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测试·基础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解析部分
1.C
解:100×3-88-96
=212-96
=116(千瓦时)。
故答案为:C。
甜甜家11月份的用电量=甜甜家10~12月份平均每月的用电量×3-其余两个月的用电量。
2.B
解:A项:妙妙走8步,共走960厘米,她每步平均走120厘米,原题干说法错误;
B项:他所在班级的平均成绩,原题干说法正确;
C项:30×2-30=30(千克),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A项:120厘米表示:她每步平均走120厘米;
B项:奇奇的成绩可能等于平均数;
C项:奇奇和聪聪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若奇奇的体重高于30千克,则聪聪的体重一定是30千克。
3.C
解:6÷3=2(人),2×9=18(人)。
故答案为:C。
用6除以3求出1厘米表示的人数,用1厘米表示的人数乘9即可求出9厘米长条表示的人数。
4.C
解:18÷9=2,6÷3=2,即四(2)班最多是四(1)班的2倍,四(3)班是四(4)班的2倍。
故答案为:C。
根据统计表可知四个班奖牌数量的多少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条形统计图中相应条形的长短关系即可判断。
5.D
解:A:喜欢山水田园诗派的人数最多,原题说法正确;
B:12-9=3,喜欢边塞征战诗派的人数比喜欢思乡怀人诗派的人数少3人 ,原题说法正确;
C:24÷12=2,喜欢山水田园诗派的人数是喜欢思乡怀人诗派人数的2倍 ,原题说法正确;
D:9+24+12+18=63(人),四年级共有63名学生参与调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A:直条最长,说明喜欢的人最多,据此解答;
B:喜欢边塞征战诗派的人数是9人,喜欢思乡怀人诗派的人数是12人,据此解答;
C:喜欢山水田园诗派的人数是24人,喜欢思乡怀人诗派人数是12人,据此解答;
D:四个数字相加的和是63,不是60,据此解答。
6.B
解:A项中,图中每格代表500元;
B项中,4500>2000>1500>500,所以教育支出最多,日用和通讯支出最少;
C项中,1500÷500=3,所以其他支出是日用支出的3倍;
D项中,2000+500+4500+500+1500=9000(元),所以奇奇家11 月份的家庭支出总额是9000元。
故答案为:B。
A项中,根据纵轴每格表示的金额作答即可;
B项中,比较每个项目的支出情况,然后找到最少的即可;
C项中,其他支出是日用支出的倍数=其他支出÷日用支出,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D项中,把每项支出加起来即可。
7.C
解: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每格代表20册书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C。
观察这4个数据,可以得到这4个数据都是20的倍数,所以每格代表20册书比较合适。
8.D
解:A:某天餐厅的四道招牌菜的售出数量只需要四个条形,不符合题意;
B:奇奇周一~周五的体重不可能变化有那么大,所以不符合题意;
C:1~6年级有6个班需要6个条形,不符合题意;
D:7~11月共5个月,李叔叔制作的手工作品数量单位也是数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项目,纵轴表示数量,且每一个条形对应一个项目,条形高矮对应项目数量的多少,据此可以判断。
9.B
解:12、6、24、18都是3的倍数;若每格表示3人,纵轴分为8份即可,数据都能恰当表示且不会因为格太多画起来不方便。
故答案为:B。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单位长度具体表示多少数量,我们要根据给出数据的最大值及各数据的特点灵活、准确、恰当的去确定,格数不能太多无法绘制,也不能太少无法直观看出条形的高矮。
10.B
解:240÷3=80(千克)
240÷6=40(千克)
80÷40=2(厘米)
故答案为:B。
根据题意可得:大米质量÷倍数=小米质量,大米质量÷大米质量的直条高度=每1厘米代表的质量,小米质量÷每1厘米代表的质量=小米质量的直条高度。
11.82
解:93×5-(96+97+94+96)
=465-383
=82(分)。
故答案为:82。
第一次的成绩=五次的平均成绩×5-其余四次成绩的和。
12.3
解:120÷40=3(厘米),所以应该用3厘米长的直条表示120人。
故答案为:3。
120人表示的直条的长度=120÷1厘米长的直条的长度,据此作答即可。
13.50;200;8
解:100÷2=50(元),4×50=200(元),400÷50=8(格)。
故答案为:50;200;8。
由题意可知:2格表示的花销÷格数=每格表示的花销,每格表示的花销×格数=表示的总花销,奖牌的花销÷每格表示的花销=格数,据此可以解答。
14.5;10;2;40;30;10
