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
1.D 2.D 3.D 4.D 5.C 6.D 7.C 8.C 9.A 10.D 11.B 12.D 13.C 14.D 15.C 16.A 17.D 18.B
二、非选择题
19.(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2)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指出了新的出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华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意义: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3)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对于糟粕应该予以摒弃。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
1.(2025·南京六校模拟)1911年11月,立宪派人士张謇致电清政府“今共和主义之号召,甫及一月,而全国风靡”,并要求清政府“以归纳共和为福利”。该电文( )
A.表明中华民国已深得民心
B.直接导致了清帝宣告退位
C.推动了南北和谈顺利实现
D.有利于民主革命形势发展
2.(2025·靖江模拟)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首举反清革命的旗帜
B.标志着中华民国的建立
C.没有波及其他省份
D.推动了武昌起义的发生
3.(2025·南通模拟)下图是缮写于1911年的一份当选人斗方(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现藏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它可以直接用来研究( )
A.兴中会的成立
B.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C.同盟会的创建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4.(2025·镇江模拟)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获得更多列强支持
C.保障宪法更好实施 D.维护革命胜利果实
5.(2025·宿迁模拟)下图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时所拟的各幕标题。该剧反映的主题是( )
A.思想启蒙 B.民主共和
C.救亡图存 D.实业救国
6.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梁启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
A.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
D.增强了国人民族民主的意识
7.(2025·海门模拟)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其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季陶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季陶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也”。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A.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B.老农非常惧怕日本人
C.辛亥革命在人民群众中影响有限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8.(2025·射阳模拟)袁世凯称帝失败,出现了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等各派势力抢占地盘并展开混战的局面。这说明当时中国出现了( )
A.金田起义 B.东南互保
C.军阀割据 D.北伐战争
9.(2025·南京六校模拟)民国时期,北大教授辜鸿铭曾说过,“我的辫子长在脑后,笑我的人辫子长在心头,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对“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传统思想文化对人的束缚
B.当时多数国民有蓄辫传统
C.辜鸿铭极力宣传民主思想
D.新文化运动不反对旧文学
10.(2024·南京六校合格考模拟)“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没有构建出中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信仰,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为解决“精神困惑”,中国人掀起的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2025·盐城模拟)1919年前后,中国城市出现了第一次离婚高潮,而且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离婚主动方以女性居多的现象;“婚姻自由”也登上了当时的话题榜前列。这说明当时( )
A.婚姻自由成为社会共识
B.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C.封建礼教开始遭到抨击
D.女性掌握了婚姻自主权利
12.(2025·宿迁模拟)近代学者王闿运的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该现象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以后
13.(2025·金坛模拟)下面是某部历史著作第十九章的部分子目录,该目录中“……”处最恰当的是( )
第十九章 新文化运动
一、观念形态的革命
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战
三、……
四、各式各样的“主义”
A.发展工业 B.扶清灭洋
C.民主与科学 D.国民大革命
14.(2025·徐州模拟)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发表于1917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上。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文章分析了人们不爱运动的原因,论述了运动的重要性,介绍了他自创的运动方法和坚持运动的快乐感。此时,毛泽东研究体育是为了( )
A.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化
B.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C.强调国民革命的政治性
D.提倡奋斗向上的人生观
15.(2025·盐城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推动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
A.清政府暂时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B.南京国民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西方列强放弃了对华侵略的企图
16.(2024·扬州模拟)1912年,张謇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主导制定、颁布了《公司条例》《商会法》《证券交易所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这有助于( )
A.发展民族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
C.实现政企分开 D.确立共和制度
17.1913年,民国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要求各省民政长提倡工商业,对所有路、矿、林、垦、蚕桑、畜牧以及工艺场、厂及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由此可见,民国政府( )
A.继承了晚清政府的大政方针
B.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C.收回了列强控制的经济权益
D.注重工商业发展的连续性
18.(2025·南通期末)商会是近代工商业者自发建立的联合组织,积极活跃在近代舞台上,下表所示的内容是1915年部分商会的活动。这些活动表明( )
1915年部分商会的活动
3月 中旬 上海总商会议董虞洽卿发起成立“劝用国货会”
3月中 下旬 上海商界首先集会讨论抵制日货之事
5月 12日 北京总商会向全国各商会发出通电:政府让步讲和,权利丧失,国几不国
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商界积极参与反帝爱国斗争
C.北洋军阀统治腐败导致民心尽失
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二、非选择题
19.(2025·无锡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正当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时,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部分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受到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开始认真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使由1915年肇兴的新文化运动起了根本的变化,即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新青年》也逐渐变成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刊物。李大钊则是推动这一历史性转变的伟大先驱。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汉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发生转变的背景,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