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美丽的小兴安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次说课将包括说教学设计思路、说教学设计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及手段、说教学过程六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独立是、充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全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以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读中碰撞、读中顿悟,并随机以说促读,读使对话过程得以升华,让枯燥的文字,在学生心中变成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另外,以情启思,以思促情,情思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主张。因此,在课堂上我构建了“情中研读,境中探究”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而编排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较好,但是阅读能力比较薄弱,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还只停留在以情节判断作品好坏这一浅层面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帮助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总——分——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方式,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使文章层次清晰,内容清楚丰富,因此我设计的重、难点分别是:
重点: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语概括段落大意。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一)说说教法:
德国教育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本课中,我结合远程教育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的引进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另外,我还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在教学中,把读书放在首位,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说说学法:
朱熹曾说:读书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渗透"读""思""议""勾"等学法.
(三)说说教学手段: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课件,来提高教学效果。课开始,出示中国地形图(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小兴安岭的位置,形象直观。还有重要的句子也通过课件体现出来。在介绍夏天部分时,播放关于野花的图像,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最后我设计的是播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出示课件),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陶醉其中,更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
六、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
我这样创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让学生们说说都去过哪里?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沉浸在去过的美景中,然后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小兴安岭,此时出示中国地形图(课件),激起学生兴趣。通过介绍小兴安岭的资料,学生更是迫不急待的要去欣赏一下了。引入让学生读文,整体感知课文,读过课文后,说出了自己的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你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让学生们美美的读读喜欢的季节。
第二步:品读词句,讨论美
课文第3——7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教师扶学“春天美”。
教师先范读本段,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然后默读,让学生自己勾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学生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紧接着,我这样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抽新枝、春水涨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2、合作探究“夏天美”
“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我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教学春天段的步骤(读、划、说、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然后指名学生美读,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激活了创新思维。学生尝试小结段意,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自学“秋天美”“冬天美”
这两段比较易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出示以下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优美的句子
春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夏天
树木、晨雾、阳光、野花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秋天
冬天
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再指名朗读,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冬天动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步,发展创造,赞赏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前进。学生理解课文后,我设计了“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歌唱家”四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
第四步,总结升华,憧憬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便激励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小兴安岭,为祖国的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
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图样板书,不但重点突出,更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春 生机勃勃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 花木繁茂 宝库
秋 果实累累
花园
冬 雪花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