解:10÷2=5,20÷2=10,4÷2=2,图中1格分别表示5、10、2。
直条对应的数字分别是40、30、10。
故答案为:5;10;2;40;30;10。
求1格表示多少根据纵轴上的数字回答;1格表示的数×格数=直条表示的数。
15.2
解:14÷7=2,所以安安的直条长度是琪琪的2倍。
故答案为:2。
用直条的长度表示答对的句数,安安答对的句数是琪琪的几倍,长条的长度就是琪琪的几倍。
16.12
解:156÷(12+1)
=156÷13
=12(件)
故答案为:12。
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总人数,淘气和他的12名伙伴一共有(12+1)个人,一共制作了156件手工作品,要求平均每人制作几件手工作品,用除法计算,总数量÷总人数=平均每人制作的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17.24;10
解:32÷8×6
=4×6
=24(本),
40÷(32÷8)
=40÷4
=10(厘米);
故答案为:24;10。
根据单一量=总量÷数量,求出单一量,再根据数量=总量÷单一量,即可解答。
18.4;30
解:8÷2=4(千克)
120÷4=30(格)
故答案为:4;30。
根据题意可知:2格表示的质量÷格数=每一格表示的质量,需要表示的质量÷每一格表示的质量=需要画的格数,据此可以解答。
19.(1)1
(2)六;三;4
解:(1)纵轴每格代表1人;
(2)这批志愿者中,六年级的志愿者最多,三年级的志愿者最少;
10-6=4(人)
故答案为:(1)1;(2)六;三;4。
(1)由图可知纵轴从0开始一格的人数是1,所以每格代表1人;
(2)由图可知六年级条形最高有10人,三年级条形最短有6人,所以六年级的志愿者最多,三年级的志愿者最少,相差10-6=4人。
20.66
解:第3个数是63+24=87,
87+63=150,第2个数比他们的平均数小6,那么三个数的平均数为(150-6)÷2=72,
第2个数是 72-6=66。
故答案为:66。
根据条件“ 第1个数是63,第1个数比第3个数小24 ”可以求出第3个数是多少,再根据条件“ 第2个数比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小6 ”,可以求出三个数的平均数为(第1个数+第3个数-6)÷2,最后求出第二个数,据此列式解答。
21.(1)解:
序号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队员4 队员5 队员6
体重/千克 42 40 44 43 41 45
(2)6;2
(3)解:我会选择队员6,理由:队员6的体重是替补队员中最重的,获胜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些。
解:(2)替补队员中,体重最重的是队员6,体重最轻的是队员2。
故答案为:(2)6;2。
(1)绘制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项目名称,纵轴表示项目数量,先在横轴找到统计表中的项目,项目所对位置即为条形的位置,再在纵轴找到项目对应的数量即为条形的高度;每个条形之间的间隔相等,每个条形的宽度相等。条形画完,最后还要在每一个条形上标上所对应的数据;
(2)看图可知队员6的条形最长,所以队员6的体重最重,队员2的条形最短,所以队员2的体重最轻;
(3)由题意可知体重越重获胜的可能性越大,所以选择队员6。
22.(1)2;4;3;6;5;1
(2)解:
解:(1)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人数 2 4 3 6 5 1
故答案为:(1)2;4;3;6;5;1。
(1)把题干中对应的数填入对应的统计表内;
(2)单式条形统计图绘制法:根据数据的大小,绘制出长短不同,宽度一样的直条,并在所画的直条的末端标上具体数字。
23.解:(120-20)÷2÷10
=50÷5
=5(次)
答:需要拿5次。
需要拿的次数=(小华有糖的块数-弟弟糖的块数)÷2÷他每次从自己的糖罐里拿出放到弟弟糖罐里的块数。
24.解:(38+41+39)÷2
=118÷2
=59(米)
第一段:59-41=18(米)
第二段:38-18=20(米)
第三段:39-18=21(米)
答:第一段长18米,第二段长20米,第三段长21米。
这根绳子的总长=(第一、二段长度+第二、三段长度+第一、三段长度)÷2,第一段的长度=这根绳子的总长-第二、三段长度,第二段的长度=这根绳子的总长-第三、二段长度,第三段的长度=这根绳子的总长-第一、二段长度。
25.解:(1)(2)20÷2=10(人)所以20人对应2格,每格代表10人;48>30>20>14>0所以睡眠时间9小时的人数最多;(3)48+30+14=92(人)92>20答:睡眠时间在10小时以下的人数比较多,睡眠时间不够;要合理安排时间,早睡,保证睡眠充足,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发育。(建议不唯一)
(1)
(2)10;睡眠时间9小时
(3)解:48+30+14=92(人)
92>20
答:睡眠时间在10小时以下的人数比较多,睡眠时间不够;要合理安排时间,早睡,保证睡眠充足,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发育。(建议不唯一)
