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2023级
8 考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2025年 8 15
、单选题(每 题 3分,共 48分)
新沂市 推进 标准农 建设,通过建设 间沟渠路配套设施等措施,将旱 改造为旱涝
保收的 , 幅提 粮 产量。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新沂市继续开展农 退 示范区建设。
项 建成后,沟道内污 变清 ,有效改善了农 态环境,保障了耕地质量与粮 安全。据此
完成下 题。
1.新沂市旱 改 后,粮 产量显著提 的主要原因是( )
A. 壤肥 改善 B.复种指数提 C.灌溉 源充 D. 利设施完善
2.新沂市开展农 退 示范区建设的直接 的是( )
A.减轻 流失 B.收集 灌溉 C.防控农业污染 D.保障粮 安全
3.新沂市 标准农 建设对保障耕地资源安全和粮 安全的意义是( )
①优化耕地布局,提 地利 率②改善农 态,促进可持续发展
③提升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④增强抗灾能 ,稳定粮 总产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发经济是企业在产品、业态、模式、服务以及技术等多个维度进 创新 发活动的综合经
济现象,其核 特质在于“ 次”,涵盖了新品发布会、新业态 店开业、新技术 次应 展示等多
种形式。2025年 2 ,成都市锦江区挂牌成 全国 个 发经济发展促进中 ,着 推动全球新
品 发、 店经济等业态。据此完成下 题。
4.成都市锦江区挂牌成 全国 个 发经济发展促进中 主要依托于( )
①消费市场活跃,居 购买能 强②原料供给充 ,产业链较为完整
③制造业较发达, 业产品成本低④ 校密集, 才与创新资源集聚
⑤政策 持 度 ,配套服务完善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5. 发经济的发展对成都市锦江区产 的影响主要是( )
A.促进产业梯度转移 B.推动产业均衡发展
C.压缩城市低效空间 D.重塑城市核 商圈
北 七星属 熊座的 部分,由七颗星组成,
因七星曲折如 ,故得其名。把“ 天璇” 和“ 天枢”
假想的线连接起来,并向“ 天枢” 向延 5倍
便可找到北极星——常被 作指示 向和识别星座
的标志。下图为 3 中旬某研学 组在某地拍摄并
标注的星空图。完成下 题。
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6.拍摄时该同学 朝( )
A.东北 B. 北 C.东南 D. 南
7.推测该研学 组所在拍摄地( )
A.可能位于南半球 B.位于 纬度地区 C.晴天多,云量少 D.距离 城市较近
基岩海岸地区海蚀凹槽的位置有效表示了潮汐 潮位的变化、 尺度 候环境、地质环境的
演化。 平岛位于 连市 南部海岸的旅顺南路发端处,基岩海岸发育,研究表明, 平岛东海
岸区存在着具有明显时间序列的海蚀凹槽。下图为
平岛局地海蚀凹槽的分布图,甲海蚀凹槽形成早于
丁,丁形成时间早于丙。据此完成下 题。
8.图示中的甲、 海蚀凹槽( )
A.延伸 向与海岸线垂直
B.形成时位置 于 潮位
C.拓展 向与海岸线平
D.形成时间晚于海蚀平台
9.利于任 海蚀凹槽形成的条件有( )
①地壳剧烈抬升或下沉 ②潮流潮差变化较
③ 候条件较为稳定 ④离岸 强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图示中的海蚀凹槽在形成过程中( )
A. 形成时间早于甲 B.与丁相 ,丙形成时 候较为温暖
C.甲形成后地壳下沉 D.与丁相 ,丙形成时 候波动较
海南岛东 海岸地形等 然环境差异 ,东海岸以台地为主,平原为辅,且东南部多 地;
海岸以平原为主,台地为辅, 地少。海南岛东 海岸 然环境差异使得两岸乡村传统聚落景
观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下表示意海南岛东 海岸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的特征 较。据此完成下
题。
位置 规模 选址 庭院 建筑
院墙矮 ,院 建筑低矮,密度 ;少窗或 窗;檐廊较 或
东海岸 较 坡地
落狭 檐廊
院墙较 ,院
