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探究:汽化与液化 -- 13.5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通过铺开豆株以加快其变干的方法在《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载,如图所示,此方法可改变液体的 ( )
A.温度 B.表面积
C.种类 D.表面空气流速
2.如图是电影《哪吒2》中,海水灌入海底炼狱和高温岩浆相触瞬间产生大量“白气”的情景。下列现象中和图中“白气”产生的原因相同的是 ( )
A.湖水结成冰 B.露珠的形成
C.钢铁化成“水” D.湿衣服变干
3.(2024·广东广州)广州春季“回南天”到来时,教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图是在“出水”玻璃上写的字。这些“水”是由于水蒸气 ( )
A.遇热汽化吸热形成
B.遇热汽化放热形成
C.遇冷液化放热形成
D.遇冷液化吸热形成
4.(2024·江苏镇江)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
5.作为第四代芯片散热技术的新材料——液态金属,是指在室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如镓、铋及其合金,常温下是液体,有良好的导热性,当温度降低时发生凝固,展现出经典的金属特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液态金属通常熔点较低
B.液态金属发生凝固时要吸热
C.液态金属在散热过程中向芯片吸收热量
D.液态金属在散热过程中不容易沸腾的原因是沸点高
6.(多选)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规律得到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是晶体
B.第5 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
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7.煮饺子时,水沸腾后,用__ __(选填“大火”或“小火”)煮饺子的做法更好。
8.夏天,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冰箱门附近有一股“白气”,该“白气”是冰箱__ __(选填“内”或“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9.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 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 __成了小水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0.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到Ⅰ区域的状态,该晶体物质发生__ __现象,且__ __热量。
三、作图题(共2分)
11.(2分)(贵阳校级段考)如图,是某小组研究质量为200 g的水沸腾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图中画出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初温、质量为300 g的水沸腾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四、简答题(共3分)
12.(3分)雪天,小晋随爸爸一起驾车外出时发现汽车前窗玻璃蒙上了一层雾气,看不清楚前方道路。爸爸打开空调暖风,对着玻璃吹了一会儿,雾气就散去了。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雾气产生及消失的原因。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3.某同学用图甲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前调整器材时,图甲中应该先调节__ __(选填“A”或“B”)的高度。
(2)图乙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Ⅰ和Ⅱ,由图线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 __,由图乙还可以知道,沸腾前Ⅰ、Ⅱ两条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水的__ __(选填“初温”或“质量”)不同。
【补充设问】
(3)通过该探究实验可知,在用炉火炖鸡汤时,汤沸腾后应__ __(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14.小明做了下面两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低于__ __℃,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如图乙),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 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 __热量。
(2)取一块干冰放入常温下的水中(如图丙),杯中的水立即“沸腾”了,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__。
A.水中气泡的形成原因与“水的沸腾”实验中气泡的形成原因相同
B.气泡内主要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C.“白气”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3.3 探究:汽化与液化 -- 13.5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通过铺开豆株以加快其变干的方法在《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载,如图所示,此方法可改变液体的 (B)
A.温度 B.表面积
C.种类 D.表面空气流速
2.如图是电影《哪吒2》中,海水灌入海底炼狱和高温岩浆相触瞬间产生大量“白气”的情景。下列现象中和图中“白气”产生的原因相同的是 (B)
A.湖水结成冰 B.露珠的形成
C.钢铁化成“水” D.湿衣服变干
3.(2024·广东广州)广州春季“回南天”到来时,教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图是在“出水”玻璃上写的字。这些“水”是由于水蒸气 (C)
A.遇热汽化吸热形成
B.遇热汽化放热形成
C.遇冷液化放热形成
D.遇冷液化吸热形成
4.(2024·江苏镇江)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C)
5.作为第四代芯片散热技术的新材料——液态金属,是指在室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如镓、铋及其合金,常温下是液体,有良好的导热性,当温度降低时发生凝固,展现出经典的金属特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液态金属通常熔点较低
B.液态金属发生凝固时要吸热
C.液态金属在散热过程中向芯片吸收热量
D.液态金属在散热过程中不容易沸腾的原因是沸点高
6.(多选)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规律得到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该物质是晶体
B.第5 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
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7.煮饺子时,水沸腾后,用__小火__(选填“大火”或“小火”)煮饺子的做法更好。
8.夏天,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冰箱门附近有一股“白气”,该“白气”是冰箱__外__(选填“内”或“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9.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升华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液化__成了小水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0.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到Ⅰ区域的状态,该晶体物质发生__凝华__现象,且__放出__热量。
三、作图题(共2分)
11.(2分)(贵阳校级段考)如图,是某小组研究质量为200 g的水沸腾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图中画出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初温、质量为300 g的水沸腾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解: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共3分)
12.(3分)雪天,小晋随爸爸一起驾车外出时发现汽车前窗玻璃蒙上了一层雾气,看不清楚前方道路。爸爸打开空调暖风,对着玻璃吹了一会儿,雾气就散去了。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雾气产生及消失的原因。
答:雪天,小晋随爸爸一起驾车外出时,汽车里面开空调,里面的温度高于汽车外面,暖的水蒸气碰到冷的玻璃时马上液化放热,故汽车前窗玻璃蒙上了一层雾气;爸爸打开空调暖风,对着玻璃吹了一会儿,液态的雾气吸热汽化成气体,故雾气就散去了。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3.某同学用图甲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前调整器材时,图甲中应该先调节__A__(选填“A”或“B”)的高度。
(2)图乙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Ⅰ和Ⅱ,由图线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温度保持不变__,由图乙还可以知道,沸腾前Ⅰ、Ⅱ两条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水的__初温__(选填“初温”或“质量”)不同。
【补充设问】
(3)通过该探究实验可知,在用炉火炖鸡汤时,汤沸腾后应__调为小火__(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14.小明做了下面两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低于__0__℃,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如图乙),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凝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放出__热量。
(2)取一块干冰放入常温下的水中(如图丙),杯中的水立即“沸腾”了,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D__。
A.水中气泡的形成原因与“水的沸腾”实验中气泡的形成原因相同
B.气泡内主要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C.“白气”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