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6 17:28:43

文档简介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银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表面逐渐变黑,银丝变得银光闪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
B.通过揉搓可提供电解质溶液
C.银丝可长时间保持光亮
D.用铝丝代替银丝,铜也会变黑
2.《天工开物》中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盆周阔数丈,径亦丈许。用铁者以铁打成叶片,铁钉拴合,其底平如盂……其下列灶燃薪……共煎此盘……滚沸延及成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铁打成叶片”说明金属铁有较好的延展性
B.“铁钉拴合”换为铜钉,可减缓腐蚀
C.“煎盐锅”用完需洗净擦干防止生锈
D.“滚沸延及成盐”属于蒸发结晶操作
3.下列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铝片可以露置在空中保存
B.铜线和铝线不能直接对接
C.固定铜板的铁螺丝易生锈
D.“暖宝宝”撕开包装迅速发热
4.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高达120年,主要的防腐方法有:①钢梁上安装铝片;②使用高性能富锌(富含锌粉)底漆;③使用高附着性防腐涂料;④预留钢铁腐蚀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3e-Fe3+
B.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牺牲阳极,失去电子
C.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O2,降低吸氧腐蚀速率
D.方法①②③只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
5.如图是家庭煤气(液化石油气)灶的部件说明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炉头容易生锈,主要是因为高温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
B.外壳是铝合金材料,不易锈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C.锅支架生锈的主要原因是经常沾上盐水,铁发生化学腐蚀
D.灶脚由螺钉和外层电木(一种耐高温塑料)组成,电木起到了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
6.下列关于Fe、Cu、Mg、Al四种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四种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都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B.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阳极电极需要定期更换
C.铝制品、铜制品均能发生析氢腐蚀
D.铁制器件附有铜制配件,接口处铜易生锈
7. 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8.我国多条高压直流电线路的瓷绝缘子出现铁帽腐蚀现象,在铁帽上加锌环能有效防止铁帽的腐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断电时,锌环上的电极反应为Zn2++2e-Zn
B.断电时,仍能防止铁帽被腐蚀
C.通电时,锌环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通电时,该装置为外加电流法
9.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与H2反应生成S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
B.S与H2的反应可表示为4H2+SS2-+4H2O
C.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2
D.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即使镀层破损后仍对钢管有保护作用
10.“孔蚀”是一种集中于金属表面极小范围并能深入到金属内部的电化学腐蚀。某铁合金表面钝化膜破损后,发生“孔蚀”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Fe-2e-Fe2+
B.氧化0.2 mol Fe,需消耗3.36 L O2
C.铁合金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2O3·xH2O
D.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外接电源负极与金属相连
11.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装 置
现象 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A.装置Ⅰ中的铁片均不会发生任何腐蚀
B.装置Ⅱ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3+
C.利用K3[Fe(CN)6]溶液可确定装置Ⅱ的正、负极
D.铁片a、c所处的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二者腐蚀速率相等
12.研究金属腐蚀和防腐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
(1)甲图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实验,导管中液柱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    (填字母)。
A.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提高温度
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
D.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
(2)该小组将甲图装置改进成乙图装置并进行实验,导管中红墨水液柱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根据数据判断腐蚀的速率随时间的增加逐渐   (填“加快”“不变”或“减慢”),你认为影响因素为                       。
时间/min 1 3 5 7 9
液柱高度/cm 0.8 2.1 3.0 3.7 4.2
(3)为探究铁钉腐蚀实验a、b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完成表格空白(已知铁氰化钾溶液遇亚铁离子生成蓝色沉淀,常用于亚铁离子的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 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 a点电极反应为①                                             
然后再滴加2~3滴铁氰化钾溶液 b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b点电极反应为②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试判断③    (填“a”或“b”)为负极,该点腐蚀更严重。
(4)图丙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相连而不会被腐蚀,属于    法。
(5)金属阳极钝化是另一种电化学防腐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浓硫酸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该阳极电极反应式是                                   。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D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A正确;通过揉搓,手上的汗水可提供电解质溶液,B项正确;银丝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转化为单质银,单质银活动性较弱,可长时间保持光亮,C项正确;铜的活动性比铝弱,氧化铝不能被铜还原为单质铝,因此铜不会变黑,D项错误。
2.B “铁钉拴合”换为铜钉,Fe、Cu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会加速铁的腐蚀,B错误。
3.A 铝片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与电化学腐蚀无关,选A。
4.A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A错误;铝和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钢铁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负极,失去电子,为牺牲阳极法,B正确;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O2,减少铁与氧气接触,减缓吸氧腐蚀速率,C正确;钢铁防腐只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钢铁腐蚀,D正确。
5.D 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因为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不是电化学腐蚀,A错误;铝合金材料不易锈蚀是因为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错误;锅支架生锈的主要原因是经常沾上盐水,发生电化学腐蚀,C错误。
6.B Cu发生吸氧腐蚀时生成碱式碳酸铜,A错误;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阳极产生的氧气会与石墨反应,因此阳极电极需要定期更换,B正确;铝制品能发生析氢腐蚀,而铜制品不能发生析氢腐蚀,C错误;铁制器件附有铜制配件,接口处铁易生锈,铁作负极,铜为正极,D错误。
