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归纳、概括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 2.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和互换的重要意义; 3.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4.描述受精作用的过程。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聚焦·学案一 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案设计]
(一)理清精子形成的场所及细胞名称的变化
1.场所
2.细胞名称的变化
(二)辨清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概念
概念 含义
同源染 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
来源: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行为:减数分裂Ⅰ前期进行两两配对
联会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2.图示解读
图示
解读 (1)图示细胞中,A与B、C与D为同源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为非同源染色体。 (2)图示细胞中,a与a'互为姐妹染色单体,a与b、b'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a与c、c'、d、d'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3)图示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三)探明精子形成的基本过程
|探|究|学|习|
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蜂王和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2n=32),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等工作,蜂王通过减数分裂专职产卵。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即:减数分裂Ⅰ过程,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1个含有核DNA的次级精母细胞和1个体积较小不含核DNA的细胞(退化凋亡);减数分裂Ⅱ过程,1个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粒分裂产生1个体积较大的精细胞(变形成精子)和1个体积较小的细胞(退化凋亡)。
(1)一般来说,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什么时期 蜂王和雄蜂的一个初级卵(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别形成几个四分体
(2)雄蜂和人相比,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到产生精细胞的过程,经过细胞分裂次数和产生精细胞的个数有什么异同
(3)雄蜂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进行复制吗 请说出理由。
(4)有同学认为雄蜂的1个初级精母细胞和1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只有16条染色体。你认可这种说法吗 请阐释你的理由。
|认|知|生|成|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或细胞的主要行为
微点拨:同源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中,正常的体细胞中也存在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仅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才会出现联会现象。
2.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阶段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间期DNA 复制与否 复制 不复制
同源染色体 有,分离 无
着丝粒变化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 主要行为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②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体数 2N→N(减半) N→2N→N(不减半)
核DNA数 (2N→)4N→2N 2N→N
染色 单体数 (0→)4N→2N 2N→0
[典例] (2024·潍坊高一检测)如图是一个正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关于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着丝粒②相连
B.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⑤和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其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尝试解答:选
[易错提醒]
关于同源染色体的三个认识误区
(1)大小、形状不同的染色体可以是同源染色体,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因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不叫同源染色体。只要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不管大小、形状是否相同,都叫同源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既可以是复制之前不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也可以是复制之后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
(3)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和四分体。
[迁移训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对于雄性哺乳动物来说,同源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原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 )
(2)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都会形成四分体。 ( )
(3)精原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 ( )
(4)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花粉中有5对染色体。 ( )
(5)减数分裂Ⅱ后期,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 )
2.(教材P20“图2 3”发掘训练)如图表示一个四分体的互换过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分体的互换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联会时期
B.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间期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D.一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3.如图为某动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中Ⅰ、Ⅱ表示染色体,①②③④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共含有2个四分体
B.①②为一对姐妹染色单体
C.③④之间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D.此图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4.下列有关人的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在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在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
D.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核DNA含量可能相同
聚焦·学案二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学案设计]
(一)理清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二)多角度辨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探|究|学|习|
下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部分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像有哪些 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一定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图像有哪些 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3)A中发生的现象叫什么 C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4)F细胞的具体名称是什么
(5)胚胎发育早期分裂活动旺盛,却不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据此分析,卵原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最终只产生一个卵细胞的意义是什么
|认|知|生|成|
1.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异同的比较 (以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为例)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分裂图像的辨析
根据细胞质分配特点和有无同源染色体快速判断几种细胞分裂图像
(三)建模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变化
时期 相关变化
间期 核DNA(染色体)复制:①核DNA分子数加倍;②形成染色单体;③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由1∶1→1∶2
减数分裂Ⅰ 结束时 ①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②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以及染色单体数均减半
减数分裂Ⅱ 后期 着丝粒分裂:①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消失;②染色体数加倍;③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由1∶2→1∶1
减数分裂Ⅱ 结束后 ①染色体和核DNA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②核DNA分子数再次减半
[典例] 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含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C时期核DNA 含量变化是由于 。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相应区段互换,发生在图甲中的 时期。
(2)根据图乙中的细胞 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依据是 。图乙中b细胞的名称为 细胞,对应图甲中的 时期。图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3)请在图丙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MⅠ、MⅡ分别指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请标出纵坐标、画出曲线)。
