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 4 课 梅 花 魂
第 4 课 梅 花 魂
作家 作品 陈慧瑛,祖籍福建厦门,生于新加坡。1967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代表作品有《无名的星》《归来的啼鹃》等。
会认字
第 4 课 梅 花 魂
第 4 课 梅 花 魂
多音字
mā(抹净)
mǒ(涂抹)
抹
续表
gǔ(骨气)
gū(花骨朵儿)
骨
第 4 课 梅 花 魂
词语 积累 冷艳 幽芳 不厌其烦 不甚在意 玷污
藤椅 郑重 风欺雪压 骨气 境遇
眷恋
词语 辨析 近义词:慈祥———慈爱 郑重———庄重
宝贵———珍贵 欺凌———欺负
反义词:偶尔———经常 慈祥———严厉
郑重———轻率 欺凌———保护
续表
第 4 课 梅 花 魂
词语 辨析 相似词释义:爱惜———因重视而不糟蹋。 着重于“惜”,描写对象多指易消耗的事物,也指人和时间,如,爱惜衣物、爱惜生命等。
例句 粮食是农民伯伯用辛勤劳动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
爱护———爱惜并保护。着重于“护”,指妥善保护,使之不受损害。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物,也可用于人,如,爱护青年、爱护国家财物等。
例句 老师对我的爱护,我将铭记心中。
续表
第 4 课 梅 花 魂
词语 辨析 词语搭配:一(颗)泪珠 一(幅)墨梅图
一(块)手绢
续表
第 4 课 梅 花 魂
佳句品味 1.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解读 “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的珍爱,间接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续表
第 4 课 梅 花 魂
佳句品味 2.训罢,(外祖父)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解读 “轻轻刮去”“慢慢抹净”是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外祖父的小心翼翼,由此可以看出梅
花在外祖父的眼里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全身心地去爱护。
续表
第 4 课 梅 花 魂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写故乡的梅花开了,这令“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第二部分(2~15):回忆关于外祖父的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部分(16):写“我”带走的不是一幅画、一块手绢,而是外祖父对祖国的赤子心。
续表
第 4 课 梅 花 魂
中心主旨 本文记叙了关于外祖父的五件事,讲述了外祖父爱梅花,把梅花当作祖国的象征,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外祖父这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续表
第 4 课 梅 花 魂
重点 难点 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其中国心是不变的。
续表
第 4 课 梅 花 魂
写作 手法 首尾呼应法
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互相关照、互相呼应,前面讲的内容,后面要有相应的交代。这种写法的恰当运用,会给人浑然一体之感。比如本文开篇写了朵朵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文章结尾又写了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以及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那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这样的描写使得文章首尾连贯,结构严谨,主题突出。
续表
第一单元语文要素
[要素]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点拨]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①从具体的事物中体会。②从典型的事例和直抒胸臆的语句中体会。③从细节中体会。
游 子 吟
[唐]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日积月累]
译文 慈爱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衫。孩子临行前,她一针一线缝得密密实实,怕 的是离家的孩子迟迟不回。谁能说子女那像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春晖般的慈母恩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