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9 08:14:32

文档简介

考试仿真模拟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A 5.C 6.B 7.A 8.C 9.A 10.A 11.C 12.A 13.B 14.C 15.C 16.A 17.C 18.C 19.D 20.D 21.B 22.A 23.C 24.A 25.D 26.B 27.C 28.B 29.A 30.B 31.D 32.A 33.B 34.C 35.D 36.B 37.D 38.C 39.C 40.B 
二、非选择题
41.(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货币流通量不足;金融秩序混乱;维护经济安全的需要;筹集军费的需要。(任答两点得2分)
作用:有利于增加货币流通量,促进商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和根据地金融秩序;为持续抗战提供经济保障,促进抗战胜利;使中共积累了金融治理经验。(任答两点得2分)
(2)政府主导,多部门综合治理;群众基础广泛;注重舆论动员;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以人民为中心;力度大,成果显著。(任答四点得4分)
(3)稳定秩序;发展经济;以人民为中心;都为金融治理提供经验。(任答两点得2分)
42.(1)世界各地间的交往增多,经济交流明显扩大,以欧洲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2分)
(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英国控制广阔的殖民地,拥有最大的海外市场;英国较早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厂”;欧美列强加强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4分)
(3)一批新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形成;国际分工加强,世界贸易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的某一遗址发现有磨制精细的石斧、石刀、骨矛等,陶器以轮制的居多,突出的是黑色薄而光亮的蛋壳陶。该遗址属于(  )
仰韶文化 良渚文化
龙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
2.下表列举了先秦诸子百家代表作中关于“圣人”的一些描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道德经》 圣人之治,虚其(指人民)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孟子》 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表达了建立中央集权的强烈愿望 体现了以道德规范社会行为的需要
反映了重构社会秩序的时代诉求 说明了各派学说在融合中趋于一致
3.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这表明汉朝(  )
改革了选官制度 弱化了丞相权力
实行了监察措施 加强了商业管控
4.“食肉饮酪”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特征。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据《齐民要术》记载,北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乳酪生产加工技术,民间饮酪风气兴起。这一变化说明(  )
北方民族交融进一步加深 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不断汉化
中原畜牧业发展十分迅速 《齐民要术》是北朝畜牧业专著
5.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观察《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法显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①地取经
高僧鉴真东渡到达②地传授佛法
③地向唐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
向西经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④地
6.多民族政权并立是10—13世纪中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图示与王安石变法发生时的形势一致的是(  )
7.历史学家漆侠认为,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存在“两个马鞍形”模式,其中秦汉是第一个高峰,宋代是另一个更高的高峰。下面四个选项中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宋代(  )
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彻底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8.观察下图。当时开通图中所示的运河与海运航线的主要目的是(  )
方便到江南游山玩水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把江南粮食运往北方 镇压南方士人叛乱
9.明朝后期科学家徐光启编撰的《农政全书》共60卷。其写作特点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引用文献达225种。徐光启自己的见解、注解散在各处,总共有6万余字。由此可知,这部书主要体现了(  )
总结性 文学性 差异性 地域性
10.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清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清朝统治者在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
册封达赖和班禅 设立盟、旗两级单位
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设立澎湖巡检司
11.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57年,平定噶尔丹叛乱;1727年,清朝派遣驻藏大臣。以上历史事件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制度的成熟与创新 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版图的开拓与巩固 宗教的冲突与危机
12.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这一进程。最先开启近代中国这一进程的历史事件是(  )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圆明园之火,烧掉了清朝统治者长期闭关而形成的自大心理。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把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行动,开展求强求富的运动。这一运动是(  )
虎门销烟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14.某学生研究某历史事件时,搜集了多种口述史料,包括《拳时北京教友致命》《拳祸记》《献县教区义勇列传》《庚子教会华人流血史》等。该历史事件为(  )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义和团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15.1912年,孙中山在《宣告各友邦书》中声称: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改善了中国外交处境 缓和了与西方列强矛盾
反帝斗争的不彻底性 试图改变传统国际秩序
16.1926年10月以后,湖南、湖北逐渐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其中,湖北在极短时间内筹备县农协22个、乡农协3 160个,会员超百万人。与此同时,豫、陕、川、直、赣、浙、苏等省参与农协的会员也逐渐发展到900余万人。这反映出(  )
革命形势发展影响了农民运动
农民阶级已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民主革命道路出现了转移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日益壮大
17.下表内容包含了近代中国部分民族企业信息。该表反映了民族企业(  )
时期 代表企业 企业口号 企业行为
19世纪60—90年代 继昌隆缫丝厂 还哺祖国 施米、施药、赠诊、开办义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南通大生纱厂 振兴棉业, 实业救国 办学堂、资助革命
20世纪30年代 民生实业公司 宁举丧, 不受奠仪 关闭工厂、捐助抗战
重视教育培养技术人才 内外挤压经营困难
关注民生履行社会责任 技术受限轻重失调
18.“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的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
1931年 1936年
1938年 1939年
19.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豫西民间歌谣传唱“刘邓大军过黄河,大军打俺门前过。俺给大军端碗水,大军还俺一条河”。歌曲反映了(  )
基层民主建设卓有成效 革命统一战线牢不可破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革命队伍受到群众欢迎
20.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当时中国政府(  )
参加日内瓦会议 确立“一边倒”外交方针
提出“求同存异”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阅读下表。表中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
