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十)(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9 08:16:30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40题,每题
2分,共80分)。
1.考古研究发现,四五千年前,一批崇拜玉器的良渚人来到今天江苏中部泰州地区,他们当中的能工巧匠也将高超的良渚制玉技艺带到了这里。距今4 300年前,龙山时代文化间的交流在其中心或都邑性遗址中出现高峰,甚至形成一波浪潮。由此可见,早期中华文明(  )
逐渐趋向于一致性 呈现出交融性特征
萌生华夏认同观念 渐次迈入文明社会
2.西周时期,周天子在每个诸侯国封有几个监国的上卿大夫。这些上卿大夫世袭罔替,并从国君手里领取世袭采邑。上卿大夫还拥有自己统领的武装,势力很大。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
地方治理呈现出宗法制特征 周天子对地方集权统治得到加强
王权与神权间权力实现分离 诸侯国国君的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3.下图中所展示的秦朝的举措(  )
秦朝统一文字表
推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利于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 促进各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
4.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材料中所述现象表明,氐人(  )
建立政权已经统一北方地区 充分了解汉族典章制度
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逐渐改变传统生活习惯
5.某班同学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为主题,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图中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依次是(  )
军功、品行、门第、才能 血缘、品行、门第、军功
军功、血缘、才能、门第 品行、军功、才能、血缘
6.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  )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光武中兴”
7.下面为西汉至北宋南北方人口变化图,这一变化体现了(  )
政治中心的东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
长途贩运的兴盛 商品经济的繁荣
8.在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小贩沿街叫卖、车马拥挤、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的场景。该场景反映了宋朝(  )
赋税负担沉重 市场管理严格
商品经济繁荣 土地兼并严重
9.下面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①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时称北京为中都 ②建立者为完颜阿骨打,1115年称帝 ③保持了女真族特有的猛安谋克制
辽朝 金朝
元朝 清朝
10.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下列有关中医药学经典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唐——《千金方》——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
明——《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11.清朝颁布过一部《钦定历代职官表》,力图表明本朝各项制度都有传统的法度或成例可依,以此来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它为理藩院溯源时,却发现理藩院在明朝和两宋难以寻迹。理藩院这一中央机构的前世身影,在元朝可以是(  )
枢密院 宣慰司
巡检司 宣政院
12.下面为某同学学习明清时期经济所做的读书笔记。若要为其补充一条内容,应是(  )
①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帮 ②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③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 ④             
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普遍推广
国家推行了均输平准干预民间贸易
在西南地区开始使用纸币进行交易
手工工场使用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
13.下图为清朝疆域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在①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②地区
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版图基础 设置伊犁将军总领东北军政
14.某学生梳理清朝康雍乾时期的知识时,记录了“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和“制造文字狱”三项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
君主专制加强 国家疆域奠定
商品经济发展 文学成就显著
15.关于洋务运动的功过是非,历史上有多种观点,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洋务运动集进步与反动于一身。”材料中所讲的“反动”主要是指(  )
维护封建统治 镇压太平天国
对列强妥协卖国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16.下表主要内容出自近代中国所签订的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
条款 主要内容
第二款 (一)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二)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第六款 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系照海关银两市价易为金款
第七款 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7.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禁止贩卖人口,倡女权,易服饰”。这些措施(  )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使中国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
消除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 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18.《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青年杂志》第1卷)提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基于以上认识,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
戊戌维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二次革命
19.下表内容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时间 内容
1919年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5月 陈独秀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8月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近代的开眼看世界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20.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下表所列事件中获得的启示是(  )
革命活动 方式 结果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走苏联的城市中心道路 失利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根据中国国情,走向农村 发展
前四次反“围剿” 根据实际情况,打游击战 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 照搬苏联经验,打正规战 失败
遵义会议与其后的长征 根据敌强我弱的现实制定战略战术 胜利
坚持进行武装斗争
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建立统一战线组织
坚持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政治经济建设
21.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据统计,与1939年相比,1942年大后方的发电量、钢产量迅速增长。民族工业的内迁(  )
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 推动南北经济的均衡
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带来沿海工业的衰落
22.据李宗仁回忆,抗战胜利之初“沦陷区伪币的实值与自由区的法币,相差原不太大”。政府却规定“伪币与法币的兑换率为二百比一”,以致一纸令下,收复区许多人民顿成赤贫。该材料可以说明(  )
国统区的财政崩溃 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 国民政府形式上的统一
23.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新中国初期,有力击破此预言的举措是(  )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银元之战 三线建设
24.有人评价基辛格时指出,20世纪70年代他同中国领导人做出的政治决断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当时的“政治决断”是(  )
出席日内瓦会议
遵守“万隆精神”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
加强中美间的沟通和交流
25.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这些举措(  )