解:(2)20÷2=10(人)
所以20人对应2格,每格代表10人;
48>30>20>14>0
所以睡眠时间9小时的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2)10;睡眠时间9小时。
(1)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出直条,根据10小时及以上的人数有20人,20人对应2格,说明条形图中每竖格代表10人;
(2)每格代表10人;然后把人数比较大小;
(3)把睡眠时间低于10小时的人数相加,再和达到10小时的人数进行比较得出:睡眠时间不够;要合理安排时间,早睡,保证睡眠充足,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发育。
26.解:(1)396×18=7128(元)7128元<8000元,够答:他带了8000元,够。因为18台B品牌电扇只需要7128元,比他带的钱数少。(2)235-28-150=57(台)185×57=10545(元)答:C品牌电扇在8月份的销售总价是10545元。(3)十一月份电扇销售量不降反升可能是因为商场进行了促销活动,吸引了很多顾客购买。对于十二月份的销售情况,预测可能会下降,因为十二月天气寒冷,人们对电扇的需求会减少。(答案不唯一)
(1)解:396×18=7128(元)
7128元<8000元,够
答:他带了8000元,够。因为18台B品牌电扇只需要7128元,比他带的钱数少。
(2)解:235-28-150=57(台)
185×57=10545(元)
答:C品牌电扇在8月份的销售总价是10545元。
(3)十一月份电扇销售量不降反升可能是因为商场进行了促销活动,吸引了很多顾客购买。对于十二月份的销售情况,预测可能会下降,因为十二月天气寒冷,人们对电扇的需求会减少。(答案不唯一)
(1)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后再与与8000元比较大小;
(2)C品牌电扇在8月份的销售总价=单价×数量,其中,C品牌电扇在8月份的销售数量=235-28-150;
(3)根据商场活动以及季节因素方面进行回答。
27.(1)80
(2)解:如图:
解:(1)(370-70×3)÷2
=160÷2
=80(km/h)
故答案为:(1)80。
(1)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城到B城的距离,得到B城到C城的距离,再用路程÷时间即可得到速度;
(2)根据平均速度标出即可。
28.(1)解:(35+42+28+41+65+80+80)÷7
=371÷7
=53(单)
(63+68+58+54+70+74+82)÷7
=469÷7
=67(单)
67×30+53×30
=2010+1590
=3600(单)
答:这个月该面包店共出餐3600单。
(2)解:795÷53=15(元)
804÷67=12(元)
39×15=585(元)
63×12=756(元)
585+756=1341(元)
答: 共赚1341元。
(1)本周线上出餐的平均每天的出单量=这一周一共的线上出单量÷7,本周线下出餐的平均每天的出单量=这一周一共的线下出单量÷7,所以这个月该面包店共出餐的单数=本周线上出餐的平均每天的出单量×30+本周线下出餐的每天的平均出单量,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线上一单赚的钱数=线上平均一天可以赚的钱数÷线上出餐的平均每天的出单量,线下一单赚的钱数=线下平均一天可以赚的钱数÷线下出餐的平均每天的出单量,所以该日一共赚的钱数=线上一单赚的钱数×该日线上的单数+线下一单赚的钱数×该日线下的单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共6张PPT)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单元测试·基础卷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度
整体难度:容易
难度 题数
普通 15
容易 12
困难 1
一、试题难度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53.6%)
2 容易 (42.9%)
3 困难 (3.6%)
三、知识点分布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4.0(6.1%) 17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0.0(0.0%) 26
3 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24.0(36.4%) 3,4,9,10,13,15,17,18,22,25
4 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20.0(30.3%) 1,2,11,16,20,23,24,27,28
5 倍的应用 2.0(3.0%) 10
三、知识点分布
6 正比例应用题 4.0(6.1%) 17
