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6 15:31:36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电离平衡
第一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亚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NaHSO3Na++HS
B.H2CO3的电离:H2CO32H++C
C.Al(OH)3的碱式电离:Al(OH)3Al3++3OH-
D.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NaHSO4Na++H++S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ClO是弱酸,但NaClO是强电解质
B.某醋酸溶液的pH=4,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D.强电解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为共价化合物
3.下列事实能证明MOH是弱碱的有(  )
①0.1 mol·L-1 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常温下,0.1 mol·L-1 MOH溶液中c(OH-)<0.1 mol·L-1
③相同温度下,0.1 mol·L-1 M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1 mol·L-1 NaOH溶液的弱
④等体积的0.1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⑤常温下,向0.1 mol·L-1 MOH溶液中加入少量MCl固体,溶液pH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把0.05 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 mol·L-1盐酸
C.0.5 mol·L-1氨水
D.0.5 mol·L-1硝酸钠溶液
5.室温下,对于1 L 0.1 mol·L-1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N的粒子数为6.02×1022
B.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溶液的pH降低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n(N)与n(NH3·H2O)之和始终为0.1 mol
D.与Mg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6.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各组物质的导电能力实验,小灯泡的亮度比反应前明显减弱的是(  )
A.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B.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
C.向氢碘酸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氧气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7.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①NaOH(固体) ②H2O ③HCl ④CH3COONa(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下列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 NaOH与氨水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溶液中c(OH-)相同
B.等体积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HCl
C.两溶液稀释10倍,c(OH-)均为0.01 mol·L-1
D.两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9.把1 L 0.1 mol·L-1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10 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CH3COOH)变为原来的
B.c(H+)大于原来的
C.的比值增大
D.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10.硼酸(H3BO3)是一种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3BO3+H2O[B(OH)4]-+H+,现有20 mL 0.1 mol·L-1的硼酸稀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升高,硼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B.加水稀释,硼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减小
C.加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3OH-B+3H2O
D.加入H3BO3固体,平衡会向电离方向移动,硼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11.已知:H2AH++HA-,HA-H++A2-,室温下,0.1 mol·L-1 H2A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0.1 mol·L-1<c(H+)<0.2 mol·L-1
B.0.1 mol·L-1 NaHA溶液中c(HA-)小于该溶液中c(HA-)
C.溶液中存在H2A、HA-和A2-
D.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10 mL 0.1 mol·L-1 H2A溶液,完全中和时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 mL
12.(1)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发现灯泡不亮,但若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水,则灯泡会亮起来。
请问:
①哪个烧杯中液体加水灯泡会亮起来,为什么?                        
                                            。
②哪两个烧杯液体混合后导电能力会减弱?为什么?                      
                                             。
(2)在一定温度下,向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发生变化,实验过程中电流(I)随所加新物质的质量(m)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各项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填字母,下同),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
b.向CH3COOH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d.向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
13.在一定温度下,对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3)若使c点对应的溶液中c(CH3COO-)增大,则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填字母,下同)。
A.加热        B.加入NaOH稀溶液
C.加入K2CO3固体 D.加水
E.加入CH3COONa固体 F.加入锌粒
(4)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c(H+) B.n(H+)
C.CH3COOH分子数 D.
第一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D NaHSO3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HS和钠离子,电离方程式:NaHSO3Na++HS,A错误;碳酸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B错误;Al(OH)3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Al(OH)3的碱式电离为 Al(OH)3Al3++3OH-,C错误。
2.B HClO是弱酸,NaClO是盐,NaClO属于强电解质,A正确;某醋酸溶液的pH=4,没有注明醋酸的浓度,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B错误;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C正确;强电解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也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HCl,D正确。
3.B ①0.1 mol·L-1 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MOH是碱,不能说明MOH部分电离,则不能证明MOH是弱碱;②常温下,0.1 mol·L-1 MOH溶液中c(OH-)<0.1 mol·L-1,说明MOH部分电离,为弱碱;③相同温度下,0.1 mol·L-1 M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1 mol·L-1 NaOH溶液的弱,NaOH是强碱,则MOH部分电离,为弱碱;④等体积的0.1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说明MOH是一元碱,不能说明MOH部分电离,则不能证明MOH是弱碱;⑤常温下,向0.1 mol·L-1 MOH溶液中加入少量MCl固体,溶液pH减小即溶液中OH-浓度减小,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MOHM++OH-,M+浓度增大使得平衡逆向移动,即MOH为弱碱;综上所述,②③⑤符合题意。
