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鹭》课件(2课时)+教案(2课时)+作业设计(1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白鹭》课件(2课时)+教案(2课时)+作业设计(1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1 06:33:0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白鹭 (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字词。
1.她衣着朴 sù( ),但是让人感觉很美。
2.这个xiá zi( )里装着一只kǒu shào( ),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
3.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素: A.颜色单纯,不艳丽; B.事物的基本成分; C.蔬菜等食物,跟“荤”相对;D.平素,向来; E.本色,白色。
(1)中餐很简单,一荤一素而已。( )
(2)他素以品行方正著称。 ( )
(3)素之一忽则嫌白。 ( )
(4)这块布花色很素。 ( )
(5)同情,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
三、背诵课文段落。
1._______的配合______________ ,一切______________ 。
2. 那雪白的________ ,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长喙,____________________ ,增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黛之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
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 ( )
3.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 )
4.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描绘了白鹭独特的美,作者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之情。
六、重点段落品析。
①色素的配( pèi bèi )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yì yí )。
②白鹤太大而嫌( jián xián )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1.划去括号里加点字错误的音节。
2.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和下列哪个词语相呼应?( )
A.适宜 B.配合 C.寻常
3.第③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介绍白鹭,体现白鹭的美。
七、白鹭是一首精巧的散文诗,是美的化身。但有不少人却在破坏美,他们掏鸟蛋猎杀白鹭,因此,我们应呼吁保护白鹭。假如你是保护白鹭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素 2.匣子 口哨 3. 白鹤
二、 C D E A B
三、
1.色素 身段的大小 都很适宜
2.蓑毛 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铁色 那青色的脚 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 一忽则嫌黑
四、1.比喻 2.拟人 3.反问 4.比喻
五、水田垂钓图 枝头闲立图 空中低飞图 喜爱 赞美
六、1.bèi yì jián
A
3.蓑毛 流线型结构 长喙 脚
七、
示例1:我们可以建立白鹭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禁止人们伤害它们,给它们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让它们健康成长。
示例2:在白鹭活动的区域设立明显的警示牌;在白鹭生活的区域开展不定期巡查,若发现偷猎者或掏鸟蛋者,马上对其进行规劝;向大家普及关于白鹭的知识,呼吁大家一起保护白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

1
白 鹭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新知导入
在中国人的笔下,白鹭是经常入诗入画的一种动物。白鹭到底是一种什么鸟儿?竟受到文人墨客的如此青睐。今天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细细地品味、感知白鹭的美吧!
资料袋
白鹭亦称“小白鹭”、“白鹭鸳”。鸟纲,鹭科。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白鹭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好群居,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在我国主要见于长江以南各地和海南岛。在中部地区为夏候鸟,南方大多为留鸟。 羽可供帽饰用。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不熟悉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将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初读课文
我会读
白 鹭

匣 子
xiá
嫌 弃
xián
嗜 好
shì
qiàn
嵌 入

xiá

kuàng


ēn
xián








zhū
qiàn
yùn
shào
学写字
书写指导:
“嵌”字上部“山”要写的扁小一些,下部的“甘”里面是一横,“欠”的捺要舒展。
qiàn

书写指导
嵌入 镶嵌
书写指导:
“嫌”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左部“女”的撇点和右部“兼”的撇形成避让。
xián

嫌弃 不计前嫌
快速通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1)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它活动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画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说说你对白鹭的整体印象。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品 读 课 文
开篇比喻,优美而富有意境。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优美而富有意境。南方常见的白鹭,在郭沫若眼里,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精巧”美。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这句话写出了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适宜”一词让我们感受到它外形的和谐优美。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想一想:诗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
白鹤
朱鹭
苍鹭
白鹤
太大、生硬
苍鹭
朱鹭
大了一些,太不寻常
作者写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和苍鹭呢?
作者是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比较,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凸显其“不适宜”,突出白鹭的身段小巧、玲珑、柔和的精巧美和寻常美。
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白鹭“一切都很适宜”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雪白的蓑毛
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
增 长
减 短
素 白
黛 黑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具体描写白鹭的颜色搭配、身段大小恰到好处,非常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适宜