形成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提高了国家的治理水平 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26.犍陀罗艺术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远征时带去的古典希腊文化与中亚文化、印度文化融合的结果。近年在甘肃地区发现的佛教遗存中,部分遗物反映出犍陀罗艺术的踪影。这表明,在古代(  )
战争加速文明衰败 希腊文化领先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化重心不断东移
27.日本曾仿照中国唐朝中央集权制,设二官八省作为中央机构;模仿中国均田制实行公地公民制。日本这些举措出现在(  )
大化改新时期 幕府政治时期
倒幕运动时期 明治维新时期
28.下面是关于西非居民班图人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②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③掌握了冶铁技术 ④培育出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
29.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欧洲传播基督教的狂热 多维动机推动新航路开辟
得到黄金即可因功封爵 贵族实现晋升的理想途径
3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19世纪中期的一些资料: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意大利统一、普鲁士王朝战争。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资产阶级革命的肇始 资本主义的扩展
工业化进程的曲折 殖民体系的形成
31.1871年,巴黎公社颁布法令:“统计被遗弃工厂的数目……拟定工人协作社的章程……规定把工厂转让给工人协作社的条件以及应向厂主交付的赎金数额。”这反映了(  )
旧式的国家机器依旧未被粉碎 工人阶级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公社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倾向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本确立
32.20世纪初,欧洲提供了世界上约2/3的工业产品和近3/4的世界贸易,以及几乎所有的资本输出。欧洲的少数国家支配着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形成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不合理现象。这可以用来说明,20世纪初(  )
先进工业技术全球普及 西方资本原始积累加速
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形成 “三角贸易”日益繁荣
33.观察图1和图2。造成拉丁美洲政治格局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1 图2
殖民扩张的深入
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
原住民人口锐减
军事独裁统治的实施
3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已不再像19世纪那样是世界的工厂和世界的“银行家”。欧洲在这两方面的领导权都在向美国转移。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推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
确立了美苏对峙的国际格局
35.1919年,某国民众在华夫脱党的领导下,高呼“打倒英国占领者”“释放扎格鲁尔”等口号,并通过罢课、游行、罢工和进行街垒战等方式反对英国殖民当局。上述场景发生在(  )
印尼 埃及
印度 墨西哥
36.“爱只有施舍,而无所求。爱只有宽恕,而从不怨恨和报复。”“用爱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去感化和唤醒人的内在善性,从而使恶人改恶从善,使犯错误者改邪归正。”持有此观念的政治家应是(  )
苏加诺 桑地诺
扎格鲁尔 甘地
37.杜鲁门主义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方针与扩张计划,是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它的出台标志着(  )
二战不断扩大 冷战正式开始
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全面对峙
38.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1950—1973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从2 300万增为2 900万;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日益减少,从事技术性、信息性等工作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导致美国社会从业结构变化主要原因是(  )
社会运动的推动 新科学技术的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 “滞胀”局面的出现
39.某社会学家认为:“我们应当提倡一种积极的福利,公民个人和政府以外的其他机构也应当为这种福利作出贡献。”该观点主张(  )
改革福利制度 摒弃福利制度
加大政府的投入 强化国家干预
40.某班同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围绕同一历史主题,正反方展开激烈辩论。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社会信息化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 ●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 ●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以反清革命为斗争目的 ●在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
材料二 圆明园被毁,是这个东方名园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当时的一些有识之人,开始把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行动,开始了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成为……
——摘编自仲尧明、沈为慧、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三 ……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得不“办洋务”,这就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打开了一个难得的缺口。
——摘编自仲尧明、沈为慧、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上)》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此历史事件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就。(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和材料一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关系。洋务运动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3分)
4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法案主要内容为: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之实施;不得征收金钱;不得征募或维持常备军;臣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议员在国会内有演说、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得对臣民采用残酷的刑罚;不得设立审理宗教事务的钦差法庭等。
——摘编自刘家兴等《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工业革命相关大事示意图
——据[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案”的名称和颁布时间,概述“该法案”是如何推动英国社会转型的。(4分)
(2)组织与运用材料二中的信息,概述工业革命的影响。(6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仿真模拟卷(十)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D 5.A 6.C 7.B 8.C 9.B 10.C 11.D 12.D 13.C 14.A 15.A 16.D 17.B 18.B 19.A 20.B 21.A 22.C 23.A 24.D 25.D 26.C 27.A 28.D 29.B 30.B 31.C 32.C 33.B 34.B 35.B 36.D 37.B 38.B 39.A 40.A
二、非选择题
41.(1)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1分)
主要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2分)
(2)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具有抵御外侮的作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民用企业刺激了民族企业的诞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筹建近代海军,在近代海防中起到积极作用;创办新式学堂,实施近代留学教育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定的优秀人才。(4分)
(3)关系: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分)
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分)
42.(1)名称和颁布时间:《权利法案》,1689年。(2分)
如何推动: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扩大议会权力,限制国王权力,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2分)
(2)生产力大发展;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或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造成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形成);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6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