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与方程 错题归纳 专题练 202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函数与方程 错题归纳 专题练 202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17:0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函数与方程 错题归纳 专题练
202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备考
类型梳理
针对性训练
一、单选题
1.当时,曲线与的交点个数为( )
A.3 B.4 C.6 D.8
2.“”是“函数只有一个零点”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设表示不超过实数的最大整数,如,则方程解的个数为( )
A.4 B.5 C.6 D.7
4.函数与的图象在区间上的交点个数为( )
A.3 B.5 C.7 D.9
5.已知函数,若在其定义域内存在实数满足,则称函数为“局部奇函数”,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局部奇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已知函数有唯一零点,则( )
A.0 B. C.2 D.
7.用二分法求函数在区间上零点的近似解,经验证有.若给定精确度,取区间的中点,计算得,则此时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
A. B. C. D.
8.给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①函数的零点为,则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时,函数值一定变号.
②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所有函数值保持同号.
③函数在区间上连续,若满足,则方程在区间上一定有实根.
④“二分法”对连续不断的函数的所有零点都有效.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9.若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间断的曲线,则“”是“”的( )
A.充要条件 B.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必要不充分条件
10.已知奇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在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
A.7 B.6 C.5 D.4
11.已知函数在上连续,则“”是“方程在内至少有两个解”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12.已知函数,若关于的方程有4个不同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13.下列函数中,有零点且能用二分法求零点近似值的是( )
A. B.
C. D.
14.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的最小正周期为 B.是奇函数
C.的零点是, D.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15.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则( )
A.在区间上可能存在零点 B.在区间上可能存在极值点
C.在区间上一定存在零点 D.在区间上一定存在极值点
三、填空题
16.若函数在区间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7.已知函数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如下的对应值表:
x 1 2 3 4 5 6
y 124.4 33 24.5
则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至少有 个.
四、解答题
18.已知函数,且的图象上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3)当时,方程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已知函数.
(1)求方程的解.
(2)记函数.
(i)若有3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ii)若,且,求证:.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D B C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BC ACD ABC
1.B
【分析】根据五点法作图,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形,判断交点个数.
【详解】作图像,列表:
0
0 1 0 0 1 0 0
作图像,列表:
0
0 2 0 0 2 0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图形,如下图所示,
则两个函数在上有4个交点.
故选:B.
2.C
【分析】在时,求函数的零点,判断充分性,由函数只有一个零点求,判断必要性,由此可得结论.
【详解】当时,函数只有一个零点;
当时,函数只有一个零点1;
若函数只有一个零点,则或.
所以“”是“函数只有一个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C.
3.B
【分析】作出函数和的图象,数形结合即可得解.
【详解】方程解的个数等价于函数和的图象交点个数,
作函数和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函数和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5.
方程解的个数为5.
故选:B
4.D
【分析】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和在区间上的图象,数形结合即可求解.
【详解】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和在区间上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两函数图象有9个交点,
故选:D.
5.B
【分析】根据函数新定义计算在区间有解问题,列方程换元求解即可.
【详解】根据“局部奇函数”的定义可知,方程有解即可,
即,所以,
化为有解,令,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当且仅当时取等,故,
则有在上有解,设,对称轴为.
①若,则,满足方程在上有解;
②若,要使在时有解,则需,
解得.
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B.
6.C
【分析】根据函数是偶函数计算求参,再代入检验即可.
【详解】定义域为,
,所以函数为偶函数,
又因为函数有唯一零点,根据零点关于轴对称,得出,所以,
当时,函数有唯一零点,符合题意;
当时,函数有零点,不符合题意舍;
故选:C.
7.A
【详解】由题意可知,对于函数在区间上,有,所以函数在上有零点.取区间的中点.因为计算得,所以函数在上有零点,故.
8.B
【分析】根据函数的零点是函数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来判定①②是否正确;根据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即函数在区间上连续,若满足,则函数在上存在零点,来判断③④是否正确.
【详解】对于①,当函数的零点为不变号零点时,则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时,函数值不变号,所以①不正确.
对于②,当函数的图象不连续(即图象断开),且在相邻的两个零点之间断开时,则在这两个零点间的函数值不一定同号,如正切函数,所以②不正确.