4.B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离子所带电荷成正比,把0.05 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相应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小,说明离子浓度变化最小。加入0.5 mol·L-1的盐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电解质NaCl,HCl、NaCl都是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5.B 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OH-。1 L 0.1 mol·L-1氨水中N的粒子数少于6.02×1022,A错误;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平衡左移,OH-浓度减小,溶液的pH降低,B正确;随着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增多,溶液中有氨气逸出,n(N)与n(NH3·H2O)之和小于0.1 mol,C错误;与Mg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NH3·H2OMg(OH)2↓+2N,D错误。
6.C A项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Cl2+H2ONa2SO4+2HCl,生成了两种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故灯泡变亮;B项中发生的反应为AgNO3+HClAgCl↓+HNO3,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明显变化;C项中发生的反应为4HI+O22H2O+2I2,溶液的导电能力下降,灯泡变暗;D项中发生的反应为2NaOH+Cl2NaCl+NaClO+H2O,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明显变化。
7.D 由题意可知,要使反应速率减小,且不改变生成H2的量,则要求c(H+)减小,而n(H+)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加水或加CH3COONa固体。
8.B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NH3·H2O部分电离,A错误;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B正确;氨水稀释过程中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仍不能完全电离,C错误;NH3·H2O部分电离,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弱,D错误。
9.A 由于加水稀释,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故c(CH3COOH)应小于原来的,c(H+)应大于原来的,=,而n(CH3COO-)增大,n(CH3COOH)减小,故的比值增大;加水稀释后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
10.C 硼酸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右移,硼酸的电离程度增大,A正确;硼酸溶液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右移,硼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B正确;由电离方程式可知,硼酸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硼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C错误;向硼酸溶液中加入硼酸固体,硼酸溶液的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右移,但硼酸的电离程度减小,D正确。
11.C H2A分两步电离,第一步完全电离,电离出H+和HA-,第二步HA-部分电离出H+,因此0.1 mol·L-1 H2A溶液中0.1 mol·L-1<c(H+)<0.2 mol·L-1,A正确;两种溶液中均存在HA-H++A2-,H2A溶液中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HA-的电离,故0.1 mol·L-1 NaHA溶液中HA-浓度小于0.1 mol·L-1 H2A溶液中HA-浓度,B正确;H2A第一步完全电离,电离出H+和HA-,溶液中不存在H2A,C错误;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10 mL 0.1 mol·L-1 H2A溶液,完全中和时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 mL,D正确。
12.(1)①在盛有纯醋酸的C烧杯中加水,灯泡就会亮起来;理由是纯醋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醋酸加水后就会发生电离,从而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
②A和D;因为两者混合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离子浓度降低 (2)b ac d
解析:(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BaSO4↓+2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当Ba(OH)2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时,体系中只有BaSO4沉淀和水,导电能力接近于0,继续滴加H2SO4溶液,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NH3·H2OCH3COO-+N+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当CH3COOH和NH3·H2O恰好完全反应时,再滴加氨水,离子的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但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c中刚通入C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CO2过量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H2O+CO2Ca2++2HC,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后增大,导电能力的变化趋势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H-NH3·H2O,溶液中减少的N的物质的量和增加的Na+的物质的量几乎相等,溶液的体积变化不大,故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不变,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
13.(1)c<a<b (2)c (3)ACEF (4)BD
解析:(1)导电能力越强,c(H+)、c(CH3COO-)越大,故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a<b。(2)加水稀释,促进CH3COOH的电离,故c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最大。(3)加热可以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右移,c(CH3COO-)增大,A正确;加入NaOH稀溶液,虽然会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右移,但c(CH3COO-)因稀释而减小,B错误;加入K2CO3固体,C与H+反应使平衡右移,c(CH3COO-)增大,C正确;加水虽然会使平衡右移,但是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影响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的影响,则c(CH3COO-)减小,D错误;加入CH3COONa固体虽然会使平衡左移,但c(CH3COO-)增大,E正确;加入锌粒会消耗H+,使平衡右移,c(CH3COO-)增大,F正确。(4)在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n(H+)和。
3 / 3第一节 电离平衡
第一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课程 标准 1.通过对电解质进行分类,进一步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并能从微观层面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2.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能运用电离平衡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
分点突破(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实验探究盐酸和醋酸的电离程度
取相同体积、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比较它们pH的大小,试验其导电能力,并分别与等量镁条反应。
酸 0.1 mol·L-1盐酸 0.1 mol·L-1醋酸
pH 较   较  
导电能力 较   较  
与镁条反应的现象 产生无色气泡的速率   产生无色气泡的速率  
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盐酸中c(H+)   ,说明盐酸的电离程度   醋酸的电离程度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能够   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   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过程 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 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只有离子 既有离子,又有弱电解质分子
物质类别及示例 ①强酸,如HCl、H2SO4 ②强碱,如KOH、Ba(OH)2 ③大部分盐,如 NaCl、BaSO4 ①弱酸,如CH3COOH、HClO ②弱碱,如NH3·H2O、Mg(OH)2 ③水
1.以下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冰醋酸;②Na2CO3;③NaOH;④盐酸;⑤H2C2O4;⑥熔融NaHSO4;⑦石墨;⑧酒精;⑨NH3;⑩BaCO3。
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能导电的物质有     。(填序号)
2.“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这种说法对吗?请举例说明。
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吗?
