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开学分班考)小升初开学择校分班摸底预测卷-2025年秋六年级数学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开学分班考)小升初开学择校分班摸底预测卷-2025年秋六年级数学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23:0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小升初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年秋六年级数学小升初开学择校分班摸底预测卷(人教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如果4A=7B,那么下面的等式成立的是(  )(A、B均不等于0)
A.A:7=4:B B.A:B=7:4 C.A:B=4:7 D.A:4=B:7
2.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三个正方形的图形是(  )
A. B. C. D.
3.如图,E、F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
A.﹣1,1 B.2,1 C.2,﹣1 D.﹣2,1
4.下面的箱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B. C. D.
5.可以用RT 这样的图来表示我们认识的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中A表示的图形是(  )
A.三角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梯形
6.下面各选项中各组数据或图形所对应边的长度比能组成比例的是(  )
A.20:5和1:4
B.0.6:0.2和:
C.(长与宽的比)
D.(两条直角边的比)
7.有一个三角形,它的两个内角度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8.如图中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是一个正比例关系的图象 B.在20分钟时,它们路程相差8km
C.斑马和长颈鹿的速度之比是2:3 D.在15分钟时,长颈鹿跑了12km
9.小王买了四件礼物,最便宜的15元,最贵的30元,买这四件礼物总共是(  )
A.75元~105元 B.60元~120元 C.15元~30元
10.一个比的比值是12,比的前项缩小到原数的,要使比值不变,则比的后项应(  )
A.扩大到原数的4倍 B.保持不变 C.缩小到原数的
二.填空题
11.一个圆柱体积48cm3,高4cm,底面积是    cm2。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cm3。
12.根据前三道题的计算结果6×0.7=4.2;
6.6×6.7=44.22;
6.66×66.7=444.222……
找出规律,直接写出6.666×666.7=   。
13.如图是由若干个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它的体积是    cm3.如果从正面和上面看,所看到的图形面积之和是    cm2.
1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厘米、10厘米,那么它的第三条边是    厘米。你的理由是:   。
15.   ÷151.2:   =   %=   (小数).
16.一种袋装食品标准净重为200g,质监工作人员为了解该种食品每袋的净重与标准的误差,把食品净重205g记为+5g,那么食品净重196g就记为    g。
17.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18.25个小球如图排成一排…,第18个球是   球;黑球一共有   个.
19.根据图中的阴影部分写数。
   假分数=   带分数
   小数=   最简分数
20.王大伯家收获了200袋大豆,每袋重40~50千克,用一辆载重10吨的卡车,一次    全部运完。(在横线填写“能”或“不能”)
21.如图是中心小学科学实验室和实验准备室的平面图,两间室的总面积是    m2,如果n=8时,总面积是    m2。
22.长方体中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如图所示(单位:cm)。长方体左面的面积是    cm2;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cm。
三.判断题
23.把3个白球和5个红球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摸到蓝球。    
24.六(1)班10名同学进行羽毛球比赛,如果每2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5场。 ________   
25.小聪身高140cm,游泳池平均水深110cm,小聪下水游泳一定不会有危险。    
26.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27.体积都是24m3的两个长方体形状不一定相同。    
28.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四.计算题
29.直接写出得数。
276﹣99= 340×20= 438+62= 520÷40= 8﹣0.6= 12×50%=
0.3÷0.01= 6.03+0.7= 3= 2
30.解方程或解比例。
:x:3
31.计算下面各题。
36﹣720÷(432÷18) 1.25×(0.8+4)×2.5 21.36÷1.6﹣0.35
[()]
五.操作题
32.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左边立体图形的形状图。
33.(1)画出三角形AOB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在方格图中画出三角形AOB按2:1放大后的图形。
五.应用题
34.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上,受阅部队人数约1.5万人,比群众游行人数少了85%,参加群众游行人数有多少万人?
35.张东读一本文学名著,如果每天读20页,12天可以读完。荔湾区开展大阅读活动后,张东想加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张东现在准备每天读30页,那么他几天能读完这本名著?
36.王叔叔开一辆小货车从邹城去济南进货,去时空车每小时行90千米,2小时到达,返回时由于载货,每小时只能行60千米,王叔叔返回邹城用了多长时间。(用比例知识解)
37.修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这段路全长的45%,第二天修了这段路全长的。
(1)两天共修了510米,这段路全长多少米?
(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30米,这段路全长多少米?