[迁移训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的分裂都是不均等的。 ( )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 ( )
(3)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 )
(4)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所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个数比为1∶1。 ( )
2.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或所处时期正确的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减数分裂Ⅰ后期
D.有丝分裂后期
3.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相关物质数目的变化情况。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和 DNA含量变化情况的曲线分别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③② D.④①
4.下列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与精子形成的不同点是 ( )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等 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5.下图为高等动物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精细胞
B.乙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C.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建构概念体系
二、融通科学思维
1.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8条(2n=8),经过减数分裂Ⅰ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条,其主要原因是
。
2.猫的体细胞有30条染色体(2n=30),观察到某细胞正处于分裂过程,其特点是移向细胞每一极各有15条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由此 (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猫的性别,原因是
。
三、综合检测反馈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联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形成四分体
B.形状和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都是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联会
D.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2.在某高等动物的生殖器官中观察到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1展示了三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仅画出部分关键染色体),图2展示了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内三项指标的数量关系。若该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2n,且图2的三项指标中有一项为“同源染色体对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1的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的Ⅱ细胞
B.图1的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对应于图2的Ⅲ细胞
C.图1的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对应图2的Ⅰ细胞
D.图2的Ⅰ细胞继续分裂可能变成Ⅱ、Ⅲ、Ⅳ的任意一种
3.图1是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变化曲线,图2、图3是该动物某器官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1中CD段染色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1∶2
B.据图2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C.图2所示细胞处于图1中AB段,图3所示细胞则处于图1中EF段
D.图3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4.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示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含图甲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精细胞
B.图甲中染色体①②组成一个四分体,二者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分离
C.形成图乙细胞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D.图甲可对应图丙的b,与其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的d、e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聚焦·学案一
[学案设计]
(一)1.有性生殖器官 睾丸 2.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二)1.相同 父方 母方 同源染色体 四条染色单体
(三)探究学习:
(1)提示:减数分裂Ⅰ前期;16、0。
(2)提示:二者都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两次分裂;雄蜂和人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最终产生精细胞的个数分别为1个和4个。
(3)提示:进行复制;雄蜂减数分裂Ⅱ过程,1个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粒分裂产生1个体积较大的精细胞和1个体积较小的细胞(退化凋亡),说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进行了复制。
(4)提示:不认可;减数分裂Ⅱ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为32条。
认知生成:1.两 同源染色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 姐妹染色单体
[典例] 选D 分析图示,图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④和⑦、⑤和⑥),且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着丝粒②相连,A、B正确;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故均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因而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但不确定雌雄,则其名称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D错误。
[迁移训练]
1.(1)× (2)× (3)√ (4)× (5)×
2.选A 四分体的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联会时期,A正确;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错误;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作同源染色体,C错误;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D错误。
3.选D 图中细胞正在联会,处于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四分体时期),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共有2个四分体,A正确,D错误;①②为染色体Ⅱ上的一对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③④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交换相应片段,C正确。
4.选C 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B错误;减数分裂Ⅱ后期和减数分裂Ⅰ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故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核DNA含量不相同,D错误。
聚焦·学案二
[学案设计]
(一)卵巢 卵原 初级卵母 极体 次级卵母 卵 卵 退化消失
(二)(1)提示:D和E;分别是次级卵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
(2)提示:B和G;分别是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
(3)提示:A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C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4)提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5)提示:形成的卵细胞较大,便于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
(三)[典例] 解析:(1)图甲中BC时期核DNA 含量变化是由于DNA(染色体)复制;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有时会发生互换,发生在图甲中的CD时期。
(2)根据图乙中的细胞d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因为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处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因此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图乙中b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赤道板上,为减数分裂Ⅱ的中期,b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对应图甲中的DE段;图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c和d。
(3)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见答案。
答案:(1)DNA(染色体)复制 CD (2)d 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次级精母 DE c和d
(3)
[迁移训练]
1.(1)× (2)× (3)× (4)×
2.选B 据题图可知,图中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且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雌性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B符合题意。
3.选C 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其中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发生减半;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核DNA数目不变;减数分裂Ⅱ末期完成后,暂时加倍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目再次减半。故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和 DNA含量变化情况的曲线分别是③和②,C正确。
