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单元综合提升卷(原卷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单元综合提升卷(原卷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6 20:19: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反比例函数 单元综合提升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中,表示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两点,若,则的值为(  ).
A.-1 B.0 C.1 D.2
3.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与一次函数y=kx 1(k为常数,且k≠0)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4.如图,点A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是反比例函数y= (x>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当点B的纵坐标逐渐减小时,△OAB的面积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5.如图,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过矩形OABC的顶点B,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矩形OABC的对角线OB,AC交于点E(1,2),则k的值为(  )
A.4 B.8 C.﹣4 D.﹣8
6.设点 和点 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两点,当 时, ,则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对于反比例函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 >0时, 随的增大而增大
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当 <0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
D.点(-2,-1)在它的图象上
8.已知点(x1,y1)和点(x2,y2)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若x1<x2,则(  )
A.(x1+x2)(y1+y2)<0 B.(x1+x2)(y1+y2)>0
C.x1x2(x1﹣x2)(y1﹣y2)<0 D.x1x2(x1﹣x2)(y1﹣y2)>0
9.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10.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简易电子体重秤:制作一个装有踏板(踏板质量忽略不计)的可变电阻(如图1),当人站上踏板时,通过电压表显示的读数换算为人的质量,已知随着的变化而变化(如图2),与踏板上人的质量的关系见图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小
B.当时,的阻值为
C.当踏板上人的质量为90kg时,
D.若电压表是程为为保护电压表,该电子体重秤可称的最大质量是115kg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y=(x>0)与矩形OABC的AB边交于点E,且AE:EB=1:2,则矩形OABC的面积为   .
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k的值为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 在双曲线 上.若 ,则点 在第   象限.
14.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其中)图象交于,两点.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2)的面积是;   .
15.如图,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连接,.则的面积为________.
16.如图,点 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点 在 轴的正半轴上, 交 轴于点 ,若 , 的面积为2,则 的值为   .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某品牌电动车电池的电压为定值,某校物理小组的同学发现使用该电池时,电流I(单位:A)与电阻R(单位:)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该品牌电动车电池的电流I与电阻R的函数类系式.
(2)该物理小组通过询问经销商得知该电动车以最高速度行驶时,工作电压为电池的电压,工作电流在的范围,请帮该小组确定这时电阻值的范围.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 ABCO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A(-3,0)、C(1,2),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点B
(1)求点B的坐标;
(2)求k的值
(3)将 ABCO沿x轴翻折,点C落在点C'处.判断点C'是否落在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上,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19.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与x轴交于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连接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当点C是的中点时,求点D的坐标.
20.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6).
(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点B(3,4),C(5,2),D( , )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为什么?
21.如图,点 是直线 与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两个交点, 轴,垂足为点 已知 ,连接 .
(1)求反比例函数和直线 的表达式:
(2) 和 的面积分别为 求 .
22.九年级某数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后,进一步研究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其探究过程如下:
(1)绘制函数图象,如图.
列表:下表是 与 的几组对应值,其中 ;
… -3 -2 -1 1 2 3 …
… 1 3 9 9 3 1 …
描点:根据表中各组对应值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各点:
连线: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各点,画出了部分图象,请你把图象补充完整;
(2)通过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①   ;②   ;
(3)①观察发现:若直线 交函数 的图象于 , 两点,连接 ,过点 作 交 轴于 ,则    ;
②探究思考:将①中“直线 ”改为“直线 ”,其他条件不变,则    ;
③类比猜想:若直线 交函数 的图象于 , 两点,连接 ,过点 作 交轴于 ,则    ;
23.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且)的图象交于,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在x轴上找一点P,使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4,2).点M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反比例函数y= (k>0,x>0)的图象经过点M且与边AB交于点N,连接MN.
(1)当点M是边BC的中点时.
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②求△OMN的面积;
(2)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试证明: 是一个定值.
25.如图,菱形OABC的一边OA在x轴负半轴上.O是坐标原点,点A(﹣13,0),对角线AC与OB相交于点D,且AC OB=130,若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经过点D,并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
(1)求双曲线y= 的解析式;
(2)求S△AOB:S△OCE之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反比例函数 单元综合提升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中,表示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 不符合y=(k≠0)形式,错误;
B、 ,即y=x,是正比例函数,错误;
C、 ,不是反比例函数,错误;
D、 ,即y=, 是反比例函数,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形如y=(k≠0)叫反比例函数,根据定义分别判断即可.
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两点,若,则的值为(  ).
A.-1 B.0 C.1 D.2
【答案】B
【解析】【解答】解:把 代入 反比例函数 ,得,∵ ,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代入求值.只需要把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在进行化简即可得出答案.
