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盘古开天地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盘古开天地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9 16:03:01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盘古开天地
(部编)四年级

新课导入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女娲补天 开天辟地 夸父逐日 大禹治水
齐读词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与神话故事有关。
你读过其中的哪些神话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一位?
齐读单元导语。
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盘古开天地
12
盘古是谁?
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
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
盘古开天地的结果怎样?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用“____”画出难读或难懂的词语。
初读课文
劈 缓 浊 丈 隆 肢 躯 液

zhuó
zhànɡ
lónɡ
zhī


不要读成zuó
劈开
开辟
偏僻
噼噼啪啪
霹雳
脾、股、腹、胳、膊
“肢”字表示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
射、躲
huǎn
观察文中四幅图,读课文,找出文中与图画对应的段落,并概括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第3、4自然段
第5、6自然段
混沌中沉睡
劈开天地
顶天立地
化身万物
整体感知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天地还没有分开时,盘古在混沌中沉睡。盘古醒来后拿起斧头向黑暗劈去,使天地分开,然后头顶天,脚踏地,直到天地形成,累得倒下。最后盘古的身体化成了美丽的世界。
自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神奇的描写。品读这些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与同学进行交流。
互动课堂
第1自然段
宇宙未分开之时,混沌景象非常神奇,既令人恐惧又让人好奇,极具吸引力。
盘古能在其中沉睡一万八千年,不可思议,一定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神秘使命的召唤。
天地未形成前的情景是怎样的?说说你的感受。
第2自然段
你“看”到了盘古劈天开地时哪些神奇的画面?
“看”到的画面:盘古一睡醒就拿着斧头把黑暗劈开,天地瞬间分开,世界一下子就变得光明了。
“看”到的画面:天在升高,地在下降,就像一部科幻大片在上演。
从盘古的一系列动作,你感受到了盘古怎样的人物形象?
力大无比
勇于开创
创( ) 液( )
枪( ) 夜( )
宗( ) 肢( )
踪( ) 肌( )
祖宗
踪迹
四肢
枪手
创造
肌肤
液体
夜晚
一、辨字组词。
课堂演练
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的____。
A.神话故事  
B.寓言故事
C.喜剧
A
二、选择题。
借助课本插图,请你简要讲一讲盘古在沉睡中苏醒和劈开“大鸡蛋”的情节。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第3、4自然段
为了不让天地再合起来,盘古做了什么?
互动课堂
你能把盘古的做法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顶天
立地
运动会上,当我精疲力竭地跑到终点时,全班同学都涌向我,为我欢呼!
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精疲力竭”写个句子吗?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
盘古这个巨人就像一根柱子,立在天和地之间。
对比品味:哪一句更能带给我们画面感?
“巍峨”这个词不仅写出了盘古的身体像山一样高大,还让我感受到他巨大的力量,坚不可摧。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
盘古这个巨人就像一根柱子,立在天和地之间。
第一句话不仅写出了盘古用双手和双臂顶起天地的动作,还表现出他支撑天地用尽全力,而且坚持不懈的精神,天地辽阔,巨人伟岸。
只是站着,很普通。
需要双手双脚和全身同时发力。
只是站着,很普通。
需要双手双脚和全身同时发力。
在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盘古撑开天地时哪些神奇的画面?
盘古的身体会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真是“神人”有“神力”。
盘古在天地间撑了一万八千年始终没有放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好漫长啊。那时的世界什么也没有,盘古孤零零的,很寂寞……
第5、6自然段
中心句
思考: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季的风
飘动的云
气息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隆隆的雷声,宇宙之间从此有了声音,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啊!
声音
温暖
光明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了光明。
眼睛
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四肢和躯干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请你结合动图,运用“奔流不息”写个句子吧!
汹涌的黄河水奔流不息,让人感到气势壮观!
血液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花草树木
汗毛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雨露
汗水
从这些神奇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巨人的声音非常宏亮。
太阳、月亮如同圆圆的眼睛一般,并且都能发出亮光。
盘古身体的变化和我们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万物都有关联,而且高度相似。
盘古的身体还能变化成什么?用下列句式,描绘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吧!
他的 变成了 ,给出行的人们带来方便。
他的 、 变成了珍贵的 和