38.学校要对会议室的地板重新装修,用边长为2分米的方砖需要900块,如果选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知识解决)
39.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皮筋秤称量物体。皮筋秤未称物体时长度是8cm。小明称一个200克的茶杯,皮筋拉长了2cm,他称一本书时,皮筋拉长到了23cm。这本书的质量是多少克?(用比例知识解答)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考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答案】B
【思路分析】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4A=7B,所以A:B=7:4。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
2.【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答案】A
【思路分析】A从前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左齐;从左面看到的形状与从前面看到的相同;从上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2个,下行1个,左齐.
B从前面只能看到一行2个正方形,已不符合题意,不需要再从左、上面看了.
C从前面 能看到4个正方形,已不符合题意,不需要再从左、上面看了.
D从前面 能看到一行3个正方形;从左面能看到一行2个正方形,已不符合题意,不需要再从上面看了.
【解答】解: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三个正方形的图形是:
故选:A。
【名师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3.【考点】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答案】D
【思路分析】负数在0的左侧,正数在0的右侧。通过﹣4的位置可知,每格表示1个单位长度,据此分析。
【解答】解:根据分析,E点表示﹣2,F点表示1。
故答案为:D。
【名师点评】在数轴上越靠右边的数越大,越靠左边的数越小。
4.【考点】可能性的大小.
【答案】B
【思路分析】哪个箱子里的红球数量最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最大,据此解答。
【解答】解:5>3>2>1
答:摸到红球可能性最大的是1个白球和5个红球。
故选:B。
【名师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不需要计算可能性的大小的准确值时,可以根据各种球数量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5.【考点】四边形的特点、分类及识别.
【答案】D
【思路分析】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属于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是不同的两种四边形,据此分析。
【解答】解:如图,题干图中A表示的图形是梯形。
故选:D。
【名师点评】关键是熟悉各种四边形特征,掌握四边形的分类。
6.【考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答案】D
【思路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分别计算求出两内项的积和两外项的积,如果等于,就说明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不等于就不能组成比例。
【解答】解:A.因为1×5≠20×4,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B.0.20.6,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C.10×8≠6×12,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D.3×6.4=4.8×4,所以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名师点评】解决此题也可以根据比的意义,先逐项求出每个比的比值,进而根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7.【考点】三角形的分类.
【答案】A
【思路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如果它的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度数,那么第三个内角就是最大角,是三角形内角和的一半,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进行解答。
【解答】解:这个三角形中的最大角是:180°÷2=90°,
90°的角是直角,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A。
【名师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三角形的最大角,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确定其形状。
8.【考点】正比例.
【答案】C
【思路分析】由图可知: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的路程和时间的商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可以判断图象是正比例图象;从图像上可以看出,20分钟时,长颈鹿奔跑了16km,斑马奔跑了24km,两者相减,可得出它们的路程差;根据图像数据,分别计算出20分钟时斑马和长颈鹿的速度,再求速度比;从图像上可以看出,15分钟时,长颈鹿奔跑的路程是12km。
【解答】解:选项A中,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的路程和时间的商一定,奔跑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选项B中,20分钟时,长颈鹿奔跑了16km,斑马奔跑了24km,两者相差8km。原题说法正确。
选项C中,斑马的速度:24÷20=1.2(km/分)
长颈鹿的速度:16÷20=0.8(km/分)
1.2:0.8=3:2
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D中,从图像上看出,在15分钟时,长颈鹿跑了12km。原题说法正确。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成正比例关系图象的认识。根据图象找出有用的信息进行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答案】A
【思路分析】礼物最低15元,最高30元,说明至少有一件礼物是15元和至少有一件礼物是30元,所以最低费用应该是15+15+15+30=75元,最高费用应该是30+30+30+15=105元,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5+15+15+30=75(元)
30+30+30+15=105(元)
答:买这四件礼物总共是75元~105元。
故选:A。
【名师点评】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10.【考点】比的性质.
【答案】C
【思路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解答】解:根据比的性质可知,一个比的比值是12,比的前项缩小到原数的,要使比值不变,则比的后项应缩小到原数的。
故选:C。
【名师点评】熟练掌握比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考点】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答案】12;16。
【思路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高=底面积,求出底面积,再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48÷4=12(平方厘米)
48÷3=16(立方厘米)
答:底面积是12cm2。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16cm3。
故答案为:12;16。
【名师点评】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和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的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考点】“式”的规律.
