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学生字新词,认识本课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4、探究并发现写春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用词。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明标,板书课题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
2、刚才我们在图片里看到的地方就是(小兴安岭),今天让我们一起到东北的小兴安岭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大声地读一遍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小兴安岭留给你的总印象吗?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课件出示词语)融化
汇成
涨满
挡住
浸泡
千丝万缕
利剑
刮风
舔脚掌
宿舍
当美餐
A、自由读
B、指名读
纠正读音
“舍”“当”正音
C、全班齐读
D、读多种形式词语: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你发现了什么?)
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
又肥又厚
(你能举例说说吗?)
你看这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那么青翠茂盛,我们就送给它一个词——葱葱茏茏
三、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1、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小兴安岭留给你的总印象是什么吗?指名读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特点是——(景色诱人)什么叫
“诱人”呢?接着老师来读读,好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是——也是——
齐读
2、你能找找吗?课文哪里概括地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的呢?出示第一段
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孩子们找一找,这里有几句话呢?(1句)恩,这是一个长句子,那么长的句子,老师看谁有本领把它读短呢?
出示:(
)像(
)。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呢?(数不清、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
那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我听出来了,你强调出了“绿色的”,让我们看到了满眼的绿色,这情景真壮观啊!)就如同这画面
小朋友一起来试试,让我们感受这绿色的海洋吧。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感受春天的活力之美)
1、过渡:是啊,小兴安岭的景色真诱人啊,让我们一起去小兴安岭的春天看看吧。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能找一找这里藏着哪些景物吗?(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师范读(是啊,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你能把这幅画面读出来吗?
预设:(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指名说并出示句子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树木在春天里抽出了绿绿的叶子。我仿佛听到了枝条长出时的声音。)
追问: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画面读出来吗?
枝条是怎样的长出来的呢?
“抽出”用得真好,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写得可真形象啊!(不知不觉间,突然长出新枝)
那如果换成“长出”好不好呢?为什么?(用“抽出”写出了枝条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很形象生动,也避免了语言的重复性)
是啊,一个“抽出”写出了树木的变化,多么有活力啊!多么的富有生命力啊!
我们把小兴安岭树木的变化读出来吧!指导读句子(“抽出”读得干脆有力;“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读得亲切、柔和些)
男女生赛读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A、自由读读,透过这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雪水在慢慢地逐渐融化掉了,雪水叮叮咚咚地往下流,还唱着动听的歌呢。)
B、这声音大吗?不大。你从哪儿知道的?淙淙。描写流水声的词你还知道有哪些?如:潺潺
叮叮咚咚
哗哗
C、播放课件。那我们来听听这水声,是这样的声音吗?谁能试着读读?我们其他同学闭着眼睛听,看能不能听出雪水“淙淙”流淌的样子来。指名读
D、那积雪化成的水分别从不同地方,淙淙地流进小溪里了。“汇”字让我们想到雪水汇成小溪的样子,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遍吧。
齐读
(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指名读
A
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鹿?
你能把这样的小鹿读出来吗?指名读
B
我们现在就是这只可爱的小鹿,你正在干什么呢?
同桌一个读,另一个边听边做动作。
(随即问表演同学:小鹿,小鹿,你现在的心情怎样?(愉快、高兴、自豪)
C是啊,多么可爱的小鹿啊,让我们也来写一写,能像课文里一样把小鹿的动作、神态写出来,那就更了不起了。
出示:说话训练:小鹿们在小溪边快乐地嬉戏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D你能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
3、啊,春天真美!作者在这段中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师:(板书)先写季节,又写了树木,再写其他景物。
这么美的段落想不想背下来,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
4、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树木 抽出____
长出____
积雪 汇成____
流着____
____涨满____
小鹿
____散步 俯下____ 侧着___欣赏___
第二步,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
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①学生自己试背。
②(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真叫人喜欢,谁愿意来背一背呢。)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③(同学们,那春天的小兴安岭多么富有生机啊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我们迎着春天灿烂的阳光,伴着美妙的旋律,用你们动听的朗读来展示春之美吧!)板书:生机勃勃
齐声背诵。
五、总结学法
小结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大家好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吧。下一节课我们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领略小兴安岭的夏天、秋天和冬天的风光,相信那将会带给我们另外一份情趣
板书
美丽的小兴安岭
花园
绿色的海洋
春
宝库
季节——树木——其他景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抓住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了解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既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2部分,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描写夏天的段落,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看看这里美丽的夏天吧!
二、过渡:河里涨满了春水。在不知不觉中,夏天来临了。我们看看小兴安岭的夏天又是怎样的?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声读课文,说说夏天的树木与春天的有什么不同?
板书:夏密密层层郁郁葱葱
2、出示句子: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请学生先看课件,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读比赛。
请学生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春、夏小兴安岭的景色是那样美丽、诱人。秋冬两季景色又是怎样呢?
(二)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学生小声读课文,分小组说一说这两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学生汇报
师板书:秋树叶飘落黄中透绿
冬树上积雪银色世界
3、小兴安岭的物产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那些?(让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丰富他们的知识。)
师: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它还有那么丰富的物产资源。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吗?
三、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问;你喜欢小兴安岭吗?你愿意做个小导游,把你喜欢的那一季节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吗?(给学生两分钟的准备时间)
五、发散思维:
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又是一座大花园。我们如何对待已拥有的一切呢?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抽出枝条 叶子嫩绿
夏 密密层层 郁郁葱葱 巨大的宝库
秋 树叶飘落 黄中透绿 美丽的大花园
冬 树上积雪 银色世界
(朱台以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