4.选A 次级卵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都将进行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Ⅱ与普通的有丝分裂过程相似但不同,①不符合题意;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四个精子,②符合题意;一个卵原细胞和一个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分别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③不符合题意;卵细胞形成时不经过变形,而精子形成过程有变形阶段,④符合题意;初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而初级精母细胞均等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相等,⑤符合题意;卵细胞和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是初级性母细胞的一半,⑥不符合题意。故选A。
5.选B 甲细胞均等分裂,且无同源染色体,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A错误;乙细胞均等分裂,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丙细胞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丙中的M、m由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
随堂小结
二、融通科学思维
1.初级精母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2.不能 由此特点可以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是极体
三、综合检测反馈
1.选C 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形成四分体,A错误;形状和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B错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联会,C正确;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D错误。
2.选B 图1的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为4n,核DNA数目为4n,姐妹染色单体数目为0,同源染色体对数为2n,对应于图2的Ⅱ细胞(b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c表示姐妹染色单体数目,a表示染色体数目),A正确;图1的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a)为n,同源染色体对数(b)为0,姐妹染色单体数目(c)为2n,对应于图2的Ⅳ细胞,B错误;图1的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a)为2n,同源染色体对数(b)为n,姐妹染色单体数目(c)为4n,对应于图2的Ⅰ细胞,C正确;图2的Ⅰ细胞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Ⅱ前期的细胞,该细胞可进行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故图2的Ⅰ细胞继续分裂可能变成Ⅱ(有丝分裂后期)、Ⅲ(减数分裂Ⅱ后期)、Ⅳ(减数分裂Ⅱ前、中期)的任意一种,D正确。
3.选D 图1中CD段染色体数目减半,为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细胞内着丝粒还没有断裂,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故细胞内染色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1∶2,A正确。图2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B正确。图2所示细胞为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图1中AB段;图3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处于图1中EF段,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因此图3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应为(第一)极体,D错误。
4.选C 含图甲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精细胞,A正确。图甲中染色体①②组成一个四分体,二者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分离,B正确。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图乙所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形成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错误。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b细胞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且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为减数分裂Ⅰ的细胞,可对应图甲细胞;d细胞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为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的细胞;e细胞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为精细胞,那么b、d、e细胞在同一次减数分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D正确。
2 / 15(共104张PPT)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归纳、概括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
2.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和互换的重要意义;
3.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4.描述受精作用的过程。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CONTENTS
目录
1
2
3
4
聚焦·学案一 精子的形成过程
聚焦 学案二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课时跟踪检测
随堂小结——即时回顾与评价
NO.1
聚焦·学案一 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案设计
(一)理清精子形成的场所及细胞名称的变化
2.细胞名称的变化
(二)辨清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概念
概念 含义
同源染 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______
来源:一条来自_____,一条来自______
行为:减数分裂Ⅰ前期进行两两配对
联会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__________
相同
父方
母方
同源染色体
四条染色单体
2.图示解读
图示
续表
解读 (1)图示细胞中,A与B、C与D为同源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为非同源染色体。
(2)图示细胞中,a与a'互为姐妹染色单体,a与b、b'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a与c、c'、d、d'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3)图示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三)探明精子形成的基本过程
|探|究|学|习|
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蜂王和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2n=32),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等工作,蜂王通过减数分裂专职产卵。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即:减数分裂Ⅰ过程,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1个含有核DNA的次级精母细胞和1个体积较小不含核DNA的细胞(退化凋亡);减数分裂Ⅱ过程,1个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粒分裂产生1个体积较大的精细胞(变形成精子)和1个体积较小的细胞(退化凋亡)。
(1)一般来说,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什么时期 蜂王和雄蜂的一个初级卵(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别形成几个四分体
提示:减数分裂Ⅰ前期;16、0。
(2)雄蜂和人相比,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到产生精细胞的过程,经过细胞分裂次数和产生精细胞的个数有什么异同
提示:二者都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两次分裂;雄蜂和人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最终产生精细胞的个数分别为1个和4个。
(3)雄蜂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进行复制吗 请说出理由。
提示:进行复制;雄蜂减数分裂Ⅱ过程,1个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粒分裂产生1个体积较大的精细胞和1个体积较小的细胞(退化凋亡),说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进行了复制。
(4)有同学认为雄蜂的1个初级精母细胞和1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只有16条染色体。你认可这种说法吗 请阐释你的理由。
提示:不认可;减数分裂Ⅱ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为32条。
|认|知|生|成|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或细胞的主要行为
微点拨:同源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中,正常的体细胞中也存在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仅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才会出现联会现象。
2.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阶段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间期DNA 复制与否 复制 不复制
同源染色体 有,分离 无
着丝粒变化 不分裂 分裂
续表
染色体 主要行为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②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体数 2N→N(减半) N→2N→N(不减半)
核DNA数 (2N→)4N→2N 2N→N
染色单体数 (0→)4N→2N 2N→0
[典例] (2024·潍坊高一检测)如图是一个正处于
分裂期的细胞,关于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①
和③,它们通过着丝粒②相连
B.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⑤和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其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
[解析] 分析图示,图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④和⑦、⑤和⑥),且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着丝粒②相连,A、B正确;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故均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因而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但不确定雌雄,则其名称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D错误。
