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十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巩固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十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巩固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9 08:36:01

文档简介

第十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一、选择题
1.(2025·南通模拟)海南在2021年迎来了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国际展区由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家企业参展,参展品牌众多。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展会,联通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体现的时代潮流是(  )
A.公平正义相互尊重 B.全球治理共同繁荣
C.文明对话平等协商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2.(2025·南京模拟)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各类国际组织举行的与经济有关的各种峰会大大增加,如欧盟、WTO、东盟等,另一方面,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此起彼伏,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D.和平与发展、紧张与动荡成为国际形势的一大特点
3.(2025·连云港模拟)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国家间战争和国家内战的死亡人数。据此可知(  )
A.世界战争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B.国家间战争成为和平最大威胁
C.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力减弱
D.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历史潮流
4.(2024·淮安合格考模拟)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但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使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的标志事件是(  )
A.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B.欧洲议会建立
C.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D.欧元正式启用
5.(2024·盐城合格考模拟)下图所示为2002—2008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量变化图。这反映了(  )
2002—2008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量变化图
A.经济区域化增强
B.生产国际化加强
C.社会信息化提升
D.文化多样性发展
6.(2025·泰州模拟)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巨量史料展现在所有学者面前,不但能轻易查阅,而且能呈现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往用100年也做不到的事,现在很短时间就能实现。“史料大爆炸”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文化多样性得到维护
C.社会信息化带来便利
D.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7.(2025·宿迁模拟)有人认为,文化多样性正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威胁。面对美国影视文化的传播势能,第三世界国家面临失语困境。他们的文化正在遭受严重的扭曲,甚至遭受“一场严重的劫难”。材料强调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应(  )
A.具有开放包容的姿态
B.维系本国的文化根脉
C.摒弃傲慢偏见的心态
D.反对西方文化的融入
8.(2025·徐州六校模拟)有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贡献是“打破了历史局限性,真正洞悉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由此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利于(  )
A.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B.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C.彻底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D.消除国家间意识形态的分歧
9.(2025·射阳模拟)2008—2014年,金砖国家经济平均增速比发达国家高4~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持续上升,从15.1%升至21.3%,同期西方七国集团占比从52.8%降至46.6%。这一变化(  )
A.反映了西方国家实力衰退
B.有利于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C.说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D.源于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
10.(2025·扬州模拟)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据此推知他学习的内容是(  )
美国 主导构筑“世界新秩序”
欧盟 建立了欧元区之后,加速推动欧盟的政治和军事一体化
发展中国家 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实力日趋强大
A.政治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区域经济集团化 D.文化多样性
11.(2025·盐城模拟)下图所示为1970—2020年国际商品贸易占全球GDP比重的变化情况。这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B.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了优化
C.自由贸易已成为全球共识
D.各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12.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独善其身。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共问题需要世界上各个行为体协同一致来共同应对。材料强调(  )
A.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加强
B.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C.全球应对成为普遍共识
D.各方协同参与全球治理
13.(2025·连云港模拟)据美国某研究机构统计,美国在1798—2022年共发动了469次军事干预行动,其中,1798—1990年有218次军事干预行动,而自1991—2022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内,美国进行了251次军事干预行动。这反映了(  )
A.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矛盾依然尖锐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丧失殆尽
C.美国军事霸权主义思维长期存在
D.军事行动已成为解决争端的主要方式
14.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这表明(  )
A.战乱和冲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B.和平与发展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影响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15.如今,“在美国东北部、加拿大东部和欧洲北部,酸雨逐渐使广袤的森林变成深褐色,美丽的湖泊变成死气沉沉的深蓝色,还有伦敦、巴黎和科隆的那些著名建筑和纪念碑,都遭到环境污染的侵蚀”。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全球南北差距扩大 B.发达国家独有的难题
C.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D.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16.(2025·海门模拟)世界政治与经济领域中始终无法消除的两极分化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的主要原因。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往往会唤醒特定文化的“防御本能”,使之有意识地自我强化,以抵御外来文化的同化和侵蚀。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全力避免东西方文化冲突
C.积极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D.坚决抵制西方文化的传播
17.(2024·盐城模拟)下表可以说明国际社会(  )
1999年 二十国集团成立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2009年 首次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5年 新开发银行成立
A.认识到和平与发展遭遇了严重挑战
B.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C.铸牢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意识
D.以国际组织和国际法推动了全球化
18.(2024·泰州模拟)有学者指出,如果说以往世界政治基本上是大国强国的游戏,那么现在则是所有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都参与的全人类的游戏。该观点客观上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国际秩序日益走向混乱
B.大国强权意识普遍衰退
C.政治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D.全球治理主体已多元化
19.(2024·无锡模拟)近年来,全球谷物、化肥、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供需出现失衡,价格暴涨,严重扰乱了全球粮食市场和能源贸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也骤增。2022年,占全球经济总量86%的143个经济体增速预测值也被下调。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
A.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在放缓
B.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难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D.国际社会的双向交流已式微
20.(2024·海门模拟)中国通过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进程。这体现了中国(  )
A.是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参与者
B.确立了主导世界发展的地位
C.已步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D.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二、非选择题
21.(2025·镇江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冷战结束,两个平行市场亦不复存在,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跨国公司也得以快速发展。各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利用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获得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原来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瓦解,形成了新的世界统一的大市场。与此同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运作下,世界经济贸易得以持续稳定发展。
——摘编自陈江生《经济全球化的
历史进程及中国机遇》等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契合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出现“回头浪”……经济全球化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可怕,不能因噎废食,动辄“退群”“脱钩”“筑墙”,改革完善才有出路,必须在前进中解决问题。各国应携起手来,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国际社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举措。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十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一、选择题
1.D 2.D 3.D 4.C 5.B 6.C 7.B 8.A 9.B 10.A 11.A 12.D 13.C 14.B 15.D 16.C 17.B 18.D 19.C 20.D
二、非选择题
21.(1)冷战的结束;各国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推动。
(2)应对:坚持全球化方向,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普惠共享;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举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坚持改革开放;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并设立亚投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