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实数
6.1 平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 平方根(2)(课件18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 平方根(2)(课件18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28 11:27:50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从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学习现状等方面分析。 1、学生的现有基础 在“平方根”的学习中,学生在七年级时已学过了乘方的运算,上节课又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运算,初步理解了根号的表示,有助于本节的学习活动进行。 2、学习的现状 此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对新鲜事物或新内容特别感兴趣,但缺乏学习的方法。
效果分析
本节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会用有理数估计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大小,并会使用计算器求数的算术平方根,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课后反思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实例和生活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在练习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更好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以下几个注重:①注重目标控制,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②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③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④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6.1平方根(2)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并初步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
(2)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二、课前预习展示:
预习课本第41----44页内容,标注出重点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是怎样的?
学习新知一:
想一想:(1)√2究竟有多大?
(2)√2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3)能不能得到√2更精确的数值?
推一推:√2的值
试一试:√3的值
练一练:
√5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
数字a满足3
从5<√34<6可知,√34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
若a为√170的整数部分,b-1为400的算术平方根,求√a+b
4+√5的小数部分为m,4-√5的小数部分为n,求m+n的值
学习新知二: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136 (2)√2(精确到0.001)
练一练: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1369 (2)√101.2036 (3)√5(精确到0.01)
(4)—√260 (5)√0.00537 (6)√12345
探究规律:
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0.0625
√0.625
√6025
√62.5
√625
√6250
√62500
…
规律:
练一练:
(1)若√3≈1.732,利用刚才得到的规律说出√0.03、√300、√30000的近似值,你能否根据
√3的值说出√30的值?
练一练
已知√1.720=1.311,,17.20=4.147,求0.0001720的平方根?
例题讲解
例2 比较大小
练一练
比较 的大小
三、归纳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44页练习 第1,2(1)、(2)、(4)题;习题6.1第6题
板书设计
6.1平方根(2)
一、有多大?
二、无限不循环小数
三、夹值法
四、用计算器求非负数的算数平方根
课件18张PPT。6.1 平方根(第2课时)6.1平方根(2)汶上县南站镇第一中学 路桂兰
(1)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并初步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
(2)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学习目标:能否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
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问题一动手操作成果展示 拼成的这个面积为 2 的大正方形的
边长应该是多少呢??解: 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 ,
则
由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得 .
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
有多大呢? 你是怎样判断出 大于1而小于2的?
你能不能得到 的更精确的范围?问题二大于1而小于2 因为 , ,
而 < < ,
所以 .因为 , ,而 ,
所以 .因为 , ,
而 ,所以 .因为 , ,
而 ,所以 . …… 的整数部分是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
从5< <6可知, 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
小数部分是________。
口答例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精确到 ).解:(1) 依次按键 3136
显示:56.
∴ .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2) 依次按键 2
显示:1.414213562
∴ 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探究规律0.250.7912.57.912579.1250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或左)移动两位,
则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
1.732利用刚才得到的规律说出 的近似值. 你能否根据 的值说出 是多少?应用规律 已知 =1.311, =4.147,
求0.0001720的平方根。
练一练例2 比较大小: 例题讲解比较 的大小练一练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教材第44页练习 第1,2(1)、(2)、(4)题;习题6.1第6题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科书通过三个探究、两道例题介绍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以及用有理数估计(带根号形式的)无理数的大小等知识.
教科书在第一个“探究”中,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剪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进而求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这也是一个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的边长的问题,与第一课时不同的是,此处正方形的面积不能表示成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由于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根据前面学过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可以求出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即它的边长只能用算术平方根的符号表示出来,这样教科书就引进了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无理数(但暂时不出现无理数的概念).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数.同时也得到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也为,这将为后面介绍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作准备.
紧接着,教科书提出第二个“探究”----“有多大呢?”的问题.这是获得第一个“探究”结果后学生自然会关注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引入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好问题.教科书利用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通过一步一步的估计,得到的越来越精确的范围(夹逼法),进而指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事实,并进一步指出、、也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为后面学习无理数概念打下基础.估计的大小,运用了结论“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其探究的过程,包含了估计无理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和“数学中的无限逼近的思想”.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教科书是通过例题2来讲解的.其第⑴小题的被开方数是一个数值比较大的完全平方数,求得的值是一个准确值,教学时注意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求较大数的算术平方根中的应用;第⑵小题的被开方数不是完全平方数,就是求上面探究中的的值,教学时,注意将所求的值与上面估计的值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这时计算器求的的值也是近似值.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万云龙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本节课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创造性的整合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坚持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课堂氛围良好,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016年 4 月21 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刘丽丽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优点: 课上利用有效、实用的教学手段,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感而发,突出所学知识的鲜活性;恰当地创设情境,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教育作用;板书设计简明扼要,让学生对本节课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
不足:对问题的设定的层次性如果更有梯度,教学效果会更好。
2016年4月21 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孙勇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教师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教师的语言表达再抑扬顿挫些、再充满激情一点,定能使整堂课更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教学目标达成度会更高。 2016年4 月21 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成兆青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课堂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课堂辩论环节开放性强,收放有度,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点评准确到位。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建议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6年4月21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张凯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能大胆地整合教材,创造性开发和运用联系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以学生活动引领课堂,注重对学生的及时点评和引导;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的情绪再饱满些,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会更热烈,教学效果会更好。
2016年4月21 日
评测练习
一、课前预习练习:自学教科书第41-44页内容,标注出你认为重点的内容。
二、课堂评测练习:包括“口答”与“练一练”。
三、课后巩固练习:教材第44页练习 第1,2(1)、(2)、(4)题;习题6.1第6题。
课标分析
《平方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实数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是学习实数的准备知识,为学习二次根式做铺垫,提供知识积累。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本节课应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1、会用有理数估计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大小,感受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
2、会使用计算器求非负数的算数平方根。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 平移
第六章 实数
6.1 平方根
6.2 立方根
6.3 实数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