海岸 较 由 建筑 ,密度 ;窗洞、 洞和檐廊较
落宽
11.海南岛东海岸聚落景观呈现带状, 海岸聚落景观形态呈现团状。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
素是( )
A.地形 B. 候 C.河流 D.海陆位置
12.与 海岸相 ,东海岸乡村传统建筑低矮、密度 、少窗或 窗主要是考虑( )
A.采光 B.排 C.抗 能 D.通 散热
13. 海岸乡村加深檐廊(檐廊是从院落进 建筑的过渡空间)宽度的 的是( )
2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增加建筑美感 B.节约建筑材料 C.提升遮阴效果 D.扩 建筑空间
塔 河由发源于天 脉与喀喇昆仑 的河流汇流 成。塔 河 流 向东流 台特
内陆湖,河流流经天 南坡 前冲积扇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床主要由松散的粉砂构成,河
流南部靠近塔克拉玛 沙漠,河流上游河道 较顺直,河床宽 ,河漫滩 布,河道 宽度在
500~1000m,中游(英巴扎—恰拉)河道弯曲,河道 在 200~500m,下游河道稳定。历史上塔
河是著名的游荡性河流,由于河床的冲淤变化,造成塔 河 流改道频繁,在南北两岸摆
幅达 80~120km。为了综合治理塔 河,造福流域地区,在河两岸采取井柱桩透 丁坝 案治理
流改道。下图示意塔 河流域及阿拉尔河岸丁坝,下表示意塔 河 流各站 1956~1999年
泥沙资料统计。据此完成下 题。
多年平均径流量 多年平均输沙量 汛期多年平均含沙量
河段 站名
(108m3/s) (104t) (kg/m3)
阿拉尔 46.3 2283 6.3
上游
新其满 38.1 1693 5.6
中游 英巴扎 29.4 1197 5.2
下游 恰拉 7 19 0.5
14.关于 1956-1999年塔 河 流 泥沙变化对中上游河床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使中上游河床下切侵蚀加剧
B.多年平均输沙量降低导致中上游河床淤积加快
C.汛期含沙量波动 促使中上游河床形态更稳定
D.上游输沙量相对较 使中游易出现泥沙淤积
15.塔 河中游河道南北 向频繁摆动的原因,不包括( )
A.流经区域地势平坦,缺乏地形约束
B.洪 期 量 ,对河岸冲刷 强
C.地转偏向 使河流始终向同 向侵蚀
D.河道弯曲, 流对凹岸侵蚀作 显著
16.有关丁坝建设对治理塔 河 流改道作 的叙述,错误的是( )
3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丁坝可削弱 流对河岸的冲击,保护河岸
B.丁坝能促使泥沙在坝间淤积,稳定河床
C.丁坝群可调整河 流向,引导河 集中流动
D.丁坝会 幅抬 河流上游 位,阻碍河道变迁
、 选择题(共 3 题,52分)
17.阅读图 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永川区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边缘近三 年间经历了撤县设市和撤市设区两次重要的区划调整,
辖区内多 地和缓丘。得益于区域政策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永川区承接了重庆都市区的部分
产业转移(主要包括汽 及零部件、机器 及智能装备、电 信息等产业),经济总量显著提 ,
城市规模显著扩 ,城市形态发 了巨 的变化。如图示意永川城区空间扩张过程模式。
4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1)说明交通因素对永川城区 20世纪 90年代空间扩张的影响。(4分)
(2)指出 21世纪以来永川城区扩张后的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及影响其形成的主要 然因素。(4
分)
(3)承接重庆都市区产业对永川城市空间 速扩张起到了关键作 。论述承接重庆都市区产
业转移对永川城市空间 速扩张的影响。(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南 是 洲地区最具经济实 的国家,其 柱产业有矿业和能源 业等。南 矿产资
源储量 品位 ,矿业 产历史悠久,具有完备的现代矿业体系和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其中
