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十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巩固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十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巩固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9 08:33:34

文档简介

第十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一、选择题
1.B 2.A 3.B 4.D 5.B 6.C 7.A 8.C 9.A 10.D 11.B 12.B 13.B 14.C 15.B 16.D 17.D 
18.C 19.A
二、非选择题
20.(1)主要方式:暴力冲突(武力征服)与和平往来。
观点:和平往来对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更有利。
理由:暴力冲突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但是它对社会造成很大的破坏,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2)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削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开始改变国际格局;推动民族解放运动与和平运动。
(3)珍爱和平、远离战争(或人类应和平相处)。第十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25·连云港模拟)从斐迪南大公遇刺到战争爆发,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事实上,一直到临终之际,普林西普都不敢相信他那颗子弹会引爆整个世界。普林西普引爆了(  )
A.普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朝鲜战争
2.(2025·苏州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编造胜利的“捷报”,有关敌军伤亡的数字完全是闭门造车;德国则在纽约出版周刊,动员德裔知识分子等发表著述、演讲等,进行宣传;英国政府派遣国会议员赴美组织宣传机构。据此可知(  )
A.宣传战成为参战国的重要战略
B.舆论宣传决定战争的发展走向
C.美国成为英法争取的重要对象
D.夸大胜利成果是各国惯用伎俩
3.(2025·徐州模拟)德意志民族对《凡尔赛条约》强烈不满,他们怀念帝国,希望出现一个铁腕人物重振国威。这种持续高涨的情绪成为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的原因之一。材料旨在说明“凡尔赛体系”(  )
A.协调了战胜国间的矛盾
B.埋下了更大冲突的隐患
C.确立了战后德国的优势
D.稳定了战后的国际秩序
4.(2025·宿迁模拟)国联规定对侵略者可实行制裁,却未规定制裁的具体措施;它还规定代表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需全体大会一致通过才能成立。材料表明国联(  )
A.采用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B.旨在维护各国的平等地位
C.沦为了美国操纵事务的工具
D.无法有效维护世界的和平
5.(2025·无锡模拟)1914年8月,严复撰文指出:“此次世界战端一起,进出口货物交往当有隔碍。以德奥之强,初战当能与协约国以盛势。然彼国资源远远逊英法美,如战局久持,德奥必遭败北,可断言也。”该文(  )
A.反映出当时战局已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
B.颇具眼力地预见了同盟国集团失利的重要原因
C.写作背景是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D.指出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6.(2025·盐城模拟)英国某漫画家于1935年9月创作了一幅漫画,漫画中象征“国联”的柔弱女子试图以一己之力将青面獠牙、高大强壮的“战争”怪兽锁在笼子里,但又力不从心。国联的“力不从心”是由于(  )
A.“大国一致”原则 B.有效占领原则
C.“全体一致”原则 D.门户开放政策
7.(2025·射阳模拟)一战后,战胜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限制了美、英等国的海军军备,但日本仍保留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材料反映出(  )
A.强权政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B.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殖民主义力量
C.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国际关系走向缓和
D.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已经改变
8.(2025·沛县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了某一条约,法国元帅福煦在其签订后甚至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这一条约是(  )
A.《慕尼黑协定》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条约》 D.《联合国家宣言》
9.(2025·海门模拟)右图是某校学生创作的《切蛋糕》漫画,蛋糕上的文字为“苏台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该漫画反映了(  )
A.绥靖政策的实施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日本的侵略野心
D.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0.(2025·扬州模拟)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国持中立态度,对意大利的侵略活动不仅不加阻止,甚至还默许意大利通过苏伊士运河将大批武器和兵力运往埃塞俄比亚。这些做法(  )
A.维护了国际局势的稳定
B.体现了英国中立主义政策传统
C.导致了战争策源地形成
D.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11.(2025·南通模拟)某次会议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区域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这次会议的内容属于(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马关条约》 D.《九国公约》
12.(2025·无锡模拟)下列情景有可能出现在1920年苏俄社会的是(  )
A.集体农庄大量建立
B.因出售粮食被逮捕
C.农民缴纳固定的粮食税
D.允许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13.(2025·盐城模拟)列宁指出“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不高和组织性不强,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该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此后俄国进行了(  )
A.农奴制改革 B.十月革命
C.二月革命 D.农业集体化
14.(2024·苏州模拟)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调整经济政策,其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该政策的实施(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15.(2024·南京六校模拟)1926年,苏联的农业总产值为1913年的1.2倍,其中种植业增加了8.4%,养殖业增加了18.7%,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战前有了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社会主义改革
16.(2025·徐州模拟)下列民族独立运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是(  )
A.印尼反对荷兰的民族起义
B.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17.(2025·射阳模拟)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亚洲觉醒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压迫的加重 B.启蒙思想的传播
C.封建制度的衰落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8.(2025·扬州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人民在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通过一系列斗争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华夫脱党领袖,被称为“现代埃及之父”的是(  )
A.甘地 B.桑地诺
C.扎格鲁尔 D.卡德纳斯
19.(2025·南通模拟)甘地呼吁印度人拒绝合作,并抵制英国的商品、学校和政府机构。人们开始穿着印度手织的衣物抵制英国的纺织品,示威游行和抵制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蔓延。这表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加速了印度经济的转型
C.体现了反封建的意识
D.开启印度的现代化之路
二、非选择题
20.(2025·无锡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一战中,军人死亡超过1 000万,战争耗费近3 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
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有利于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的历史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