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土地改革完成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工业体系形成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2.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中国历史的大跨越。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是(  )
广东、福建 上海、海南
上海、广东 福建、海南
23.右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
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
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24.G20杭州峰会于2016年9月4—5日成功举办,G20暨二十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本次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G20的建立及发展历程主要体现了哪种趋势(  )
经济全球化 一超多强
区域集团化 不结盟
25.2022年6月17日,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命名下水,实现了我国自“辽宁舰”后五年下水一艘航空母舰的傲人成就。这一成就(  )
反映了我国海权意识的觉醒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源于中国对外交往现实需要 得益于我国坚实的工业基础
26.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任用波斯人为官。他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这些举措意在(  )
传承东方政治体制 营造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推广希腊地区文化 拉拢被征服地区的高层贵族
27.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封建誓约中记载:“我,封君(领主),愿以我的权力和尊严,将这片土地(领地)授予你,封臣,作为我对你的保护和你对我的效忠的象征。……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将由神明见证,并受到教会和世俗法律的保护。”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教会在权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封臣对所属领地拥有绝对所有权
土地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
封君单方面享有权利不用尽责任
28.据考察,一个玛雅家庭平均有五口人,如果一个玛雅农民一个家畜都不养,那么他用四十八天的劳动时间就能生产出他和全家全年食用的玉米。材料表明(  )
玛雅文明在美洲发展程度最高
玛雅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
农业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
畜牧业影响玛雅的劳动生产
29.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于镰仓设幕府。这一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的影响是(  )
日本进入幕府时代
武士集团开始形成
大化改新取得胜利
日本天皇大权独揽
30.“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下面能反映“三角贸易”航程的是(  )
31.狄德罗在评价牛顿等一批自然科学家时说:“多亏这些伟大人物的工作,世界才不再是一个神,而是一架机器,有它的齿轮、缆索、滑车、弹簧和悬摆。”据此可知,近代自然科学家(  )
摧毁了神权统治 推动了革命爆发
决定了社会发展 促进了思想解放
32.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最终引发了宗教改革。下列作品中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
《九十五条论纲》 《人权宣言》
《李尔王》 《哈姆雷特》
33.威廉·透纳是一位擅于捕捉时代气息的画家,《雨、蒸汽和速度——大西部铁路》(注:大西部铁路是连接伦敦与西南出海口的铁路)是其代表作。该画作最可能创作于(  )
1735年 1844年
1909年 1945年
34.这一原则反对欧洲列强对美洲殖民地的干涉与扩张,对拉美独立后的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支持;但也潜伏着美国与欧洲列强争夺整个美洲控制权的斗争。这一原则是(  )
大棒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
门罗宣言 金元外交
35.主张“联美”的人意识到不能幻想得到哪一国的真正援助,因为这次会议“英美日都在分赃的一方,中国却在被分赃的一方”。该会议最可能是(  )
柏林会议 雅尔塔会议
开罗会议 华盛顿会议
36.下图为1953—1958年苏联粮食产量一览图。与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直接相关的领导人是(  )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37.他建议同伙们身穿用手纺制的土布衣服,在他的努力下,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他是(  )
圣马丁 玻利瓦尔
桑地诺 甘地
38.罗斯福要求国会降低低收入者的税率,同时提高高收入者的税率。对于年收入为5万美元以上的人,税收增加了1%,年收入6万美元以上的人税收增加6%,年收入350万美元以上的人税收增加7%。对这一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刺激消费以复苏美国经济
调节个税保障政府财政
国家对经济进行适当干预
税率缺乏一致性不公平
39.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其“伟大”是通过进步性的历史进程而表现出来的。下面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信息有(  )
①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②“天赋人权”学说的提出和实践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和深化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40.《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82%的全球财富,其中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45%的全球财富。这表明(  )
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峻 贫富分化十分严重
治理贪污腐败任重道远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抗战开始后,富商大户相继逃亡,货币流通量不足。法币发行权下放到地方银行,通货膨胀严重,影响根据地商品的流通。此外,日军建立日伪银行发行伪币,大量吸收法币,窃取外汇,掠夺物资。国民政府拨付华北八路军的军饷不敷使用,自筹供给便成为边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1938年,中共边区银行开始发行边币,当时市场上除边币外,还有法币、关金、伪联银券、伪蒙疆币、伪满钞等多种货币流通。边区政府采用多种方式,与伪币、法币进行货币斗争。最终,稳定币值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共也从中获得了货币战与反通货膨胀的经验。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
材料二 1949年6月,上海银元暴涨,人民币购买力不足,影响生产生活。上海市委宣布打击银元保障人民币相关办法:(1)通过报纸及座谈会方式宣告人民币为真正本位币。(2)大量抛售银元,压低银元价格,在京沪等地禁用银元。动员群众及军警取缔银元贩子活动。(3)各银行收兑百姓银元,举办折实存款,消除群众对人民币的顾虑。(4)出售生活物资,用人民币购买工业品,解决工厂资金困难,拉升工业品价格。(5)对失业工人和贫民进行救济。经中央批准,上海市公安局会同有关部门于6月10日成功查封旧上海金融投机大本营——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这为人民政府接管大城市和调控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人民币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
——摘编自杨天亮《上海解放初期的一场“银元之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共发行边币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解放战争后期中共金融治理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比较两次“货币斗争”的相同点。(2分)
42.(10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世界各个地区都已卷入资本主义的商品关系之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及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垄断地位,意味着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的重大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日益形成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