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疑难 情境破
一、重点剖析
课文中,大卫·科波菲尔遇到了哪些人 经历了哪些事 这一切对他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答案 ①大卫·科波菲尔遇到了昆宁先生,在他那里做了童工。这段经历会让他一辈子都觉
得屈辱和不堪,给他的人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②大卫·科波菲尔遇到了米考伯夫妇,米考伯一家人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大卫·科波菲尔和米
考伯夫妇成为忘年交,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段经历让大卫变成了一个善良、仁慈、热情的
人。
请就整部小说及课文节选部分分析大卫·科波菲尔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 (1)人物形象特点:①在整部小说中,狄更斯描写了大卫·科波菲尔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
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
不息的意志、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
于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②在课文节选部分,他已经初步表现出这样的性格特
征。首先,他自立自强,被人遗弃后,在恶劣的环境中做童工,获取的只是微薄的报酬,却能够独
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其次,他积极向上,渴望读书,想成为有学问、有名望的人,为失学而感
到痛苦,为所处的地位而感到羞耻。最后,他善良宽厚,为米考伯先生的债务忧心,为米考伯夫
妇的困难处境感到痛苦、心碎,主动把剩下的两三先令送给米考伯太太,并帮助米考伯太太
典当物品;米考伯先生入狱后,他到监狱里去探望米考伯先生。
(2)现实意义:大卫·科波菲尔这一人物形象倾注了作者的大量心血。①无论是他童年时期所
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
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②大卫·科波菲尔依靠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
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在经历了磨难和辛酸后收获了人间的幸福和温暖。③他作为一个具
有人道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体现了狄更斯仁爱、正直的伦理道
德观和刻苦、务实、积极向上的人生观。④作品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狄更斯对资产阶
级的冷酷和贪欲的反抗,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友爱的关系的渴求,同时也表现了他所坚守的
人道主义思想——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社会生活应当是“乐观向上、欢快、温和”的。
试分析文中对货行、米考伯住宅、监狱三处场所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应主书P76 T3
答案 (1)对货行的描写:①交代了“我”当时工作的地方环境恶劣——外部狭窄、泥泞;内
部破败不堪,腐臭难闻。②衬托了人物当时灰暗的心境,反映了人物悲惨的遭遇。③展现了
当时英国的资本家大量使用童工的社会风貌,体现了作者对英国童工制度的批判,表现了作
者对人道主义的强烈呼唤。
(2)对米考伯住宅的描写:①“破破烂烂”“全都空空的”突出了米考伯先生一家生活的窘
迫;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米考伯先生被追债与入狱做了铺垫;③从侧面突出了米
考伯夫妇爱慕虚荣的人物形象。
(3)对监狱的描写:①突出了监狱的简陋;②米考伯先生入狱,“我”前去探监,突出了“我”的
善良和对友情的珍惜;③讴歌和赞扬了建立在善良正直的人性光辉之上的人道主义,强调
“仁爱”的复归。
请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 (1)形象特点:①米考伯先生讲究排场,爱慕虚荣,故作文雅。他“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
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
的单片眼镜”“语调中带有一种屈尊俯就的口气”。三言两语,一个经济拮据却喜欢“装成
文雅的气派”的米考伯先生的形象便跃然纸上。②米考伯先生热心善良。他对人彬彬有礼,
对“我”充满友爱。第一次见面时,他详细地向“我”介绍他家的地址,设身处地地替
“我”着想,多次“露出亲密的样子”,为了让“我”“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他表示
会亲自前来为“我”带路。③米考伯先生喜欢享受,缺乏责任心,但面对困难时乐观积极。
当债主上门追债时,他“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
来”,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
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有一次星期六晚上谈话时,他“泣不成声”,可是
“到了快结束时,他竟又唱起‘杰克爱的是他可爱的南’来”;回家吃晚饭时,他“泪如泉
涌”,可是到了上床睡觉时,他“又计算起来,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给房
子装上凸肚窗得花多少钱”;在监狱里,他郑重地劝告我,“一个人要是每年收入二十镑,花掉
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之后
