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开学分班考)小升初开学重点校分班摸底模拟卷-2025年秋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开学分班考)小升初开学重点校分班摸底模拟卷-2025年秋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6 00:1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小升初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年秋六年级数学小升初开学重点校分班摸底模拟卷(北师大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其中一条边上的高为6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48 B.30 C.30或48 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圆锥底面积扩大5倍,高不变,体积扩大25倍
B.平行四边形各边长度确定后,它的周长和面积就确定了
C.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长方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D.含盐率为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15克水后,含盐率升高了
3.用0、2、5、8这几张数字卡片摆四位数,摆出的所有四位数都是(  )
A.2的倍数 B.3的倍数 C.5的倍数 D.倍数
4.把5克盐放入45克的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1:9 B.9:1 C.1:10 D.10:1
5.把一根长5米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度占这根铁丝总长度的(  )
A. B. C. D.
6.在3:4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加6 B.乘2 C.乘6 D.加8
7.小华的身高是125厘米,小美的身高比小华高,小美的身高是(  )厘米
A.100 B.130 C.150 D.625
8.把一个高为10厘米,半径为6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圆柱增加了(  )平方厘米
A.60 B.120 C.180 D.240
9.小智家在小瞳家的北偏西30°方向800米,那么小瞳家在小智家的(  )方向800米处
A.西偏北30° B.北偏西60° C.东偏南30° D.南偏东30°
10.淘气将如图中的圆柱沿阴影切分成两块,切分后两个小圆柱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  )
A.增加一个底面面积 B.增加两个底面面积
C.减少一半 D.不变
二.填空题
11.2.05千克=   千克    克 405m2=   公顷
12.盒子中有蓝球6个,红球3个,白球2个,至少摸出    个球才能保证一定能摸到三种颜色的球。
13.劳动课上学习了制作蛋挞,芳芳回家4:30开始制作蛋挞;蛋挞皮解冻10分,制作蛋挞液15分,加入蛋挞液5分,烤箱预热10分,烤蛋挞20分,芳芳    时    分可以吃到蛋挞。
14.在28的因数里找四个数写成比例,这个比例可能是    。
15.2022年上半年油价调整“9涨1跌”,要反映油价每月的变化情况最好绘制    统计图。1月份油价是a元/升,6月份油价比1月份油价上涨了45%,加满60升的油箱需要多付    元。
16.杨辉三角(如图)是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之一,仔细观察如图中数字排列规律,“?”代表的是数字    。
17.在2、2、5、8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组成两位数,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
18.如图,表示小华骑车从家去图书馆借书的过程中,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1)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    分,在图书馆借书用    分。
(2)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19.用4、5、8、0、0、0、0组成的七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最小数是    。
20.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cm,高是18cm,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21.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沿它的一边旋转360°,其轨迹形成的图形是    ,体积是_________    立方分米。
2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1,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    三角形,按边分是________    三角形。
三.判断题
23.游乐场的过山车跑道运用了莫比乌斯原理。    
24.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北京2021年1月7日最低气温﹣19.6℃,2月21日最高气温25.6摄氏度,这两天的温差相差6℃。    
25.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26.六年级5个班进行篮球比赛,每两个班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10场。    
27.100个零件中有5个不合格,合格率为95%。    
28.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四.计算题
29.直接写出得数。
: 2.56+3.88+7.44= 6288÷89≈
30.求未知数的值。
x﹣20%x=16
31.计算题
[()] 24×()×25
45%x21 x:6.3:1.5
五.操作题
3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5,6)、B(8,6)、C(8,4),先画出三角形,再将三角形绕C点逆时针旋转90°。
六.应用题(共6小题)
33.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车行了70千米,乙车行了全程的,A、B两地有多少千米?
34.淘气和笑笑都喜欢收集游戏卡,笑笑有50张游戏卡,如果淘气把自己的游戏卡数量的给笑笑,这时笑笑的游戏卡数量比淘气多8张,原来淘气有多少张游戏卡?
35.甲、乙两地相距288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货车行驶的速度是客车的80%,两车经过多长时间能够相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36.在寒冷的天气,为预防伤寒感冒,我国民间常用生姜、红糖和水按2:5:75的质量配比煮成“姜汤”服用,如果要煮一碗410克的“姜汤”,需要准备生姜、红糖各多少克?
