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课时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小语剪辑了课文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歌颂了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请帮其完成后面题目。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矢志不渝的人,对于一班鄙薄( )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驯。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豪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cuì( )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鄙薄( ) 纯cuì( )
2.上面两段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精益求精 B.矢志不渝
C.感人至深 D.自私自利
4.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én) 麻木不仁(rén)
B.纯粹(cuì) 鄙薄(bì) 不足道(zú) 见易思迁(yì)
C.佩服(pèi) 极端(duān) 晋察冀(jì) 精亦求精(yì)
D.拥护(yōng) 派遣(qiǎn) 植民地(zhí) 拈轻怕重(diān)
5.下列句子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②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③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④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⑤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⑥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A.③⑥⑤④②① B.③①⑤⑥④②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⑤⑥④②①
6.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事迹,再阐述精神内涵,最后号召大家学习。
B.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
C.第3段中的“这”是指“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D.文末运用排比,既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意义,也是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赞扬。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白求恩同志平等地看待晋察冀边区的军民,他是最坦白正直的,能够适时地______他人的缺点,______地斥责他人工作中的毛病,恰到好处地帮助他人______错误。至今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心中,仍怀念着白求恩这个亲切的名字。
A.批判 严正 改正 B.批评 严正 改正
C.批判 严格 改进 D.批评 严格 改进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志存高远,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见异思迁,真让我敬佩。
B.在快文化的影响下,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显得弥足珍贵。
C.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于“庸俗、低俗和媚俗”的文艺作品不能拈轻怕重,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善于发现、提倡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
D.很多人对自己的汽车无微不至地清洗打蜡,但对人生最宝贵的财产——身体,则往往听之任之,漠不关心,实在令人费解。
二、综合性学习
9.综合性学习。
白求恩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某班同学们准备出一期以“纪念白求恩”为主题的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设置栏目】请你根据下面的示例另写一个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简介。
[示例]栏目名称:不朽的形象
栏目内容简介:介绍白求恩大夫感人至深的故事。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简介:
(2)【安排内容】本期板报安排了以下有关白求恩同志的内容,你认为还可适当补充哪些内容请写下来。
①生平事迹简介
②感人情景再现
③
④
(3)【拟写对联】请你根据白求恩的事迹,为本期板报拟写一副对联。
【答案】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纪念白求恩(节选)
毛泽东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0.文章①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11.品位下面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2.你认为下面的链接材料放在文章哪一段最恰当?请阐述理由。
链接材料:
白求恩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一次,有个伤员腿受了伤,不得不从膝盖附近的地方做断离手术。以往此类手术都是将断肢整体切除。而这次,白求恩让助手们帮助把残肢上的皮肤和肌肉往上推,然后锯断腿骨。白求恩一边做,一边解说:“骨头和肌肉不能锯得一般齐,应该比肌肉短些,将来肌肉一收缩,正好把骨头包起来,便于安装假肢。否则,肌肉包不住骨头,没有办法装假肢,不得不做第二次手术。既然一次可以成功,就不要再有无谓的第二次、第三次……”
(摘自《白求恩传》)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这种人”是指“对工作不负责……”的这类人。
B.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侧面描写体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C.本文主要运用了夹叙夹议方式来赞扬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D.第③段画线句运用排比手法具体表现了白求恩的优秀品质。
14.有同学在阅读选文第①段画的语句时,觉得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很佩服,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更合适,你赞同么?说说理由
15.选文第①、②段都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语言表达
16.2024年11月12日是白求恩逝世85周年纪念日,为赞颂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班级开展以“纪念白求恩”为主题的纪念活动,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段150字左右的开场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课时练习题》参考答案
1. bó 粹 2. 驯 训 豪 毫 3.B
4.A
5.B
6.C
7.B
8.C
9. (1)(示例)永远的丰碑 (示例)介绍白求恩大夫无私无畏的精神 (2)(示例)高尚精神传承 赞美诗文选粹 (3)(示例一)救死扶伤医术精湛__以身殉职品德高尚 (示例二)精益求精医德高尚尽白衣之职流芳千古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倾同志之情永垂不朽
10.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凸显出“不少的人”和“一班见异思迁、鄙薄技术的人”与白求恩的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11.本句充分发挥“大有利于人民”这个意思,从五个方面具体精微地分析阐述,用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一组排比,议论热情洋溢,语气非常流畅,收束非常有力。 12.放在文章第②段最恰当。因为选文第②段重点强调的是白求恩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材料中所写的内容是白求恩在治疗伤员的过程中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案,体现了他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所以放在文章第②段最恰当。
13.D 14.不赞同。此处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从前线回来的每个人都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更突出了白求恩精神的伟大,给人的印象更鲜明,更深刻。 15.对比论证。“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列举“不少的人”的错误表现——对工作不负责,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漠对待他人;“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写白求恩对工作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有极端的热忱;将“不少的人”的错误表现和白求恩的事迹进行对比,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法,突出表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达作者对他的赞颂,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6.示例:同学们,学习白求恩精神,纪念白求恩精神,传扬白求恩精神,永不过时。远离战火硝烟的人们,是否早已忘却战争的惨烈,白求恩的名字是否还在一代代人的记忆里?历史告诉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记住那些曾经援助过中国人民进行14年艰苦卓绝抗战的所有国际友人。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白求恩,怀着感恩之心重温那段光辉的历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