和钻 产量位居世界 位,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 。下图为南 略图。
材料 南 能源 业基础雄厚, 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资源,电 供应以煤电为主。近年来
因发电和供电系统频发故障,经常出现 规模限电现象。 前,南 政府正在调整和优化能源政
策, 开发太阳能、 能等可再 能源,积极应对全球 候变化,以其实现供电安全稳定并达
成碳减排 标。
(1)从 产 度,说明南 和钻 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强竞争 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说出近年来南 能源 业发展 临的主要问题。(6分)
(3)从 候 度,分析南 开发可再 能源的原因。(6分)
5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硒是 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 ,摄 过多会中毒,但适量摄 则对癌症等多种疾病的
防治有功效。湖北恩施新塘有“全球唯 探明独 硒矿床”,是我国著名的 硒区。 塘坝地势四周
,中间低,由于当地在 20世纪 50年代 规模砍伐森林等 系列 类活动,饮 硒超标,1963
年间村 出现硒中毒症状。
材料 近年来,研究 员发现, 壤中硒元素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存在于有机质
中的硒较稳定。下图示意恩施沙地乡不同海拔区域 壤硒(Se)含量。近 年,沙地乡致 于建
造富硒康养示范 镇,形成富硒 、富硒茶叶、富硒 三 特 。
(1)简述富硒 壤的形成过程。(4分)
(2)从森林破坏 度,分析 塘坝地区硒中毒暴发的原因。(6分)
(3)描述沙地乡低海拔处 壤硒含量的特征,并从有机质的 度,分析其 然成因。(8分)
6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三年级 8 考地理参考答案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C C D A C D C B A C C D C D
1.旱 改 过程中,题 未提及 壤肥 有显著改善,且这不是粮 产量显著提 的主要原因,
A错误;新沂市的 候等条件未因旱 改 发 明显变化,复种指数不会因此 幅提 ,B错误;
灌溉 源充 只是 ,单独的灌溉 源充 不能完全解释粮 产量显著提 ,C错误;通过
建设 间沟渠路配套设施, 利设施完善,能实现旱涝保收,这是粮 产量显著提 的主要原因,
D正确。故选 D。
2.题 强调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农 退 示范区建设,重点不在减轻 流失,A错误;
主要 的不是收集 灌溉,B错误;开展农 退 示范区建设,使沟道内污 变清 ,直接
的是防控农业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C正确;保障粮 安全是最终 的,不是直接 的,D
错误。故选 C。
3. 标准农 建设通过合理规划,优化耕地布局,提 地利 率,①正确;改善农 态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耕地资源安全和粮 安全,②正确;题 中未体现提升农业技
术相关内容,③错误;完善 利设施等增强了抗灾能 ,稳定粮 总产量,保障粮 安全,④正
确。排除 ACD,B正确。故选 B。
4.成都作为 南地区经济中 ,居 购买 强,消费市场活跃,为百货经济和新品 发提供了需
求基础,①正确; 发经济主要是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等经济活动,以服务业和创新产
业为主,并 业,原料供给和制造业成本低与其关联较弱,②③错误; 校聚集带来 才与创
新资源,有助于百货经济的业态创新,如新品设计、营销策划等,④正确;成 全国 个 发经
济促进中 ,离不开政策的 持,完善的配套服务也有助于 发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⑤正