7 从单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6.0(9.1%) 5,6,8,19,21,25,26
8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16.0(24.2%) 7,12,14,25
9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0.0(0.0%) 27
10 单式统计表 0.0(0.0%) 22
11 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0.0(0.0%) 28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测试·基础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20分)
1.甜甜家10~12月份的每月平均用电量是100千瓦时,则11月份的用电量是( )千瓦时。
月份 10月 11月 12月
电量/千瓦时 88 96
A.92 B.100 C.116
2.下面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妙妙走8步,共走960厘米,她每步都走120厘米
B.奇奇所在班级1分钟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是36个,奇奇的成绩可能是36个
C.奇奇和聪聪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若奇奇的体重高于30千克,则聪聪的体重可能是30千克
3.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如果用3厘米的长条表示6人,那么9厘米的长条表示( )人。
A.12 B.15 C.18 D.21
4.奇奇统计了四年级四个班获得奖牌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与统计表的信息一致的统计图是( )。
班级 四⑴班 四⑵班 四⑶班 四⑷班
奖牌数量/枚 9 18 6 3
A. B.
C. D.
5.新考法 跨学科试题 下图是四年级部分学生对唐诗流派的喜爱情况统计图,下面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喜欢山水田园诗派的人数最多
B.喜欢边塞征战诗派的人数比喜欢思乡怀人诗派的人数少3 人
C.喜欢山水田园诗派的人数是喜欢思乡怀人诗派人数的2倍
D.四年级共有 60 名学生参与调查
6. 奇奇妈妈每个月都有记账的习惯,下面是奇奇根据11月份家庭各项支出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每格代表50元
B.教育支出最多,日用和通讯支出最少
C.其他支出是日用支出的2倍
D.奇奇家11 月份的家庭支出总额是10000元
7.下表是实验小学图书馆现有图书情况。
图书种类 益智 文学 科技 艺术
册数/册 80 100 140 60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每格代表( )册书比较合适。
A.1 B.15 C.20 D.30
8.奇奇制作了一幅统计图,下面选项中( )可能是这幅统计图的标题。
A.某天餐厅的四道招牌菜的售出数量统计图
B.奇奇周一~周五的体重统计图
C.1~6年级参加知识竞赛的获奖人数统计图
D.7~11月李叔叔制作的手工作品的数量统计图
9.奇奇调查四年级部分同学最喜欢的棋类游戏,得到的统计表如下。若要将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 )人合适。
棋类 象棋 围棋 五子棋 跳棋
人数/人 12 6 24 18
A.1 B.3 C.5 D.7
10.某超市共有大米240千克,大米的质量是小米的3倍。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大米质量的直条高6厘米,那么表示小米质量的直条高( )厘米。
A.1 B.2 C.8 D.18
二、填空题(共20分)
11.陈老师参加了五次诗词大会网上答题选拔,平均成绩是93分,其中后四次的成绩分别是96分、97分、94分和96分,那么第一次的成绩是 分。
12.在一个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 1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 40 人,那么应该用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 120人。
13.比赛前,学校采购了一批运动会需要的物品,部分物品的花销统计如下表。
品类 获奖证书 鲜花 奖牌 彩旗
花销/元 100 350 400 200
将花销制成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100元,每格表示 元,4格表示 元,要表示奖牌的花销需要画 格。
14. 下面各条形统计图中1格分别表示多少? 直条分别表示多少?