【答案】4444.2222。
【思路分析】6×0.7=4.2,6.6×6.7=44.22,从第一个算式形如,第一个因数依次增加0.6、0.66、0.666......第二个因数依次增加6、60、600......积的整数部分各位上的数都是4,小数部分各位上的数字都是2,且4与2的个数同样多,其个数等于两因数位数之和。据此规律即可求出所空缺的数。
【解答】解:6.666×666.7=4444.2222。
故答案为:4444.2222。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观察所给出的算式,找出算式之间数与数的关系,得出规律,再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13.【考点】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规则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因为该立体图形是由9个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摆成,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cm3,所以该立体图形的体积是9cm3;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面积是6+5=11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所以面积之和是11cm2;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积木拼成如图,它的体积是1×1×1×9=9(cm3)
从正面和上面看,所看到的图形面积之和是1×1×(6+5)=11(cm2).
故答案为:9,11.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图形,根据题意,根据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即可.
14.【考点】三角形边的关系.
【答案】10;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思路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因为5+5=10
所以底是5厘米,腰是10厘米。
答:它的第三条边是10厘米。你的理由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故答案为:10;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名师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考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的分子4做被除数,分母5做除数可转化成除法算式为4÷5,4÷5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3可化成12÷15;也可以用分子4做比的前项,分母5做比的后项也可转化成比为4:5,4:5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0.3可化成1.2:1.5;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小数商为0.8;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可化成80%;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解答】解:12÷151.2:1.5=80%=0.8;
故答案为:12,1.5,80,0.8.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分数、小数、百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
16.【考点】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答案】﹣4
【思路分析】通过把多于标准质量的质量叫上偏差,低于标准质量的质量叫下偏差,上偏差、下偏差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上偏差用“+”表示,下偏差用“﹣”表示,食品净重196g就是低于标准质量(200﹣196)克,即下偏差为(200﹣196)克,用“﹣”表示。
【解答】解:200﹣196=4(g)
即低于标准4克,用负数表示为﹣4g。
故答案为:﹣4。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及应用。
17.【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答案】,。
【思路分析】把这条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段,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用1除以3;求每段长,用这根绳子的长度除以3。
【解答】解:1÷3
3(米)
答: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18.【考点】事物的间隔排列规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珠子的排列规律是每3个一组:1白2黑,根据规律:第18个在第6组的最后一个,第25个是第9组的第一个,由此判定即可.
【解答】解:18÷3=5(组)…3(个),
每组的第3个是黑色,所以第18个球是黑色.
25﹣1=24(个),24÷(1+2)=8(组),8×2=16(个),所以黑球共有16个.
故答案为:黑.
【名师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发现蕴含的规律,利用规律解答问题.
19.【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答案】,;0.25,。
【思路分析】图一是将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即分母是4,阴影部分是5份,即分子是5,再根据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不是分母的整数倍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图二是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写成小数是个两位小数,阴影部分有25份,即0.25,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约分即可。
【解答】解:
故答案为:,;0.25,。
【名师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走的份数。
20.【考点】两位数乘三位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假设每袋都是最重的50千克,用每袋质量×袋数,求出总质量,统一单位,与卡车载重量比较即可。
【解答】解:200×50=10000(千克)
10000千克=10吨
答:一次能全部运完。
故答案为:能。
【名师点评】关键是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21.【考点】含字母式子的求值.
【答案】16n,128。
【思路分析】可以先分别求出实验准备室面积和科学实验室面积,再求和;也可以将两个实验室看成一个长16米,宽n米的长方形,直接用长乘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然后用代入法求值。
【解答】解:4×n+12×n
=4n+12n
=16n(m2)
当n=8时,16n=16×8=128(m2)
故答案为:16n,128。
【名师点评】当字母的数值确定时,把它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进行计算,所得的结果就是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2.【考点】长方体的特征.
【答案】20;60。
【思路分析】长方体左面的面积=宽×高;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据此列式计算。
【解答】解:4×5=20(cm2)
(6+4+5)×4
=15×4
=60(cm)
答:长方体左面的面积是20cm2;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cm。
故答案为:20;60。
【名师点评】关键是熟悉长方体特征,掌握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
三.判断题
23.【考点】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答案】√
【思路分析】因为盒子里只有3个白球和5个红球,没有其它颜色的球,因此可以摸出白球和红球,摸不到其它颜色的球。
【解答】解:把3个白球和5个红球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摸到蓝球。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应根据球颜色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解答。
24.【考点】简单的排列、组合.
【答案】×
【思路分析】在循环赛制中,参赛人数和比赛场次的关系为:比赛场次=参赛人数×(参赛人数﹣1)÷2,结合题中数据计算,然后判断正误。
【解答】解:10×(10﹣1)÷2
=10×9÷2
=45(场)
答:一共要比赛45场。
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握手问题的应用。
25.【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答案】×
【思路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40厘米,下水游泳可能有危险,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游泳池,并不代表每处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比110厘米深,超过140厘米完全有可能,也可能比110厘米浅;
所以,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游泳池游泳,可能有危险。
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明确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不代表其中的哪个数据。
26.【考点】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答案】√
【思路分析】在数轴上“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解答】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答案√.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根据数轴的认识我们可以知道,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位于左边的数记作“﹣”,位于右边的数记作“+”,它既不是正数,也不同负数.