7.C 依题意,钢管桩为阴极,电子流向阴极,阴极被保护,铁不容易失去电子,故钢管桩表面的腐蚀电流(指铁失去电子形成的电流)接近于零,A项正确;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电子经外电路流向阴极,B项正确;高硅铸铁作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阳极上主要是海水中的水被氧化生成氧气,惰性辅助阳极不被损耗,C项错误;根据海水对钢管桩的腐蚀情况,增大或减小电流强度,D项正确。
8.A 断电时,锌环与铁帽构成原电池,Zn作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A错误;断电时,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作负极、铁作正极,锌仍能防止铁帽被腐蚀,B正确;通电时,锌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通电时,该装置中铁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阻止铁失电子,从而保护铁,为外加电流法,D正确。
9.D 根据题意知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即发生析氢腐蚀,正极上H2O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A正确;S与H2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SS2-+4H2O,B正确;钢管腐蚀的过程中,负极上Fe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Fe2+与周围的S2-和OH-反应分别生成FeS和Fe(OH)2,C正确;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但镀铜的钢管镀层破损后容易形成Fe-Cu原电池,会加速铁的腐蚀,D错误。
10.B Fe易失电子作负极,另外的金属电极为正极,负极上Fe失电子生成Fe2+,则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A正确;温度和压强未知,气体摩尔体积无法确定,所以无法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B错误;铁合金腐蚀时先生成Fe2+,Fe2+和OH-反应生成Fe(OH)2,Fe(OH)2再被氧化生成Fe(OH)3,Fe(OH)3脱去一部分水生成Fe2O3·xH2O,所以最终产物为Fe2O3·xH2O,C正确;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被保护的金属作电解池阴极,所以应该将金属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D正确。
11.C 装置Ⅰ两烧杯中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两边电势相等,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但铁片a、b仍可发生普通的化学腐蚀,A项错误;Fe发生反应生成Fe2+,则装置Ⅱ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Fe2+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故可利用K3[Fe(CN)6] 溶液确定装置Ⅱ的正、负极,B项错误,C项正确;装置Ⅱ中产生了电流,c发生电化学腐蚀,a发生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要快得多,故铁片a、c的腐蚀速率不同,D项错误。
12.(1)ACD (2)减慢 NaCl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 (3)O2+4e-+2H2O4OH- Fe-2e-Fe2+ b (4)负极 外加电流 (5)3Fe-8e-+4H2OFe3O4+8H+
解析:(1)A项,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反应速率加快,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快,液柱上升明显;B项,加热试管,气体的体积膨胀,液柱难以上升;C项,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铁粉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增大,且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液柱上升明显;D项,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液柱上升快,且颜色醒目,现象明显。(2)从相同时间间隔内表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液柱高度变化越来越小,则表明腐蚀的速率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减慢,影响因素:NaCl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3)该装置构成原电池,a点(正极)附近溶解氧量大,发生O2得电子生成OH-的反应,b处(负极)铁失电子生成Fe2+,该点腐蚀更严重。(4)图丙中,要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钢闸门(阴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属于外加电流法。(5)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则铁作阳极,电极反应式是3Fe-8e-+4H2OFe3O4+8H+。
4 / 4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课程 标准 1.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本质,能利用电化学原理解释金属腐蚀的现象。 2.知道金属腐蚀的危害,能选择并设计防腐措施
分点突破(一) 金属的腐蚀
1.概念
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发生     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
2.本质
金属本身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发生氧化反应):M-ne-Mn+。
3.分类
(1)化学腐蚀:金属与其表面接触的一些物质(如O2、Cl2、SO2等)   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    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电化学腐蚀又可分为   腐蚀和   腐蚀。
4.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图示
条件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    
电极 反应 负极(Fe)
正极(C)
总反应
相互关系 通常两种腐蚀同时存在,但吸氧腐蚀更普遍
[实验1] 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图1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和铁钉的变化。
[实验2] 向100 mL烧杯中加入约50 mL饱和食盐水后,插入两个玻璃筒(无底);将一个无锈铁钉和一个碳棒分别用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后,再分别插入两个玻璃筒中,观察现象,如图2。
【交流讨论】
1.图1实验导管中水柱    ,铁钉表面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实验2的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说明什么问题?若向实验2中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将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请写出相关电极反应。
3.若将实验1和实验2的溶液换为盐酸(均足量)。实验1中存在哪些形式的化学腐蚀?实验2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写出相关电极反应。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和联系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主要)
定义 金属与其表面接触的一些物质(如O2、Cl2、SO2等)直接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
吸氧腐蚀(主要) 析氢腐蚀
条件 金属与氧化性物质直接接触 水膜中溶有O2,呈极弱酸性或中性(吸氧腐蚀)或水膜酸性较强(析氢腐蚀)
本质 金属被氧化生成金属离子
区别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1.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测定具支锥形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以及溶解氧(D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6.0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整个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式均为Fe-3e-Fe3+
C.pH=4.0时,同时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D.将铁换成铜进行实验,pH=2.0时,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走势与铁基本相同
2.钢铁的锈蚀过程中,下列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①Fe的化合价由+2转化为+3