筋脉
条条道路
骨骼 牙齿
矿藏
宝石
从盘古的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精神?
勇于献身
你来说一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吧!
借助重点词句
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作为线索
用“很久很久以前”引出故事的开始。
用“有一天”讲述故事的发生。
抓住“天和地分开后”“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倒下以后”讲述故事的经过。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盘古开天地
拓展延伸
盘古开天地
盘古苏醒
伟大的巨人
劈开天地
顶天立地
化身万物
结构梳理
课文通过描写盘古 的过程及结果,让我们体会到了盘古不怕牺牲、敢于创造、 的品格,同时也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创造宇宙
无私奉献
主题概括
盘古的气息变成 ,他的声音变成了 ,他的双眼 。
风和云
雷声
变成了日月
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填空。
课堂演练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阅读其他中国神话故事,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多读几遍,然后讲给同学听。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2 盘古开天地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华夏文化始祖的精神力量。
语言运用: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丰富语言积累。
思维能力: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感受开创精神和彻底牺牲精神。
审美创造: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盘古阳刚、伟岸、神圣的形象,感受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以及伟大的开创精神和牺牲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劈、缓”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4个生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14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难点)
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重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朗读词语,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女娲补天  开天辟地  夸父逐日  大禹治水
(1)齐读词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与神话故事有关)
(2)引导交流:你读过其中的哪些神话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一位?
(3)单元导入:今天,我们走进神话故事单元——课件出示导语页,学生齐读“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2.揭示课题,质疑思考。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盘古,阅读他开天地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问:“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阅读时要思考,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预设:盘古是谁?他为什么要开天地?他是怎样开天地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由与神话故事有关的词语引入课题,将教学重点引到对神话故事及其中的人物的关注上,为后面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奠定基础。质疑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的状态,培养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 初读课文,初识神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读课题时自己及同学提出的问题。用“____”画出难读或难懂的词语。
2.识记生字。
(1)指名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提示:浊,读zhuó ,不读zuó。
(2)指导识记。
①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劈”:“劈”与哪几个字很像?
相机组词加以区别:劈(劈开)——辟(开辟) 僻(偏僻) 噼(噼噼啪啪) 霹(霹雳)
②联系旧知识记“肢”:之前,我们学过带有月字旁的字“脾、股、腹、胳、膊”等,还记得它们表示的是什么吗?今天学习的“肢”字,表示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
③同偏旁识记“躯”:你知道哪些偏旁是“身”的字?相机出示:射、躲、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随文圈画出极易出错的字词,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写字。
3.观察课本四幅图,读课文,找出文中与图画对应的段落,并概括主要内容。
第一幅图:第1自然段——在混沌中沉睡
第二幅图:第2自然段——劈开天地
第三幅图:第3、4自然段——顶天立地
第四幅图:第5、6自然段——化身万物
(板书:在混沌中沉睡 劈开天地 顶天立地 化身万物)
4.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天地还没有分开时,盘古在混沌中沉睡。盘古醒来后拿起斧头向黑暗劈去,使天地分开,然后头顶天,脚踏地,直到天地形成,累得倒下。最后盘古的身体化成了美丽的世界。
三、细读课文,体会神奇
1.自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神奇的描写。品读这些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与同学进行交流。
(1)学习第1自然段
天地未形成前的情景是怎样的?(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①盘古能在其中沉睡一万八千年,不可思议,一定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神秘使命的召唤。②宇宙未分开之时,混沌景象非常神奇,既令人恐惧又让人好奇,极具吸引力。
(2)学习第2自然段
你“看”到了盘古劈天开地时哪些神奇的画面?
预设:盘古一睡醒就拿着斧头把黑暗劈开,天地瞬间分开,世界一下子就变得光明了。天在升高,地在下降,就像一部科幻大片在上演。
从盘古的一系列动作,你感受到了盘古怎样的人物形象?
力大无比,勇于开创。
2.课堂演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2.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借助课本插图,请你简要讲一讲盘古在沉睡中苏醒和劈开“大鸡蛋”的情节。
二、精读课文,体会神奇
1.学习第3、4自然段。
(1)为了不让天地再合起来,盘古做了什么?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顶天立地。
(2)理解“精疲力竭”并运用“精疲力竭”造句。
(3)对比品味:哪一句更能带给我们画面感?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
盘古这个巨人就像一根柱子,立在天和地之间。
第一句。“巍峨”这个词不仅写出了盘古的身体像山一样高大,还让我感受到他巨大的力量,坚不可摧。第一句话不仅写出了盘古用双手和双臂顶起天地的动作,还表现出他支撑天地用尽全力,而且坚持不懈的精神,天地辽阔,巨人伟岸。
(4)在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盘古撑开天地时哪些神奇的画面?
预设1:盘古的身体会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真是“神人”有“神力”。
预设2:盘古在天地间撑了一万八千年始终没有放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好漫长啊。那时的世界什么也没有,盘古孤零零的,很寂寞……
2.学习第5、6自然段。
(1)找出中心句。
(2)思考: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气息——四季的风、飘动的云;②声音——隆隆的雷声;③眼睛——太阳、月亮;④四肢和躯干——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⑤血液——奔流不息的江河;⑥汗毛——花草树木;⑦汗水——雨露。
(3)从这些神奇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盘古身体的变化和我们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万物都有关联,而且高度相似。
(4)盘古的身体还能变化成什么?用下列句式,描绘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吧!
他的 变成了 ,给出行的人们带来方便。
他的 、 变成了珍贵的 和 。
(示例:筋脉 条条道路 骨骼 牙齿 矿藏 宝石)
(5)从盘古的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精神?
勇于献身。(板书:勇于献身)
三、复述故事,拓展延伸
1.结合课本插图和重点词句复述故事,说一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提醒: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作为线索。①用“很久很久以前”引出故事的开始。②用“有一天”讲述故事的发生。③抓住“天和地分开后”“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倒下以后”讲述故事的经过。
2.拓展延伸:小古文《盘古开天地》。
四、主题概括,布置作业
1.结构梳理,主题概括。
2.课堂演练。
3.课后作业:(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阅读其他中国神话故事,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多读几遍,然后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在混沌中沉睡
劈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 顶天立地 勇于献身
化身万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