[易错提醒]
关于同源染色体的三个认识误区
(1)大小、形状不同的染色体可以是同源染色体,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因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不叫同源染色体。只要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不管大小、形状是否相同,都叫同源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既可以是复制之前不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也可以是复制之后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
(3)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和四分体。
迁移训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对于雄性哺乳动物来说,同源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原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
(2)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都会形成四分体。( )
(3)精原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 )
×
×
√
(4)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花粉中有5对染色体。( )
(5)减数分裂Ⅱ后期,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
×
×
2.(教材P20“图2 3”发掘训练)如图表示一个
四分体的互换过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分体的互换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联会
时期
B.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间期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D.一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
解析:四分体的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联会时期,A正确;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错误;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作同源染色体,C错误;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D错误。
3.如图为某动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中Ⅰ、Ⅱ表示染色体,①②③④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共含有2个四分体
B.①②为一对姐妹染色单体
C.③④之间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D.此图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
解析:图中细胞正在联会,处于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四分体时期),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共有2个四分体,A正确,D错误;①②为染色体Ⅱ上的一对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③④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交换相应片段,C正确。
4.下列有关人的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在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在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
D.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核DNA含量可能相同
√
解析: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B错误;减数分裂Ⅱ后期和减数分裂Ⅰ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故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核DNA含量不相同,D错误。
NO.2
聚焦 学案二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一)理清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学案设计
(二)多角度辨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探|究|学|习|
下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部分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像有哪些 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提示:D和E;分别是次级卵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
(2)一定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图像有哪些 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提示:B和G;分别是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
(3)A中发生的现象叫什么 C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提示:A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C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4)F细胞的具体名称是什么
提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5)胚胎发育早期分裂活动旺盛,却不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据此分析,卵原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最终只产生一个卵细胞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形成的卵细胞较大,便于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
|认|知|生|成|
1.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异同的比较
(以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为例)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分裂图像的辨析
根据细胞质分配特点和有无同源染色体快速判断几种细胞分裂图像
(三)建模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变化
时期 相关变化
间期 核DNA(染色体)复制:①核DNA分子数加倍;②形成染色单体;③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由1∶1→1∶2
减数分裂Ⅰ 结束时 ①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②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以及染色单体数均减半
减数分裂Ⅱ 后期 着丝粒分裂:①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消失;
②染色体数加倍;③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由1∶2→1∶1
减数分裂Ⅱ 结束后 ①染色体和核DNA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②核DNA分子数再次减半
[典例] 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含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C时期核DNA 含量变化是由于 。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相应区段互换,发生在图甲中的 时期。
(2)根据图乙中的细胞 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依据是
。图乙中b细胞的名称为 细胞,对应图甲中的 时期。图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DNA(染色体)复制
CD
d
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次级精母
DE
c和d
(3)请在图丙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MⅠ、MⅡ分别指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请标出纵坐标、画出曲线)。
[答案]
[解析] (1)图甲中BC时期核DNA 含量变化是由于DNA(染色体)复制;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有时会发生互换,发生在图甲中的CD时期。
(2)根据图乙中的细胞d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因为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处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因此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图乙中b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赤道板上,为减数分裂Ⅱ的中期,b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对应图甲中的DE段;图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c和d。
(3)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见答案。
迁移训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的分裂都是不均等的。( )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 )
(3)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
(4)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所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个数比为1∶1。( )
×
×
×
×
2.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或所处时期正确的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减数分裂Ⅰ后期
D.有丝分裂后期
√
解析:据题图可知,图中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且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雌性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B符合题意。
3.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相关物质数目的变化情况。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和 DNA含量变化情况的曲线分别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③② D.④①