②O2被还原
③H+被还原
④有Fe2O3·xH2O生成
⑤杂质碳被氧化除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全部
分点突破(二) 金属的防护
1.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
(1)改变金属材料的组成
在金属中添加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成性能优异的合金,如不锈钢、钛合金等。
(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①非金属保护层:在钢铁制品的表面喷涂油漆、矿物性油脂或覆盖搪瓷、塑料等。
②金属保护层:用电镀等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锌、锡、铬、镍等金属。
③发蓝处理:用化学方法在钢铁部件表面进行发蓝处理(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薄膜)。
④钝化处理:利用阳极氧化处理铝制品的表面,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另外,采用离子注入、表面渗镀等方式在金属表面也可以形成稳定的钝化膜。
2.电化学保护法(阴极保护法)
牺牲阳极法 外加电流法
原理        
示意图
电极 要求 被保护的金属作为   极,活泼性更强的金属作为   极 被保护的金属作为   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惰性电极作为   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
应用 锅炉的内壁、船舶的外壳等安装若干镁合金或锌块 钢闸门、地下管道连接电源负极
1.如图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胶头滴管从Fe电极区域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入2滴    色    (铁氰化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已知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KFe[Fe(CN)6]沉淀。
实验装置 电流表 阳极(负极区) 阴极(正极区)
现象 指针    Zn溶解 有   产生,试管中   蓝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 —           
结论 溶液中不含Fe2+,铁作正极未被腐蚀
2.在两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含有NaCl的琼脂溶液,并滴入5~6滴酚酞溶液和K3[Fe(CN)6]溶液,混合均匀,取两个2~3 cm长的铁钉,用砂纸擦光,将裹有锌皮的铁钉放入a,缠有铜丝的铁钉放入b。
实验 装置
现象 铁钉周围   铁钉周围生成   ,铜丝周围   
结论 铁作负极时易被腐蚀,铁作正极时未被腐蚀
3.如图所示的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什么?请解释原因。
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方法
(1)同一种金属在相同电解质溶液中,腐蚀快慢如下:
(2)同一种金属在不同介质中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3)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金属腐蚀越快。
(4)金属活动性差别越大,活动性强的金属腐蚀越快。
1.如图是金属牺牲阳极法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为电解池
B.本实验牺牲了金属Fe来保护金属Zn
C.加入K3[Fe(CN)6]溶液后,Fe电极附近不会产生特征的蓝色沉淀
D.远洋货轮上镶嵌的金属Zn长时间没有什么变化,不需要更换
2.下列有关金属铁的腐蚀与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钢铁表面进行发蓝处理,生成四氧化三铁薄膜保护金属
B.当镀锡铁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后者更易被腐蚀
C.铁与电源正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
D.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保护膜属于电化学保护法
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拓展应用(探究与创新)
【典例】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关于古代青铜器的修复引起了某研学小组的兴趣。“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主旨。
(1)查阅高中教材得知铜锈为Cu2(OH)2CO3,俗称铜绿,可溶于酸。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继续查阅中国知网,了解到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
Cu2(OH)2CO3和Cu2(OH)3Cl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请解释原因。
(3)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有害锈Cu2(OH)3Cl的原理示意图。
①写出在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
②若生成2.145 g Cu2(OH)3Cl,计算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
③文献显示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CuCl(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写出过程Ⅰ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4)BTA保护法是青铜器修复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原理如图所示:
请分析BTA保护法可能的优点。
【规律方法】
金属腐蚀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是否发生原电池反应来判断
发生原电池反应引起的金属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否则属于化学腐蚀。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及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判断
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在酸性较强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在中性或酸性较弱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只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迁移应用】
1.国产航母山东舰已经列装服役,它是采用模块制造然后焊接组装而成的,对焊接有着极高的要求。实验室模拟在海水环境和河水环境下对焊接金属材料使用的影响(如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示的金属腐蚀情况说明了Sn的金属活动性弱于Fe
B.由图示可以看出甲是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乙是在河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
C.两种环境下铁被腐蚀时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
D.为了防止舰艇在海水中被腐蚀,可在焊点附近用锌块打“补丁”
2.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3+
1.下列反应与电化学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市售“暖贴”中含有铁粉、炭粉、木屑、少量氯化钠和水等,揉搓后释放热量
C.纯银器表面变黑
D.用电镀法将镍、铬等金属外衣“披”在塑料制品上
2.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外形设计灵感来自于西汉的“长信宫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铜的熔点大于纯铜
B.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OH)2
C.镏金层破损后,金作负极可以继续保护破损处的铜,此法称为牺牲阳极法
D.铝合金表面氧化物薄膜可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
3.下列对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判断错误的是(  )
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为牺牲阳极法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4.铁的腐蚀和防护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已知:氢氧化物开始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开始沉淀时,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0 mol·L-1)。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 Fe(OH)3 Fe(OH)2 Zn(OH)2
开始沉淀时的pH 1.1 5.8 5.9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8.8 8.0
(1)研究铁的腐蚀。将一定量铁粉和碳粉混合后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加入NaCl和盐酸的