3.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与一次函数y=kx 1(k为常数,且k≠0)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当k>0时, -k<0,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0时, -k>0,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故答案为:B.
【分析】y=(k≠0),当k>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当k<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
y=ax+b(a≠0),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
4.如图,点A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是反比例函数y= (x>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当点B的纵坐标逐渐减小时,△OAB的面积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可知,
反比例函数y= (x>0)图象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OA不变,△OAB的高随着点B的纵坐标逐渐减小而增大,
所以△OAB的面积将逐渐增大。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系数的关系,由k=2>0,可知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当点B的纵坐标逐渐减小时,其横坐标逐渐增大,即点B到y轴的距离逐渐增大;△OAB 中,底不变,而高逐渐增大,所以其面积逐渐增大。
5.如图,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过矩形OABC的顶点B,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矩形OABC的对角线OB,AC交于点E(1,2),则k的值为(  )
A.4 B.8 C.﹣4 D.﹣8
【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A的横坐标为1×2=2,C的纵坐标为2×2=4,
∴B的坐标为(2,4),
∵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 4= ,
∴k=8,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及点E坐标可求出点B坐标,再将点B坐标代入中即可求出结论.
6.设点 和点 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两点,当 时, ,则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点 和点 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两点,
当 时,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
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再求出k>0,最后进行求解即可。
7.对于反比例函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 >0时, 随的增大而增大
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当 <0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
D.点(-2,-1)在它的图象上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BC、∵k=2>0, 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A错误,符合题意;
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2)×(-1)=2,∴该点在图象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因为k=4>0, 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可知,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根据xy的积可判该点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8.已知点(x1,y1)和点(x2,y2)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若x1<x2,则(  )
A.(x1+x2)(y1+y2)<0 B.(x1+x2)(y1+y2)>0
C.x1x2(x1﹣x2)(y1﹣y2)<0 D.x1x2(x1﹣x2)(y1﹣y2)>0
【答案】D
9.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如图,
∵反比例函数y1=(x>0)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 y2=-x+b的图象交于A、B 两点,
A(1,2),
∴m=2,b=3,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3,
∵ 反比例函数对称轴是y=x,
∴B点坐标为(2,1)
如图:由图象可知,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0<x<1或x>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点A(1,2),求出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对称轴是y=x,求出B点坐标,再画出图象,即可求解.
10.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简易电子体重秤:制作一个装有踏板(踏板质量忽略不计)的可变电阻(如图1),当人站上踏板时,通过电压表显示的读数换算为人的质量,已知随着的变化而变化(如图2),与踏板上人的质量的关系见图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小
B.当时,的阻值为
C.当踏板上人的质量为90kg时,
D.若电压表是程为为保护电压表,该电子体重秤可称的最大质量是115kg
【答案】C
【解析】【解答】解:∵图2中U0随R1的增大而减小,
∴在一定范围内,U0越大,R1越小.
A正确,不符合题意;
∵图2中的图象经过点(50,3),
∴当U0=3V时,R1的阻值为50Ω.
B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m=90时,R1=-2m+240=60Ω,U0=2V时,对应的是90Ω,
∴踏板上人的质量为90kg时,U0=2V,错误.
C符合题意.
∵R0=-2m+240,
∴R1随m的增大而减小,
∴R1的最小值为10,
∴m的最大值为115.
∴若电压表量程为0-6V(0≤U0≤6)为保护电压表,该电子体重秤可称的最大质量是115kg.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2中U0随R1的增大而减小可得A选项正确;图2中的图象经过点(50,3),可得选项B正确;把m=90代入图三可得R1为60Ω,而U0=2V时,对应的是90Ω,故C错误;根据图三可得R1随m的增大而减小,所用求m的最大值,找到R1的最小值10代入即可求得最大该电子体重秤可称的最大质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y=(x>0)与矩形OABC的AB边交于点E,且AE:EB=1:2,则矩形OABC的面积为   .
【答案】12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OABC是矩形,
∴∠OAB=90°,
设E点的坐标是(a,b),
∵双曲线y=(x>0)与矩形OABC的AB边交于点E,且AE:EB=1:2,
∴ab=4, AE=a,BE=2a,
∴OA=b,AB=3a,
∴矩形OABC的面积是AO·AB=b·3a=3ab=3x4=12,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OAB=90°,再求出OA=b,AB=3a,最后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k的值为   .
【答案】-5
【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3),
∴3=,
∴k=-5.
故答案为:-5.
【分析】把点(-2,3)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k的值.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 在双曲线 上.若 ,则点 在第   象限.
