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从小学到七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因此,刚进入七年级,他们抱有新的希望;渴求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知识,对各门功课都有一种新奇感,“代数”,“几何”究竟是什么?他们都会表现出一种期望心理,带着这种期望心理,带着这种求知欲望,刚开始就遇到了大量的枯燥的概念:如有理数,相反数,正数,负数,绝对值等,如果这时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七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
抽象性是数学的一个特点,数学概念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抽象的结果。从小学生到七年级学生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从小学算术到初中代数,由数到式也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入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波利亚曾说:“抽象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但同时,还要想尽办法使抽象的东西变得明确可及”。七年级数学以“符号”,“字母”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起小学算术以“数字运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要复杂的多,抽象的多,而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到了初中,思维特点有了较大发展,但是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突变的,仍要有一个培养过程,因此,我在讲解新知识时,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剖析。七年级数学概念教学可通过向学生提供有关实例,给学生以感性材料,从中抽象出本质属性。概念的引入尽量从生产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负数的引进,可以先简单的回顾一下整数,分数的发展史后指出这些数远不能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零上5的气温是截然不同的,为了说明这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向学生简略地介绍早在十五世纪,人们就采用了两个符号“+”和“-”号来表示两种意义的量,如那时欧洲的商人在装卸的箱子上画上一个“+”号来表示超重,画一个“—”号表示不足。在数学史上最早采用两个符号的人是十五世纪的德国的数学魏德曼,因为它很方便,后来就普遍使用了,这样就产生了带符号的数。这样引出的负数,学生学起来感到自然且有趣味。
?七年级学生好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加强组织教学是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课前备课要精心设计,周密设计由浅入深,课堂讲解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语言要精辟,形象生动,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中,课堂上要有讲有练,教师的精辟讲解和学生的适时练习要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边讲边练融为一体?。?练习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实际,课堂练习必须形式多样,因题而易,口答,笔答,质疑,阅读课本等灵活运用,使学生手脑并用,从而形成紧张而不呆滞,热烈而又井然有序的课堂气氛。
效果分析
本节课能以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能以事例观察、自主探究、发现等贯穿课堂教学过程,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能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能通过分组抢答活动、应用、练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融入当时的情境,为学习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恰当,教学效果较好。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学实施较好,能基本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另外要注意同学的听课状态,深入到学生当中,激发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让学生记笔记,注意克服语言的重复;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点评之前可让同学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应更“解放”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
总之,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课堂教学能根据教学设计,基本达到教学目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归纳比较完整。能立足双基展开教学,知识点回顾比较全面、详细,能利用练习加以复习巩固,从而夯实基础知识。分析讲解题目时要注意思维的扩散,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例如,海平面以上或海平面以下;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收入和支出等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知相反意义的量。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才能全面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1)了解负数的产生和发展,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理解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
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探索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1)负数的意义;
(2)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展示教科书图1.1-1,并提出
问题1? 哪位同学知道小学学过的数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数的产生产生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关系,感受数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问题2? 请同学们思考+3摄氏度和-5摄氏度的含义是什么?
2300元和-1800元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尝试解释.对于其中的问题(1),如果本地气温有低于0℃的情况,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区的气温状况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引言中的问题,有的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回答,有的不能回答.让学生阅读并尝试回答,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在生活、生产中需要用到负数,另一方面让他们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新的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观察感知,理解概念
问题3 根据小学的知识,你能指出上述例子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吗?
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师给出正数、负数的描述性定义: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负数.
问题4 阅读课本第2页倒数第二段.你能举例说明什么叫一个数的符号吗?0摄氏度是零上吗?是零下吗?
学生阅读,举例.只要学生能举出与课本上不同的例子,并说明它们的符号就表明他们看懂了这段话.
教师补充说明:一般的,正数的符号是“+”,负数的符号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通过学生举例,可以检验他们对这段课文的理解情况.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种规定,所以老师直接说明,学生记住就可以了.并让学生体会0的意义,0不仅仅表示没有。
3.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5:(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例(1)的?
如果学生回答不完善,再追问:这个问题中,哪些词表明其中含有相反意义的量?小华体重减少1kg,你认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体重“增长值”?
师生合作回答上述问题.估计学生解释体重“增长值”的意义时会出现困难,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补充总结:体重增长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体重增长值为负数,相当于体重减少.
再提问:你能仿照第(1)题的解答,自己解决(2)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突破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这一难点.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题意,重点是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
问题5 你能从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总结一下如何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学生总结,师生共同补充、完善.要总结出:
(1)先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如“增加”和“减少”、“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上升”和“下降”等;
(2)选定一方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方就用负数表示;
(3)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要描述指定方向变化的量,如本例中,进出口总额“减少6.4%”要表示为“增长-6.4%”,这就是说,增长量是一个负数实际上是减少了,也可以说成是“负增长”;
(4)当数据没有变化时,增长率是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其他同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与它们相反的量规定为负.
问题6 请同学们自己举出一个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其中的量的实际例子,并给出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刚刚总结出的结论解决问题.
4.巩固概念,学以致用
练习: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掌握情况.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举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吗?
(2)你能用例子说明负数的意义吗?
(3)有人说,增长一个负数就是减少一个正数,减少一个负数就是增加一个正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1第1,2,4,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