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重力与弹力 过关练习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3.1重力与弹力 过关练习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5 17:0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重力与弹力 过关练习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
一、单选题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在北京和在海南所受重力大小相同
B.同一物体在北京和在海南所受重力方向相同
C.重力的作用点可能不在物体上
D.物体在完全失重状态下不受重力
2.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
B.,因为表示的标度大
C.,因为只有两个标度的长度,而有三个标度的长度
D.无法比较和的大小,因为两个力的标度的大小未知
3.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在图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  )(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为空气阻力)
A. B. C. D.
4.下列各图中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
A. B.
C. D.
5.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6.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会减小
B.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物体的重心位置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D.物体的重心位置可能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7.关于甲、乙、丙,丁图中受力情况分析及弹力的产生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人站在船上撑竿使船离岸,人没有受摩擦力作用,撑竿发生弹性形变,恢复原状时对竿产生弹力
B.图乙中,立定跳远起跳瞬间,人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地面发生弹性形变,对人产生弹力
C.图丙中,手受到笔杆摩擦力作用,笔杆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对人手产生弹力
D.跳水运动员静止站立在三米跳板上时仅受两个力作用,跳板发生弹性形变,对运动员产生弹力
8.跳高运动员在做如图所示的四种过杆姿势时,重心最能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  )
A.滚式 B.跨越式
C.剪式 D.背越式
二、多选题
9.下图中关于弹力的方向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对图中弹力有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随车厢(底部光滑)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有弹力
B.小球被轻绳斜拉着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则绳对小球有弹力
C.小球被a、b两轻绳悬挂而静止,其中a绳处于竖直方向,则b绳对小球一定没有拉力
D.小球静止在光滑的三角槽中,三角槽底面水平,倾斜面对球有弹力
11.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B.图乙中,足球被踢出后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运动员对它弹力的作用
C.图丙中,足球入网时球网绳子中的弹力都沿绳子收缩方向
D.图丁中,运动员争顶头球时头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三、实验题
12.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
A.弹簧被拉伸时,可以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不必保证钩码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挂数量不同的钩码,分别测出几组弹簧弹力与伸长量,得出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簧弹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N/m。
(3)该同学用此弹簧制作成一把弹簧秤,丙图所示为某次测力时的弹簧秤示意图,指针位置表示力的大小为 N。
四、解答题
13.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左端与墙壁相连于O点,作用于右端A点的水平外力F变化时弹簧长度不断变化,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测得外力F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问:
(1)弹簧原长为多少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大?
14.一轻弹簧在10.0 N的拉力作用下,长度由原长5.00 cm伸长为6.00 cm。则: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大?
(2)当该弹簧长度为4.20 cm时,弹簧的弹力有多大?
15.一根弹簧的伸长(Δl)和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弹簧原长l0为50cm,试就图像回答:
(1)若要使弹簧伸长到60cm,需要多大拉力?
(2)如果用900N的拉力(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变为多少?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C C D C D CD BC
题号 11
答案 CD
1.C
【详解】A.在地球上不同纬度位置上的重力加速度g不同,因此相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纬度的地方重力G=mg大小不同,所以同一物体在北京和在海南所受重力大小不相同,A错误;
B.重力的方向沿竖直向下方向,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重力方向不相同,因此同一物体在北京和在海南所受重力方向不相同,B错误;
C.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重心的位置取决于物体质量的分布和形状,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例如篮球的重心就不在物体上,即重力的作用点可能不在物体上,C正确;
D.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上的物体均受到重力作用,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确定的位置受重力不变,与其运动状态无关,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无法比较和的大小,因为两个力的标度的大小未知。
故选D。
3.B
【详解】足球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脚对球的作用力已经不存在,所以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空气阻力方向与速度反向,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A图中若两球间无弹力则小球将向凹面的底部运动,PQ间有弹力,故A不符合题意;
B.B图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下运动,PQ间有弹力,故B不符合题意;
C.C图两球间若有弹力则小球将向两边运动,PQ间无弹力,故C符合题意;
D.D图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右下运动,PQ间有弹力,故D不符合题意.
5.C
【详解】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故A错误;
B.汽车与桥面接触且相互挤压,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故B错误;
C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重力来源于万有引力,与物体是否漂浮在水面上无关,故A错误;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引起的,其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并不是就是重力,故B错误;重心位置取决与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重心位置取决与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重心位置取决与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故D正确;故选D.
【点睛】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面,也可能在物体的外面,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7.C
【详解】A.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可知船离开岸的过程中,人与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摩擦力,故A错误;
B.由于起跳瞬间,脚有一个向后的运动趋势,所以此时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故B错误;
C.由于笔有向下滑的趋势,则手受到笔杆摩擦力作用,笔杆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对人手产生弹力,故C正确;
D.运动员静止站立在三米跳板上时,跳板向下弯曲,则运动员有向下运动趋势,则人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四种过杆姿势中,前三种姿势过杆时重心均在杆上,而背越式过杆时,头、躯干、腿依次过杆,身体的大部分与杆接近甚至低于杆。
故选D。
9.CD
【详解】A.F1应该垂直于水平地面向上,F2正确,故A错误;
B.F1应该指向圆心,F2正确,故B错误;
C.左右两球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弹力而平衡,所以F1、F2均竖直向上,两球之间虽然相互接触,但是它们之间没有弹力,如果有弹力不可能保持静止,故C正确;
D.F1垂直于地面向上,F2垂直于杆向上,故D正确。
故选CD。
10.BC
【详解】A.小球随车厢(底部光滑)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底部对小球的支持力平衡,车厢左壁对小球无弹力,A错误;
B.小球被轻绳斜拉着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假设轻绳对小球没有弹力,去掉轻绳,小球会沿斜面下滑,假设不成立,即轻绳对小球有弹力,B正确;
C.小球被a、b两轻绳悬挂而静止,其中a绳处于竖直方向,则小球的重力和a绳的拉力平衡,故b绳对小球一定没有拉力,C正确;
D.小球静止在光滑的三角槽中,三角槽底面水平,小球的重力和三角槽底部对小球的支持力平衡,倾斜面对小球一定无弹力,D错误。
故选BC。
11.CD
【详解】A.题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草地发生了形变,选项A错误;
B.题图乙中,足球被踢出后飞行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选项B错误;
C.题图丙中,足球入网时球网绳子中的弹力都沿绳子收缩方向,选项C正确;
D.题图丁中,运动员争顶头球时头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选项D正确。
故选CD。
12.(1)CD
(2)
(3)1.75
【详解】(1)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弹簧会损坏,故A错误;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使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要待钩码平衡时再读数,故B错误;
C.弹簧的伸长量等于弹簧的实际长度减去弹簧原长,故C正确;
D.挂数量不同的钩码,改变弹簧上的弹力,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CD。
(2)根据胡克定律
代入题中数据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3)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1N,故读数为1.75N。
13.(1)15cm;(2)400N/m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当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自然长度(原长)为。
(2)由胡克定律可得
14.(1)1×103 N/m;(2)8N
【详解】(1)由胡克定律可知
(2)当该弹簧长度为4.20 cm时
15.(1)300N;(2)80cm
【详解】(1)由题图可得弹簧伸长量
Δl1=l1-l0=(60-50)cm=10cm
需要拉力为F1=300N。
(2)由题图可知当拉力为F2=900N时,弹簧伸长Δl2=30cm,所以弹簧长度变为
l2=l0+Δl2=(50+30)cm=80c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