混合溶液。测得溶液的pH和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容器内压强先增大后减小,除温度影响外的原因是                       。
②反应过程中,混合液里先生成的Fe2+会被氧化生成Fe(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700 s后pH略下降,原因是                      
                       。
(2)研究铁的防护。在铁表面镀锌可有效防止铁被腐蚀。
已知:溶液中Zn2+与NH3可发生反应:Zn2++nNH3[Zn(NH3)n]2+(n=1~4)。某镀锌废液中含有Zn2+(<1 mol·L-1)、Fe2+、Fe3+、N、H+等阳离子。请设计利用该电镀废液回收ZnCl2-NH4Cl溶液的实验方案:                      
                       。
(实验中可选用试剂:30% H2O2溶液、1.0 mol·L-1 NaOH溶液、1.0 mol·L-1氨水)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师生互动
1.氧化还原 3.(1)直接 (2)原电池 析氢 吸氧 4.酸性较强 酸性很弱或呈中性 Fe-2e-Fe2+ Fe-2e-Fe2+ 2H++2e-H2↑ 2H2O+O2+4e-4OH- Fe+2H+Fe2++H2↑ 2Fe+O2+2H2O2Fe(OH)2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上升 生锈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
2.提示: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向碳棒一端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该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3.提示:若换为盐酸,则实验1中会发生铁与盐酸的化学腐蚀,同时也有电化学腐蚀;实验2中则发生电化学腐蚀,有电流通过,正极:2H++2e-H2↑,负极:Fe-2e-Fe2+。
自主练习
1.C 由题图可知,pH=6.0时,锥形瓶内的溶解氧减少,以及锥形瓶内的气压减小,都说明有吸氧腐蚀发生,因此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A错误;整个过程中,Fe粉和C粉构成了原电池,Fe粉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B错误;若pH=4.0时只发生吸氧腐蚀,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应该下降,而图中pH=4.0时,锥形瓶内的压强几乎不变,说明Fe粉同时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C正确;pH=2.0的溶液,酸性较强,因此锥形瓶中的Fe粉发生析氢腐蚀,产生氢气,因此会导致锥形瓶内压强增大,而Cu不能发生析氢腐蚀,D错误。
2.C 当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的水膜酸性较强时,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2H++2e-H2↑和Fe-2e-Fe2+;当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的水膜酸性较弱或呈中性时,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导致钢铁表面生成铁锈,同时在电解质溶液中还发生一系列反应:4Fe(OH)2+2H2O+O24Fe(OH)3,2Fe(OH)3Fe2O3·xH2O+(3-x)H2O。
分点突破(二)
师生互动
2.原电池 电解池 正 负 阴 负 阳 正
探究活动
1.提示:黄 K3[Fe(CN)6] 偏转 气泡 无 Zn-2e-Zn2+ 2H++2e-H2↑
2.提示:变红 蓝色沉淀 变红
3.提示:④>②>①>③。铁在海水中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当铁与比其活动性差的Sn相连时,Fe被腐蚀的速率增大(比①大),与比其活动性强的Zn相连时,Zn作为负极被腐蚀,铁作为正极被保护,其腐蚀的速率要比①小;④中Fe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铁被腐蚀的速率最快。
自主练习
1.C 牺牲阳极法遵循原电池原理,题述装置属于原电池,A错误;锌的活泼性比铁强,锌作负极,被腐蚀,本实验牺牲了金属Zn来保护金属Fe,B错误;锌被腐蚀,铁没有被腐蚀,加入K3[Fe(CN)6]溶液后,Fe电极附近不会产生特征的蓝色沉淀,C正确;远洋货轮上镶嵌的金属Zn会被腐蚀,需要定期更换,D错误。
2.A A项,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可防止金属腐蚀,正确;B项,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Sn,所以镀锡铁镀层破损时,Fe作原电池的负极首先被腐蚀,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由于Fe作正极,被腐蚀的是活动性强的Zn,Fe被保护起来,因此当镀锡铁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前者更易被腐蚀,错误;C项,铁与电源负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错误。
【关键能力·细培养】
【典例】 提示:(1)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2)结合图可知,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于无害锈。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
(3)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②n[Cu2(OH)3Cl]==0.01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n(O2)==0.01 mol,故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0.01 mol×22.4 L·mol-1=0.224 L。
③结合图可知,过程Ⅰ中Cu作负极,电极反应是Cu-e-+Cl-CuCl。
(4)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能够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除去有害锈;此法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迁移应用
1.B 两图中被腐蚀的都是Fe,说明Fe是负极,Sn为正极,说明金属活动性:Fe>Sn,A正确;从腐蚀程度来看,乙比较严重,因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腐蚀速率比河水中快,故乙是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甲是在河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B错误;铁被腐蚀时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C正确;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Sn,如果用锌块打“补丁”,则Zn作为负极被腐蚀,可以保护Fe、Sn,D正确。
2.B 放电时,Cl-由b区向a区迁移,A错误;液滴边缘是正极区,正极上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被液滴覆盖的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C错误;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则发生铁的吸氧腐蚀,负极Fe失去电子生成Fe2+,D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1.C 银在空气中被氧化发生化学腐蚀,与电化学反应原理无关,选C。
2.D 青铜是铜的合金,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A错误;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B错误;铜比金活泼,镏金层破损后,铜作负极会导致铜被加速锈蚀,C错误。
3.D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Fe为电解池的阴极,属于外加电流法,A项正确;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Fe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D项错误;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Fe为电解池的阴极,属于外加电流法,开关K置于B处时,Fe为原电池的正极,属于牺牲阳极法,B、C项正确。
4.(1)①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导致压强增大;铁与碳粉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消耗容器内的氧气导致压强减小,同时Fe2+被氧化成Fe3+也会消耗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 ②4Fe2++8OH-+O2+2H2O4Fe(OH)3↓ ③铁发生吸氧腐蚀产生的OH-与Fe2+生成Fe(OH)2沉淀,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得pH略下降
(2)往镀锌废液中加入过量30%H2O2溶液,然后加入1.0 mol·L-1氨水将pH调整到略小于5.9,过滤后加热滤液,得到ZnCl2-NH4Cl溶液
解析:(2)往镀锌废液中加入过量双氧水,然后加入氨水将pH调整到略小于5.9,确保Fe3+完全沉淀,同时降低氢离子浓度,过滤除去Fe(OH)3沉淀,加热滤液使多余的双氧水分解成氧气和水,氧气逸出,最终得到ZnCl2-NH4Cl溶液。