色素配合
身段大小
指导朗读
第1-5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了白鹭富有诗意的精巧美。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一起带着优美的旋律再品读第1-5自然段吧!读出自己的感受,注意节奏,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色素的( ),身段的( ),一切都很( )。
配合
大小
适宜
白鹤( ),即使如( )朱鹭或( )苍鹭,也觉得( ),而且( )。
太大而嫌生硬
粉红的
灰色的
大了一些
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 ),而被人忘却了( )。
它的常见
那( )蓑毛,那全身的( )结构,那( )长喙,那( )脚,增之一分( ),减之一分
( ),素之一忽( ),黛之一忽( )。
雪白的
流线型
铁色的
青色的
则嫌长
则嫌短
则嫌白
则嫌黑
它的美
白鹭是一首( )。
精巧的诗
根据关键词,相信你一定很快就会背诵这段话!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的脚步,感受到了常见的白鹭被忽视的美丽。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白鹭,了解它散文诗一般的韵味。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是作者对白鹭的美的体会,可作者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白鹭》,去感受白鹭的神韵,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吧!
课堂导入
第二课时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第6~8自然段,试着读出画面美。
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写在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末尾。
小组合作学习单
品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水田钓鱼图
枝头闲立图
空中低飞图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水田垂钓图
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嵌”字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完美搭配。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枝头闲立图
白鹭总是“立于小树的绝顶”,显出一副悠然的样子。枝头独立是白鹭的一种生活习惯,凸现了白鹭悠然自得、高雅脱俗的独特之美。
“人们说它在望哨”,它也许在干什么呢?
它也许在眺望远方的风景呢。
它也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呢。
它可能在思念久别的朋友,可能在等待觅食的同伴……
白鹭独立枝头远眺的悠然之美。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空中低飞图
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静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为平淡的乡居生活带来了一种 “清澄”的美,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所以说是一种
“恩惠”。从侧面衬托出白鹭的美。

怎样理解“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清澄”原指水清澈透明,在课文中比喻画面清纯美丽。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这本是乡村偶见的情景,在作者眼里却是“清澄的形象化”,正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
朗读指导
正是白鹭这首精巧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先生,因而写出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走进白鹭的世界,走进作者的心,领悟作者的情。
白鹭不仅外形美得如精巧的诗,而且生活的场景也如诗如画。这样美的白鹭激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自由读第9~1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作者对白鹭的感受与人们的不同的相关句子。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铿锵给人的感觉是有节奏而响亮、热烈。而白鹭的形象是恬淡的、悠闲的,是一种柔美。所以白鹭的美可不是铿锵的美,而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是一首铿锵的歌,还是一首精巧的诗?
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外形精巧,它优美而不张扬;白鹭静静地“钓鱼”、悠然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它常见且平凡,孤独而又悠然,清澄得如诗如画。“韵”字进一步强调白鹭的美是内在的美。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结尾句是对上文描写的总结。白鹭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既突出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引出下文
总结全文
欣赏白鹭体会作者笔下白鹭的诗情画意。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作家郭沫若以诗人独特的眼睛和诗心,善于发现美、鉴赏美,用生动、形象富于感彩的语言,再现了白鹭不同角度的美,宛如一首流动的音乐,韵味无穷的诗歌,给读者以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课外拓展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白鹭
【唐】刘长卿
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
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
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
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
鹭 鸶
【宋】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
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
独立亭亭意愈闲。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白鹭之美不仅在于完美的身段,更在于它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现出的美。通过把感情融入描写的方式,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热爱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画的美!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èi hé shì yí bái hè jìnɡ xiá qīnɡ chénɡ
( ) ( ) ( ) ( ) ( )
yùn wèi shì hào ēr huì měi zhōng bù zú
( ) ( ) ( ) ( )

白 鹤
嗜 好
美 中 不 足
恩 惠
韵 味
清 澄
配 合
镜 匣
适 宜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______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______的长喙,那______的脚,增之一分则______,减之一分则______,素之一忽则______,黛之一忽则______。
2.白鹭实在是_________,一首韵在骨子里的____________。
雪白
铁色
青色
嫌长
嫌短
嫌白
嫌黑
一首诗
散文诗
3.第⑤段是对________________的总体描写。作者按照从_______到_______的方法,抓住白鹭的蓑毛、______、______和_____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白鹭外形特征
整体
局部
身型
长喙