1.CO2、SO2、NH3等物质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H2CO3、H2SO3、NH3·H2O等电解质导电,不是其本身电离出离子,故为非电解质。单质、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难溶的盐如AgCl、CaCO3 等,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易溶的如CH3COOH、NH3·H2O等在溶液中电离程度较小,是弱电解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B.HClO是弱酸,但NaClO是强电解质
C.NaHSO4在水溶液及熔融状态下均可电离出Na+、H+、S
D.硫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稀硫酸是强电解质
2.下列事实中一定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  )
A.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B.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0.1 mol·L-1
C.往NaHCO3溶液中滴加CH3COOH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D.20 mL 0.2 mol·L-1 CH3COOH溶液恰好与20 mL 0.2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
分点突破(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解质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用“”表示,如Na2SO4:                       。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①一元弱酸、弱碱一步电离,如CH3COOH:                  ;NH3·H2O:                       ;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其中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必须分步写出,不可合并,如H2CO3:
                       ;
③多元弱碱分步电离(较复杂),在中学阶段要求一步写出,如Fe(OH)3:                      
                       。
(3)酸式盐
①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                       
                       ;
②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2.电离平衡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和浓度),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
3.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
(1)开始时,v(电离)    ,而v(结合)为    。
(2)平衡的建立过程中,v(电离)     v(结合)。
(3)当v(电离)   v(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1.醋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利用勒夏特列原理思考下列问题:
(1)加水稀释时,平衡    移动,c(CH3COOH)    ,c(H+)    ,CH3COOH的电离程度    。
(2)加入浓醋酸溶液,平衡   移动,c(CH3COOH)    ,c(H+)    ,CH3COOH的电离程度    。
(3)加入CH3COONa晶体,c(CH3COOH)   ,CH3COOH的电离程度    。
(4)加热,    。
2.现有①10 mL 0.1 mol·L-1的CH3COOH溶液,②100 mL 0.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用“>”“=”或“<”填空)。
(1)电离程度:①    ②。
(2)c(H+):①    ②。
(3)c(CH3COOH):①    ②。
(4)与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①    ②。
(5)加入足量的锌粉,开始时反应速率:①   ②;最终生成H2的体积(相同状况):①    ②。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电离程度变化
温度 电离是吸热的 升高温度,正向移动 变大
改变弱电解质 浓度 加水稀释 正向移动 变大
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 正向移动 变小
同离子效应 增大了生成的离子的浓度 逆向移动 变小
化学反应 减小了生成的离子的浓度 正向移动 变大
1.下列对氨水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N+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
B.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c(OH-)增大
C.加入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溶液中c(N)减小
2.在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要促进醋酸电离且使H+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温 B.加水
C.加入烧碱溶液 D.加入稀盐酸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探究与创新)
【典例】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电源后a、b两个灯泡    更亮?试分析原因:                       。
(2)有的同学认为也可用该实验装置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你认为可行吗?
   ,原因是                       
                       。
(3)向烧杯①中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何变化。
A.NaOH固体:    。
B.NH3(g):    。
(4)向烧杯②中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何变化。
A.AgNO3固体:    。
B.NaOH固体:    。
【规律方法】
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迁移应用】
1.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A B C D
试剂a CuSO4 NH4HCO3 H2SO4 CH3COOH
试剂b Ba(OH)2 Ca(OH)2 Ba(OH)2 NH3·H2O
2.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物理量,画出下列四种溶液随反应物的加入电导率的变化曲线:
溶液(常温下) 电导率的变化曲线
(1)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至过量
(2)向0.1 mol·L-1盐酸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
(3)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过量
(4)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过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氨水的强
B.冰醋酸是弱电解质,但熔融状态时不能导电
C.稀硫酸中加入Na2SO4固体,因S浓度增大,所以溶液酸性减弱
D.碳酸钠是强电解质,碳酸钡是弱电解质
2.下列措施能使氨水中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且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
A.通氨气 B.适当升温
C.加NH4Cl(s) D.加NaOH(s)
3.已知人体体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2+H2OH2CO3H++HC,以此维持体液pH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脉滴注大量生理盐水时,平衡向左移动
B.如果CO2进入血液,平衡向右移动
C.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平衡向左移动
D.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体液后,平衡向右移动
4.已知硫化氢的水溶液为氢硫酸,它是一种二元弱酸。
(1)H2S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
(2)向H2S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电离平衡向    移动,c(H+)    ,c(S2-)    。
(3)向H2S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电离平衡向    移动,c(H+)    ,c(S2-)    。
(4)若要增大H2S溶液中c(S2-),最好加入    (答案合理即可)。
第一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师生互动
1.或 能导电 和 都不能导电 2.(1)小 大 强 弱 较快 较慢 更大 大于 (2)全部 部分
探究活动
1.提示:②③⑥⑩ ⑧⑨ ④⑥⑦
2.提示:不对,BaSO4难溶于水,但其是强电解质;CH3COOH易溶于水,但其是弱电解质。