8 / 8(共87张PPT)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课程 标准 1.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本质,能利用电化学原理解释金
属腐蚀的现象。
2.知道金属腐蚀的危害,能选择并设计防腐措施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4、学科素养·稳提升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金属的腐蚀
1. 概念
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发生 反应而引起损耗
的现象。
2. 本质
金属本身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发生氧化反应):M- n e-
M n+。
氧化还原 
3. 分类
(1)化学腐蚀:金属与其表面接触的一些物质(如O2、Cl2、SO2
等) 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
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电化学
腐蚀又可分为 腐蚀和 腐蚀。
直接 
原电
池 
析氢 
吸氧 
4.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图示
条件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
膜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

酸性较强 
酸性很弱
或呈中性 
4.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极 反
应 负极(Fe)
正极(C)
总反应


相互关系 通常两种腐蚀同时存在,但吸氧腐蚀更普遍 Fe-2e- Fe2
Fe-2e- Fe2+ 
 
2H++2e- H2↑ 
2H2O+O2+4e- 4OH- 
Fe+2H+ Fe2++
H2↑ 
2Fe+O2+2H2O 2Fe
(OH)2 
[实验1] 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图1
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和铁钉的变化。
[实验2] 向100 mL烧杯中加入约50 mL饱和食盐水后,插入两个玻璃
筒(无底);将一个无锈铁钉和一个碳棒分别用导线与电流计连接
后,再分别插入两个玻璃筒中,观察现象,如图2。
【交流讨论】
1. 图1实验导管中水柱   ,铁钉表面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   。
提示:上升 生锈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
2. 实验2的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说明什么问题?若向实验2中插入
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将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
题?请写出相关电极反应。
提示: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向碳棒一端加入酚酞溶
液显红色,说明该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3. 若将实验1和实验2的溶液换为盐酸(均足量)。实验1中存在哪些
形式的化学腐蚀?实验2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写出相关电极反应。
提示:若换为盐酸,则实验1中会发生铁与盐酸的化学腐蚀,同时
也有电化学腐蚀;实验2中则发生电化学腐蚀,有电流通过,正
极:2H++2e- H2↑,负极:Fe-2e- Fe2+。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和联系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主要)

义 金属与其表面接
触的一些物质
(如O2、Cl2、
SO2等)直接反
应而引起的腐蚀 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
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
腐蚀
吸氧腐蚀(主要) 析氢腐蚀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主要)

件 金属与氧化性物
质直接接触 水膜中溶有O2,呈极弱酸性或中性(吸氧腐
蚀)或水膜酸性较强(析氢腐蚀)

质 金属被氧化生成金属离子 区
别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1. 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测定具支锥形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以及溶解氧(D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pH=4.0时,同时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D. 将铁换成铜进行实验,pH=2.0时,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走势与
铁基本相同
解析:  由题图可知,pH=6.0时,锥形瓶内的溶解氧减少,以及
锥形瓶内的气压减小,都说明有吸氧腐蚀发生,因此正极电极反应
式为O2+4H++4e- 2H2O,A错误;整个过程中,Fe粉和C粉
构成了原电池,Fe粉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
B错误;若pH=4.0时只发生吸氧腐蚀,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应该下
降,而图中pH=4.0时,锥形瓶内的压强几乎不变,说明Fe粉同时
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C正确;pH=2.0的溶液,酸性较强,因
此锥形瓶中的Fe粉发生析氢腐蚀,产生氢气,因此会导致锥形瓶内
压强增大,而Cu不能发生析氢腐蚀,D错误。
2. 钢铁的锈蚀过程中,下列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①Fe的化合价由+2转化为+3
②O2被还原
③H+被还原
④有Fe2O3· x H2O生成
⑤杂质碳被氧化除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全部
解析: 当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的水膜酸性较强时,钢铁发生
析氢腐蚀,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2H++2e- H2↑和Fe-
2e- Fe2+;当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的水膜酸性较弱或呈中性
时,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导致钢铁表面生成铁锈,同时在电解质溶
液中还发生一系列反应:4Fe(OH)2+2H2O+O2 4Fe(OH)
3,2Fe(OH)3 Fe2O3· x H2O+(3- x )H2O。
分点突破(二) 金属的防护
1. 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
(1)改变金属材料的组成
在金属中添加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成性能优异的合金,
如不锈钢、钛合金等。
(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①非金属保护层:在钢铁制品的表面喷涂油漆、矿物性油脂
或覆盖搪瓷、塑料等。
②金属保护层:用电镀等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锌、锡、
铬、镍等金属。
③发蓝处理:用化学方法在钢铁部件表面进行发蓝处理(生
成一层致密的Fe3O4薄膜)。
④钝化处理:利用阳极氧化处理铝制品的表面,使之形成致
密的氧化膜而钝化。另外,采用离子注入、表面渗镀等方式
在金属表面也可以形成稳定的钝化膜。
2. 电化学保护法(阴极保护法)
牺牲阳极法 外加电流法
原理
示意图
原电池 
电解池 
牺牲阳极法 外加电流法
电极 要求 被保护的金属作为
极,活泼性更强的金属作
为 极 被保护的金属作为 极,
与电源的 极相连,惰性
电极作为 极,与电源
的 极相连
应用 锅炉的内壁、船舶的外壳等
安装若干镁合金或锌块 钢闸门、地下管道连接电源负

正 
负 
阴 
负 
阳 
正 
1. 如图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胶头滴管从Fe电极区域取少量溶液于
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入2滴   色   (铁氰化钾)溶液,观察
实验现象。
已知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KFe[Fe
(CN)6]沉淀。
实验装置 电流表 阳极(负极
区) 阴极(正极区)
现象 指针 Zn溶解 有   产生,试管中
蓝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 —
结论 溶液中不含Fe2+,铁作正极未被腐蚀 提示:黄 K3[Fe(CN)6] 偏转 气泡 无 Zn-2e- Zn2+ 
2H++2e- H2↑
实验 装置
现象 铁钉周
围 铁钉周围生成   ,铜丝周围
结论 铁作负极时易被腐蚀,铁作正极时未被腐蚀 提示:变红 蓝色沉淀 变红
2. 在两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含有NaCl的琼脂溶液,并滴入5~6滴酚酞
溶液和K3[Fe(CN)6]溶液,混合均匀,取两个2~3 cm长的铁钉,
用砂纸擦光,将裹有锌皮的铁钉放入a,缠有铜丝的铁钉放入b。
3. 如图所示的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
是什么?请解释原因。
提示:④>②>①>③。铁在海水中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当铁
与比其活动性差的Sn相连时,Fe被腐蚀的速率增大(比①大),与
比其活动性强的Zn相连时,Zn作为负极被腐蚀,铁作为正极被保