确。综上,C正确,排除 ABD。故选 C。
5. 发经济强调创新与“ 次”活动(如新品发布),作为 端服务业,可能加剧区域产业分化,
直接促进产业梯度转移或产业均衡发展,AB错误; 发经济的发展会促使城市空间资源向 效
创新产业配置,对压缩城市低效空间有积极作 ,但 “主要影响”,更侧重商业升级,C错误;
发经济通过 店、新品发布等吸引客流,提升商圈竞争 (如成都 IFS、太古 ),重塑商业格局,
D正确。故选 D。
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极星位于北 七星的“天璇”和“天枢”两颗星的延 线上,将假想线段从“天
璇”向“天枢” 向延伸,延伸 “天璇”和“天枢”之间距离的五倍处, 约就是北极星的位置。从图
示区域看,北极星位于图 的左下 位置,北极星指示的 向为正北,北 星位于图 的中间部
位,因此,绘制该图时该同学 朝东北 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7.根据所学知识,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仰 等于当地的地理纬
度,据图可判断该地纬度较低,南半球 法观测北极星,AB错误;天 观测选址有较 的要求,
晴天多、云量少, 透明度 有利于天 观测, 城市光污染较为严重,对天 观测有明显
的 扰,D错误,C正确。故选 C。
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8.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海蚀凹槽延伸 向应与海岸线相平 ,A错误。海蚀凹槽应位于 潮位
或 潮位偏下的位置,利于受潮流和海浪的持续侵蚀作 ,B错误。海蚀凹槽的拓展 向应与潮
流 致,拓展 向与海岸线垂直或斜交,C错误。海蚀凹槽持续发展易形成海蚀洞,海蚀洞塌陷
形成海蚀崖,海蚀崖的持续后退形成海蚀平台, 前,甲、 海蚀凹槽位于海蚀平台的陆地 侧,
应是海蚀平台发育之后,潮流到达甲、 位置形成海蚀凹槽,海蚀凹槽形成时间晚于海蚀平台,D
正确。故选 D。
9.地壳剧烈抬升或下沉,潮流和海浪较难形成对某 基岩区稳定持续的侵蚀作 ,不利于海蚀凹
槽的形成,①错误。潮流潮差 ,利于潮流侵蚀作 稳定持续进 ,利于海蚀凹槽的形成,②正
确。 候条件稳定,海平 位置稳定,潮流对基岩侵蚀位置变化 ,利于海蚀凹槽的形成,③正
确。离岸 会削弱潮流的强度,不利于海蚀凹槽的形成,④错误。故选 C。
10.结合材料,甲海蚀凹槽形成早于丁,说明甲形成后地壳抬升,甲 前海拔位置最 ,应最先
形成,地壳持续抬升,然后形成 ,因此, 形成时间晚于甲,AC错误。丙、丁形成时地壳稳定,
丁形成时间早于丙,说明丁形成后,海平 上升 ,使得丙海蚀凹槽形成,说明与丁相 ,丙形成
时 候更暖湿,海平 上升,B正确。 候条件稳定,海平 位置稳定,潮流对基岩侵蚀位置变
化 ,利于海蚀凹槽的形成,两地凹槽形成时 候均较稳定,D错误。故选 B。
11.由材料可知,东海岸以台地为主,平原为辅,且东南部多 地,地形起伏较 ,聚落受地形
限制,只能沿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呈带状分布; 海岸以平原为主,台地为辅, 地少,地形平
坦开阔,聚落可以较为 由地向四周扩展,从 形成团状分布,所以地形是导致东 海岸聚落景
观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A正确。海南岛整体属于热带季 候,东 海岸 候差异不 ,不是
导致聚落景观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B错误。表格中未体现出河流对东 海岸聚落景观形态差异
的影响,且从材料信息来看,河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东 海岸都处于临海位置,不是
造成聚落景观形态差异的关键因素,D错误。故选 A。
12.结合所学可知,海南岛东海岸受台 影响 ,东海岸乡村传统建筑通过降低建筑 度,增加
建筑密度,减少或 檐廊等,提 抗 能 应对台 灾害,C正确;少窗或 窗不利于采光,A
错误;建筑低矮、密度 与排 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少窗或 窗也不是为了排 ,B错误;少
窗或 窗不利于通 散热,D错误。故选 C。