1格分别表示 、 、 。直条分别表示 、 、 。
15.诵读经典作品,传承经典文化。某校举行“诗词大会”,以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诗词为题,进行抢答,琪琪答对了7句,安安答对了14句。如果画条形统计图,那么安安的直条长度是琪琪的 倍。
16.为庆祝元旦,淘气和他的12名伙伴一共制作了156件手工作品,平均每人制作了 件手工作品。
17.钱塘小学举行“塘塘图书漂流”捐书活动,小沙要绘制一幅各班捐书情况的条形统计图。如果用8厘米高的直条表示32本,那么6厘米高的直条表示 本;如果要表示40本,那么直条的高度应是 厘米。
18.条形统计图中若用2格表示8千克,那么1格表示 千克,要表示120千克,需要画 格。
19.校运会需要志愿服务者为运动会的开展提供帮助,如图是三~六年级校运会志愿者人数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纵轴每格代表 人。
(2)这批志愿者中, 年级的志愿者最多, 年级的志愿者最少,相差 人。
20. 有3个从小到大排列的数,第1个数是63,第1个数比第3个数小24,第2个数比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小6,那么第2个数是 。
三、操作题(共18分)
21.拔河比赛中,参赛者的体重越重,与地面的摩擦力就越大,那么获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下表是四⑴班参加拔河比赛的替补队员的体重情况。
序号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队员4 队员5 队员6
体重/千克 ____。 40 ____。 43 41 45
(1)补全统计表和统计图。
(2)替补队员中,体重最重的是队员 ,体重最轻的是队员 。
(3)若在上述替补队员中选择1人上场,你会选择哪位队员 说说你的理由。
22. 阳光小学四年级各班近视人数如下:一班2人,二班4 人,三班3人,四班6人,五班5人,六班1人。
(1)请根据题意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人数
(2)请绘制条形统计图。
四、解决问题(共42分)
23.小华有120块糖,弟弟有20块糖,小华想让弟弟的糖和自己的一样多,他每次从自己的糖罐里拿出10块放到弟弟的糖罐里,需要拿多少次
淘气把一根绳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长38米,第二、三段长41米,第一、三段长39米。这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25.下面是阳光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同学每日睡眠时间统计表。
睡眠时间 10小时及以上 9小时 8小时 7小时 7小时以下
人数 20 48 30 14 0
(1)根据统计表完成上面的统计图。
(2)每格代表 人, 的人数最多。
(3)这两个班同学的睡眠时间够吗?你有什么建议?
26.下面是某电器商场A、B、C三种品牌电扇销售情况,仔细看图,回答问题。
某电器商场7月到11月电扇销售情况
某电器商场8月份各品牌电扇销售情况
A品牌 B品牌 C品牌
单价(元) 956 396 185
数量(台) 28 150
(1)某学校总务主任刚好在8月份要采购B品牌电扇18台,他带了8000元,够吗?请说明。
(2)C品牌电扇在8月份的销售总价是多少元?
(3)如果你是销售部陈经理,你会怎么回答?
27.如下图1,王叔叔驾车从A城出发,途经B城,开往C城出差。已知他从A 城到B城的平均速度如图2所示。
(1)王叔叔从B城到C城的平均速度是 km/h。(写出主要过程)
(2)仿照上图2的样子,把这辆车从B城到C城的平均速度在上图3中表示出来。
28.某面包店一周线上和线下出餐情况统计如下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线上出餐量/单 35 42 28 41 65 80 80
线下出餐量/单 63 68 58 54 70 74 82
(1)按照这周的平均出单量来算,这个月(按30天)该面包店共出餐多少单
(2)若线上平均一天可以赚795元,线下一天平均可以赚804元,某日该面包店线上有39单,线下有63单,共赚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