37.甲、乙两地相距80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客车每小时行9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5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38.根据民航规定:搭乘国内航班的每位经济舱旅客的免费行李额为20千克(含20千克),超出免费行李额的部分每千克按经济舱全价票的1.5%来购买行李票。李文从深圳乘飞机到北京,他购买的机票全价是1200元,他带了50千克的行李,按规定需要购买多少元的行李票?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考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B
【思路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代入数值计算;需要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与直角边的关系,找出高所对应的底。
【解答】解:如图:
因为高为6,所以高所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要大于6,所以AB的长为8,AD长为5,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6×5=30(平方厘米)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需要特别注意需要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和直角边的关系,来确定高所对应的底。
2.【考点】圆锥的体积;百分率应用题;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C
【思路分析】A.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如果圆锥的底面积扩大5倍,高不变,圆锥的体积就扩大5倍。据此判断。
B.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面积的意义,平行四边形各边长度确定后,它的周长就确定了,但是它的面积不确定。据此判断。
C.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Sh,圆锥的体积公式:VSh,如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长方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据此判断。
D.根据含盐率的意义,含盐率100%,只要求出加入盐水的含盐率,与原来盐水的含盐率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判断。
【解答】解:由分析得:A.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扩大5倍,高不变,圆锥的体积就扩大25倍。此说法错误。
B.平行四边形各边长度确定后,它的周长和面积就确定了。此说法错误。
C.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长方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此说法正确。
D.5÷(5+15)×100%
=0.25×100%
=25%
因为25%<30%,
所以这时盐水的含盐率小于30%。
含盐率为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15克水后,含盐率升高了。此说法错误。
故选:C。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面积的意义,含盐率的意义及应用。
3.【考点】2、3、5的倍数特征.
【答案】B
【思路分析】根据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2+5+8=15,15是3的倍数,所以用0、2、5、8这几张数字卡片摆四位数,摆出的所有四位数都是3的倍数。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及应用。
4.【考点】比的意义.
【答案】C
【思路分析】先利用盐加水求出盐水的质量,再根据比的意义解答。
【解答】解:5:(5+45)
=5:50
=1:10
因此盐与盐水的比是1:10。
故选:C。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盐水的质量。
5.【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答案】A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就利用1÷4计算解答即可。
【解答】解:1÷4
因此每段长度占这根铁丝总长度的。
故选:A。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6.【考点】比的性质.
【答案】D
【思路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3:4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6,即3+6=9,9÷3=3,相当于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3,即4×3=12,12﹣4=8,相当于后项加上8。
故选:D。
【名师点评】熟练掌握比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考点】分数乘法应用题.
【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小美的身高比小华高,说明小美的身高是小华身高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利用乘法计算。
【解答】解:125×(1)
=125
=150(厘米)
答:小美的身高是150厘米。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应用。
8.【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B
【思路分析】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两个以圆柱的高和半径为边长的长方形的面积,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6×10×2=120(平方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圆柱增加了120平方厘米。
故选:B。
【名师点评】抓住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的方法,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中增加的是两个以圆柱的高和半径为边长的长方形的面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9.【考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答案】D
【思路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小智家在小瞳家的北偏西30°方向800米,那么小瞳家在小智家南偏东30°方向800米处。
故选:D。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位置相对性的掌握情况,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0.【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B
【思路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把这个圆柱与底面平行切开,切开后两个小圆柱的表面积比原来的表面积多了两个切面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淘气将如图中的圆柱沿阴影切分成两块,切分后两个小圆柱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增加两个底面的面积。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意义及应用。
二.填空题
11.【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大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
【答案】2,50;0.0405。
【思路分析】2.05千克看作2千克与0.05千克之和,把0.05千克乘进率1000化成50克。
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
【解答】解:2.05千克=2千克50克
405m2=0.0405公顷
故答案为:2,50;0.0405。
【名师点评】此题是考查质量的单位换算、面积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
12.【考点】抽屉原理.
【答案】10
【思路分析】最坏情况是蓝球6个,红球3个全部取出,此时再取出1个,一定每种颜色的球各有1个,一共需要取出(3+6+1)个球。
【解答】解:3+6+1=10(个)
答:至少摸出10个球才能保证一定能摸到三种颜色的球。
故答案为:10。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关键是从最差情况考虑。
13.【考点】沏茶问题.
