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十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题
1.(2025·连云港合格考模拟)观察下面所示的示意图,空白方框内最适合的内容是( )
A.人类文明的产生 B.文明的多元特点
C.古代文明的扩展 D.古代文明的交流
2.(2025·淮安模拟)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可见,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 )
A.统一特征 B.多元特征
C.整体特征 D.单一特征
3.(2025·苏州模拟)在古代埃及,法老是众神之一,他们的去世会被埃及人视作“与众神汇聚”,同时在现世与来世彰明统治,而埃及民众也因此负有为国王修建神庙、陵墓和供奉他们的责任。“法老的神化”体现了( )
A.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
B.文明古国的农耕文化
C.法老借神权强化王权
D.世袭继承的传统习俗
4.(2025·扬州中学模拟)“如果古希腊人宣称自己是雅典人或底比斯人,他指的仅仅是他生活的小城镇。准确地说,这里既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国家。古希腊的每个城邦都是一个国家。”这集中反映了( )
A.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征
B.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
C.古代文明的多元化特征
D.古希腊人扩大影响的方式
5.(2025·南京六校模拟)“公元前4300年,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爱琴海区域
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
6.(2024·镇江模拟)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出现在此地区的文明是( )
A.古代西亚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7.(2025·海门模拟)《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失主发现自己的遗失物在另一人之手,持物者不能找到卖者和买此物时的证人,而失主能找出知其遗失物之证人,则持物者为窃贼,应处死;失主收回其所失之物。此规定( )
A.规范契约行为 B.保护私人物权
C.维护司法公正 D.形式主义明显
8.(2025·泰州模拟)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发展,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下列关于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古印度的主要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是莎草纸 ③古埃及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④古希腊苏格拉底等人奠定了西方的哲学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25·苏州模拟)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需要用大量数字来计算,而石子计数和结绳计数这两种方式因效率过于低下而不适用。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婆罗门发明计数符号并逐渐被广泛使用。这可用于说明( )
A.古印度艺术与宗教有关
B.古印度文明世界领先
C.社会需求助推科学发展
D.种姓制度具有优越性
10.(2025·盐城模拟)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该地区出现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地区是( )
A.古代西亚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11.(2025·南通模拟)有学者认为,“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广泛的贸易、旅行和交通网络建立起来,为遥远社会间持久而系统的交流打下了基础”。这表明,古代帝国的出现促进了( )
A.丝绸之路的畅通 B.区域文明的交流
C.生产方式的传播 D.整体世界的形成
12.(2025·徐州模拟)图中是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将水生植物晒干制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2025·南京模拟)某古代帝国不仅第一次囊括了埃及和两河流域古代两大文明区,而且涉足了古印度文明中心,接近了古希腊文明中心的边缘,埃及、两河流域,甚至印度和希腊等文明要素加上自己的创造,为世界提供了比较成熟的制度、文字等文明成果。该帝国是( )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4.(2025·无锡模拟)波斯帝国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型建筑不是神庙,而是宫殿,它们不是用来赞美神,而是用来颂扬“王中之王”。据此可知( )
A.君主专制导致波斯建筑衰落
B.波斯建筑大量吸收外来文明
C.政治制度影响波斯建筑风格
D.民主政治推动波斯建筑发展
15.(2025·金坛模拟)所有古代文明都必然缺乏这种或那种资源。为获得或控制相关资源,不同文明之间会有程度不等的交往。下列关于文明之间交往的史实,错误的是( )
A.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B.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C.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D.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欧洲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16.(2024·泰州模拟)在希波战争中,波斯人把原产于中亚的苜蓿、原产于中国的桃和杏梅及其栽培技术传播到希腊。除此之外,波斯科学家、学者、商人和外交家沿着绵延而宽阔的“御道”把西亚的科学文化输往希腊。这可以用于说明( )
A.波斯人垄断了东西方的交往
B.古文明区域多样的文化交流形态
C.民族交融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D.区域文明的发展取决于交通建设
17.(2024·连云港模拟)《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关于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方通过官方进行直接往来
B.双方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往
C.东汉时期班超曾经出使大秦
D.双方一直进行直接经贸交流
18.(2024·扬州模拟)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用武力方式向外扩展,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 B.文明开化的程度
C.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D.经济形态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19.(2025·宿迁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公元前522—前486年),波斯帝国几经扩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流士一世把波斯帝国划分为23个行省,每个行省相当于一个被征服的独立国家或民族。各行省在保障中央的主权和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享有较多的自治权,这些被征服地区“都保留着它们自己的特性、风俗和法律。有些邦国甚至有它们自己的国王;同时每一国都有它的明显的语言文字、军备、生活方式和风俗礼制”。大流士还进行过法典的编纂工作,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法典,《贝希斯敦铭文》(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的石刻,以古波斯文、新埃兰文和巴比伦文三种文字写就)中多次提到“国王的
法律”。
——摘编自亓佩成《古代西亚文明》等
材料二 秦始皇废诸侯,立郡县,郡下设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县以下设乡、里和亭。秦朝还将人民改称为“黔首”。在政治空前统一的情况下,始皇帝启动了致力于“书同文”的文字整合提升工程,将书体各异的文字校正、规范为小篆,并推出规范文本,颁行全国,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秦统一后,还以商鞅变法以来的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明法度,定律令”,缘法而治,朝廷希望用律法统一人们的思想,使“万民皆知所避就”。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比较大流士一世与秦始皇在巩固疆域辽阔的国家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世界大帝国建立和巩固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十一单元 古代文明
的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题
1.A 2.B 3.C 4.A 5.D 6.B 7.B 8.C 9.C 10.C 11.B 12.A 13.A 14.C 15.D 16.B 17.B 18.D
二、非选择题
19.(1)同:都确立了新的地方行政制度体系;都注重法制建设。
异:波斯帝国地方自治性较强,秦朝地方管理模式高度统一;波斯帝国对域内不同文化较为宽容,秦朝推行了强硬的文化统一措施。
(2)有利于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物质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公共交通工程建设;有利于构建和传播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