√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其中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发生减半;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核DNA数目不变;减数分裂Ⅱ末期完成后,暂时加倍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目再次减半。故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和 DNA含量变化情况的曲线分别是③和②,C正确。
4.下列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与精子形成的不同点是 ( )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等 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
解析:次级卵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都将进行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Ⅱ与普通的有丝分裂过程相似但不同,①不符合题意;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四个精子,②符合题意;一个卵原细胞和一个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分别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③不符合题意;卵细胞形成时不经过变形,而精子形成过程有变形阶段,④符合题意;初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而初级精母细胞均等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相等,⑤符合题意;卵细胞和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是初级性母细胞的一半,⑥不符合题意。故选A。
5.下图为高等动物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精细胞
B.乙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C.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
解析:甲细胞均等分裂,且无同源染色体,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A错误;乙细胞均等分裂,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丙细胞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丙中的M、m由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
随堂小结——即时回顾与评价
NO.3
一、建构概念体系
二、融通科学思维
1.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8条(2n=8),经过减数分裂Ⅰ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级精母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2.猫的体细胞有30条染色体(2n=30),观察到某细胞正处于分裂过程,其特点是移向细胞每一极各有15条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由此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猫的性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由此特点可以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是极体
三、综合检测反馈
√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联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形成四分体
B.形状和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都是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联会
D.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解析: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形成四分体,A错误;形状和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B错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联会,C正确;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D错误。
2.在某高等动物的生殖器官中观察到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1展示了三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仅画出部分关键染色体),图2展示了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内三项指标的数量关系。若该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2n,且图2的三项指标中有一项为“同源染色体对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1的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的Ⅱ细胞
B.图1的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对应于图2的Ⅲ细胞
C.图1的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对应图2的Ⅰ细胞
D.图2的Ⅰ细胞继续分裂可能变成Ⅱ、Ⅲ、Ⅳ的任意一种
√
解析:图1的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为4n,核DNA数目为4n,姐妹染色单体数目为0,同源染色体对数为2n,对应于图2的Ⅱ细胞(b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c表示姐妹染色单体数目,a表示染色体数目),A正确;图1的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a)为n,同源染色体对数(b)为0,姐妹染色单体数目(c)为2n,对应于图2的Ⅳ细胞,B错误;图1的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a)为2n,同源染色体对数(b)为n,姐妹染色单体数目(c)为4n,对应于图2的Ⅰ细胞,C正确;
图2的Ⅰ细胞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Ⅱ前期的细胞,该细胞可进行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故图2的Ⅰ细胞继续分裂可能变成Ⅱ(有丝分裂后期)、Ⅲ(减数分裂Ⅱ后期)、Ⅳ(减数分裂Ⅱ前、中期)的任意一种,D正确。
3.图1是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变化曲线,图2、图3是该动物某器官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1中CD段染色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1∶2
B.据图2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C.图2所示细胞处于图1中AB段,图3所示细胞则处于图1中EF段
D.图3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
解析:图1中CD段染色体数目减半,为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细胞内着丝粒还没有断裂,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故细胞内染色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1∶2,A正确。图2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B正确。图2所示细胞为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图1中AB段;图3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处于图1中EF段,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因此图3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应为(第一)极体,D错误。
4.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示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含图甲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精细胞
B.图甲中染色体①②组成一个四分体,二者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分离
C.形成图乙细胞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D.图甲可对应图丙的b,与其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的d、e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
解析:含图甲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精细胞,A正确。图甲中染色体①②组成一个四分体,二者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分离,B正确。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图乙所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形成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错误。
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b细胞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且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为减数分裂Ⅰ的细胞,可对应图甲细胞;d细胞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为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的细胞;e细胞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为精细胞,那么b、d、e细胞在同一次减数分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D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
NO.4
(A级选择题每小题2分,B级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检测满分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A级 强基固本
1.关于四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观察到四分体的时期只是减数分裂Ⅰ前期
B.人类造血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多可观察到23个四分体
C.减数分裂Ⅰ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分裂,细胞内四分体个数也减半
D.存在四分体的细胞中,必然存在染色单体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解析:可以观察到四分体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前期和减数分裂Ⅰ中期,A错误;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人类造血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察不到四分体,B错误;减数分裂Ⅰ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分裂,子细胞内没有四分体,C错误;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存在四分体的细胞中,必然存在染色单体,D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2.若受精作用形成20个受精卵,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几个精原细胞和几个卵原细胞 ( )