三、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A.运用比喻描写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B.运用拟人修辞描写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B
A
1. 背诵全文。摘抄文中优美的语段。
2. 仔细观察生活中一种事物,写出它的美。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身 段
色 素
水田垂钓图
枝头闲立图
空中低飞图
精巧的诗
散文诗
外形美
神韵美
白 鹭/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白鹭
【教材简析】
《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行文简洁,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句句含情,白鹭形象之美和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既紧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一花一鸟总关情"展开,又符合和承载了语文要素的要求。
文章的结尾与篇首相呼应,赞美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给读者以余音袅袅之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阅读和写作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在知识层面上,对自然界的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优美的文字和图画有着天然的喜爱。然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都有所不同。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字,体会其含义、感彩和表达效果。引领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习得学习方法,而且使语文素养步步提高。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等方法自主识字,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 在中国人的笔下,白鹭是经常入诗入画的一种动物。白鹭到底是一种什么鸟儿?竟受到文人墨客的如此青睐。今天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细细地品味、感知白鹭的美吧!
2.资料袋。
白鹭亦称“小白鹭”、“白鹭鸳”。鸟纲,鹭科。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白鹭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好群居,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在我国主要见于长江以南各地和海南岛。在中部地区为夏候鸟,南方大多为留鸟。 羽可供帽饰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图片等资料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课外知识积累。)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
初读课文
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不熟悉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将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2.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自读反馈,检查字词。
白鹭 嫌弃 嵌入 镜匣 嗜好
4.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1)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h”;“喙”读“huì”。
(2)识记生字
①教师重点指导区别形近字:嫌 谦 歉 赚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书写规范。让学生自行临写,教师检查书写情况。
②指导“嵌、嫌”的书写。
嫌:“嫌”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左部“女”的撇点和右部“兼”的撇形成避让。嵌:“嵌”字上部“山”要写的扁小一些,下部的“甘”里面是一横,“欠”的捺要舒展。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识字、写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功底,自主学习与重点指导相结合,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自主识写生字的能力与书写的自信心。)
三、梳理脉络,整体感知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快速通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1)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它活动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走近白鹭,感悟“精巧”美。
1.阅读全文,说一说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样的?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勾画出来并相互交流。
课件出示: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出示句子: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点拨:开篇比喻,优美而富有意境。“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优美而富有意境。南方常见的白鹭,在郭沫若眼里,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①出示句子: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②师点拨,生体会。
这句话写出了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适宜”一词让我们感受到它外形的和谐优美。
(3)想一想:诗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
①出示句子: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②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白鹤、朱鹭、苍鹭对比图。
点拨:
白鹤:太大、生硬。 朱鹭、苍鹭:大了一些,太不寻常
③作者写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和苍鹭呢?
预设:作者是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比较,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凸显其“不适宜”,突出白鹭的身段小巧、玲珑、柔和的精巧美和寻常美。
(4)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白鹭“一切都很适宜”的美?
预设: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点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具体描写白鹭的颜色搭配、身段大小恰到好处,非常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预设1:白鹭的颜色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稍微黑一点就太黑了。白鹭的体型再长一点就太长了,再短一点就太短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鹭颜色配合的适宜。
预设2:色素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所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小结:是呀,难怪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如诗一般的精巧美。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的外形美。无须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赘述,从课文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白鹭外形的美丽。着重紧扣第5自然段中具体描写白鹭外形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在图文结合中,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白鹭美在色彩搭配和谐,美在身段大小适宜。这样,学生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
3.指导朗读
第1-5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了白鹭富有诗意的精巧美。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一起带着优美的旋律再品读第1-5自然段吧!读出自己的感受,注意节奏,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练习背诵第1~5自然段。
根据关键词,相信你一定很快就会背诵这段话!
白鹭是一首( )。
色素的( ),身段的( ),一切都很( )。
白鹤( ),即使如( )朱鹭或( )苍鹭,也觉得( ),而且( )。
然而白鹭却因为( ),而被人忘却了( )。
那( )蓑毛,那全身的( )结构,那( )长喙,那( )脚,增之一分( ),减之一分
( ),素之一忽( ),黛之一忽( )。