【答案】二
【解析】【解答】解:∵点 在双曲线 上,
∴ab=-1,


∴点A在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二.
【分析】由点A(a,b)在双曲线上,可得ab=-1,由a<0可得到b>0的坐标,进而得出答案。
14.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其中)图象交于,两点.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2)的面积是;   .
【答案】;6
15.如图,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连接,.则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16.如图,点 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点 在 轴的正半轴上, 交 轴于点 ,若 , 的面积为2,则 的值为   .
【答案】-8
【解析】【解答】过点A作AF⊥y轴于F,AE⊥x轴于E,
∵ ,∠AFB=∠COB=90°,∠ABF=∠CBO,
∴△AFB≌△COB(AAS),
∴FB=OB,
∵ 的面积为2,
∴ ,

∴|k|=S矩形AEOF=2S△AFO=2×4=8,
∴k=-8.
故答案为:-8.
【分析】先求出△AFB≌△COB,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某品牌电动车电池的电压为定值,某校物理小组的同学发现使用该电池时,电流I(单位:A)与电阻R(单位:)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该品牌电动车电池的电流I与电阻R的函数类系式.
(2)该物理小组通过询问经销商得知该电动车以最高速度行驶时,工作电压为电池的电压,工作电流在的范围,请帮该小组确定这时电阻值的范围.
【答案】(1)
(2)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 ABCO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A(-3,0)、C(1,2),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点B
(1)求点B的坐标;
(2)求k的值
(3)将 ABCO沿x轴翻折,点C落在点C'处.判断点C'是否落在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上,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1)解:∵平行四边形ABCO,
∴OA=BC,
∵A的坐标为(-3,0),
∴BC=OA=3,
∵C的坐标为(1,2),
∴点B的坐标为(-2,2)
(2)解:把B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
∴k=-4
(3)解:点C′不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理由:根据题意得:C’的坐标为(1,-2),
当x=1时,y= =-4≠-2
∴点C′不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OA=BC, 由点A的坐标,可求出BC的长,再根据点C的坐标,就可求得点B的坐标。
(2)将点B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就可求出k的值,
(2)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得C’的坐标,再将x=1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y的值,即可作出判断。
19.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与x轴交于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连接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当点C是的中点时,求点D的坐标.
【答案】(1)解:∵点在直线上,∴,
则直线表达式为,
∵点在直线上,
∴,
又∵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解:∵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设点D的坐标为,其中,
∵点A的坐标为,且点C是的中点,
∴点C的坐标为,
∵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则,
∴点D的坐标为.
【解析】【分析】(1)将B(-1,0)代入y=2x+b中可求出b的值,进而可得直线表达式,将A(1,m)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m的值,可得点A的坐标,然后将点A的坐标代入y=中求出k的值,据此可得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设D(a,0),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C(,2),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求出a的值,据此可得点D的坐标.
20.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6).
(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点B(3,4),C(5,2),D( , )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为什么?
【答案】(1)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因为 在其图象上,所以点 的坐标满足 ,
即, ,解得 ,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2)解: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在每一个象限内, 随 的增大而减小;
(3)解:因为点 , 满足 ,所以点 , 在函数 的图象上,点 的坐标不满足 ,所以点 不在这个函数图象上.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3)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判断.
21.如图,点 是直线 与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两个交点, 轴,垂足为点 已知 ,连接 .
(1)求反比例函数和直线 的表达式:
(2) 和 的面积分别为 求 .
【答案】(1)解:由点 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将点 代入 得
设直线 的表达式为
解得
直线 的表达式为 ;
(2)解:由点 坐标得 点 到 的距离为
设 与 轴的交点为 可得 如图:
由点 知点 到 的距离分别为 ,3
.
【解析】【分析】(1)将A(,4)代入y=中可得k的值,进而可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将B(3,m)代入求出m,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AB的表达式;
(2)易得AC=4,点B到AC的距离为,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S1,设AB与y轴的交点为E,则E(0,6),DE=5,求出点A、B到DE的距离,然后根据S2=S△BDE-S△AED求出S2,据此求解.
22.九年级某数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后,进一步研究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其探究过程如下:
(1)绘制函数图象,如图.
列表:下表是 与 的几组对应值,其中 ;
… -3 -2 -1 1 2 3 …
… 1 3 9 9 3 1 …
描点:根据表中各组对应值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各点:
连线: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各点,画出了部分图象,请你把图象补充完整;
(2)通过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①   ;②   ;
(3)①观察发现:若直线 交函数 的图象于 , 两点,连接 ,过点 作 交 轴于 ,则    ;
②探究思考:将①中“直线 ”改为“直线 ”,其他条件不变,则    ;
③类比猜想:若直线 交函数 的图象于 , 两点,连接 ,过点 作 交轴于 ,则    ;
【答案】(1)解: ;补图如图:
(2)函数图象关于 轴对称;当 时, 随 增大而增大
(3)6;6;2k
【解析】【解答】解:(1)当x<0时,xy= 3,而当x>0时,xy=3,
∴ ;
故答案为: .
