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时练习卷(2)
《走 月 亮》
月亮,从古至今,寄托了无数人的情思,让我们寻找心中最美的一轮明
月吧!
【月下趣事我记录】
一、小语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往事,请你认真阅读,按要求完成练习。
月亮qiān( )着 táo qì( )的闪闪烁(lè shuò)烁的小星星出来了。月光洒下来,瞬间给田埂(gēng gěng)镀(dù duó)上了一层银光。这柔和的银光照亮了 pú tao( )架下躺在摇椅上乘凉的老爷爷,照亮了在铺着é luǎn shí( )的路上散步的行人,照亮了道路两旁新鲜的瓜果和成熟的庄家。那饱满的稻穗(suì shuì)抬头一望,竟害羞地低下了头。
1.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在语段的括号里写出字词。
3.你在检查文字时,发现有一处书写错误,请帮小语改正。
改为
二、小语的月下往事日记中还有许多小细节需要完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稻谷成熟”的“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深思熟虑 B.轻车熟路 C.瓜熟蒂落 D.熟能生巧
2.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
A.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B.听着爸爸的讲述,我好像真的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田野。
C.那又浓又绿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D.秋天,山楂树上结满了玛瑙似的红色果实。
【写月美文我分享】
三、小语分享了两篇和月亮有关的美文,请你认真阅读并完成练习。(24分)
(一)走月 亮(节选)
吴 然
①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②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③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④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
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
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⑤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第②自然段中作者用“ ”和“ ”分别写出了月盘和月光的特点,连用四个“照亮了”构成排比句,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皎洁的月光图,我觉得月亮还照亮了 。(3分)
2.阅读要素想象第④自然段描绘的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填空。(2分)
3.批注阅读读选段中画“ ”的句子,其中加点字“抱”用得好,请在批注框中写出好在哪里。(4分)
4.“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是(2分) ( )
A.描写更多的景物 B.表达“我”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C.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D.表达“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情意
(二)月光下的童年
严 施
①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乘凉。
②我也是在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外婆就带着我到小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故事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③幼时,我很爱捉虫子,在朦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了。我悄悄走近草堆,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块的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双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地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小伙伴斗蛐蛐。
④ 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在月光下一边品尝月饼,一边唱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真快乐!
⑤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已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和的月光。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美丽的月光! (选自《小学生创新作文大全》,有删改)
1.阅读要素读了文中画“ ”的句子,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 的画面。(2分)
2.第⑤自然段中写道:“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月亮美在哪儿 照样子填一填。(5分)
3.《月光下的童年》与《走月亮》都通过对月夜下生活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幅充满纯真生活气息的画面。读《月光下的童年》,先想想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然后回顾《走月亮》中“水塘抱月”“果园飘香”等场景,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月光下的童年》描绘的这几幅生动的画面。(4分)
4.这篇短文表达了“我”对童年和故乡的(2分) ( )
A.喜爱与眷恋之情B.喜爱与感激之情 C.期盼与向往之情 D.欣赏与热爱之情
【月亮美称我知道】
四、月亮在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美称,请找出下列诗句中月亮的美称,写在括号里。
1.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宋]李朴《中秋》 ( )
2.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王维《秋夜曲》 ( )
走 月 亮
一、1. shuò gěng dù suì 2. 牵 淘气葡萄 鹅卵石 3.家稼
二、1. C解析:“瓜熟蒂落”与“稻谷成熟”的“熟”都指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A项,“深思熟虑”的“熟”指程度深;B项,“轻车熟路”的“熟”指因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D项,“熟能生巧”的“熟”指熟练,对某种工作精通而有经验。
2. B解析:B项不是比喻句,句子没有本体和喻体。A项中,把稻田比作银毯。C项中,把又浓又绿的景色比作一幅山水画。D项中,把山楂果比作玛瑙。
三、(一)1.明亮 柔和 示例:清澈的小河(每空1分)2.溪水流香 水塘抱月(每空 1分)3.“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鹅卵石间的于个可爱的小水塘倒映着圆圆的月亮,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晃的情景。(3分)
4. D(2分)解析:阅读文本可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反复地在文中出现。这句话在文本中不仅是对场景的简单描述,更是情感的抒发。通过反复出现,它强调了“我”和阿妈在走月亮这一活动中的亲密无间和深厚情感。每一次重复,都像是在强化这种情感的联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我”和阿妈之间的温馨、幸福和依赖。描写景物只是文本的一部分内容,赞美月亮也并非这句话的主要情感表达,而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文本中并不明显,因为这句话更多的是在表达情感,而非连接前后文。
(二)1.示例:银白色的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路边的花草在月光下变得更加美丽,树木和建筑物在月光下也变得更加柔和(2分)2.(1)美丽柔和朦胧 (2)家人团聚的温馨 慈母般温和 快乐的童年(每空1分)3.(1)童年时“我”在月光下捉蛐蛐 (2)中秋节“我”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唱歌(3)月下捉蛐蛐 (4)月下品月饼(每空1分)
4. A(2分)解析:这篇短文表面上表达了“我”对月光的喜爱之情,实际上表达了“我”对童年和故乡的喜爱与眷恋之情。
四、1.皓魄、宝镜 2.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