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
1.(2025·扬州模拟)明朝建立之初,太祖将各府、州、县官召至京师,当面训诫:“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这表明明太祖( )
A.重视吏治建设 B.关注民生需求
C.削弱藩王势力 D.提倡厉行节约
2.(2025·江苏模拟)明世宗在位后期,热衷于道教修炼活动,不理政务。严嵩担任内阁首辅十余年,“俨然以丞相自居,凡府部题奏,先面白而后草奏,百官请命,奔走直房如市”。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宦官执掌政权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皇帝昏庸无能 D.六部权力的膨胀
3.(2025·泰州模拟)15世纪前期,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后来,远洋航行未能持续。明朝“下西洋”政策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A.财政负担重 B.倭寇横行沿海
C.新航路开辟 D.边防压力巨大
4.(2025·姜堰模拟)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由此可知,明朝( )
A.阁臣地位提高,与皇权相牵制
B.内阁取代丞相,成为决策机构
C.内阁秘书机构,君权空前强化
D.内阁替代六部,成为权力中心
5.(2025·兴化模拟)明初,倭寇骚扰频繁,明政府长时间实行海禁,后来明政府派遣戚继光、俞大猷等大将平息倭患后,允许商民出洋,又在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上贸易。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调整( )
A.阻止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B.有利于中外贸易的发展
C.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驱逐了葡萄牙殖民势力
6.(2025·盐城合格考模拟)明朝继承汉唐的治边之策,在藏族聚居区设置了管理军民事务的机构。该机构是( )
A.行都指挥使司 B.奴儿干都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7.(2025·常州模拟)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低价购买了大片低洼沼泽地,加以治理后,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又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谭晓由此成功致富。这折射出明朝江南地区( )
A.农业的多种经营发展 B.手工业工场开设
C.地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D.工商业市镇兴起
8.湖州双林镇在明初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随着缫丝业的发展,在明末成为拥有一万六千多人的大镇。该镇的人口主要是外来的商贾、小手工艺者等。这反映了明代( )
A.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B.新的经营方式出现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政府推行工商皆本
9.(2024·盐城合格考模拟)《五台新志》记载:“晋俗以商贾为重,非弃本而逐末,土狭人满,田不足于耕也。”《徽州府志》也言:“盐邑地狭人众,力耕不足糊口。”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商帮( )
A.形成原因 B.鲜明特点
C.发展趋势 D.历史作用
10.(2025·海门模拟)康雍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奏折制度。这一制度( )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B.否定了军机处的决策作用
C.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D.激化了君主与丞相的矛盾
11.(2024·扬州合格考二模)盛行于明至清初的土司制度,较之前代的羁縻制已属历史的进步,但仍带有一定的割据性,为此雍正帝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宣政院 B.改土归流
C.设立理藩院 D.册封首领
12.(2025·句容模拟)下列重大举措,反映了清朝( )
东南 清朝设置台湾府
西南 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改土归流”
北部 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A.封建经济繁荣 B.实行闭关自守
C.内忧外患严重 D.加强边疆管辖
13.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迅速膨胀。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农业停滞不前,人口却节节攀升,加之新的经营方式没有进一步突破,使得中国农业和农民充满危机。危机导致了( )
A.反清复明思想兴起
B.重农抑商的传统被清朝废除
C.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D.清朝放弃闭关自守政策
14.(2025·宿迁模拟)明代,苏、杭丝织业中大多为“大户呼织”“小户趁织”的松散的雇佣关系。到清代中期,则以固定雇工为主,雇工工资“计日受值”或“按件而计”,丝织业生产经营规模也有扩大。这表明清代中期新的经营方式( )
A.尚未出现 B.开始产生
C.有所发展 D.遍布全国
15.(2025·宿迁模拟)乾隆年间,两江总督高晋巡视长江三角洲地区时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这一现象( )
A.促进农业生产机器化
B.强化了重农抑商思想
C.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
16.(2025·无锡模拟)明朝某位思想家反对程颐、朱熹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的方法,认为应在自己内心中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由此他提倡(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致良知
C.工商皆本 D.经世致用
17.(2024·淮安合格考模拟)从明朝后期起,利玛窦等欧洲天主教传教士与明朝一些士大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等西方科技书籍。这说明( )
A.统治者决心变革落后的社会现状
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被彻底否定
D.西方科技知识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18.(2025·沛县模拟)黄宗羲提出“绝学者,如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之类是也。郡县上之于朝,政府考其果有发明,使之待诏,否则罢归”。由此可知,黄宗羲强调( )
A.个性自由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有教无类
19.(2024·南京六校模拟)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了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该著作是( )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梦溪笔谈》
20.(2024·射阳模拟)《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是( )
A.反对重农抑商 B.追求个性自由
C.反对民主政治 D.追求男女平等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西汉建立之初民族关系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政策,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
——摘编自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
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二
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地理方位 具体措施
东南地区 ①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收复台湾 ②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 ①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②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东部边界
西北地区 ①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②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③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 ④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要务
西南 地区 ①清初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从1727年起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③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
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积极开拓疆域的强有力措施。用一句话概括西汉经略边疆的作用。
(2)据材料二,分析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受到了哪些威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设立的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简述清政府管理边疆政策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
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
1.B 2.B 3.A 4.C 5.B 6.A 7.A 8.A 9.A 10.C 11.B 12.D 13.C 14.C 15.D 16.B 17.D 18.B 19.B 20.B
二、非选择题
21.(1)措施:任用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控制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张骞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
作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2)威胁: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如准噶尔部的叛乱和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外国侵略势力对边疆的侵略,如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反清势力的威胁,如郑氏集团占据台湾。
中央机构:理藩院。
特点: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