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动与静
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物理观念)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知道机械运动。(物理观念) 3.知道参照物,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能用相关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物理观念、科学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实例分析参照物和机械运动的关系
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1 1.我们身处运动的世界 问题:列举这个世界中运动或静止的物体。 2.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除机械运动外,还有 运动、 运动等运动形式。
合作探究1 运动的描述 不同的人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呢? 阅读课本P10—11页;阅读完后讨论回答:诗人、画家、音乐家、物理学家分别如何描述运动。
自主学习2 参照物 1.参照物 阅读课本P12第一段。 在机械运动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这里的“另一个物体”,即被选作 的物体,就叫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举例:
合作探究2 参照物选择要求 参照物的选择有什么要求吗?请和身边同学讨论后达成共识,并积极展示。 (1)排己性:不能选物体自身作为判断标准。 (2)任意性:除物体本身外,其它可任意选。 (3)方便性:在符合要求条件下,尽量选具体的、方便描述的物体。 (4)不确定性:参照物不同,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结果不同。
自主学习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观察老师演示:小车放在桌面上,木块放在小车上,推动小车运动,木块随小车一起运动。然后回答: 以桌面为参照物木块是 的,以小车为参照物,木块是 的。 2.情景分析讨论: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的书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我的分析回答: 3.回扣导入“刻舟求剑”中掉落的剑,以船为参照物是 ,以岸边的景物为参照物是 的。 综合以上分析结论:物理中的机械运动是相对于 而言的,参照物不同,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结果 。
合作探究3 相对静止的条件 1.小组内交流:两个好朋友并肩散步,他们相对于地面是 的;一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是 的,理由是他们之间的 不发生改变。 2.尝试讨论课本P12第4段中的相对静止现象。 a收割机和拖拉机在前进中联合收割小麦; b花样跳伞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展示造型; c地球同步卫星转动过程中同步转播。 3.相对静止的条件是什么 交流讨论后达成共识: 5.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 我认为条件是:
自我评价 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划破夜空的星 B.奔驰的骏马 C.地球绕太阳转 D.星光闪烁 2.(2024福建中考)“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青山 B.江岸 C.帆船 D.太阳 3.(2024辽宁大连二模)小红站在大连港东五街上,看到海面上的“大船”缓缓驶过。如果说小红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大连港东五街的路面 B.驶过的“大船” C.街边的楼宇 D.海边的栏杆 4.(2024湖北武汉模拟)观察图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一定运动 D.无法确定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 5.(2024青海玉树三模)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后,以地球为参照物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说明了运动与静止是 的。 6.(2024安徽合肥模拟)近日,中国机器狗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如图是机器狗运输铁饼的画面,在这一过程中,以机器狗为参照物,铁饼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第6题图 第7题图 7.(2024江苏常州二模)我国高铁列车能以350km/h的速度平稳运行。图中硬币能稳定竖立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上很长时间。硬币相对于 (硬币/车窗/窗外景物)是静止的,为了说明运动的相对性,我们还需选择 (硬币/车窗/窗外景物)为参照物,来分析硬币的运动情况。
我的收获
答案:
导学过程
机械运动
位置的改变 热 电磁
参照物
参照标准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 静止 运动的 静止 参照物 不同
相对静止的条件
运动 静止 位置
自我评价
1.D 2.C 3.B 4.C
5.静止 相对
6.静止
7.车窗 窗外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