3.提示:不一定,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关系。
自主练习
1.B 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SO3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生成电解质H2SO4,而不是SO3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SO3是非电解质,A错误;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a+、H+、S,在熔融状态下可电离出Na+、HS,C错误;稀硫酸是溶液,属于混合物,因此稀硫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2.B A项,未指明浓度,也没有参照物,不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B项,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0.1 mol·L-1,说明CH3COOH未完全电离,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C项,NaHCO3溶液与CH3COOH溶液反应生成CO2,只能说明酸性:CH3COOH>H2CO3,不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D项,20 mL 0.2 mol·L-1 CH3COOH溶液恰好与20 mL 0.2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不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分点突破(二)
师生互动
1.(1)Na2SO42Na++S  (2)①CH3COOHCH3COO-+H+ NH3·H2ON+OH- ②H2CO3H++HC(主),HCH++C(次) 
③Fe(OH)3Fe3++3OH- (3)①NaHSO4Na++H++S NaHSO4Na++HS ②NaHCO3Na++HC,HCH++C 3.= ≠ (1)最大 0 (2)> (3)=
探究活动
1.提示:(1)正向 减小 减小 增大 (2)正向 增大 增大 减小 (3)增大 减小 (4)增大
2.提示:(1)< (2)> (3)> (4)= (5)> =
自主练习
1.A A项,加水使NH3·H2O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OH-)增大,正确;B项,加入少量浓盐酸使c(OH-)减小,错误;C项,加入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逆向移动,错误;D项,加NH4Cl固体,c(N)增大,错误。
2.A 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且H+浓度增大,A符合题意;加水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但c(H+)减小,B不符合题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OH-和H+反应生成水,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但H+浓度减小,C不符合题意;加入稀盐酸,H+浓度增大,但抑制醋酸的电离,D不符合题意。
【关键能力·细培养】
【典例】 提示:(1)b 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盐酸中离子浓度更大,溶液导电能力更强
(2)可行 a灯泡暗说明①中离子浓度小,由于两种酸均为0.1 mol·L-1,所以可确定CH3COOH未能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
(3)增强 增强 
(4)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迁移应用
1.D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变小,灯泡会先变暗后熄灭,当滴加的硫酸铜溶液过量时,灯泡又会变亮,A不符合题意;石灰水与碳酸氢铵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一水合氨和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变小,灯泡会先变暗,当滴加的碳酸氢铵溶液过量时,灯泡又会变亮,B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变小,灯泡先会变暗后熄灭,当滴加的硫酸溶液过量,灯泡又会变亮,C不符合题意;氨水和醋酸是弱电解质,氨水和醋酸溶液反应生成的醋酸铵为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大,灯泡会变亮,当滴加醋酸溶液过量时,溶液中离子浓度会减小,灯泡会变暗,D符合题意。
2.(1) (2)
(3) (4)
【教学效果·勤检测】
1.B A项,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错误;C项,稀硫酸中加入Na2SO4固体,溶液中S浓度增大,由于H2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c(H+)不变,酸性不变,错误;D项,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的溶解性无关,碳酸钡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错误。
2.B 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OH-,且电离吸热,故氨水中通入氨气,NH3·H2O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A错误;升高温度,NH3·H2O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且电离程度增大,B正确;加NH4Cl(s)或加NaOH(s),NH3·H2O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D错误。
3.A 生理盐水为NaCl溶液,滴注大量生理盐水,血液被稀释,平衡向右移动,A项错误;如果CO2进入血液,CO2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B项正确;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氢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向左移动,C项正确;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体液后,消耗氢离子,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D项正确。
4.(1)H2SH++HS-,HS-H++S2- (2)右 增大 减小 (3)右 减小 增大 (4)NaOH固体
解析:(2)当加入CuSO4溶液时,因发生反应Cu2++S2-CuS↓,平衡右移,导致c(H+)增大,但c(S2-)减小。(3)当加入NaOH固体时,因发生反应H++OH-H2O,平衡右移,导致c(H+)减小,但c(S2-)增大。(4)增大c(S2-)最好是加入只与H+反应的物质,可见加入强碱如NaOH固体最适宜。
6 / 6(共83张PPT)
第一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课程 标准 1.通过对电解质进行分类,进一步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并能
从微观层面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2.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能运用电离平衡描述和解释化学
现象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4、学科素养·稳提升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实验探究盐酸和醋酸的电离程度
取相同体积、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比较它们pH的大
小,试验其导电能力,并分别与等量镁条反应。
酸 0.1 mol·L-1盐酸 0.1 mol·L-1醋酸
pH 较 较
导电能力 较 较
与镁条反应的现象 产生无色气泡的速
率 产生无色气泡的速率

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盐酸中 c (H+) ,说明盐酸的
电离程度 醋酸的电离程度 小 
大 
强 
弱 
较快 

慢 
更大 
大于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能够
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 电离的
电解质
电离过程 不可逆,不存在电离
平衡 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在溶液中的
存在形式 只有离子 既有离子,又有弱电解质分子

部 
部分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物质
类别 及示
例 ①强酸,如HCl、 H2SO4 ②强碱,如KOH、Ba(OH)2 ③大部分盐,如 NaCl、BaSO4 ①弱酸,如
CH3COOH、HClO
②弱碱,如NH3·H2O、Mg
(OH)2
③水
1. 以下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冰醋酸;②Na2CO3;③
NaOH;④盐酸;⑤H2C2O4;⑥熔融NaHSO4;⑦石墨;⑧酒精;⑨
NH3;⑩BaCO3。
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能
导电的物质有   。(填序号)
提示:②③⑥⑩ ⑧⑨ ④⑥⑦
2. “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这种
说法对吗?请举例说明。
提示:不对,BaSO4难溶于水,但其是强电解质;CH3COOH易溶于
水,但其是弱电解质。
3.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吗?
