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
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选择题
1.A 2.D 3.C 4.A 5.D 6.D 7.C 8.D 9.B 10.D 11.C 12.C 13.B 14.B 15.C 16.C 17.D 18.D
二、非选择题
19.(1)路设诸司互相牵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收缴各州赋税;将地方精兵编入禁军。
(2)特点:向各阶层开放,开放性更强;废除“公荐”,更加公平;考试程序更严密,更加客观公正。
原因:吸取前朝教训,笼络士人,稳定社会秩序。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选择题
1.(2025·苏州模拟)宋代在知州以外,于诸府州设“通判某州军事”一官,知府(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 B.牵制中书门下
C.控制财政大权 D.提高行政效率
2.(2025·连云港模拟)王安石针对北宋募兵制度下兵源素质低下的问题,提出保甲法,主张用受教练的民兵取代雇佣兵,但是宋神宗只要求将居民组织起来抵御盗贼,这种现象表明统治者旨在( )
A.保障农业生产稳定 B.彻底转变征兵制度
C.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D.提升社会治安水平
3.观察下面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该为( )
A.郡 B.州
C.路 D.省
4.(2025·南京六校模拟)宋真宗把原产于越南的占城稻从福建推广到两浙,而后至淮河流域;宋太宗曾要求将麦、粟、豆等北方农作物向南方推广。由此可知,当时( )
A.国家力量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B.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极强的地域特点
C.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地区
D.中外经济交流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
5.(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两宋时期,市民消费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消费,其中“花鸟山水,歌舞书画,钟竹文墨”成为时尚。这一消费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榷场贸易的推动 B.坊市制度的突破
C.重农抑商的废弃 D.商品经济的发展
6.(2025·镇江模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荣景象。但在某一部分可以看到的景象是:桥下的那只船正要穿过桥洞,却没有放下桅杆,眼看就要撞到,船上人才慌忙放倒桅杆。桥上有文官坐着轿子、武官骑着大马互不让道等诸如此类的隐喻。据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城市街道需更宽敞的设计
B.北宋崇文抑武使官场矛盾突出
C.北宋的商品经济虚假繁荣
D.北宋的繁华盛世之下败象已现
7.(2025·南通模拟)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期,其突出特征是“强化的中央集权,叠层的政治架构,活跃的商品经济,成长的市民阶层,繁荣的海外贸易,南移的经济重心”。这一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8.(2025·南京模拟)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 )
A.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崇文抑武,三衙分权
D.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9.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0.(2025·泰州模拟)下表是中国古代大事年表(局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时间 事件
916年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960年 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1038年 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
1115年 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传统农耕社会瓦解
C.变法改革成为潮流 D.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11.(2025·常州一中模拟)《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反映出辽朝职官设置的特点是( )
A.四等人制
B.一套制度、两套称谓
C.因俗而治
D.差别对待、重南抑北
12.(2025·沛县模拟)历史学家钱穆评价说“(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文中的“它”是指( )
A.秦朝的郡县 B.西汉的刺史
C.元朝的行省 D.明朝的土司
13.(2025·盐城模拟)《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说明元朝治理边疆的成功经验是( )
A.因俗而治 B.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C.分而治之 D.沿用汉唐民族政策
14.(2025·射阳模拟)元朝的疆域辽阔,同时也因地制宜。元朝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伊犁将军 B.北庭都元帅府
C.新疆行省 D.奴儿干都司
15.(2025·江苏模拟)下面是对元朝某机构的描述。该机构是( )
●四大中央政府机构之一
●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
●其职能相当于行省机构,故在吐蕃地区不另设行省
A.中书省 B.巡检司
C.宣政院 D.宣慰司
16.(2024·镇江模拟)下表反映的是元朝部分行省下辖驿站的数量(单位:个)。元朝驿站的这一分布( )
名称 驿站数量
中书省 198
陕西行省 81
河南江北行省 190
辽阳行省 135
云南行省 78
江浙行省 262
江西行省 154
湖广行省 173
四川行省 131
A.根源于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B.扩大了帝国的空间范围
C.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D.体现了中枢权力的异化
17.(2024·连云港模拟)它是在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语言方面,既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它”是( )
A.楚辞 B.汉赋
C.唐诗 D.元曲
18.某元史专家认为:元代是继唐、宋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时期。在元代,文化的多数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有些甚至超越了前代。下列史实能为其提供依据的是( )
A.孙思邈完成《千金方》
B.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
C.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D.郭守敬编定《授时历》
二、非选择题
19.(2025·金坛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二 宋太祖鉴于“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造成以黄巢为代表的落第进士起兵反叛的历史教训,对前朝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首先是取士不讲门第,凡是粗具文墨的士人,不问贫富和出身,皆可应举。其次是废除“公荐”,以剥夺大地主、大官僚攫取科名的特权。还严密科举条制,考官实行锁宿和回避制,试卷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士人在科举中的黜落与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摘编自何忠礼《略论北宋前期的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的特点,并分析宋代科举制发展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