A.20,20 B.5,5
C.20,5 D.5,20
√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最终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最终形成1个卵细胞,因此形成2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5个精原细胞和20个卵原细胞,D正确。
3.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说法错误的是 ( )
A.卵原细胞的部分子细胞最终退化消失,精原细胞的子细胞不退化消失
B.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加倍
C.卵细胞不经过变形过程,精子经过变形过程
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均进行均等的细胞质分裂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
解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最终只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最终退化消失);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子(不会退化消失),A正确。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也暂时加倍,B错误。卵细胞不经过变形过程;精子的形成过程需要变形,C正确;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均进行均等的细胞质分裂,D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
4.如图表示某雌性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一个
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
了部分片段
B.1、8染色单体可同时存在于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
C.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8个核DNA分子
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只可能产生一种成熟的生殖细胞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图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由题图可知,此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染色体互换,A错误;1、8染色单体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故1、8染色单体可同时存在于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B正确;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8个核DNA分子,C正确;该细胞为雌性动物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只可能产生一种成熟的生殖细胞(卵细胞),D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5.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不考虑染色体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A.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B.甲、乙、丙、丁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若甲细胞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据图可知,甲、丙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乙、丁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故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A正确;乙、丁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丙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错误;若甲细胞(基因型为AAaaBBbb)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一个与之相同,另外两个与之互补,为aB、Ab、Ab,D错误。
6.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XX型,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为XO型。关于基因型为AaXRO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蝗虫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该蝗虫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只有两种基因型
C.减数分裂Ⅰ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
D.该蝗虫可产生4种精子,其基因型为AO、aO、AXR、aXR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雄性蝗虫体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雄性蝗虫细胞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A正确;该蝗虫基因型为AaXRO,由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若不考虑变异,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有2个次级精母细胞,两种基因型,但该个体有多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可有四种基因型(AAOO、aaOO、AAXRXR、aaXRXR),因此可产生四种基因型(AO、aO、AXR、aXR)的配子,B错误,D正确;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雄蝗虫的性染色体为X和O,经减数分裂Ⅰ得到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只有1个含有X染色体,即减数分裂Ⅰ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C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7.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2种
B.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相同
C.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皮肤表皮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哺乳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粒数目始终相同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高等动物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有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三种,A错误;由于神经细胞高度分化,其核DNA不发生复制,所以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B正确;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皮肤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中的染色体(质)数目,C正确;着丝粒数目可代表染色体数目,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粒,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粒数目始终都相同,D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8.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C.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都经历了减数分裂过程,该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A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是否需要变形、生殖细胞数目等方面均不同,B错误;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但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导致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有差别,C错误;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因此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25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9.(16分)细胞的增殖是细胞一个重要的生命历程,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某植物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1所示,此细胞中染色体将要进行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图2表示某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可能是
。该雌性动物减数分裂Ⅰ中期的赤道板两侧会存在 ______个四分体。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向细胞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加倍
卵细胞或极体
3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3)图3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
①图中a表示 ,b表示 。
②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未增殖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体。
③在图中的四个时期中,理论上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
(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
染色体
核DNA
2n
Ⅲ、Ⅳ
次级精母细胞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1)图1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下一时期为减数分裂Ⅱ后期。可见,图1细胞中染色体将要进行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向细胞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加倍。
(2)图2细胞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3条染色体。若用图2表示某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则它的名称可能是卵细胞或极体。该雌性动物的体细胞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Ⅰ中期的赤道板两侧会存在3个四分体。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3)①在图3中,时期Ⅲ和Ⅳ中a的数量是Ⅰ、Ⅱ中的一半,而各时期中b的数量与a相等或者是a的2倍,说明a 表示染色体,b表示核DNA,时期Ⅲ表示减数分裂Ⅱ前、中期,Ⅳ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②由①分析可知,该高等雄性动物的未增殖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③在图中的四个时期中,时期Ⅰ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时期Ⅱ表示减数分裂Ⅰ,时期Ⅲ表示减数分裂Ⅱ前、中期, Ⅳ为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可见,理论上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Ⅲ、Ⅳ,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B级 发展提能
