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6 10:2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课前导入
美第奇家族就像文艺复兴的“催化剂”,用财富与眼光,让这场思想与艺术的觉醒在佛罗伦萨生根发芽,最终席卷整个欧洲。
今天,就让我们顺着美第奇家族的足迹,走进第14课,看看这场被称为“文艺复兴”的运动,究竟如何改变了世界对“人”的认知,又留下了哪些震撼至今的文明遗产。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01 文艺复兴
问题1、兴起的时间、背景、核心思想、发源地
问题2、实质、影响
02 但丁
问题1、地位、文学三杰、代表作
03 达·芬奇
问题1、地位、代表作、美术三杰
04莎士比亚
问题1、代表作
一、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富庶的意大利城市中,先进知识分子在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中找到了充满活力的思想和人性的光芒,他们通过研究、阐释这些人性的美,来抨击教会,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希望,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
一、文艺复兴
时间
发源地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
佛罗伦萨(Firenze)
威尼斯(Venezia)
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会在此时欧洲的意大利率先兴起呢?
1.兴起
2.背景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意大利积累了大量财富,比西欧任何地方都富。——钱乘旦《全球通史》
材料二:中世纪的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材料四: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危害最惨烈的致命瘟疫——黑死病(Black Death,即鼠疫)。1347-1351年间,欧洲死亡人数约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连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视人自己的价值。
材料三:意大利位处欧洲南部。古罗马时期,这里是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也是那时最繁华的地域。古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意大利地区成为了盛极一时的古罗马文明的直接继承者。 ——马泰坤《文艺复兴最早起源于意大利的原因》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社会根源:教会和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
文化优势:意大利保存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现实因素:黑死病促使欧洲人开始重视人自身价值
根本原因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形成和壮大
一、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
3.思想主张
材料一: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青春是多么美丽啊,
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
得欢乐时且欢乐吧,
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以人为中心
发扬人的个性
享受现世生活
人文主义
核心思想
观念的转变 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
禁欲苦行 追求现世幸福
压抑人性 张扬人性
麻木顺从 追求自由
愚昧迷信 理性科学
神权至上 人性至上
以神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一、文艺复兴
方式
实质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Renaissance(再生、新生)
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要用“复兴”?而不是“文艺运动”?
当时的学者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
文艺复兴时期圣母
中世纪时期圣母


人性的呼唤
美术中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建筑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建筑形式,灵活变通,大胆创新
建筑中的人文主义
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时势呼唤英雄
英雄成就时代
恩格斯: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二、但丁
地位
代表作
文艺复兴的先驱
《神曲》
文学三杰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但丁(1265年-1321年),意大利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终成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诗人。他身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内政,遭到教皇迫害,被判终身流放,流落意大利各地,最后客死他乡。
1.文学——但丁
幻游《地狱》
幻游《炼狱》
幻游《天堂》
知识小卡片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共100歌,描写了诗人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过。在圣女贝阿德丽采派来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指引下,诗人走出了绝境。诗中通过隐喻的手法来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二、但丁
1.文学——但丁
但丁(1265-1321)
文学三杰
《神曲》
《歌集》
《十日谈》
点燃人文主义文学“火花”
彼特拉克(1304-1374)
薄伽丘(1313-1375)
二、但丁
2.绘画——达·芬奇
达·芬奇 自画像
真理只有一个,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 达·芬奇
达·芬奇,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著名画家和科学家。14岁时拜师学画,他广泛涉猎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各个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学者。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
人物扫描
二、达·芬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二、达·芬奇
代表作
美术三杰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美术三杰
达·芬奇(1452—1519)
米开朗琪罗(1475—1564)
拉斐尔(1483—1520)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大卫》
《创世纪》
《雅典学院》
《西斯廷圣母》
《蒙娜丽莎》
该作品表现出的神态生动活泼,表情丰富自然,充分展现人性美!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荷兰一大学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的内容及比例:
高兴 83/100,厌恶 9/100,
恐惧 6/100,愤怒 2/100。
“对象的表达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3世纪圣马可教堂里的画作《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1498年)
对比中世纪的画作,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有什么变化?
褪去神环,耶稣居中;
人物神态从呆板到生动,动作从僵硬到自然。
由“神”到“人”
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
波兰 哥白尼 天文学家
德意志地区 开普勒 天文学家
古登堡 西方印刷之父
英国 莎士比亚 戏剧家
哈维 近代生理学鼻祖
培根 科学家、思想家
法国 拉伯雷 作家
笛卡尔 数学家
韦达 数学家
意大利 布鲁诺 思想家
伽利略 天文、物理学家
西班牙 塞万提斯 作家
从意大利到欧洲
从文学美术到多领域
三、莎士比亚
三、莎士比亚
成就
代表作
作品特点
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大文豪
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代表作《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被誉为“最伟大的戏剧家”“时代的灵魂”。
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威尼斯商人》
四大悲剧
《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
《哈姆雷特》
《罗密欧和朱丽叶》
该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他们以死捍卫爱情,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
三、莎士比亚
英国·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台词: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从右边的台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莎士比亚
表达了对人的赞美之情,蕴含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三、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运动
概况
时间:
范围:
根本原因:
核心思想:
实质:
14世纪-17世纪初
意大利→西欧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人文主义
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成就
但丁——《神曲》
文艺复兴的先驱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影响
解放思想;
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课堂小结
生而为人,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探求美德与知识,追求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