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8 21:4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本课小结小荷已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可奈何花落去柳暗花明又一村脱胎换骨获新生近代四种经济成分发展趋势示意图曲折发展19C70年代前后 1895年1912年1919年1927年1936年1949年时间民族工业发展水平问题探究: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2课 课程标准: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管理农、工、商、矿等业,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度例》等。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③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资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联系课文概括辛亥革命对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体现? 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共同探究日本货都被烧了、被抵制了,那我们用什么呢?
当然用国产货了!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场景与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关系?实业家们的爱国热情(实业救国)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 ;荣宗敬论述过“实业救民御侵略”思想,有人认为他们找到了救国的正确途径。你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为什么?有何启示?不能!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获得民族、国家的独立。材料二: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材料三:一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3)外部条件: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民族工业发展
的有利条件?2、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教材和材料指出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变化:投资地区由东
南沿海向内地扩展
以纺织业、面粉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请回答:
图表材料说明什么?纺织业面粉业至于机器制造业,国内几乎是空白,机器设备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  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矿的75%,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在纺织业中,外资纺织厂占有了46%的纱锭和59%的布机数。  据统计,1920年,中国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
  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本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而封建经济则占到90%。 社会经济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请思考:上述材料说明民族工业的什么特点?一些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美日对华商品输出表(万两白银) 共同探究(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欧洲列强卷土重来(2)材料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时间上有什么特点?短暂性 开办厂矿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
投资地区由东南沿海向内地扩展
轻工业发展显著,一些商品投入国际市场
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二、发展探究发展特征1.发展短暂2.发展不均衡集中于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⒊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⒋民族工业受封建经济的束缚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从时间、地域、企业构成、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经济比较等方面概括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特征。例: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小试牛刀民国初年:1912-1919 短暂春天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
短暂发展
国民党统治后期: 1945-1949
陷入困境
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知识框架“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1986年,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荣德生
兄弟为中国民族面粉工业、棉纺织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旧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 “棉纱大王”。 中信泰富集团董事长荣智健
“福布斯2005中国富豪榜”揭晓,荣智健家族以16.44亿美金排在第一位。 荣氏家族传奇 1912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锐减。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同时抓质量、创名牌,强化企业管理,不遗余力。他还独出心裁使用促销手段。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1914—1922年8年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申新纺织系统陆续增加了五个纱厂。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 情景一短暂春天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彩。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下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同行业民族资本的比重,分别占30.7%、29.4%,“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重新落在兄弟俩的头上。 情景二短暂发展 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张时,1937年日本法西斯的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
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这虽然是出于抗战需要,但是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从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 情景三沉重打击 八年抗战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劫后余生,试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荣德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幻想完全破灭了。 情景四陷入困境2、迅速萧条(1919一1927)一、黄金时期(1912-1937) 1、短暂春天(1912-1919) 3、显著发展(1927一1937)1927—1936年,民族工业有较快发展的原因:
  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②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和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期民族工业的发展:2、表现:民族工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1)原因:①日本的侵略;②官僚资本的压榨;二、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并萎缩(1937一1949) 2、表现:
(1)沦陷区——日本-经济掠夺;
方针:
实质:
表现:
“适地适产主义”;
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军事管理”、“委托经营”;A工矿业——
B金融和内外贸易——
C各类物资——
D劳动力——(2)国统区——官僚资本:官僚资本:产生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
所有者:官僚(资本来自于私人而非政府)。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政经界的显赫家族;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结党的衰败家族。1、日益萎缩:1937-1945(抗日战争)解放前夕,官僚资本在工业方面所占的比例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 1946年4月,荣德生被凇沪警备区绑架,并被敲诈60万美元。 直接投资 1936年3月,宋子文乘南洋烟草公司资金困难之机,收买股票20万股,占南洋股票总额的一半。从而控制了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低价收买敲诈勒索官僚资本是如何压迫民族工业的?官僚资本 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2)特点:
①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②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③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3)典型:四大家族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阅读课文,分析归纳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困境和原因?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工业体系趋于瓦解困境:原因:①战争的破坏②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繁重的捐税负担⑤美国的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钱前往抢购日用品的情景。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1937=1938=1939=1943=1945=1949=大米0.00000000185两外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封建主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官僚资本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了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以天津为例,1946年天津进口的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外国商品和资本大量涌入,苛捐杂税层出不穷,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原料昂贵产品滞销,大量工厂倒闭,中国的民族工业陷于绝境《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
兴起和发展提供某些条件2、政府鼓励兴办实业3、人民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4、民族资产阶级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先天不足。近代民族工业缺少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
思想观念的准备2、后天畸形。民族工业发展中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3、近代中国长期政局动荡,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4、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