提示:不一定,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及离子
所带电荷数的多少,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关系。
1. CO2、SO2、NH3等物质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
H2CO3、H2SO3、NH3·H2O等电解质导电,不是其本身电离出离子,
故为非电解质。单质、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难溶的盐如AgCl、CaCO3 等,溶
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易溶的如CH3COOH、
NH3·H2O等在溶液中电离程度较小,是弱电解质。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B. HClO是弱酸,但NaClO是强电解质
D. 硫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稀硫酸是强电解质
解析: 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SO3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生成
电解质H2SO4,而不是SO3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SO3是非
电解质,A错误;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a+、H+、S ,在
熔融状态下可电离出Na+、HS ,C错误;稀硫酸是溶液,属于混
合物,因此稀硫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2. 下列事实中一定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B.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 c (H+)<0.1 mol·L-1
C. 往NaHCO3溶液中滴加CH3COOH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D. 20 mL 0.2 mol·L-1 CH3COOH溶液恰好与20 mL 0.2 mol·L-1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解析: A项,未指明浓度,也没有参照物,不能说明CH3COOH
是弱电解质;B项,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 c (H+)<0.1
mol·L-1,说明CH3COOH未完全电离,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
质;C项,NaHCO3溶液与CH3COOH溶液反应生成CO2,只能说明
酸性:CH3COOH>H2CO3,不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D
项,20 mL 0.2 mol·L-1 CH3COOH溶液恰好与20 mL 0.2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不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分点突破(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 电解质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用“ ”表示,如
Na2SO4: 。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用“ ”表示。
Na2SO4 2Na++S  
①一元弱酸、弱碱一步电离,如CH3COOH:
;NH3·H2O: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其中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必须分步
写出,不可合并,如H2CO3:

③多元弱碱分步电离(较复杂),在中学阶段要求一步写
出,如Fe(OH)3: 。
CH3COOH
CH3COO-+H+ 
NH3·H2O N +OH
- 
H2CO3 H++HC (主),
HC H++C (次) 
Fe(OH)3 Fe3++3OH- 
(3)酸式盐


NaHSO4 Na++H++S  
NaHSO4 Na++HS  
NaHCO3 Na++HC ,HC H++C  
2. 电离平衡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和浓度),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
3. 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
(1)开始时, v (电离) ,而 v (结合)为 。
(2)平衡的建立过程中, v (电离) v (结合)。
(3)当 v (电离) v (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最大 
0 
> 
= 
1. 醋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利用
勒夏特列原理思考下列问题:
(1)加水稀释时,平衡   移动, c (CH3COOH)   , c (H
+)   ,CH3COOH的电离程度   。
提示:正向 减小 减小 增大
(2)加入浓醋酸溶液,平衡   移动, c (CH3COOH)   , c
(H+)   ,CH3COOH的电离程度   。
提示:正向 增大 增大 减小 
(3)加入CH3COONa晶体, c (CH3COOH)   ,CH3COOH的电
离程度   。
提示:增大 减小 
(4)加热,   。
提示:增大
2. 现有①10 mL 0.1 mol·L-1的CH3COOH溶液,②100 mL 0.01 mol·L-1
的CH3CO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用“>”“=”或“<”填
空)。
(1)电离程度:①   ②。
提示:<
(2) c (H+):①   ②。
提示:> 
(3) c (CH3COOH):①   ②。
提示:> 
(4)与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①   ②。
提示:= 
(5)加入足量的锌粉,开始时反应速率:①   ②;最终生成H2
的体积(相同状况):①   ②。
提示:> =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电离程
度变化
温度 电离是吸热的 升高温度,正向移动 变大
改变弱电
解质浓度 加水稀释 正向移动 变大
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 正向移动 变小
同离子效应 增大了生成的离子的浓度 逆向移动 变小
化学反应 减小了生成的离子的浓度 正向移动 变大
1. 下列对氨水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 N +OH-,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 加水后,溶液中 n (OH-)增大
B. 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 c (OH-)增大
C. 加入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 A项,加水使NH3·H2O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n (OH-)增
大,正确;B项,加入少量浓盐酸使 c (OH-)减小,错误;C项,
加入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逆向移动,错误;D项,加NH4Cl固
体, c (N )增大,错误。
2. 在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要促进醋酸电离且使H+浓度增
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升温 B. 加水
C. 加入烧碱溶液 D. 加入稀盐酸
解析:A 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能促进醋酸的电离,
且H+浓度增大,A符合题意;加水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但 c (H+)
减小,B不符合题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OH-和H+反应生成水,
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但H+浓度减小,C不符合题意;加入稀盐酸,
H+浓度增大,但抑制醋酸的电离,D不符合题意。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探究与创新)
【典例】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