护,其腐蚀的速率要比①小;④中Fe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铁被
腐蚀的速率最快。
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方法
(1)同一种金属在相同电解质溶液中,腐蚀快慢如下:
(2)同一种金属在不同介质中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强电解质溶液
>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3)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金属腐蚀
越快。
(4)金属活动性差别越大,活动性强的金属腐蚀越快。
1. 如图是金属牺牲阳极法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装置为电解池
B. 本实验牺牲了金属Fe来保护金属Zn
C. 加入K3[Fe(CN)6]溶液后,Fe电极附
近不会产生特征的蓝色沉淀
D. 远洋货轮上镶嵌的金属Zn长时间没有什么变化,不需要更换
解析:  牺牲阳极法遵循原电池原理,题述装置属于原电池,A错
误;锌的活泼性比铁强,锌作负极,被腐蚀,本实验牺牲了金属Zn
来保护金属Fe,B错误;锌被腐蚀,铁没有被腐蚀,加入K3[Fe
(CN)6]溶液后,Fe电极附近不会产生特征的蓝色沉淀,C正确;
远洋货轮上镶嵌的金属Zn会被腐蚀,需要定期更换,D错误。
2. 下列有关金属铁的腐蚀与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钢铁表面进行发蓝处理,生成四氧化三铁薄膜保护金属
B. 当镀锡铁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后者更易被腐蚀
C. 铁与电源正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
D. 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保护膜属于电化学保护法
解析:  A项,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可防止金属腐蚀,正确;B
项,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Sn,所以镀锡铁镀层破损时,Fe作
原电池的负极首先被腐蚀,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由于Fe作正极,
被腐蚀的是活动性强的Zn,Fe被保护起来,因此当镀锡铁和镀锌铁
镀层破损时,前者更易被腐蚀,错误;C项,铁与电源负极连接可
实现电化学保护,错误。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拓展应用(探究与创新)
【典例】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关于古代青铜器的修复
引起了某研学小组的兴趣。“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主旨。
(1)查阅高中教材得知铜锈为Cu2(OH)2CO3,俗称铜绿,可溶于
酸。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Cu2(OH)2CO3+4HCl 2CuCl2+3H2O+CO2↑。
(2)继续查阅中国知网,了解到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
Cu2(OH)2CO3和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
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
Cu2(OH)2CO3和Cu2(OH)3Cl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请
解释原因。
提示:结合图可知,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
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于无害锈。Cu2(OH)3Cl为
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
属于有害锈。
(3)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有害锈Cu2
(OH)3Cl的原理示意图。
①写出在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
提示: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 4OH-。
②若生成2.145 g Cu2(OH)3Cl,计算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氧
气的体积。
提示: n [Cu2(OH)3Cl]= =0.01 mol,根据得失电
子守恒可得 n (O2)= =0.01 mol,故理论上消耗标
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V =0.01 mol×22.4 L·mol-1=0.224 L。
③文献显示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CuCl(白色不溶于水的
固体):
写出过程Ⅰ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提示:结合图可知,过程Ⅰ中Cu作负极,电极反应是Cu-e-+Cl
- CuCl。
(4)BTA保护法是青铜器修复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原理如图所
示:
请分析BTA保护法可能的优点。
提示: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能够替换出
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除去有害锈;此法不破坏无害锈,可以
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规律方法】
金属腐蚀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是否发生原电池反应来判断
发生原电池反应引起的金属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否则属于
化学腐蚀。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及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判断
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在酸性较强的电解质溶
液中发生析氢腐蚀,在中性或酸性较弱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吸
氧腐蚀;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只可能发生吸氧
腐蚀。
【迁移应用】
1. 国产航母山东舰已经列装服役,它是采用模块制造然后焊接组装而
成的,对焊接有着极高的要求。实验室模拟在海水环境和河水环境
下对焊接金属材料使用的影响(如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
A. 由图示的金属腐蚀情况说明了Sn的金属活动性弱于Fe
B. 由图示可以看出甲是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乙是在河水环境下
的腐蚀情况
D. 为了防止舰艇在海水中被腐蚀,可在焊点附近用锌块打“补丁”
解析:  两图中被腐蚀的都是Fe,说明Fe是负极,Sn为正极,说
明金属活动性:Fe>Sn,A正确;从腐蚀程度来看,乙比较严重,
因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腐蚀速率比河水中快,故乙是在海水环
境下的腐蚀情况,甲是在河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B错误;铁被腐
蚀时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C正确;由于金属活动性:
Zn>Fe>Sn,如果用锌块打“补丁”,则Zn作为负极被腐蚀,可以
保护Fe、Sn,D正确。
2.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
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
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
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C. 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解析:  放电时,Cl-由b区向a区迁移,A错误;液滴边缘是正极
区,正极上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被液滴覆盖的铁为
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C错误;若改用嵌有一铜
螺丝钉的铁板,则发生铁的吸氧腐蚀,负极Fe失去电子生成Fe2+,
D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下列反应与电化学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 市售“暖贴”中含有铁粉、炭粉、木屑、少量氯化钠和水等,揉搓
后释放热量
C. 纯银器表面变黑
D. 用电镀法将镍、铬等金属外衣“披”在塑料制品上
解析:  银在空气中被氧化发生化学腐蚀,与电化学反应原理无
关,选C。
2. 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外形设计灵感来自于西汉的“长信宫灯”。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铜的熔点大于纯铜
B.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OH)2
C. 镏金层破损后,金作负极可以
继续保护破损处的铜,此法称
为牺牲阳极法
D. 铝合金表面氧化物薄膜可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
解析:  青铜是铜的合金,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A错
