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人教版(2024)生物学第一轮复习:生物圈的人能力提高综合强化练习 4(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年人教版(2024)生物学第一轮复习:生物圈的人能力提高综合强化练习 4(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17 07:3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年人教版(2024)生物学第一轮复习:生物圈的人
能力提高综合强化练习 4【含答案Word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D.使用一次性餐具
2.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会发生有规律的反应,这种反应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称为反射。下列哪种反射行为属于需要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复杂反射( )
A. 望梅止渴B. 婴儿吮奶C. 排尿反射D. 膝跳反射
3.在“我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言”的活动中,小明提出了以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C.大力引进外来生物 D.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4.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下列有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生活方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不同,因此要合理搭配食物
B.脂肪是人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应该适当补充
C.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应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D.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日常通过多吃食盐来补充
5.2025年春季新开学,我省开始实施课间15分钟,同学们在课间尽情玩闹、跑跳,心里有阳光,身体能出汗。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跑跳时主要依靠脑干保持身体平衡
B.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肌肉构成
C.身体出汗可以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跑跳运动依赖于多个系统的配合
6.柿子中含有单宁,单宁易与铁质结合而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过量食用柿子可能导致患(  )
A.坏血病 B.神经炎
C.佝偻病 D.缺铁性贫血
7.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身高不足五尺(约1.3米左右),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著称于世。小个子晏婴在幼年时缺少的激素是(  )
A.雄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8.为了让师生掌握更多的逃生和救助方法,许多学校会定期开展逃生演练,其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演练利于提高对突发状况的应变 能力
9.图中甲、乙分别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注射胰岛素可使甲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移
B. AB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C. DE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
D. FG段变化的原因是组织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
10.某剧组特型演员虽已成年,但身高只有67厘米,可能的原因是他
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11.据报道:一个男婴由于出生后一直服用一种几乎不含蛋白质的劣质奶粉,出现了头大、嘴小、脸肿等症状。下列结合此案例对人体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一直服用不含蛋白质的奶粉,会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B.蛋白质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分解后,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婴儿冲服奶粉后,其中的水、维生素和无机盐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吸收利用
D.购买带包装的食品,不仅要关注其生产日期、保质期,还要注意是否有“QS”图标
12.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
A. 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 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 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 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13.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a和c表示血管,b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B.若b为肺,则c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若b为肾脏,则c中的尿素含量减少
D.若b为小肠,则餐后1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14.如图所示曲线不能正确表示的选项是( )
A.该曲线可表示某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狼后,一段时间内鹿的数量变化
B.该曲线可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能力的变化
C.若该曲线可表示某温室一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则b点表示傍晚时分
D.若该曲线可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肺泡容积的变化,则在ab段时,人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且膈顶部下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15.请分析下面所给的“小明的某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闹钟响起,小明匆匆起床这属于 ______ 反射。
