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二课时)(分层作业)
知识挖空
知识点一:我国的温度带
结合教材“图2.11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空间差异,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出五个温度带。
2.我国的温度带:
(1)从北到南可以划分的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另外,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泛发育,是独特的高寒区。
知识点二:我国的干湿地区
结合教材“图2.12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划分依据:根据干湿程度的空间差异,我国可以划分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2.我国的干湿地区:
(1)通常,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半湿润区;
①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超过800毫米,天然植被为森林。
②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大致400-800毫米,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
(2)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区;
① 干旱区年降水量一般少于200毫米,以荒漠植被或裸露的沙漠、戈壁为主。
②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大致200-400毫米,天然植被以草原为主。
(3)为什么东北地区降水量不足800毫米的地区也有湿润区?
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知识点三:我国的气候类型
结合教材“图2.13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划分依据:根据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空间组合,可以将我国的气候概括为不同的气候类型。
2.我国的气候类型(5种):东部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还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3.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
(1)3种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地区。
①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②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③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季。
(2)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分布:我国的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②特征:冬冷夏热,降水少集中于夏季,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3)高原山地气候:
① 分布:我国的青藏高原及天山等高海拔地区。
② 特征:冬寒夏凉,降水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新情境命题练
1.我国气候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为( )
A.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季风气候特征显著 B.气候类型单一,以热带气候为主
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海洋性气候特征不明显 D.高原山地气候在全国占比大
【答案】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季风气候特征显著,A符合题意;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并非单一,且热带气候仅分布在南部少数地区,B错误;我国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影响明显,并非以大陆性气候为主,C错误;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地,占比相对较小,D错误。故选A。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某些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读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00多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这体现了我国( )
A.寒、温、热三带齐全 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D.季风气候显著
3.黄芪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2.B 3.C
【解析】2.我国本草种类丰富,生长在不同的气候类型区,体现了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B正确;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A错误;我国本草多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分布较少,不能体现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C错误;我国本草除季风气候区外,非季风区也有分布,不能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D错误;故选B。
3.由图可知,黄芪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少,对应C,A是温带季风气候,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为高山高原气候,ABD错误。故选C。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主要用于治病、保健、食疗等方面。图示意我国部分本草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云南省的主要本草是( )
A.人参 B.枸杞 C.雪莲 D.三七
5.本草种类丰富体现了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温南北差异大
C.气候复杂多样 D.降水东西差异大
【答案】4.D 5.C
【解析】4.读图可知,三七是云南的主要本草,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本草生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适宜不同本草的生长,本草种类丰富体现了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C正确。季风气候显著、气温南北差异大、降水东西差异大不能导致我国本草种类丰富,ABD错误。故选C。
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灌溉工程典范,2022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下图为上堡梯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上堡梯田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分别为( )
A.亚热带、湿润区 B.亚热带、半湿润区
C.热带、湿润区 D.热带、半湿润区
7.上堡梯田天然自流灌溉系统形成的原因有( )
①夏季多雨,雨季较长,为梯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②以黄土为主,土质黏重,水分不易流失
③山区植被葱郁,有利于涵养水源
④地势起伏较大,水可顺地势自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6.A 7.C
【解析】6.江西省上堡梯田位于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位于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位于800毫米以上,处于亚热带、湿润地区,A正确,BCD错。故选A。
