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十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巩固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十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巩固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9 08:34:24

文档简介

第十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选择题
1.“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
A.全球航路开辟的动因
B.商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C.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D.世界市场确立的途径
2.(2025·南通模拟)历史上,一位荷兰人为寻找东北航线,16世纪率领探险队去北冰洋,并两次沿新地岛西岸和北岸航行,到达了喀拉海峡。这位荷兰的航海家应该是(  )
A.卡蒂埃 B.德雷克
C.哈得逊 D.巴伦支
3.(2025·镇江模拟)“经过几天的逆风航行,他们绕过好望角……继续北上到达马林迪,受到马林迪苏丹的热情接待。马林迪苏丹想与葡萄牙人结盟对付蒙巴萨,为他们提供了新向导伊本·马季德。在马季德的引领下,葡萄牙船队乘西南季风顺利地横渡印度洋。”材料中的这次航海(  )
A.首次发现非洲南端好望角
B.开启了欧美间的商贸往来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开辟了欧亚之间的新航路
4.(2025·南京模拟)疾病的肆虐导致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但这并没有成为美洲发展的瓶颈,欧洲人在非洲找到了解决之道。这一解决之道(  )
A.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B.彻底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C.导致了印度洋贸易的衰退
D.为机器大生产解决了劳动力
5.(2025·南京六校模拟)13—15世纪,西欧航海图鉴的编制已使用了等角航线、比例尺、罗盘刻度盘、风向玫瑰图等确定方位和航速的手段,并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和描绘特定形貌。有一位旅行家声称:“航海图鉴是一门科学,是航海的灵魂。”这一时期航海图鉴的进步(  )
A.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黑暗
B.奠定了新航路开辟的基础
C.是文艺复兴重要成果之一
D.体现了近代科技革命成就
6.(2025·无锡模拟)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三角贸易”涉及的主要区域有(  )
A.亚洲、欧洲、非洲
B.非洲、亚洲、美洲
C.大洋洲、亚洲、美洲
D.欧洲、非洲、美洲
7.(2025·扬州模拟)“马尼拉大帆船”是西班牙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由于其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因此墨西哥人把马尼拉大帆船叫作“中国船”。据材料可知,马尼拉大帆船(  )
A.促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B.加速了西班牙资本积累
C.墨西哥成为主要受益国
D.加剧西葡两国争夺殖民地
8.(2025·泰州模拟)据哥伦布日记记载:“这个岛遍地葱绿……他们全年都耕种和收获印第安谷物”“在那里有一片土地,种植着一种作物,结的果实有点像小麦,当地人称之为马西日”“味道既好吃,又能烤食、又能炒食、又能磨面”。这一农作物是(  )
A.玉米 B.水稻
C.马铃薯 D.番薯
9.(2025·射阳模拟)仔细观察下图,你认为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三角贸易 D.大化改新
10.(2025·连云港模拟)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逐渐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统的人,共同生活在这里。非洲、亚洲、大洋洲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B.促进了物种的交流
C.加速了商品的流动
D.导致了疾病的传播
11.(2025·盐城模拟)新航路开辟后的二百多年间,全世界人口明显增加。据统计,1500年世界总人口为4.25亿,1600年为5.45亿,1750年达到7.2亿。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 B.物种交换
C.人口迁移 D.殖民战争
12.(2025·海门模拟)“由1400年到1650年,欧洲开始面对一个新世界,一个背离传统地中海走向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世界,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世界。”导致这一重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法国大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3.(2025·徐州模拟)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推动的大航海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中国郑和下西洋比西方人早了数十年,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导致反差的根源是(  )
A.东西方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