13. 海岸地形以平原为主,位于夏季 的背 坡,降 较少, 候炎热,光照强,加深檐廊宽
度能遮挡更多阳光,提升遮阴效果,改善建筑内及院落的 候,C正确;增加美感不是主要 的,
A错误;加深宽度不会节约材料,也不是为了扩 建筑空间(檐廊是过渡空间,不是建筑主体空
间),BD错误。故选 C。
14.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 流侵蚀能 减弱,中上游河床下切侵蚀不会加剧,A错误;多年平
均输沙量降低,带来的泥沙减少,中上游河床淤积会减缓,B错误;汛期含沙量波动 ,说明泥
沙输移变化 ,会使中上游河床形态更不稳定,C错误;从资料看,上游输沙量相对较 ,中游
流速相对变缓,易出现泥沙淤积,D正确。故选 D。
15.塔 河流经区域地势平坦,对河道约束 ,容易摆动,A错误;洪 期 量 ,增强了对
河岸的冲刷 ,易导致河道摆动,B错误;虽然存在地转偏向 ,但在弯曲河道中, 流对凹岸
的侵蚀等作 更为关键,且塔 河中游并 因单 地转偏向 始终向同 向侵蚀 摆动,C
2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正确;河道弯曲处, 流对凹岸侵蚀显著,会使河道不断摆动,D错误。故选 C。
16.丁坝伸 河道,能削弱 流对河岸的冲击,起到保护河岸的作 ,A正确,不符合题意;丁
坝使 流速度减慢,促使泥沙在坝间淤积,有利于稳定河床,B正确,不符合题意;多个丁坝组
成丁坝群,可调整河 流向,引导河 集中流动,C正确,不符合题意;丁坝不会 幅抬 河流
上游 位,也不能完全阻碍河道变迁,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
17.【答案】(1)(初期)受成渝铁路和成渝公路的带动,城区沿两条交通 道呈带状发展(或沿
两条 道形成 城重 );(后期)受成渝 速(下道 )的影响,城区主要向北扩张(或受铁路
的割裂(阻隔)作 ,城市向南扩张缓慢)。(4分)
(2)多核 (或组团式); 然因素:地形。(4分)
(3)永川主要承接重庆都市区的第 产业(或 业);第 产业(或 业)发展需要庞 的 业
地, 量 业 地直接导致了城区 积的 速扩张;第 产业(或 业)发展加速了周边乡村
(或乡镇) 的不断涌 ,以居住和服务为主的 地开发需求不断扩 。(6分)
【分析】本题以重庆永川区的城市空间扩张为材料,涉及影响城市 积扩展的因素、城市空间结
构、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 调 地理知识的能 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20世纪 90年代初期受成渝铁路和成渝公路的带动,城区沿两条交通 道
呈带状发展;20世纪 90年代后期受成渝 速出 的影响,城区主要向北扩张,然 城区受铁路
的割裂作 ,难以向南扩展,城市向南扩张缓慢。
(2)由图可知,21世纪以来永川城区扩张的空间 向为向东向南;内部空间结构模式为多核 模
式;由材料可知,重庆地区多 地和丘陵,形成的主要 然因素是地形。
(3)由材料可知,永川主要承接重庆都市区的汽 及零部件、机器 及智能装备、电 信息等第
产业;第 产业发展需要庞 的 业 地, 量 业 地直接导致了城区 积的 速扩张;第
产业发展加速了对周边地区剩余劳动 的吸引,使得周边乡村 的不断涌 ,进 导致以居
住和服务为主的 地开发需求不断扩 。
18.【答案】(1)矿产品位 ,品质好;历史悠久,加 经验丰富, 艺先进;完备的现代矿业体
系,协作条件优越;开采冶炼技术先进,产品质量 ; 产规模 ,降低 产成本。(8分)
(2)电 基础设施 化(发电、供电设备 化);能源结构单 (电 结构单 );电 供应不稳
定;环境( )污染严重。(6分,任答 3点得 6分)
(3)全球 候变化(变暖),海平 上升,威胁南 沿海低地;
南 纬度较低,太阳 度较 (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南 (南部)受 和(北部)信 影响 , 能资源丰富。(6分)
【分析】本题以南 的能源结构等材料为背景,考查 业的区位因素、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以
及转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 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 地理知识的能 ,培养学 区域