(设计意图:借助关键词语、对比、配乐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白鹭的精巧之美。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体会表达方法,抒发情感。)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的脚步,感受到了常见的白鹭被忽视的美丽。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白鹭,了解它散文诗一般的韵味。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2)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并摘抄你喜欢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文语言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型范本,学生可以通过摘抄文句积累语言。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第2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是作者对白鹭的美的体会,可作者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白鹭》,去感受白鹭的神韵,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吧!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味白鹭那精巧如诗的外形美,积累语言。提出问题“为什么又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激发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的兴趣。)
二、想象画面,感悟神韵美
1.小组合作,读中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学生按要求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小组合作学习单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第6~8自然段,试着读出画面美。
·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写在教材上每个自然段的末尾。
2.引导交流,说中悟神韵。
(1)自由读课文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学生交流预设:水田垂钓图、枝头闲立图、空中低飞图
(2)水田垂钓图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①通过哪些词感受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
预设1: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
预设2:“嵌”字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完美搭配。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
②“嵌”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3)枝头闲立图
出示句子: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①引导想象: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
点拨:白鹭总是“立于小树的绝顶”,显出一副悠然的样子。枝头独立是白鹭的一种生活习惯,凸现了白鹭悠然自得、高雅脱俗的独特之美。
②白鹭的嗜好是什么?从“孤独”“悠然”“嗜好”这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③“人们说它在望哨”,它也许在干什么呢?
预设1:它也许在眺望远方的风景呢。
预设2:它也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呢。
预设3:它可能在思念久别的朋友,可能在等待觅食的同伴……总之,它是闲适的、悠然的。
小结:突出了白鹭独立枝头远眺的悠然之美。
④作者说白鹭站在看来“不安稳”又很“悠然”,这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用 “不安稳”与“悠然”对比,写出了白鹭的栖息特点,也表现了白鹭栖息时的神态美。
(4)空中低飞图
出示句子: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①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在黄昏时的乡村,人们偶见白鹭低飞的画面会是怎样的?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②为什么作者说“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预设:看到美丽的白鹭,是生活中的一种享受,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③为什么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预设: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静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为平淡的乡居生活带来了一种 “清澄”的美,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所以说是一种“恩惠”。从侧面衬托出白鹭的美。
④怎样理解“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预设:“清澄”原指水清澈透明,在课文中比喻画面清纯美丽。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这本是乡村偶见的情景,在作者眼里却是“清澄的形象化”,正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
3.指导朗读
(1)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然而,作者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神韵美,表现了白鹭的优雅独特,看到这样的画面就如同在读“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同学们,让我们和着音乐,再次走进白鹭的世界,走进作者的心,领悟作者的情。
(2)师生合作读,读出画面的清澄之美。
4.抓关键句,体会情感。
(1)导读:白鹭不仅外形美得如精巧的诗,而且生活的场景也如诗如画。这样美的白鹭激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自由读第9~1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作者对白鹭的感受与人们的不同的相关句子。
(2)教师引读“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学生接读后面的文段“白鹭不会唱歌……”。
运用比喻和反问,突出了白鹭不会唱歌的特点,强调了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饱含对白鹭的喜爱、赞叹之情。
(3)引读“——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4)白鹭是一首铿锵的歌,还是一首精巧的诗?
预设:铿锵给人的感觉是有节奏而响亮、热烈。而白鹭的形象是恬淡的、悠闲的,是一种柔美。所以白鹭的美可不是铿锵的美,而是一首精巧的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预设:白鹭外形精巧,它优美而不张扬;白鹭静静地“钓鱼”、悠然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它常见且平凡,孤独而又悠然,清澄得如诗如画。“韵”字进一步强调白鹭的美是内在的美。
三、总结全文,体会表达方法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预设: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结尾句是对上文描写的总结。白鹭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既突出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小结: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2.欣赏白鹭体会作者笔下白鹭的诗情画意。 (出示有关白鹭的视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家郭沫若以诗人独特的眼睛和诗心,善于发现美、鉴赏美,用生动、形象富于感彩的语言,再现了白鹭不同角度的美,宛如一首流动的音乐,韵味无穷的诗歌,给读者以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四、课外拓展,享受阅读美
1.合作读描写白鹭的古诗,享受古诗中的自然美。
白鹭,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喜爱描写的对象,让我们到古诗中欣赏白鹭的美吧!
课件出示: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白鹭
【唐】刘长卿
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
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
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
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
鹭 鸶
【宋】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设计意图:拓展读古诗,感受古诗中白鹭的美;推荐阅读,让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
2.背诵指导 ,积累语言
一边看下面的图片一边背诵,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些段落!(出示“水田垂钓图”“枝头闲立图”“空中低飞图”学生根据图意背诵有关段落。)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白鹭之美不仅在于完美的身段,更在于它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现出的美。通过把感情融入描写的方式,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热爱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画的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要善于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画的美。)
六、课后作业,巩固知识
1. 背诵全文。摘抄文中优美的语段。
2. 仔细观察生活中一种事物,写出它的美。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标,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使书面语言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形成语言表达的特色,为学生终生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