10.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果蝇(2n=8)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 ”和“ ”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箭头所示;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A.若图甲细胞中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B.图甲中荧光点从①向②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
C.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乙的BC段,图乙BC段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8条
D.图甲中荧光点移动到④时,细胞处于图乙的DE段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是2n=8,若图甲细胞中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说明该果蝇为雄性,图甲进行的是减数分裂Ⅰ,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图甲中荧光点从①向②移动的过程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由散乱分布到紧密靠在一起,染色体的行为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前期,B正确;图甲进行的是减数分裂Ⅰ,染色体变化处于图乙的BC段,此区段染色体数为8条或4条,C错误;图甲中荧光点移动到④时,即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其时期为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处于图乙的BC段,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1.下表是珍珠贝(精原细胞中有1条Y染色体,Y 染色体与X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细胞类型 a b c d e
染色体数量 4n 2n 2n n n
核DNA分子数量 4n 4n 2n 2n n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A.在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
B.若5种细胞类型全取自精巢,细胞c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
C.若细胞类型b、d、e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D.细胞类型a和c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b和d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也相同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细胞类型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细胞类型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或减数分裂Ⅰ,有同源染色体;细胞类型c的染色体数目等于核DNA分子数目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所以可能是体细胞或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的细胞,可能有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没有;细胞类型d为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细胞,细胞类型e为精细胞,二者均无同源染色体,A正确。若5种细胞类型全取自精巢,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c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故其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B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b处在减数分裂Ⅰ,d处在减数分裂Ⅱ的前期和中期,e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所以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C正确。细胞类型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类型c可能是体细胞或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的细胞,细胞类型a和c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不一定相同;b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d为减数分裂Ⅱ的前期或中期细胞。故b和d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不相同,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2.(10分)免疫荧光染色法是使特定蛋白质带上荧光素标记的示踪技术。图1是用该技术处理的正常小鼠(染色体数目为40)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图像,图2是该小鼠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图1细胞中应有 条染色体,所处时期为 ,该细胞取自雄性小鼠的 (填器官)。
(2)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的相对值,则处于cd段的细胞中 (填“有”或“没有”)同源染色体。
(3)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比值,则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2中 段。
40
减数分裂Ⅰ前期
睾丸
没有
ab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1)图1是用该技术处理的正常小鼠(染色体数目为40)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图像,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为40条;图1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有联会现象;雄性小鼠减数分裂的场所在睾丸。
(2)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的相对值,则处于cd段的细胞的产生过程中由于经过了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因此,此时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3)若图2纵坐标表示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比值,则纵坐标的数值是1/2和1,而图1所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核DNA分子,则处于图2中ab段。课时跟踪检测(六) 减数分裂
(A级选择题每小题2分,B级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检测满分50分)
A级 强基固本
1.关于四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以观察到四分体的时期只是减数分裂Ⅰ前期
B.人类造血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多可观察到23个四分体
C.减数分裂Ⅰ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分裂,细胞内四分体个数也减半
D.存在四分体的细胞中,必然存在染色单体
2.若受精作用形成20个受精卵,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几个精原细胞和几个卵原细胞 ( )
A.20,20 B.5,5
C.20,5 D.5,20
3.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说法错误的是 ( )
A.卵原细胞的部分子细胞最终退化消失,精原细胞的子细胞不退化消失
B.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加倍
C.卵细胞不经过变形过程,精子经过变形过程
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均进行均等的细胞质分裂
4.如图表示某雌性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部分片段
B.1、8染色单体可同时存在于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
C.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8个核DNA分子
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只可能产生一种成熟的生殖细胞
5.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不考虑染色体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B.甲、乙、丙、丁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若甲细胞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
6.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XX型,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为XO型。关于基因型为AaXRO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蝗虫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该蝗虫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只有两种基因型
C.减数分裂Ⅰ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
D.该蝗虫可产生4种精子,其基因型为AO、aO、AXR、aXR
7.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2种
B.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相同
C.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皮肤表皮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哺乳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粒数目始终相同
8.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C.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9.(16分)细胞的增殖是细胞一个重要的生命历程,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植物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1所示,此细胞中染色体将要进行的主要变化是 。
(2)若用图2表示某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可能是 。该雌性动物减数分裂Ⅰ中期的赤道板两侧会存在 个四分体。