【答案】5,10。
【思路分析】在解冻蛋挞皮的同时制作蛋挞液,制作完蛋挞皮开始预热烤箱,这样可以节省10+10=20(分钟)。据此解答。
【解答】解:15+5+20=40(分钟)
4时30分+40分=5时10分
答:芳芳5时10分可以吃到蛋挞。
故答案为:5,10。
【名师点评】此题属于合理安排时间问题,要奔着既节约时间又不使每道工序相矛盾进行解答。
14.【考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答案】28:7=4:1(答案不唯一)。
【思路分析】28的因数有:1、2、4、7、14、28,从这几个数中,选出四个,每两个组成比,根据比例的意义,如果这两个比的比值相同,这四个数就组成一个比例,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解答】解:24的因数有:1、2、4、7、14、28,
根据比例的意义:28:7=4:1
故答案为:28:7=4:1(答案不唯一)。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和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验证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15.【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统计图的选择;用字母表示数.
【答案】折线;27a。
【思路分析】反映数据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第二问先算出1升油多付多少钱,再乘60即可。
【解答】解:a×45%×60=27a(元)
答:要反映油价每月的变化情况最好绘制折线统计图;加满60升的油箱需要多付27a元。
故答案为:折线;27a。
【名师点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16.【考点】数与形结合的规律.
【答案】5。
【思路分析】观察发现,每行中的数字除两边都是1以外,其它数都是上一行与之相邻的两数的和,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4+1=5
答:“?”代表的是数字5。
故答案为:5。
【名师点评】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是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17.【考点】简单的排列、组合.
【答案】7。
【思路分析】2、2、5、8四个数中有两个2,所以十位有3种不同的选择,个位有3种不同的选择,利用列举法解答。
【解答】解:在2、2、5、8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组成两位数,有:
22、25、28、52、58、82、85。
答:可以组成7个不同的两位数。
故答案为:7。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排列组合,关键利用列举法解答。
18.【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
【答案】(1)20,40;
(2)15。
【思路分析】(1)离家距离不变时,说明小华没有移动,路上停车是20~40分之间,图书馆借书是60~100分之间,据此计算即可;
(2)总路程为5千米,时间为120﹣100=20(分),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即可,注意时间单位的换算。
【解答】解:(1)停车时间为:
40﹣20=20(分钟)
借书时间为:
100﹣60=40(分钟)
答:路上停车20分,在图书馆借书用40分。
(2)回家用时为:
120﹣100=20(分)
20分小时
速度为:515(千米/小时)
答: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
故答案为:20,40;15。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正确的读图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19.【考点】亿以内数的读写.
【答案】4005800。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要想一个“零”也不读,就要把所有的0都写在每级的末尾。
【解答】用4、5、8、0、0、0、0组成的七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最小数是4005800。
故答案为:4005800。
【名师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写法,分级读、写或借助数位表读、写数能较好的避免读、写错0的情况,是常用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20.【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251.2。
【思路分析】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3.14×4×18+3.14×(4÷2)2×2
=226.08+3.14×4×2
=226.08+25.12
=251.2(平方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51.2。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1.【考点】圆柱的体积.
【答案】圆柱体,25.12。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以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的一边为转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是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即2分米;这个圆柱的高也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即2分米;然后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以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的一边为转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是一个圆柱体;
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2分米;
那么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3.14×22×2,
=3.14×4×2,
=25.12(立方分米).
答: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形体的体积是25.12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圆柱体,25.12。
【名师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旋转一圈后得到是什么形体,然后再求出这个形体的底面积和高,再求出体积即可。
22.【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三角形的分类.
【答案】直角,等腰。
【思路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180°,把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看作单位“1”,最大角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可求出这个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根据这个角度数即可对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在三角形中相对的角所对的边相等,根据这个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1,即可对这个三角形按边分类。
【解答】解:180°
=180°
=90°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因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1
所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比是1:2:1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答: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直角三角形,按边分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等腰。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问题、三角形的分类。
三.判断题
23.【考点】莫比乌斯带.
【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莫比乌斯带的特点:莫比乌斯带是把纸条儿的一端扭转180°,再将两端粘在一起,做成只有一个面、一条封闭曲线作边界的纸圈。可以判断。
【解答】解:游乐场的过山车跑道运用了莫比乌斯原理。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学常识,应注意平时数学常识知识的积累。
24.【考点】正、负数的运算.
【答案】×
【思路分析】利用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25.6﹣(﹣19.6℃)=45.2℃
答:这天的温差最多为45.2℃。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正、负数的简单运算。
25.【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
【答案】√
【思路分析】判断三角形的底和高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所以: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
符合反比例的意义,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变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26.【考点】排列组合.
