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十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巩固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十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巩固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9 08:31:54

文档简介

第十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
1.(2025·镇江模拟)工业革命后,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上述材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加强了世界联系 B.缓和了阶级矛盾
C.改变了社会生活 D.造成了环境污染
2.(2025·宿迁模拟)下表为19世纪中期英国、法国、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统计表(部分)。影响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因素是(  )
时间 国别
英国 法国 美国
1850—1851年 约52% 约25% 约13%
1870—1871年 约57% 约31% 约21%
A.人口显著增长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垄断组织产生
3.(2025·南京六校模拟)下表所示内容为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由此可知,推动英国煤产量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1800年 1820年 1830年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产量/ 万吨 1 100 1 740 2 400 4 940 8 000 11 000
A.煤炭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
B.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
C.英国煤炭开采方面技术先进
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煤炭大量出口
4.《工业革命史》里这样描述1840年的曼彻斯特:“滚滚的浓烟从各工厂的巨大烟囱里冲出,空气中弥漫着异样的味道,不少地方令人作呕。”而一位旅居于此的埃及人则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它们(浓烟)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为普通民众带来了希望,(这)让我感到无比兴奋,相比之下,我的家乡要落后的多得多。”这表明(  )
A.历史研究难以形成定论
B.史书记载更加准确可信
C.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
D.视角不同影响历史结论
5.(2024·南通合格考模拟)下图中a点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
A.电力 B.石油
C.煤 D.核能
6.(2024·常州合格考适应性训练)19世纪中期,英国环境污染治理可分为政府治理和非政府组织自发治理。政府治理手段包括制定法律法规、设立中央巡视员制度等。非政府组织治理多为民众自发组成团体,从事环保活动。这表明当时(  )
A.英国有完善的环境立法
B.英国多措并举治理环境
C.工业革命加剧环境污染
D.环境问题激化社会矛盾
7.(2025·徐州模拟)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1904年世博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向观众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是(  )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富尔顿的汽船
C.水力纺纱机 D.莱特兄弟的飞机
8.(2025·射阳模拟)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其中最为突出的两个国家是(  )
A.美国、德国 B.美国、法国
C.英国、德国 D.英国、俄国
9.(2025·淮安模拟)某经济学家把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是1783—1842年的“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是1842—1897年的“蒸汽和钢铁时代”或“世界上的铁路化时代”;第三个是1897年以后的“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这样的划分(  )
A.揭示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特征
B.着眼于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推广
C.以机器生产的规模化发展为依据
D.突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作用
10.(2024·南京六校合格考模拟)发表于1901年的漫画《联合体之王》描绘了当时著名财阀洛克菲勒——身着美元披风,脚踏石油企业,头上的王冠则是由他名下众多公司堆叠而成。洛克菲勒名下的“联合体”是(  )
A.蒸汽工厂 B.垄断组织
C.特权贸易公司 D.国际经济组织
11.(2025·扬州模拟)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机器生产带来劳作方式的深刻变革
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
C.蒸汽时代加重手工工人的生活负担
D.阶级结构的变化引发了机器发明
12.“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汽车的发明缩短了通行时间,而飞机的发明更是为人类的出行插上了翅膀。汽车、飞机这些新式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主要有赖于(  )
A.电力技术的开发 B.蒸汽机的改进
C.化学工业的兴起 D.内燃机的应用
13.(2025·泰州模拟)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顿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14.(2024·南通合格考模拟)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设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其蓝图如右图。该社会组织的建立(  )
A.基于空想社会主义
B.使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因外界压迫而破产
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5.(2025·淮安模拟)某作品共有三卷,其中第一卷的主要内容是资本的生产过程,阐述了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这一作品是(  )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国富论》
16.(2025·靖江模拟)近代某一著作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该著作是(  )
A.《权利法案》 B.《社会契约论》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7.(2024·盐城模拟)19世纪50—80年代,欧美很多国家先后成立以社会民主党、工人党、社会党为名的社会主义工人党。这主要得益于(  )
A.第一国际成立 B.巴黎公社实践
C.十月革命爆发 D.马克思主义传播
18.(2024·常州模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人在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里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这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这一学说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剩余价值学说
C.辩证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
19.(2024·无锡模拟)某史学家评论说:“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成功成为工业社会中关注工人生计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以分析、批判和开展政治行动。”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工人生计”的是(  )
A.创建“新和谐公社”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领导建立巴黎公社
D.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20.(2024·宿迁模拟)下表所示为巴黎公社的部分政策。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领域 政策
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要求设立各类职业学校;高度重视妇女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发展
就业 成立职业介绍所、收集各类用工信息,为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服务
A.践行无产阶级专政 B.强调共同富裕
C.关注生产力的提升 D.心系社会民生
二、非选择题
21.(2025·盐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工具的改造、机器的出现、人造动力的运用之外,工业革命还引发了许多新技术,形成技术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众所周知,机器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并非任何行业都可以使用机器。当纺织等行业早早实现机械化时,多数行业却仍保持手工操作,无法使用机械,但工业革命仍然把这些行业改造过来了,办法就是工厂化。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自哈罗德·埃文斯等《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 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工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运输和通信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摘编自[美]麦克尼尔《世界史:
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工业革命中“人造动力”运用的两个范例,并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福特“创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严重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十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
1.C 2.B 3.B 4.D 5.C 6.B 7.D 8.A 9.B 10.B 11.B 12.D 13.C 14.A 15.B 16.D 17.D 18.B 19.B 20.D
二、非选择题
21.(1)范例:火车、汽船等。
变化: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2)表现:流水线生产。
影响: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推动垄断组织产生;等等。
(3)都推动了新产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4)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疾病与犯罪;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