(3)图3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
①图中a表示 ,b表示 。
②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未增殖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③在图中的四个时期中,理论上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 。
B级 发展提能
10.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果蝇(2n=8)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箭头所示;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图甲细胞中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B.图甲中荧光点从①向②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
C.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乙的BC段,图乙BC段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8条
D.图甲中荧光点移动到④时,细胞处于图乙的DE段
11.下表是珍珠贝(精原细胞中有1条Y染色体,Y 染色体与X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细胞类型 a b c d e
染色体数量 4n 2n 2n n n
核DNA分子数量 4n 4n 2n 2n n
A.在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
B.若5种细胞类型全取自精巢,细胞c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
C.若细胞类型b、d、e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D.细胞类型a和c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b和d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也相同
12.(10分)免疫荧光染色法是使特定蛋白质带上荧光素标记的示踪技术。图1是用该技术处理的正常小鼠(染色体数目为40)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图像,图2是该小鼠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细胞中应有 条染色体,所处时期为 ,该细胞取自雄性小鼠的 (填器官)。
(2)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的相对值,则处于cd段的细胞中 (填“有”或“没有”)同源染色体。
(3)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比值,则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2中 段。
课时跟踪检测(六)
1.D 2.D 3.B
4.选A 图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由题图可知,此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染色体互换,A错误;1、8染色单体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故1、8染色单体可同时存在于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B正确;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8个核DNA分子,C正确;该细胞为雌性动物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只可能产生一种成熟的生殖细胞(卵细胞),D正确。
5.选A 据图可知,甲、丙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乙、丁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故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A正确;乙、丁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丙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错误;若甲细胞(基因型为AAaaBBbb)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一个与之相同,另外两个与之互补,为aB、Ab、Ab,D错误。
6.选B 结合题意可知,雄性蝗虫体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雄性蝗虫细胞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A正确;该蝗虫基因型为AaXRO,由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若不考虑变异,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有2个次级精母细胞,两种基因型,但该个体有多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可有四种基因型(AAOO、aaOO、AAXRXR、aaXRXR),因此可产生四种基因型(AO、aO、AXR、aXR)的配子,B错误,D正确;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雄蝗虫的性染色体为X和O,经减数分裂Ⅰ得到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只有1个含有X染色体,即减数分裂Ⅰ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C正确。
7.选A 高等动物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有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三种,A错误;由于神经细胞高度分化,其核DNA不发生复制,所以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B正确;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皮肤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中的染色体(质)数目,C正确;着丝粒数目可代表染色体数目,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粒,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粒数目始终都相同,D正确。
8.选A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都经历了减数分裂过程,该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A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是否需要变形、生殖细胞数目等方面均不同,B错误;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但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导致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有差别,C错误;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因此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25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D错误。
9.(1)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向细胞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加倍 (2)卵细胞或极体 3 (3)①染色体 核DNA ②2n ③Ⅲ、Ⅳ 次级精母细胞
10.选B 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是2n=8,若图甲细胞中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说明该果蝇为雄性,图甲进行的是减数分裂Ⅰ,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图甲中荧光点从①向②移动的过程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由散乱分布到紧密靠在一起,染色体的行为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前期,B正确;图甲进行的是减数分裂Ⅰ,染色体变化处于图乙的BC段,此区段染色体数为8条或4条,C错误;图甲中荧光点移动到④时,即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其时期为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处于图乙的BC段,D错误。
11.选D 细胞类型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细胞类型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或减数分裂Ⅰ,有同源染色体;细胞类型c的染色体数目等于核DNA分子数目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所以可能是体细胞或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的细胞,可能有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没有;细胞类型d为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细胞,细胞类型e为精细胞,二者均无同源染色体,A正确。若5种细胞类型全取自精巢,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c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故其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B正确。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b处在减数分裂Ⅰ,d处在减数分裂Ⅱ的前期和中期,e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所以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C正确。细胞类型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类型c可能是体细胞或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的细胞,细胞类型a和c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不一定相同;b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d为减数分裂Ⅱ的前期或中期细胞。故b和d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不相同,D错误。
12.解析:(1)图1是用该技术处理的正常小鼠(染色体数目为40)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图像,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为40条;图1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有联会现象;雄性小鼠减数分裂的场所在睾丸。
(2)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的相对值,则处于cd段的细胞的产生过程中由于经过了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因此,此时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3)若图2纵坐标表示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比值,则纵坐标的数值是1/2和1,而图1所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核DNA分子,则处于图2中ab段。
答案:(1)40 减数分裂Ⅰ前期 睾丸 (2)没有 (3)ab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