27.【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如果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它们的长、宽、高不一定分别相等,所以两个长方体的形状不一定相同。据此判断。
【解答】解:体积都是24m3的两个长方体形状不一定相同。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及应用。
28.【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
【答案】×
【思路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其它的量一定或乘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比例.
【解答】解:因为圆的面积S=πr2,
所以S÷r2=π(一定),
是面积与半径的平方的比值一定,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但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比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还是对应的其它量一定,再做出判断.
四.计算题
29.【考点】千以内加减法;两位数乘三位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除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答案】177;6800;500;13;7.4;6;30;6.73;3;1.6;;1。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
276﹣99=177 340×20=6800 438+62=500 520÷40=13 8﹣0.6=7.4 12×50%=6
0.3÷0.01=30 6.03+0.7=6.73 3 1.6 3 21
【名师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30.【考点】分数方程求解.
【答案】x=6;x。
【思路分析】(1)先把方程左边化简为x,两边再同时乘;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化为方程,两边再同时乘。
【解答】解:(1)
x
x
x=6
(2):x:3
x
x
x
【名师点评】熟练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1.【考点】带括号的表内乘加、乘减;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答案】6;15;13;;;1。
【思路分析】(1)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减法;
(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式子转化为(1.25×0.8+1.25×4)×2.5进行简算即可;
(3)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
(4)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
(5)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把除法变成乘法,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6)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计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解答】解:(1)36﹣720÷(432÷18)
=36﹣720÷24
=36﹣30
=6
(2)1.25×(0.8+4)×2.5
=(1.25×0.8+1.25×4)×2.5
=(1+5)×2.5
=6×2.5
=15
(3)21.36÷1.6﹣0.35
=13.35﹣0.35
=13
(4)
(5)
()
2
(6)[()]
[]
=1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操作题
32.【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答案】
【思路分析】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有2层,第一层有3个正方形,第二层有1个正方形,居中。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1列2个正方形。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1行3个正方形。
【解答】解:如图: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3.【考点】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答案】
【思路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将三角形AOB的长、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由此画出即可。
【解答】解:(1)(2)作图如下:
【名师点评】此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作旋转后的图形。
六.应用题
34.【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答案】10万人。
【思路分析】把群众游行人数看作单位“1”,受阅部队人数约1.5万人是群众游行人数的(1﹣85%),用除法计算,即可得参加群众游行人数有多少万人。
【解答】解:1.5÷(1﹣85%)
=1.5÷0.15
=10(万人)
答:参加群众游行人数有10万人。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5.【考点】简单的归总应用题.
【答案】8天。
【思路分析】先求出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再把这些页数按每天30页进行平均分,即可得到所求问题。
【解答】解:20×12÷30
=240÷30
=8(天)
答:他8天能读完这本名著。
【名师点评】本题先求出不变的总量,再根据总量求解。
36.【考点】正、反比例应用题.
【答案】3小时。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总路程不变,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王叔叔返回邹城用了x小时。
60x=90×2
60x=180
x=3
答:王叔叔返回邹城用了3小时。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出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找准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
37.【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答案】(1)600米;(2)600米。
【思路分析】(1)把全长看成单位“1”,两天一共修了全长的(45%),它对应的数量是510米,由此用除法求出全长;
(2)把全长看成单位“1”,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了全长的(45%)它对应的数量是30米,由此用除法求出全长。
【解答】解:(1)510÷(45%)
=510÷85%
=600(米)
答:这段路全长600米。
(2)30÷(45%)
=30÷5%
=600(米)
答:这段路全长600米。
【名师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单位“1”的百分之几对应的数量,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38.【考点】正、反比例应用题.
【答案】400块。
【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会议室地面的面积是一定的,则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
【解答】解:设如果选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需要x块。
(3×3)x=(2×2)×900
9x=3600
x=400
答:如果改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砖,需要400块。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若两个相关联量的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从而可以列比例求解。
39.【考点】正、反比例应用题.
【答案】1500克。
【思路分析】小明称一个200克的茶杯,皮筋拉长了2cm,则质量与长度的比是200:2;设书的质量是x克,用质量比长度=200:2列出比例式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解:设这本书的质量是x克。
200:2=x:(23﹣8)
2x=200×15
2x=3000
x=1500
答:这本书的质量是1500克。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应用题的灵活应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