(2)起床后,小明感到尿急了暂时储存在膀胱中的尿液是由 ______ 形成的。
(3)小明早餐中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成 ______ 。
(4)一路小跑,小明大口喘气。他吸入的空气迅速在呼吸系统发生了气体交换;交换后血液变成 ______ 色。
(5)小明心跳加速,此时他的肺循环和 ______ 正忙碌着,有机物和氧随血液源源不断地被运往组织细胞,在细胞 ______ 内完成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供应小明的学习与生活。
16.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观察某哺乳动物的心脏,认识了心脏各部分的结构及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根据图表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A B C D
注水部位 肺静脉 上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出水部位 肺动脉 主动脉 肺动脉

(1)观察心脏解剖图可知,四个腔室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填图中标号)
(2)为探究心脏内部的血流方向,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了心脏注水实验,他们记录了水注入和流出的位置,结果如表所示。根据所学知识推测,A组出水部位是 (填图中标号)。
(3)B组水流出的路线是:上腔静脉→ →肺动脉。(填名称)
(4)请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解释出现C、D组现象的原因: 。
(5)心脏壁内分布了大量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壁薄、管腔小,血液通过毛细血管与心脏肌肉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17.BMI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是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我国13岁青少年中,男性BMI≥25.7,女性BM≥25.6,属于肥胖。肥胖症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每天均衡摄入适量的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肉、鱼蛋奶和豆类食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青少年每天摄入的能量约1800~2000卡路里。下表是青少年小明某一天的用餐信息:
食物 奶茶 薯条 面包 米饭 炸鸡 火腿
热量/kcal 900 300 280 240 896 300
类别 高糖饮料 谷薯类 肉类
资料二:研究表明,适当运动不仅能预防肥胖,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下表为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表示体内物质消耗量)。
活动方式 打篮球 慢跑 静坐 睡眠 踢足球 散步
耗氧量(L/h) 90 120 25 14 115 60
资料三:据报道,一男孩因用餐后立刻剧烈运动,出现了急性肠梗阻,导致小肠部分坏死。主治医师指出,饭后立刻进行剧烈运动会给人体消化系统造成负担,严重时会出现生命危险。
(1)小明今年13岁,BMI=29.2, (填“属于”或“不属于”)肥胖。根据资料一,小明摄入的主要是高糖饮料、谷薯类和肉类等富含 、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导致其一天的热量摄入 (填“过少”、“正常”或“过多”)。根据膳食指南,他还缺少鱼蛋奶、豆类和 类食物。
(2)运动时若体内糖类不足, 将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被消耗,所以适量运动有助于减肥。资料二中,最佳的减肥活动方式是 。
(3)跑步时,呼吸频率加快,吸入的氧气通过 作用从肺泡进入血液,再经血液循环输送到下肢肌肉:肌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通过 的形式从皮肤的 排出。
(4)根据资料三,请提出一条关于餐后运动的科学建议: 。
18.2024兰州马拉松于5月26日在兰州奥体中心鸣枪开跑,来自世界各地近四万名运动员相约黄河之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据图回答问题(A~D表示人体的四种器官,①~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
(1)赛前运动员的饮食需以“高糖类、中蛋白、低脂肪”为主。食物中的蛋白质在B处被彻底分解为可被吸收的 ,进入血液后,由静脉流到心脏,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图中序号)。
(2)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立即起跑,此时声波刺激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3)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呼吸加快,大汗淋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汗液由 (填图中字母)中的汗腺产生并排出,不仅能调节体温,还能带走代谢废物。
19.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明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放开。完成该动作的神经中枢位于 (填序号)中。
(2)我国交通法规定:严禁酒驾和醉驾,这是因为酒精能抑制图中b 的功能。
(3)涂涂经常偷偷使用手机玩游戏,近段时间看黑板视力模糊,五一期间妈妈带他去检查视力,医生确诊他患了近视,造成其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结构中② (填名称)的凸度过大,医生建议他佩戴 透镜加以矫正。
(4)图中Ⅱ能感受声波的刺激,其名称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20.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时,引发水体中微囊藻暴发,产生难以降解的藻毒素。不仅造成浮游藻类污染,影响水体安全,而且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回答以下问题:
(1)相比于藻类植物,原核生物微囊藻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
(2)据下表可知,处于该水域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别的生物是 ,判断的依据是 。(答出一点即可)
某水域水生动物种类 水体分布 食性(食物) 暴发期藻毒素含量(微克/克干重)
石螺 底栖 有机碎屑、浮游藻类 3.69
鲢鱼 上层 浮游藻类 12.936
翘嘴鱼 中上层 鱼、虾 35.91
鲤鱼 下层 有机碎屑、螺、藻类 11.07
(3)为探究浮游动物棕鞭毛虫对微囊藻的影响。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实验:
①取一定体积处于生长暴发期的微囊藻,均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微囊藻单独培养,实验组的处理方法是 。
②每隔一天取样,测定单位体积微囊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问题:棕鞭毛虫是如何对微囊藻产生影响的?