误;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B错误;
铜比金活泼,镏金层破损后,铜作负极会导致铜被加速锈蚀,C
错误。
3. 下列对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

C.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为牺牲阳极法
解析: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Fe为电解池的阴极,属于
外加电流法,A项正确;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Fe为原电池
的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 Fe2+,D项错误;若X为锌棒,开
关K置于A处,Fe为电解池的阴极,属于外加电流法,开关K置于B
处时,Fe为原电池的正极,属于牺牲阳极法,B、C项正确。
4. 铁的腐蚀和防护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已知:氢氧化物开始和完
全沉淀的pH如下表(开始沉淀时,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0 mol·L-
1)。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 Fe(OH)3 Fe(OH)2 Zn(OH)2
开始沉淀时的pH 1.1 5.8 5.9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8.8 8.0
(1)研究铁的腐蚀。将一定量铁粉和碳粉混合后置于一密闭容器
中,加入NaCl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测得溶液的pH和压强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容器内压强先增大后减小,除温度影响外的原因是



②反应过程中,混合液里先生成的Fe2+会被氧化生成Fe
(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700 s后pH略下降,原因是


铁在酸
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导致压强增大;铁与碳粉构成原电
池发生吸氧腐蚀,消耗容器内的氧气导致压强减小,同时Fe2
+被氧化成Fe3+也会消耗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 
4Fe2++8OH-+O2+2H2O
4Fe(OH)3↓ 
铁发生吸氧腐蚀产生的OH-与
Fe2+生成Fe(OH)2沉淀,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得pH略
下降 
(2)研究铁的防护。在铁表面镀锌可有效防止铁被腐蚀。
已知:溶液中Zn2+与NH3可发生反应:Zn2++ n NH3 [Zn
(NH3) n ]2+( n =1~4)。某镀锌废液中含有Zn2+(<1
mol·L-1)、Fe2+、Fe3+、N 、H+等阳离子。请设计利用
该电镀废液回收ZnCl2-NH4Cl溶液的实验方案:


(实验中可选用试剂:30% H2O2溶液、1.0 mol·L-1 NaOH溶
液、1.0 mol·L-1氨水)
往镀锌废液中
加入过量30%H2O2溶液,然后加入1.0 mol·L-1氨水将pH调整
到略小于5.9,过滤后加热滤液,得到ZnCl2-NH4Cl溶液 
解析:往镀锌废液中加入过量双氧水,然后加入氨水将pH调
整到略小于5.9,确保Fe3+完全沉淀,同时降低氢离子浓度,
过滤除去Fe(OH)3沉淀,加热滤液使多余的双氧水分解成氧
气和水,氧气逸出,最终得到ZnCl2-NH4Cl溶液。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银
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表面逐渐变黑,
银丝变得银光闪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
B. 通过揉搓可提供电解质溶液
C. 银丝可长时间保持光亮
D. 用铝丝代替银丝,铜也会变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A正
确;通过揉搓,手上的汗水可提供电解质溶液,B项正确;银丝发
生还原反应,氧化银转化为单质银,单质银活动性较弱,可长时间
保持光亮,C项正确;铜的活动性比铝弱,氧化铝不能被铜还原为
单质铝,因此铜不会变黑,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天工开物》中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盆周阔数丈,
径亦丈许。用铁者以铁打成叶片,铁钉拴合,其底平如盂……其下
列灶燃薪……共煎此盘……滚沸延及成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以铁打成叶片”说明金属铁有较好的延展性
B. “铁钉拴合”换为铜钉,可减缓腐蚀
C. “煎盐锅”用完需洗净擦干防止生锈
D. “滚沸延及成盐”属于蒸发结晶操作
解析:  “铁钉拴合”换为铜钉,Fe、Cu形成原电池,Fe作负
极,会加速铁的腐蚀,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下列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 铝片可以露置在空中保存
B. 铜线和铝线不能直接对接
C. 固定铜板的铁螺丝易生锈
D. “暖宝宝”撕开包装迅速发热
解析:  铝片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与电化学腐
蚀无关,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高达120年,主要的防腐方法有:①钢
梁上安装铝片;②使用高性能富锌(富含锌粉)底漆;③使用高附
着性防腐涂料;④预留钢铁腐蚀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B. 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牺牲阳极,失去电子
C. 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O2,降低吸氧腐蚀速率
D. 方法①②③只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 Fe2+,A
错误;铝和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钢铁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负
极,失去电子,为牺牲阳极法,B正确;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
O2,减少铁与氧气接触,减缓吸氧腐蚀速率,C正确;钢铁防腐只
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钢铁腐蚀,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如图是家庭煤气(液化石油气)灶的部件说明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炉头容易生锈,主要是因为高温下铁
发生电化学腐蚀
B. 外壳是铝合金材料,不易锈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C. 锅支架生锈的主要原因是经常沾上盐水,铁发生化学腐蚀
D. 灶脚由螺钉和外层电木(一种耐高温塑料)组成,电木起到了防止
金属腐蚀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因为高温下铁发生
化学腐蚀,不是电化学腐蚀,A错误;铝合金材料不易锈蚀是因为
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错误;锅支架生锈的主要原因是经常
沾上盐水,发生电化学腐蚀,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下列关于Fe、Cu、Mg、Al四种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四种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都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B. 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阳极电极需要定期更换
C. 铝制品、铜制品均能发生析氢腐蚀
D. 铁制器件附有铜制配件,接口处铜易生锈
解析:  Cu发生吸氧腐蚀时生成碱式碳酸铜,A错误;用石墨电
极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阳极产生的氧气会与石墨反应,因此阳
极电极需要定期更换,B正确;铝制品能发生析氢腐蚀,而铜制品
不能发生析氢腐蚀,C错误;铁制器件附有铜制配件,接口处铁易
生锈,铁作负极,铜为正极,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
是(  )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依题意,钢管桩为阴极,电子流向阴极,阴极被保护,
铁不容易失去电子,故钢管桩表面的腐蚀电流(指铁失去电子形成
的电流)接近于零,A项正确;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
电子经外电路流向阴极,B项正确;高硅铸铁作阳极,阳极上发生
氧化反应,阳极上主要是海水中的水被氧化生成氧气,惰性辅助阳
极不被损耗,C项错误;根据海水对钢管桩的腐蚀情况,增大或减
小电流强度,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我国多条高压直流电线路的瓷绝缘子出现铁帽腐蚀现象,在铁帽上
加锌环能有效防止铁帽的腐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断电时,仍能防止铁帽被腐蚀
C. 通电时,锌环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 通电时,该装置为外加电流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断电时,锌环与铁帽构成原电池,Zn作负极,电极反应
为Zn-2e- Zn2+,A错误;断电时,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
