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跟着作家学观察
——《爬山虎的脚》
我的观察日记
活动一:
发布任务,明确目标
任务三:跟着作家学观察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连续细致的观察
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完成学习单,思考作
者是怎样进行连续细致地观察的。
学习要求:
1.读一读,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填一填,完成思维导图。
3.画一画,画出爬山虎的脚。
4.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进行连续细致观察的。
活动二:聚焦细节,提炼妙招
像蜗牛的触角
叶柄的反面
枝状的六七根
细丝
颜色
思维导图
嫩红
位置
形状
叶柄
茎
细微之处,抓特点
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
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
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
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
——叶圣陶《牵牛花》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
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
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 卢钺《雪梅》
多种感官,用心想
观察不仅要用眼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
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睛看,还要用耳朵听,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
用心想。
吗?
——《搭船的鸟》
活动三:追踪变化,深化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四、五自然段。
学习要求:
1.默读第4、5自然段,完成表格。
2.小组合作,交流表格。
3.借助表格,边说边演示生长过程。
4.总结作者连续细致地观察方法。
长期追踪,找变化
爬山虎每年能爬2米到3
米,一般爬到秋天落叶的时
候就停止生长,要到第二年
再爬。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
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
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
画上蛟龙的爪子。
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体会句子的不同意思。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长期追踪,找变化
··
较长时间的连续观察
语言简洁
评价内容 星级
关注细微之处,抓住对象的特点
运用多种感官,加入自己的想法
坚持长期观察,对比不同时期的变化
学习要求:
小组分享并修改观察记录。
活动四:总结方法,迁移运用
作业:
1.继续完善观察记录。
2.摘抄积累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
3.推荐阅读《森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