7.上堡梯田天然自流灌溉系统形成的原因有其位于我国南方湿润地区,夏季多雨,雨季较长,为梯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山区植被葱郁,有利于涵养水源 ,地势起伏较大,水可顺势自流梯田,形成天然自流灌溉系统,①③④正确,C正确;黄土多分布在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该地区位于东南丘陵附近,以红土为主,②错误,ABD错误。故选C。
一般当旬(指最近十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5℃时,杨树、柳树、桃树、槐树等落叶乔木就会陆续长出绿色的叶子。图为全国树叶变绿进程预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从温度带来看,常绿林木主要分布在( )
①热带 ②亚热带 ③中温带 ④暖温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 )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10.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树叶( )
A.2月底前变绿 B.3月底前变绿 C.4月20日前变绿 D.全年常绿
11.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树叶变绿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地势 C.人类活动 D.纬度位置
【答案】8.A 9.C 10.C 11.D
【解析】8.读图可知,我国常绿林木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多属于热带、亚热带,①②正确;中温带、暖温带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③④错误。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高海拔、气候寒冷的地区,读图可知,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北方地区属于温带,树叶变绿需满足旬平均气温稳定超过5℃的条件。纬度较高,春季升温较慢,树叶变绿时间较晚。2月底和3月底,北方多数地区仍较寒冷,不会变绿,AB错误;4月中下旬是华北等地的典型变绿时间,C正确;全年常绿不符合北方地区落叶乔木的特性,D错误。故选C。
11.我国林木“变绿”的进程是南方地区四季常绿,北方地区自南向北“变绿”的时间依次延迟,说明我国东部春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D正确;与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重难探究练
集中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的社会服务。图左示意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图右示意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集中供暖区与未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1月0℃等温线
2.济南与哈尔滨集中供暖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低不同 B.距海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不同 D.面积大小不同
【答案】1.D 2.A
【解析】1.我国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主要基于冬季气温条件,尤其是1月平均气温是否低于0℃。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主要区分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接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与供暖分界线无直接关联,A错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同样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基础,与供暖无直接关系,B错误;中国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以长城—天山山脉一线为核心标志,与供暖无直接关系,C错误;1月0℃等温线对应秦岭-淮河线,是传统集中供暖的分界依据,符合冬季需持续供暖的气温标准,D正确。故选D。
2.读图可知,哈尔滨纬度较高,低温时间长,济南纬度较低,低温时间短,济南与哈尔滨集中供暖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低不同,A正确;与距海远近、地势高低、面积大小无关,BCD错误。故选A。
山脉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们区别地理事物的重要依据。下表示意某山脉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M山脉 ①地处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上
②地处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上
③地处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④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上
3.该山脉是( )
A.太行山脉 B.大兴安岭 C.秦岭 D.祁连山脉
4.与该山脉西侧相比,东侧( )
A.夏季风影响明显 B.河流无结冰期
C.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昼夜温差较大
【答案】3.B 4.A
【解析】3.大兴安岭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区域,东侧为半湿润区,西侧为半干旱区,故①符合;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故②符合;大兴安岭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故③符合;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故④符合,B正确;太行山脉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不符合②;秦岭是800mm等降水量线,祁连山脉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均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4.大兴安岭东侧为东北平原(季风区),西侧为内蒙古高原(非季风区)。东侧受夏季风影响显著,降水较多,故A正确;东侧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河流有结冰期,故B错误;东侧以种植业为主,西侧以畜牧业为主,故C错误;东侧植被覆盖较好,昼夜温差较小,故D错误;故选A。
2024年12月27日,日喀则射电望远镜(海拔4100米)正式落成启用。图为我国射电望远镜“六站一中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日喀则位于( )
A.青藏高原 B.半湿润区
C.热带季风气候区 D.地势第二级阶梯
6.图中纬度最低的射电望远镜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新 B.藏 C.吉 D.云
【答案】5.A 6.D
【解析】5.日喀则位于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日喀则海拔4100米 ,符合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所以日喀则位于青藏高原,A正确;半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00-800毫米之间,日喀则所在的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属于半干旱、干旱区,B错误;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以及云南南部等地,日喀则属于高原山地气候,C错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日喀则位于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以西,属于地势第一级阶梯,D错误;故选A。
