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7 23:5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回忆与思考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结果怎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学器物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学制度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第9课 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深受青年知识分子欢迎袁世凯为实现专制独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民国社会之一瞥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1913年12月23日,袁世凯到天坛举行祭天仪式,身着十二章衮服。1914年9月,袁世凯率百官到孔庙祭孔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自主梳理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间:标志和主要阵地:代表人物:两面旗帜:主要内容: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民主、科学前期:四提倡,四反对
后期:宣扬马克思主义一个阵地两面旗帜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也包括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学理论。民主科学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致青年》四大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一个中心1916年12月,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 ,他倡导“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聘请《青年杂志》的创办者陈独秀来北大担任文科学长,此外还聘请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学者,如辜鸿铭、刘师培、夏元瑮等,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大红楼”,现为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陈独秀胡适辜鸿铭李大钊鲁迅群星璀璨的北京大学蔡元培胡适↑辜鸿铭→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1915—1917年
(四个提倡,四个反对)(一)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民主:独立、平等、自由,此时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专制制度仍旧根深蒂固(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案例:高家的明媒正娶的媳妇珏在即将临产的时候,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结果,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
你觉得陈姨太举动怎样?
科学的做法应该怎样?
科学: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强调态度和方法)
(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祥林嫂 祝福(节选)
——鲁迅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 想一想:鲁迅笔下《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谁是真正的凶手?封建礼教旧道德: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伦理学说。
新道德:包括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权力平等。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四)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启示:标点添加方式不同,其含义竟有天壤之别。由此可见旧文学没有断句,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要建立新的大众的文化就必须推翻陈腐的旧文学。“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内容情感易懂“国语”运动兴起陈独秀1917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旧文学:陈腐、雕琢、艰涩新文学:新鲜、平易、通俗小知识:新青年从四卷一期起改用白话文,采取新式标点符号。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他陆续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和一些犀利的杂文,出色地把反封建旧礼教的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民族魂鲁迅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新世纪的曙光后期:1918年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现象一: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现象二:2、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现象三: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是片面的,偏激的。感受历史 肩负未来 他们处于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向西方寻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陈旭麓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四、本课小结课后作业:完成第九课地图册练习。Thanks fo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