强,所以锌作负极、铁作正极,锌仍能防止铁帽被腐蚀,B正确;
通电时,锌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发生氧
化反应,C正确;通电时,该装置中铁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阻
止铁失电子,从而保护铁,为外加电流法,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
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 与H2反应生成S2
-,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 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2
D. 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即使
镀层破损后仍对钢管有保护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根据题意知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即发生析氢腐蚀,
正极上H2O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电极反应为2H2O+2e- 2OH
-+H2↑,A正确;S 与H2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2-和
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S S2-+4H2O,B正
确;钢管腐蚀的过程中,负极上Fe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
+,Fe2+与周围的S2-和OH-反应分别生成FeS和Fe(OH)2,C正
确;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但镀铜的钢管镀层破
损后容易形成Fe-Cu原电池,会加速铁的腐蚀,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孔蚀”是一种集中于金属表面极小范围并能深入到金属内部的
电化学腐蚀。某铁合金表面钝化膜破损后,发生“孔蚀”的电化
学腐蚀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氧化0.2 mol Fe,需消耗3.36 L O2
C. 铁合金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2O3·
x H2O
D. 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外接电源负
极与金属相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Fe易失电子作负极,另外的金属电极为正极,负极上Fe
失电子生成Fe2+,则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A正确;温
度和压强未知,气体摩尔体积无法确定,所以无法计算氧气的物
质的量,B错误;铁合金腐蚀时先生成Fe2+,Fe2+和OH-反应生成
Fe(OH)2,Fe(OH)2再被氧化生成Fe(OH)3,Fe(OH)3脱
去一部分水生成Fe2O3· x H2O,所以最终产物为Fe2O3· x H2O,C正
确;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被保护的金属作电解池阴极,所以
应该将金属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金属腐蚀的影
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装置
现象 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装置Ⅰ中的铁片均不会发生任何腐蚀
C. 利用K3[Fe(CN)6]溶液可确定装置Ⅱ的正、负极
D. 铁片a、c所处的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二者腐蚀速率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装置Ⅰ两烧杯中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两边电势相等,
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但铁片a、b仍可发生普通的化学腐
蚀,A项错误;Fe发生反应生成Fe2+,则装置Ⅱ负极上发生的电极
反应为Fe-2e- Fe2+,Fe2+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
淀,故可利用K3[Fe(CN)6] 溶液确定装置Ⅱ的正、负极,B项错
误,C项正确;装置Ⅱ中产生了电流,c发生电化学腐蚀,a发生化
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要快得多,故铁片a、c的腐蚀速率
不同,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研究金属腐蚀和防腐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
(1)甲图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实
验,导管中液柱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观察到
水柱上升现象的有 (填字母)。
A. 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
B.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提高温度
C. 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
D. 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
A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A项,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反应速率加快,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快,液柱上升明显;B项,加热试
管,气体的体积膨胀,液柱难以上升;C项,将铁钉换成
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铁粉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增大,且
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液柱上升明显;D项,换成
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液柱上升快,且颜色醒
目,现象明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该小组将甲图装置改进成乙图装置并进行实验,导管中红墨水
液柱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根据数据判断腐蚀的速率随时间
的增加逐渐 (填“加快”“不变”或“减慢”),你认为
影响因素为 。
减慢 
NaCl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 
时间/min 1 3 5 7 9
液柱高度/cm 0.8 2.1 3.0 3.7 4.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从相同时间间隔内表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
液柱高度变化越来越小,则表明腐蚀的速率随时间的增加逐渐
减慢,影响因素:NaCl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为探究铁钉腐蚀实验a、b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
完成表格空白(已知铁氰化钾溶液遇亚铁离子生成蓝色沉淀,
常用于亚铁离子的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NaCl溶液中滴加2~
3滴酚酞指示剂 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 a点电极反应为①


然后再滴加2~3滴铁
氰化钾溶液 b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b点电极反应为②

O2
+4e-+2H2O
4OH- 
Fe
-2e- Fe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试判断③ (填“a”或“b”)为负极,
该点腐蚀更严重。
解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a点(正极)附近溶解氧量大,发生
O2得电子生成OH-的反应,b处(负极)铁失电子生成Fe2+,该
点腐蚀更严重。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图丙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
相连而不会被腐蚀,属于 法。
解析:图丙中,要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钢闸门(阴极)应与
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属于外加电流法。
负极 
外加电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金属阳极钝化是另一种电化学防腐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浓硫
酸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该阳极电极反
应式是 。
解析: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则铁作阳极,电极反应式
是3Fe-8e-+4H2O Fe3O4+8H+。
3Fe-8e-+4H2O Fe3O4+8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