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电源后a、b两个灯泡   更亮?试分析原因:   。
提示: b 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盐酸中离子浓度更
大,溶液导电能力更强
(2)有的同学认为也可用该实验装置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你认为可行吗?   ,原因是    。

提示:可行 a灯泡暗说明①中离子浓度小,由于两种酸均为0.1
mol·L-1,所以可确定CH3COOH未能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 
(3)向烧杯①中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何变化。
A. NaOH固体:   。B. NH3(g):   。
提示:增强 增强 
(4)向烧杯②中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何变化。
A. AgNO3固体:   。B. NaOH固体:   。
提示: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规律方法】
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
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迁移应用】
1. 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A B C D
试剂a CuSO4 NH4HCO3 H2SO4 CH3COOH
试剂b Ba(OH)2 Ca(OH)2 Ba(OH)2 NH3·H2O
解析: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
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变小,灯泡会先变暗
后熄灭,当滴加的硫酸铜溶液过量时,灯泡又会变亮,A不符合题
意;石灰水与碳酸氢铵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一水合氨和水,
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变小,灯泡会先变暗,当滴加的
碳酸氢铵溶液过量时,灯泡又会变亮,B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钡溶
液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减小,
导电能力变小,灯泡先会变暗后熄灭,当滴加的硫酸溶液过量,灯
泡又会变亮,C不符合题意;氨水和醋酸是弱电解质,氨水和醋酸溶液反应生成的醋酸铵为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大,灯泡会变亮,当滴加醋酸溶液过量时,溶液中离子浓度会减小,灯泡会变暗,D符合题意。
2.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物理量,画出下列四种溶液随反
应物的加入电导率的变化曲线:
溶液(常温下) 电导率的变化曲线
(1)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至过量
(2)向0.1 mol·L-1盐酸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
溶液
溶液(常温下) 电导率的变化曲线
(3)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
NaOH溶液至过量
(4)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过量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氨水的强
B. 冰醋酸是弱电解质,但熔融状态时不能导电
D. 碳酸钠是强电解质,碳酸钡是弱电解质
解析: A项,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
导电能力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
关,错误;C项,稀硫酸中加入Na2SO4固体,溶液中S 浓度增
大,由于H2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 c (H+)不变,酸
性不变,错误;D项,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的溶解性无关,碳酸
钡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错误。
2. 下列措施能使氨水中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且电离程度增
大的是(  )
A. 通氨气 B. 适当升温
C. 加NH4Cl(s) D. 加NaOH(s)
解析: 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 N +OH-,且电
离吸热,故氨水中通入氨气,NH3·H2O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电
离程度减小,A错误;升高温度,NH3·H2O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且电离程度增大,B正确;加NH4Cl(s)或加NaOH(s),
NH3·H2O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D错误。
3. 已知人体体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2+H2O H2CO3 H++HC
,以此维持体液pH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静脉滴注大量生理盐水时,平衡向左移动
B. 如果CO2进入血液,平衡向右移动
C. 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平衡向左移动
D. 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体液后,平衡向右移动
解析: 生理盐水为NaCl溶液,滴注大量生理盐水,血液被稀
释,平衡向右移动,A项错误;如果CO2进入血液,CO2浓度增大,
平衡向右移动,B项正确;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氢离子浓度
增大使平衡向左移动,C项正确;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体液后,消耗
氢离子,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D项正确。
4. 已知硫化氢的水溶液为氢硫酸,它是一种二元弱酸。
(1)H2S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
(2)向H2S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电离平衡向 移动, c
(H+) , c (S2-) 。
解析:当加入CuSO4溶液时,因发生反应Cu2++S2-
CuS↓,平衡右移,导致 c (H+)增大,但 c (S2-)减小。
H2S H++HS-,HS- H++S2 -
右 
增大 
减小 
(3)向H2S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电离平衡向 移动, c (H
+) , c (S2-) 。
解析:当加入NaOH固体时,因发生反应H++OH-
H2O,平衡右移,导致 c (H+)减小,但 c (S2-)增大。
(4)若要增大H2S溶液中 c (S2-),最好加入 (答案
合理即可)。
解析:增大 c (S2-)最好是加入只与H+反应的物质,可见加
入强碱如NaOH固体最适宜。
右 
减小 
增大 
NaOH固体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NaHSO3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HS 和钠离子,电离
方程式:NaHSO3 Na++HS ,A错误;碳酸为二元弱酸,分
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电离方程式为H2CO3 H++HC ,B错
误;Al(OH)3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Al
(OH)3的碱式电离为 Al(OH)3 Al3++3OH-,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HClO是弱酸,但NaClO是强电解质
B. 某醋酸溶液的pH=4,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C. 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D. 强电解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为共价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HClO是弱酸,NaClO是盐,NaClO属于强电解质,A正