6.读图可知,纬度最低的射电望远镜位于云南省,云南省的简称是云或滇,D正确。“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新疆位置偏北,A错误;“藏”是西藏自治区的简称,西藏纬度高于云南,B错误;“吉”是吉林省的简称,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C错误;故选D。
下表是我国某地的地理信息,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经纬度 海拔(米) 7月平均气温(℃)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30°N,103°E附近 505 25.8 5.6 976
7.该地位于( )
A.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B.亚热带干旱、半干旱地区
C.亚热带湿润地区 D.热带湿润地区
8.该地所在地形区( )
A.紫色盆地,天府之国 B.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C.沙漠广布,油气丰富 D.矿产丰富,“聚宝盆”美誉
9.该地与上海(30°N,120°E)相比,冬季更不易下雪,主要原因是( )
A.北部有山脉屏障 B.受台风影响大
C.海拔较低 D.人口众多
【答案】7.C 8.A 9.A
【解析】7.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量看,该地夏季(7月)高温,一月(1月)温暖,年降水量976mm,在800mm以上,地处湿润区;从纬度(30°N)看,位于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正确;我国温带气候1月均温低于0°C,排除A;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远低于 976mm,排除B;热带气候1月均温高于15°C,排除D。故选C。
8.根据表格中经纬度(30°N,103°E)看,该地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盆地内的成都平原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A正确;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等牧区,排除B;沙漠广布,油气丰富描述的是塔里木盆地等,排除C;“聚宝盆”指柴达木盆地,排除D。故选A。
9.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等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北方地区的冷空气,冬季气温较高,不易下雪;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无高大地形阻挡冷空气,上海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更明显,A正确;台风主要影响夏季,与冬季降雪无关,排除B;四川盆地海拔505米,上海海拔更低,排除C;人口与降雪条件无关,排除D。故选A。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发展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密切相关。读“宁夏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宁夏主要位于( )
A.湿润区 B.低纬度地区 C.半干旱区 D.非季风区
11.经过宁夏南部的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具有的地理意义是( )
A.森林与草地的分界线 B.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C.南方和北方地区分界线 D.旱地与水田分界线
【答案】10.C 11.B
【解析】10.湿润区年降水量800mm,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00-400mm,结合“宁夏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可知,宁夏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属于半干旱区,A错误,C正确;低纬度地区指0°到30°之间,宁夏位于35°N-39°N,属于中纬度地区,B错误;宁夏南部受夏季风影响,部分区域属于季风区,D错误。故选C。
11.森林与草地的分界线通常与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的区域相关(如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而非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A错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西北侧以畜牧业为主,东南侧以种植业为主,B正确;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旱地与水田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CD错误。故选B。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1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7省市区域平均降水量为近60年以来同期最少。据长江水文站资料显示,长江中下游一些站点水位创下历史同期最低纪录,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
(1)受灾地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属于 带(温度带)和 区(干湿区)。
(2)A~G为此次受旱较严重的省区,其中B是 省,C省的简称是 ,D省的行政中心是 。
(3)E省地处 平原,该平原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主要是受惠于 气候(气候类型)的影响。读图,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答案】12.(1) 亚热带 湿润
(2) 湖南 赣 合肥
(3) 长江中下游 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详解】(1)读图可知,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主要属于亚热带、湿润区。
(2)读图可知,A~G为此次受旱较严重的省区,其中B是湖南省,C是江西省,简称赣,D是安徽省,其行政中心是合肥。
(3)读图可知,E是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主要是受惠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13.读“我国温度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字母所处的温度带名称:A 带,B 带,C 带,D 带,E 带,F 区。
(2)C与D两带之间的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此线大致与1月 等温线分布一致,与 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3)C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D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4)保康所处的温度带是 (填字母)带。
【答案】13.(1) 寒温 中温 暖温 亚热 热 青藏高原高寒
(2) 0℃ 800
(3) 小麦 水稻
(4)B
【详解】(1)根据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从图中看出,A是寒温带,B是中温带,C是暖温带,D是亚热带,E是热带,F是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
(2)C暖温带与D亚热带之间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该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分布一致,与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3)C暖温带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D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保康镇,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处科尔沁左翼中旗中部,东与吉林省长岭县大兴镇相邻,南和巴彦塔拉镇毗连,西与架玛吐镇接壤,北和代力吉镇交界,属于温度带中B中温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