【答案】√
【思路分析】5个班,如果每两个班比赛一场,每个班要和另外的4个班各赛一场,一共赛(5×4)场;由于两个班只赛一场,重复计算了一次,所以要再除以2即可。
【解答】解:(5﹣1)×5÷2
=20÷2
=10(场)
即一共要进行10场比赛,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握手问题的实际应用,要注意去掉重复计算的情况,如果数量比较少可以用枚举法解答,如果数量比较多可以用公式 n(n﹣1)÷2解答。
27.【考点】百分率应用题.
【答案】√
【思路分析】合格率=合格数量÷总数量×100%,由此代入数据求解。
【解答】解:(100﹣5)÷100×100%
=0.95×100%
=95%
答:合格率是95%。
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100%。
28.【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答案】√
【思路分析】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数位相同了,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先通分,是把不同的分数单位化成相同的分数单位,再计算的,所以这些计算法则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由此求解。
【解答】解: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看上去不同,其实本质是相同,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
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无论是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还是分数加减法,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
四.计算题
29.【考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答案】,13.88,,70。
【思路分析】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整数估算的方法以及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直接进行口算即可。
【解答】解:
: 2.56+3.88+7.44=13.88 6288÷89≈70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平时积累经验,提高计算的水平。
30.【考点】百分数方程求解.
【答案】(1)x=0.4;(2)x=20。
【思路分析】(1)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75即可;
(2)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0.8即可。
【解答】解:(1)
75x=25×1.2
75x=30
75x÷75=30÷75
x=0.4
(2)x﹣20%x=16
0.8x=16
0.8x÷0.8=16÷0.8
x=20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以及解比例问题,注意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31.【考点】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答案】,285,x=10,x。
【思路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再两边同时除以45%求解;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1.5x=6.3,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5求解。
【解答】解:(1)[()]
[]
(2)24×()×25
=2425﹣2425
=525﹣240
=285
(3)45%x21
45%x
45%x=4.5
45%x÷45%=4.5÷45%
x=10
(4)x:6.3:1.5
1.5x=6.3
1.5x÷1.5=3.5÷1.5
x
【名师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律简便计算。等式的性质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解方程时注意对齐等号。
五.操作题
32.【考点】数对与位置.
【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在图中画出A、B、C各点.首尾连接A、B、C各点即可得到三角形ABC。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后,点C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图形。
【解答】
【名师点评】无特殊说明,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图形旋转注意四要素:即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六.应用题
33.【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答案】A、B两地有120千米。
【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把A、B两地之间的路程看作单位“1”,求单位“1”,用除法,运用70千米除以对应的分率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70÷(1)
=70
=70
=120(千米)
答:A、B两地有120千米。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依据分数除法意义,列式解应用题的能力。
34.【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答案】70张
【思路分析】假设原来淘气有x张游戏卡,淘气把自己的游戏卡数量的给笑笑,这时淘气还有(1)x张卡片,笑笑有50x张卡片,根据题意:这时笑笑的游戏卡数量比淘气多8张,可得到方程(1)x+8=50x,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原来淘气有x张卡片。
(1)x+8=50x
x+8x=50xx
x+8﹣8=50﹣8
x42
x=42
x=70
答:原来淘气有70张游戏卡。
【名师点评】理清本题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5.【考点】列方程解三步应用题(相遇问题).
【答案】2小时。
【思路分析】设两车经过x小时能够相遇,根据等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列方程解答。
【解答】解:设两车经过x小时能够相遇。
(80+80×80%)x=288
144x=288
144x÷144=288÷144
x=2
答:两车经过2小时能够相遇。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解题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36.【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答案】10克,25克。
【思路分析】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把410克平均分成(2+5+75)份,再求出2份、5份分别是多少克。
【解答】解:41010(克)
41025(克)
答:需要准备生姜10克,红糖25克。
【名师点评】此题是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答规律,先求出总份数,用它作公分母,再分别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37.【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答案】5小时。
【思路分析】根据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即可计算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解答】解:800÷(95+65)
=800÷160
=5(小时)
答:5小时后两车相遇。
【名师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列式计算。
38.【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答案】540元。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免费行李额为20千克,他带了50千克的行李,超出了50﹣20=30(千克),把机票的价格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1.5%就是超出部分1千克的行李费,然后再乘30就是所需的行李票花的钱数。
【解答】解:1200×1.5%×(50﹣20)
=18×30
=540(元)
答:按规定需要购买540元的行李票。
【名师点评】本题先找出应付费部分的行李的重量,然后找出单位“1”,再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求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