确;某醋酸溶液的pH=4,没有注明醋酸的浓度,不能说明醋酸是
弱电解质,B错误;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浓度不同时,其导电
能力也不相同,C正确;强电解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也
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HCl,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下列事实能证明MOH是弱碱的有(  )
①0.1 mol·L-1 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常温下,0.1 mol·L-1 MOH溶液中 c (OH-)<0.1 mol·L-1
③相同温度下,0.1 mol·L-1 M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1 mol·L-1
NaOH溶液的弱
④等体积的0.1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⑤常温下,向0.1 mol·L-1 MOH溶液中加入少量MCl固体,溶液pH
减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①0.1 mol·L-1 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
MOH是碱,不能说明MOH部分电离,则不能证明MOH是弱碱;②
常温下,0.1 mol·L-1 MOH溶液中 c (OH-)<0.1 mol·L-1,说明
MOH部分电离,为弱碱;③相同温度下,0.1 mol·L-1 MOH溶液的
导电能力比0.1 mol·L-1 NaOH溶液的弱,NaOH是强碱,则MOH部
分电离,为弱碱;④等体积的0.1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说明MOH是一元碱,不能说明MOH部分电
离,则不能证明MOH是弱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⑤常温下,向0.1 mol·L-1 MOH溶液中加入少量MCl固体,溶液pH减
小即溶液中OH-浓度减小,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MOH M++
OH-,M+浓度增大使得平衡逆向移动,即MOH为弱碱;综上所述,
②③⑤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把0.05 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
变化最小的是(  )
A. 自来水
B. 0.5 mol·L-1盐酸
C. 0.5 mol·L-1氨水
D. 0.5 mol·L-1硝酸钠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离子所
带电荷成正比,把0.05 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相应液体中,溶液
导电能力变化最小,说明离子浓度变化最小。加入0.5 mol·L-1的盐
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电解质NaCl,HCl、NaCl都是强电
解质,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室温下,对于1 L 0.1 mol·L-1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溶液的pH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 +OH-。1 L 0.1
mol·L-1氨水中N 的粒子数少于6.02×1022,A错误;加入少量
NH4Cl固体后,平衡左移,OH-浓度减小,溶液的pH降低,B正
确;随着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增多,溶液中有氨气逸出, n
(N )与 n (NH3·H2O)之和小于0.1 mol,C错误;与MgCl2溶
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NH3·H2O Mg(OH)2↓+2N
,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各组物质的导电能力实验,小灯泡的
亮度比反应前明显减弱的是(  )
A.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B. 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
C. 向氢碘酸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氧气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A项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Cl2+H2O Na2SO4+
2HCl,生成了两种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故灯泡变亮;
B项中发生的反应为AgNO3+HCl AgCl↓+HNO3,溶液的导电
能力没有明显变化;C项中发生的反应为4HI+O2 2H2O+2I2,
溶液的导电能力下降,灯泡变暗;D项中发生的反应为2NaOH+Cl2
NaCl+NaClO+H2O,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明显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
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①NaOH(固体) ②H2O ③HCl ④CH3COONa(固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 由题意可知,要使反应速率减小,且不改变生成H2的
量,则要求 c (H+)减小,而 n (H+)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加水
或加CH3COONa固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下列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 NaOH与氨水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 两溶液中 c (OH-)相同
B. 等体积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HCl
C. 两溶液稀释10倍, c (OH-)均为0.01 mol·L-1
D. 两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NH3·H2O部分电离,A错误;由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可知,B正确;氨水稀释过程中平衡向电离方向移
动,但仍不能完全电离,C错误;NH3·H2O部分电离,溶液中的离
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弱,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把1 L 0.1 mol·L-1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10 L,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D.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由于加水稀释,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故 c
(CH3COOH)应小于原来的 , c (H+)应大于原来的 = ,而 n (CH3COO-)增大, n
(CH3COOH)减小,故 的比值增大;加水稀释后离
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硼酸(H3BO3)是一种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3BO3+H2O [B(OH)4]-+H+,现有20 mL 0.1 mol·L-1的硼
酸稀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温度升高,硼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B. 加水稀释,硼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c (H+)减小
D. 加入H3BO3固体,平衡会向电离方向移动,硼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硼酸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右移,硼
