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巩固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巩固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9 08:26:14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选择题
1.(2025·连云港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指的是(  )
A.护国运动 B.保路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2024·盐城合格考模拟)李启汉,湖南人,1920年8月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沪西小沙渡纺织工人最集中的地区创办了工人半日学校,边给工人补习文化,边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传播(  )
A.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B.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兴起
C.与工人阶级相结合
D.宣传了中共的革命纲领
3.(2024·海安合格考模拟)1921年夏天,一些革命者陆续从全国各地聚集上海。“6月29日午后(何)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7月15日(包惠僧)坐船直赴上海,与董必武、陈潭秋到达时间不相上下”。他们此行的目的是(  )
A.组织工人罢工 B.支援护国战争
C.发动武装起义 D.参加中共一大
4.(2025·无锡模拟)“南湖碧水驶游船,风雨兼程万里天。”对诗中所述事件的合理阐释是(  )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革命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革命道路成功开辟
5.(2025·泰州模拟)著名作家叶永烈创作了“红色三部曲”,其中的一部是《红色的起点》。在书中他说这一事件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红色的起点”。下面对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
B.八一建军,武装起义
C.秋收起义,转战农村
D.万里长征,战略转移
6.(2025·宿迁模拟)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全国代表大会基于当时“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的实际,同意“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等决议。该会议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25·海门模拟)下面为黄埔军校校歌《国民革命歌》,1926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将其作为代国歌,当时唱遍了大江南北。这可用来说明国民革命(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受到了社会各阶层支持
C.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D.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特征
8.(2025·兴化模拟)192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
A.三民主义的指导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国共合作的建立 D.共产国际的援助
9.(2025·南京六校模拟)据1927年1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故此次我军长驱而北,不两月已克武汉,进兵豫赣……得助于农民群众者,实为至多。”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
A.使中共寻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C.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
10.(2025·江苏模拟)宋庆龄说:“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进行的四十年的政治斗争,在他的晚年达到了最高峰。”由此可知,宋庆龄旨在强调孙中山的功绩是(  )
A.提出三民主义 B.领导辛亥革命
C.建立中华民国 D.促成国共合作
11.(2025·徐州模拟)1949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武昌起义 D.金田起义
12.有学者认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遵循共产国际在城市中发动罢工、怠工和暴动的策略,但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使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非正统做法”是指(  )
A.“城市中心道路”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工农武装割据” D.持久广泛的游击战
13.(2025·苏州模拟)“红旗”是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党报、党刊出现最多的命名符号,带有这二字的报刊高达62种,如《瑞金红旗》《闽西红旗》《红旗日报》等。该时期最有可能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国抗战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4.(2025·海安模拟)1929年7月,中共闽西一大的《政治决议案》指出,不打击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同年12月,中共鄂豫边区一大指出:“豪绅地主的商店不没收,采用估价罚款的办法”,“对中小商人和富农经济”也“绝不能妨害”。这表明当时中共(  )
A.力图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C.探索苏区经济发展道路
D.动员社会各界参加抗战
15.仔细观察右图的《土地分配证》,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  )
A.日本占领区的土地政策
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伪满洲国的土地制度
D.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16.(2025·沛县模拟)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红色文化和宝贵革命精神,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优秀分子的崇高理想和道德情操。其中苏区精神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7.(2025·南通模拟)1927—1931年,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可以用来描述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特点的有(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8.(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对赣南、闽西等地农村进行调查。面对“农民只谈点家常事,脸上没有笑容,也不多讲”,毛泽东请农民吃饭并送被子,让他们了解党的真意。毛泽东对调查内容采用阶级分析方法,并提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须放在农村。这些做法(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调动农民阶级抗战积极性
C.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二、非选择题
19.(2025·江苏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严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摘编自梁启超《五十年
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材料三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1)据材料一指出严复思想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以严复为代表的社会群体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进中国人在器物、制度和文化上的探索活动。这一探索历程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具体事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A 6.D 7.A 8.C 9.C 10.D 11.B 12.C 13.B 14.C 15.D 16.B 17.B 18.C
二、非选择题
19.(1)来源:达尔文的进化论。
阶级:资产阶级。
(2)活动:器物上,洋务运动;制度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上,新文化运动。
特点:由浅入深,不断提高;探索和救亡相结合。
(3)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