料——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提供 模板——DNA的2条链
29.密码子位于(  )
mRNA上 tRNA上 rRNA上 DNA上
30.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生物表观遗传中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生物表观遗传中表型发生改变
生物表观遗传中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生物表观遗传现象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31.基因中某个碱基对发生缺失,引起的变异是(  )
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数目变异
3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可产生新的表型 可产生多种基因型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基因重组 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33.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有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不考虑分裂)中的染色体数是(  )
3 1 21 42
34.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方法属于(  )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
35.通过产前诊断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生儿出现先天性疾病或某些遗传病,产前诊断手段不包括(  )
遗传咨询 羊水检查 B超检查 基因检测
36.某岩羊种群有1 000头,已知该岩羊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岩羊分别为500头、200头、300头,该岩羊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  )
60% 70% 40% 30%
37.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只能产生酒精
人体剧烈运动时,CO2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
变形虫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
水田中正常生长的水稻,其根系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39.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应观察分生区的细胞
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
能持续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全过程
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0.某校学生社团为了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选择的人群是(  )
全部学生 全部男生 全部女生 患者家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计2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41.(5分)下图是某植物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过程④的场所是      。
(2)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中,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的是      (填序号)。
(3)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的含量可能会有所     (填“升高”或“下降”);若该植物吸收的CO2量等于其释放的CO2量,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42.(5分)图1表示某种肺炎链球菌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2表示中心法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物质②的名称是      ,合成③所需的原料是      。
(2)图1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向右”或“向左”),据图1分析,肺炎链球菌基因表达的特点是              。
(3)某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病毒RNA与核糖体结合,合成RNA复制酶,从而产生新的病毒RNA,再与蛋白质结合,组装成大量的新的病毒。该病毒增殖过程中会出现图2中的      (填字母)过程。
43.(5分)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相关图像与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其子细胞的名称是     。
(2)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     。
(3)图2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               ,CD段包含图1中的       细胞。
44.(5分)某同学按下表进行三组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 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梨匀浆 斐林试剂、50~65 ℃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C 豆浆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将A组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实验所观察的小颗粒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被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的小颗粒的颜色为    。
(2)B组实验加入斐林试剂时应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      (填“等量混合后”或“依次添加”)使用,且需现配现用。
(3)C组实验中的豆浆富含蛋白质,检验蛋白质的试剂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蛋白质中的    (填化学键名称)在碱性条件下与Cu2+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