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节 科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五章 牛顿运动定律
学习目标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
v发生了变化
产生了a
产生了a
惯性定律
a与物体的合外力F,m有关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如图所示情境:
◆相同推力下,若汽车是空车,则比满载时速度改变快。
◆若帮忙推车的人越多,推力越大,车的速度改变就越快;
车的质量m不变,推力F越大,车的加速度a越大。
推力F不变,车的质量m越小,车的加速度a越大。
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有什么定量关系?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学习用控制变量法探索物理规律。
二、实验器材
带定滑轮的木板、薄垫块、小车、细绳、重物(小钩码或沙桶等)、 、纸带、交流电源、 、砝码、 。
打点计时器
天平
刻度尺
三、实验原理与设计
1.本实验运用 ,分别探究加速度与受力大小、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中,通过 打出的纸带测量小车的加速度a。 通过细绳给小车施加外力F。
实验装置示意图
控制变量法
打点计时器
重物
3.(1)若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通过 的方式改变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测出小车相应的加速度a,则可得a与F的关系。
(2)若保持拉力F不变,通过在 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质量m,测出相应的加速度a,则可得a与m的关系。
实验装置示意图
增减重物
小车上增减砝码
四、实验步骤
1.将小车置于带有定滑轮的木板上,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后挂在小车尾部。
2.用薄垫块将木板一端垫高,调整其倾斜程度,直至小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分布 为止。
均匀
因为在实验中,摩擦力大小不可计算,平衡摩擦力后,小车所受合力才为绳子的拉力。
实验中为什么要将木板一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
4.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后开启打点计时器,稍后再将小车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据此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增加重物的质量
(重物总质量仍远小于小车质量),
重复实验,将小车所受的不同拉
力与相应计算出的加速度记下来。
3.在细绳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前端。注意重物质量应 小车质量。
远小于
5.保持重物不变,增加或减少小车上的砝码以改变小车的质量,重复实验,将小车的质量与相应的加速度记录下来。
五、数据分析
1.小车质量m一定时,将所受拉力F与相应加速度a的实验数据填入表1中。
结论:在小车质量m一定时,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成正比。
2.拉力F一定时,将小车质量m与相应加速度a的实验数据填入表2中。
结论:在小车所受合力F一定时,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六、实验结论
分析数据及图像,你得到的结论是:
(1)对同一物体,当m不变时,a与F的关系是二者成 。
(2)对不同物体,当F不变时,a与m的关系是二者成 。
正比
反比
(1)平衡摩擦时,不能挂重物。整个实验过程只需平衡一次摩擦。
(2)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3)为了保证细线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牵引力,细线要与木板保持平行。
(4)为了充分利用纸带,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为防止小车翻到地面,要在小车碰到滑轮前用手挡住小车。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
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板、
小车和砝码、沙和沙桶、天平(附砝码)。
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有_____;
A.秒表 B.刻度尺 C.交变电源 D.直流电源
BC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建立物理模型法
B
(3)实验中,需要平衡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他阻力;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调节长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长木板做__________运动;
匀速直线
(4)实验时,某小组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____(选填“①”“②”或“③”)图线。
③
乙
2.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1)把木板的一侧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匀速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平衡摩擦力
(2)图乙是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两计数点间有四个打出的点未画出,部分实验数据在图中已标注,则纸带的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小车加速度是______ m/s2。
左
0.51
在拉力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次数 1 2 3 4
加速度a/(m·s-2) 0.600 0.482 0.307 0.152
4.00 3.00 2.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