C.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D.中西方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14.(2025·扬州合格考一模)下表所示的内容为某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进口货物 占总货物的价值比/%
1664—1670年 1731—1740年
胡椒 20.10 4.30
茶叶 0.02 9.26
咖啡 0.63 5.35
棉纺织品 62.59 65.35
A.圈地运动 B.三角贸易
C.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
15.1684年,荷兰每磅武夷茶的售价是80荷兰盾;1689年,售价是7.75荷兰盾;至1701年,跌至2.32荷兰盾。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贸易商路被阻断
B.荷兰人饮茶习惯改变
C.商业革命的不断发展
D.美洲贵金属大量涌入
16.(2025·金坛模拟)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记载意大利玉米种植的两则史料。这两则史料可用于(  )
史料一 画家达乌迪内于1515—1517年画的玉米种植于花园中,被当作花卉来欣赏。
史料二 1584年,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1588年,玉米构成一个农场主送给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记载,“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且赖以维生的资源”。
A.研究新物种引进后价值的变化
B.分析欧洲与亚洲间的物种大交换
C.印证价格革命降低农产品价格
D.准确把握玉米传入欧洲的时间点
17.(2025·启东模拟)印度西海岸城市果阿为深水良港,也是印度西海岸的贸易中心。后来罗马教廷在果阿成立主教区,其辖区从好望角一直延伸到日本的广大地区。果阿的变迁折射出(  )
A.印度人口结构的重大改变
B.大帆船贸易航线的开辟
C.天主教在印度的全面流行
D.全球贸易网的逐步形成
18.(2025·扬州模拟)1571年,西班牙开创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国的丝绸运送到菲律宾,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送到阿卡普尔科交换白银。大帆船贸易最初的20年间,平均每年约150吨白银运到东方。据此可知,大帆船贸易能够体现(  )
A.西班牙主导印度洋贸易
B.早期国际贸易取得较大发展
C.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
19.(2024·常州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说:“1493年5月4日,亚历山大教皇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处划定一条分界线;该线以西地区授予西班牙,以东则授予葡萄牙。”这一分界线的划定表明(  )
A.西葡的矛盾不可调和
B.西方列强开始瓜分世界
C.新航路开辟连结世界
D.宗教势力决定殖民扩张
20.葡萄牙人开辟了中国澳门—印度果阿—葡萄牙里斯本的远程贸易航线。他们的大帆船把中国的生丝、丝织品、黄金、铜、水银、麝香等货物,从中国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而从印度果阿运往中国澳门的货物,有白银、胡椒、苏木等,其中以白银为大宗。这表明(  )
A.世界贸易中心转移至亚洲
B.帆船贸易使印度大为受益
C.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D.葡萄牙主宰亚洲经济贸易
二、非选择题
21.(2024·扬州合格考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1400—1800年)
——改编自[德]贡德·弗兰克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大航海时代以前,欧洲白银的年产量约为3万千克,但是到16世纪下半叶,从美洲大陆流入西班牙的白银实际上每年超过20万千克。在从16世纪到17世纪的100年间,欧洲的银价下跌了三分之二,物价反而上涨了3倍。但是,依靠基本固定的地租生活的领主阶层的资产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出现持续缩水状况,工商业者不断发展壮大。商人用美洲大陆的白银购买的印度、东南亚、中国的物产,并不是运到意大利各都市,而是运到经济快速增长的低海拔区域——尼德兰的安特卫普,与英格兰和尼德兰的毛织品、波罗的海的粮食作物、法国的红酒等展开交易。
——[日]宫崎正胜《商业与文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1800年世界贸易的特点。
(2)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世界白银的流动走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流动带来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十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选择题
1.A 2.D 3.D 4.A 5.B 6.D 7.A 8.A 9.C 10.A 11.B 12.A 13.C 14.C 15.C 16.A 17.D 18.B 19.B 20.C
二、非选择题
21.(1)贸易路线多;贸易规模大;交往范围广,建立起全球联系(全球性);海路、陆路贸易并存;具有野蛮性和血腥性(殖民性);亚洲传统经济仍具优势(或中国和印度仍占一定的优势地位);白银成为世界货币。
(2)流动走向:由美洲到亚洲;由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
影响:对欧洲,引发价格革命,扰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对亚洲,刺激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对美洲,美洲受到严重冲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