(2)①函数图象关于 轴对称;
②当 时, 随 增大而增大;
③当 时, 随 增大而减小;
④函数图象无限接近坐标轴,但不与其相交;
⑤函数没有最大值等等;(任意两条即可);
(3)如图,①由A,B两点关于y轴对称,由题意可得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
且S四边形OABC=4S△OAM=4× |k|=2|k|=6,
②同①可知:S四边形OABC=2|k|=6,
③S四边形OABC=2|k|=2k,
故答案为:6,6,2k.
【分析】(1)当x<0时,xy= -3,当x>0时,xy=3,据此可得m的值,利用描点、连线即可作出函数的图象;
(2)根据函数的对称性以及增减性写出两条性质即可;
(3)①由A,B两点关于y轴对称,由题意可得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且S四边形OABC=4S△OAM,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进行解答;
②③同①进行解答.
23.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且)的图象交于,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在x轴上找一点P,使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答案】(1)解:∵,两点在一次函数的图像上,
∴,,
∴,,
∴,,
∵点在图象上,
则,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2)解:如图,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连接,交x轴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点,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和代入得,
则,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时,,解得,
∴点.
【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A的坐标,再将点A的坐标代入,求出k的值即可;
(2)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连接,交x轴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点,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DA的解析式,再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4,2).点M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反比例函数y= (k>0,x>0)的图象经过点M且与边AB交于点N,连接MN.
(1)当点M是边BC的中点时.
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②求△OMN的面积;
(2)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试证明: 是一个定值.
【答案】(1)解:①∵点B(4,2),且四边形OABC是矩形,
∴OC=AB=2,BC=OA=4,
∵点M是BC中点,
∴CM=2,
则点M(2,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②当x=4时,y= =1,
∴N(4,1),
则CM=BM=2,AN=BN=1,
∴S△OMN=S矩形OABC﹣S△OAN﹣S△COM﹣S△BMN
=4×2﹣ ×4×1﹣ ×2×2﹣ ×2×1
=3;
(2)证明:设M(a,2),
则k=2a,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当x=4时,y= ,
∴N(4, ),
则BM=4﹣a,BN=2﹣ ,
∴ = = =2.
【解析】【分析】(1)①由矩形的性质及M是BC中点得出M(2,4),据此可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②先求出点N的坐标,从而得出CM=BM=2,AN=BN=1,再根据S△OMN=S矩形OABC﹣S△OAN﹣S△COM﹣S△BMN计算可得.(2)设M(a,2),据此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求出N(4, ),从而得BM=4﹣a,BN=2﹣ ,再代入计算可得.
25.如图,菱形OABC的一边OA在x轴负半轴上.O是坐标原点,点A(﹣13,0),对角线AC与OB相交于点D,且AC OB=130,若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经过点D,并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
(1)求双曲线y= 的解析式;
(2)求S△AOB:S△OCE之值.
【答案】(1)解:作CG⊥AO于点G,作BH⊥x轴于点H,
∵AC OB=130,
∴S菱形OABC= AC OB=65,
∴S△OAC= S菱形OABC= ,即 AO CG= ,
∵A(﹣13,0),即OA=13,
根据勾股定理得CG=5,
在Rt△OGC中,∵OC=OA=13,
∴OG=12,
则C(﹣12,﹣5),
∵四边形OABC是菱形,
∴AB∥OC,AB=OC,
∴∠BAH=∠COG,
在△BAH和△COG中
∴△BAH≌△COG(AAS),
∴BH=CG=5、AH=OG=12,
∴B(﹣25,5),
∵D为BO的中点,
∴D(﹣ ,﹣ ),
∵D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k=﹣ ×(﹣ )= ,即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解:当y=﹣5时,x=﹣ ,
则点E(﹣ ,﹣5),
∴CE= ,
∵S△OCE= CE CG= × ×5= ,S△AOB= AO BH= ×13×5= ,
∴S△AOB:S△OCE= ∶ =52:23.
【解析】【分析】(1)△OAB与△OCE等高,若要求两者间的面积比只需求出底边的比,由AO=10知需求CE的长,即求点E的坐标,需先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先根据菱形的面积求得点D的坐标,据此求解可得;
(2)求得E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AOB和△OCE的面积,即可求得S△AOB:S△OCE之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