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 素养。
【详解】(1)注意限定 度“ 产 度”以及审题关键信息“较强竞争 ”。结合材料“南 矿产资源
储量 品位 ,矿业 产历史悠久,具有完备的现代矿业体系和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其中
和钻 产量位居世界 位,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 ”。由此可知,其矿产矿产品位 ,原材
3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料的品质好,竞争 强;矿业 产历史悠久,加 经验丰富, 艺先进,竞争 强;具有完备的
现代矿业体系和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企业间的协作条件优越,且开采冶炼技术先进,产品质量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强;矿业是其 柱产业,其 产规模 ,规模效益明显,可以显著降低
产成本,进 步增强其竞争 。
(2)结合材料“ 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资源,电 供应以煤电为主”可知,其能源 业的结构单 ,
以煤电为主, 期的媒体燃烧导致 污染较为严重。结合材料“近年来因发电和供电系统频发故
障,经常出现 规模限电现象”可知,其发电、供电设备 化,电 基础设施 化,导致电 供应
不稳定。
(3)注意限定 度“ 候 度”。结合材料“积极应对全球 候变化,以其实现供电安全稳定并达成
碳减排 标”可知,由于 候变暖,海平 上升,威胁南 沿海低地,所以需要 开发可再 能
源,降低碳排放,环境 候变暖对其产 的不利影响。结合材料“ 开发太阳能、 能等可再
能源”可知,还可以分析其太阳能、 能的开发条件。结合图示信息,南 纬度较低,太阳 度较
,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开发利 太阳能资源;结合纬度和 环流等知识,南
南部受 影响 ,北部受信 影响 , 能资源丰富,可以开发 能资源。
19.【答案】(1)富硒岩 化,释放硒元素; 物循环使硒元素在 壤表层富集。(4分)
(2)岩 裸露,加剧 化;植被固 能 下降,流 冲刷加剧;地势低洼,硒随径流汇聚。(6分
)
(3)海拔低,硒含量较低。海拔低, 温 ,有机质分解速率较快;硒稳定性降低,易被淋溶或
侵蚀,易被植物吸收, 壤硒含量降低。(8分)
【分析】本 题以湖北恩施富硒 壤与康养 镇为材料,涉及 壤形成、环境问题成因、 壤特
征分析、产业发展关联等内容,考查学 获取地理信息、调动知识、阐释地理事物的能 ,综合
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富硒岩 经 期 化作 ,其中的硒元素逐渐释放到周围环境中。随后,通过 物
循环过程,植物吸收 壤中的硒元素,死亡后残体经微 物分解,将硒元素重新归还到 壤表层。
如此反复,硒元素在 壤表层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了富硒 壤。
(2)森林破坏后,原本被树冠遮蔽的岩 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受温度、 等因素影响,岩
化作 加剧,更多的硒元素从岩 中释放出来;同时,森林植被的根系具有固 作 ,植被遭
破坏后固 能 下降,降 形成的地表径流对 壤的冲刷作 增强,使得 壤中的硒元素更易被
冲刷; 塘坝地势四周 、中间低,被冲刷下来的含硒物质随径流不断汇聚于此,导致该地区
硒含量 幅升 ,最终引发硒中毒暴发。
(3)读图可知,沙地乡低海拔处 壤硒含量特征为含量较低。从有机质 度来看,低海拔地区
温较 ,微 物活动旺盛,使得有机质分解速率加快; 壤中硒元素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
系,且存在于有机质中的硒较稳定;在 温环境下,硒稳定性降低, 易随地表径流淋溶或
被 侵蚀带 ,另 也易被植物吸收利 ,最终导致低海拔处 壤硒含量降低。
4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