便“向我借了一先令买黑啤酒喝”,随后就“变得高兴起来了”……一悲一乐的迅速转换,
极具夸张的前后对比,写出了米考伯先生窘迫、尴尬的生活处境,既表现了他爱享受、不切
实际的性格特点,又突出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2)现实意义:米考伯先生是一个热心善良、乐观积极但爱慕虚荣、讲究排场、缺乏责任
心、不切实际的底层负债者形象,彰显了当时底层人民的道德品质和纯真人性。米考伯先生
已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他的性格被称作“米考伯主义”,“米考伯”一词也被收入
英语词典,意思是“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小说采用了怎样的叙述视角 有什么好处
答案 (1)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有限视角)。
(2)好处:①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叙述更有说服力。小说是作者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采用
第一人称来叙述,其中融进了许多作者本人的生活和成长经历。②便于更直观地抒发作者对
社会现实的批判,有利于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诸多现象的认识。小说以“我”的口吻叙述,
以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观察,主观色彩更为浓厚。③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的“我”是
小说的线索,以“我”的见闻串起故事,使情节更加紧凑,以一个孩童的视角去揣摩、想象,丰
富了小说情节。④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通过“我”的叙述,来唤醒读者,促使其思
考,拉近了小说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走进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共鸣。
二、写法赏析
1.以儿童视角叙述故事
选文以儿童的视角来观察与叙述,“我”对伙伴的观察、对米考伯一家的认识、对霍普金斯
船长一家的留意,都是一个十岁的儿童所独有的。这种叙述角度使小说具有更为浓郁的主观
色彩,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也更为细腻,情感也更为真挚动人,拉近了文章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
小说更具真实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2.夸张突出人物特征
描写人物时,狄更斯常常选择人物身上最突出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并极力夸大,使那些特
征像烙印一样印在读者的记忆里。比如作者笔下的米考伯先生,他的衣服上装了一条颇为神
气的衬衣硬领,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外套的前襟上挂着一副只为装饰用的单片眼
镜,说起话来带着文雅的气派……这些都是上层社会中的人的体面的表现。他明明穷困潦
倒,却仍要装作体面。一系列细节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可笑又可怜的人物形象,其漫画式人物
的外表与言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其爱慕虚荣的性格。
3.语言幽默凸显喜剧效果
尽管文中米考伯夫妇的悲惨遭遇令人忧心、同情,但文中二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都给人
一种滑稽的感觉,读起来令人忍俊不禁。如写米考伯先生滑稽的长相“脑袋又大又亮,没有
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写米考伯太太爱慕虚荣、“能屈能伸”的性格,“她在3点钟时为缴
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
茶匙后买来的)”;等等。读来让人既觉得好笑,又心生怜悯。作者一方面同情他们的悲惨遭
遇,另一方面又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温和的讽刺,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了喜剧的艺术效果,巧
妙地淡化了他们身上的悲剧色彩。
三、思维提升
有人认为,狄更斯抓住米考伯先生身上的某一特点加以夸张,使人物失去了真实感,只适合扮
演喜剧角色,是扁平人物,性格单一;也有人认为米考伯先生是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对此,你怎
么看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观点一 米考伯先生是扁平人物。①米考伯先生是爱慕虚荣、讲究排场、债多不愁、乐天
知命、不切实际的底层负债者的典型形象。②作者不仅运用艺术夸张和漫画式勾勒的手法
夸大其滑稽可笑的言行举止,还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其营造了喜剧的艺术效果。这种滑稽的
人物形象和喜剧的艺术效果,与米考伯先生的悲惨遭遇极不对等,使人物失去了真实感。③
米考伯先生性格鲜明,缺少变化,容易辨认,是标签化的人物形象。
观点二 米考伯先生是圆形人物。①从课文内容来看,米考伯先生读过很多书,文质彬彬;米
考伯先生虽然有爱慕虚荣、讲究排场、债多不愁、不切实际的缺点,但也有善良热心、乐观
积极的优点。米考伯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是多面的、复杂的。②作者塑造米考伯先生这一人
物形象,借以展示人性与生活的复杂,有利于增强人物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