对于③,由零点存在定理可得正确.
对于④,由于“二分法”是针对连续不断的函数的变号零点而言的,所以④不正确.
综上可得只有③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零点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零点的概念和零点存在定理,属于基础题.
9.C
【分析】由零点存在定理易判断“”是“”的充分条件,利用举反例可说明“”不是“”的必要条件即得.
【详解】因是区间上的连续曲线,由,利用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可知必;
而由不能得出,如设,显然,但.
故“”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C.
10.B
【分析】根据题意,即求函数在上的图象与直线,公共点个数.
【详解】令得或.
如图,画出在上的图象与直线,直线.
由图可知,的图象与直线有5个公共点,
的图象与直线仅有1个公共点,
则的零点个数为.
故选:B.
11.D
【分析】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和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
【详解】根据题意,若,
则中两正一负,或者三负,
只有当时,
才能得到方程在和内至少各有一个解,
所以“”是“方程在内至少有两个解”的不充分条件;
反之,若方程在内至少有两个解,无法确定的符号,
所以“”是“方程在内至少有两个解”的不必要条件,
所以“”是“方程在内至少有两个解”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故选:D
12.D
【分析】作出的图象,由题意知有两个根再结合二次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根即可求得的范围.
【详解】令,则令 即有4个不同的实数根.
则要有两个解,

由图知,.
,得.
则.
令,得,则,,得,.
则.
故选:D.
13.BC
【详解】对于A,由知此函数的判别式,故函数无零点;对于D.由知此函数的判别式,故无法用二分法求零点近似值;对于B,C,函数存在变号零点,能用二分法求解.
14.ACD
【分析】根据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和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可判断AB;根据函数的零点定义和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可判断CD.
【详解】对A,的最小正周期为,故A正确;
对B,的定义域为,但,故不是奇函数,故B错误;
对C,由,可得,故其零点为,,故C正确;
对D,因为在上单调递增,而,
故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故D正确.
故选:ACD.
15.ABC
【分析】假设在区间上先减后增时,,,由零点存在性定理与极值点的概念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当在区间上先减后增,且存在极值点时,若,
则设,,且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
故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在与上有两个零点,故A正确;
此时存在极值点,故B正确;
由,且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
故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可知在区间上一定存在零点,故C正确;
若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此时D无法满足,故D错误.
故选:ABC.
16.或
【分析】原问题可转化为在区间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所以在区间没有解或恰有一解,按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即可.
【详解】因为函数在区间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即在区间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所以在区间没有解或恰有一解,
①时,在区间无解,合题意;
②且时,需满足,即;
③时,在区间恰有一解,满足题意.
综上可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或,
故答案为:或
17.3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结合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题设表格中的数据,可得,
则,
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在区间上均至少含有一个零点,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至少有3个.
故答案为:3.
18.(1)
(2)
(3)
【分析】(1)利用二倍角公式及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再由给定对称性求出即可得到的解析式;
(2)由(1)知,写出函数单调减区间即可;
(3)根据,求出的范围,结合图象,根据与图象有2个交点,即可求解.
【详解】(1)由已知,,
因为的图象上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则的最小正周期,解得,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
(2)由(1)知,
令,
解得,
故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3)由(1)知,
因为时,所以.
令,
则,
方程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即函数的图像与直线恰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如下图:
结合图像可知,即,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9.(1),;
(2)(i);(ii)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题设,解方程并结合指对数关系求解即可;
(2)(i)令,分类讨论解及零点个数确定参数范围;
(ii)方程有两个正根,,且,设有 ,即可证.
【详解】(1)因为,所以,
解得或,即或,方程的解为,.
(2)(i)函数,
令,方程转化为:.
分情况讨论的符号:
当:方程化为,解为,只需,存在唯一解;
当:方程化为,对于,
有,则,只需,存在唯一解;
当:方程化为,解为,只需,存在唯一解;
当:方程化为,对于,
有,则,只需,存在唯一解.
综上,当时方程在三个区间各有一个解,共3个零点,故的取值范围为.
(ii)由题意,,,设,
等价于方程有两个正根,,且,
,则,
,解得,

设,则,故,
所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