酸的电离程度增大,A正确;硼酸溶液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右
移,硼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B正确;
由电离方程式可知,硼酸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
羟基合硼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 [B(OH)
4]-,C错误;向硼酸溶液中加入硼酸固体,硼酸溶液的浓度增
大,电离平衡右移,但硼酸的电离程度减小,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已知:H2A H++HA-,HA- H++A2-,室温下,0.1 mol·L
-1 H2A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中0.1 mol·L-1< c (H+)<0.2 mol·L-1
B. 0.1 mol·L-1 NaHA溶液中 c (HA-)小于该溶液中 c (HA-)
C. 溶液中存在H2A、HA-和A2-
D. 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10 mL 0.1 mol·L-1 H2A溶液,完全中
和时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 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H2A分两步电离,第一步完全电离,电离出H+和HA
-,第二步HA-部分电离出H+,因此0.1 mol·L-1 H2A溶液中0.1
mol·L-1< c (H+)<0.2 mol·L-1,A正确;两种溶液中均存在HA
- H++A2-,H2A溶液中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HA-的电
离,故0.1 mol·L-1 NaHA溶液中HA-浓度小于0.1 mol·L-1 H2A溶
液中HA-浓度,B正确;H2A第一步完全电离,电离出H+和HA
-,溶液中不存在H2A,C错误;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10
mL 0.1 mol·L-1 H2A溶液,完全中和时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
20 mL,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1)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发现灯泡不亮,但若向其中一个
烧杯中加水,则灯泡会亮起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①哪个烧杯中液体加水灯泡会亮起来,为什么?



②哪两个烧杯液体混合后导电能力会减弱?为什么?


在盛有纯醋酸的C烧杯中加水,灯泡就会亮起来;理由是纯醋酸
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醋酸加水后就会发生电
离,从而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 
A和D;因为
两者混合发生反应:H2SO4+Ba(OH)2 BaSO4↓+2H2O,离
子浓度降低 
请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在一定温度下,向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能
力可能发生变化,实验过程中电流( I )随所加新物质的质
量( m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列各项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填字母,下
同),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
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
b.向CH3COOH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d.向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
b 
a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
BaSO4↓+2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当Ba
(OH)2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时,体系中只有BaSO4沉淀和
水,导电能力接近于0,继续滴加H2SO4溶液,溶液中离子浓
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NH3·H2O CH3COO-+N
+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导
电能力逐渐增强,当CH3COOH和NH3·H2O恰好完全反应时,再滴加
氨水,离子的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但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离子浓度减
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中刚通入C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
CaCO3↓+H2O,CO2过量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H2O+
CO2 Ca2++2HC ,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后增大,导电能力
的变化趋势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OH- NH3·H2O,溶液中减少的N 的物质的量和增加的Na+
的物质的量几乎相等,溶液的体积变化不大,故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
不变,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在一定温度下,对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 I 随
加入水的体积 V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 c (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解析:导电能力越强, c (H+)、 c (CH3COO-)越大,故
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 c (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a
<b。
c<
a<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最大的
是 。
解析:加水稀释,促进CH3COOH的电离,故c点对应的溶液中
CH3COOH的电离程度最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若使c点对应的溶液中 c (CH3COO-)增大,则下列措施中,可
行的是 (填字母,下同)。
A. 加热 B. 加入NaOH稀溶液
C. 加入K2CO3固体 D. 加水
E. 加入CH3COONa固体 F. 加入锌粒
C. CH3COOH分子数 D.
ACE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加热可以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右移, c (CH3COO-)
增大,A正确;加入NaOH稀溶液,虽然会使CH3COOH的电离平
衡右移,但 c (CH3COO-)因稀释而减小,B错误;加入K2CO3
固体,C 与H+反应使平衡右移, c (CH3COO-)增大,C正
确;加水虽然会使平衡右移,但是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影
响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的影响,则 c (CH3COO-)减小,D错
误;加入CH3COONa固体虽然会使平衡左移,但 c (CH3COO
-)增大,E正确;加入锌粒会消耗H+,使平衡右移, c
(CH3COO-)增大,F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
的是 。
A. c (H+) B. n (H+)
解析:在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n (H+)和

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