作出假设: (答出一点即可)
(4)为避免富营养化水体中藻毒素危害人体健康,人们应该怎么做? (答出一点即可)
21.空气质量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习主席号召务必打赢“蓝天保卫战”,应对雾霾污染是打赢此战的关键。
(1)雾霾天气直接危害人体的 系统。
(2)人体的呼吸道对空气有一定的处理作用,能够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变得清洁的是 (填字母),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①黏液;②鼻毛;③鼻黏膜内毛细血管;④纤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植物对空气中尘埃粒子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a.选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甲房间内置入绿色植物10株,乙房间不放植物。
b.同时向甲、乙两个房间内释放等量的较大颗粒物,制造有尘埃粒子的空气环境。
c.每隔1小时对甲、乙两房间内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进行检测。请分析回答:
①本实验的假设是 。②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 。
③如图是释放颗粒物1小时后,在甲、乙两房间某一相同位置检测的结果,他采用的取样方法是 。
④只在一个位置进行检测,结果不准确,为提高准确度,应采用 方法。
⑤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该实验对你的启示是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
22.尿酸是人体细胞代谢的废物,产生后进入血液。成人每天产生700mg左右尿酸,经肾脏排泄500mg,经肠道排泄200mg,当此平衡被打破时,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喝啤酒吃烧烤是许多人的爱好,但高尿酸血症患者喝啤酒后可引起痛风和慢性肾病,威胁人类健康。
(1)请根据图一结果分析高尿酸血症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依据: 。
(2)研究人员研究黄柏提取液对高尿酸血症(腹腔注射次黄嘌呤溶液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浓度的影响,将30只品种相同,大小一致的健康小鼠均分3组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对象 实验步骤
一、处理实验材料 二、实施实验变量 三、测定观测指标
A 正常小鼠 注射生理盐水 灌胃生理盐水 ?
B 正常小鼠 I 灌胃等量生理盐水
C 正常小鼠 Ⅱ 灌胃等量黄柏提取液
①选取的正常小鼠必须品种相同,大小一致,这符合设计实验的 原则。
②步骤一中,“Ⅰ、Ⅱ”对应的实验操作分别为 、 (请选择下方操作中正确操作的选项填写)。
A.注射等量次黄嘌呤溶液 B.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③步骤三中,测定的观测指标为 ;
④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可得出的结论是: 。
23.“窝窝头”是民间传统的面点食品,它历史悠久,质地黏软,口味香甜。为探究“口腔对窝窝头的消化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注:窝窝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组别 1 2 3 4 5
窝窝头形态 适量窝窝头碎屑 适量窝窝头碎屑 适量窝窝头块 适量窝窝头碎屑 适量窝窝头碎屑
唾液/清水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B
搅拌程度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充分搅拌
温度 37℃ 100℃
加入碘液 5滴
(1)为探究唾液对窝窝头是否有消化作用,选择1号和2号试管作为对照,并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加入碘液后,不变蓝的是 号试管,此现象说明 。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号试管进行实验。
(3)如果把5号试管的B条件设置为 ,并把5号试管和 号试管对照,可以用来探究温度对口腔消化窝窝头的影响作用。
(4)该实验说明,口腔中的消化有两种类型,包括 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为了让食物充分消化,日常进餐应提倡的行为习惯是: 。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
24.预制菜与健康
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预制菜和便捷饮品赢得了广大人群的喜爱,但其安全性却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焦点。3·15晚会曝光的“梅菜扣肉预制菜”里面的扣肉原料竟是“槽头肉”,这引发了民众对预制菜的广泛讨论;晚会还曝光了深受儿童和青少年喜爱的果汁、奶茶等饮料,长期饮用此类饮品,对人体的肝肾功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梅菜扣肉中的蛋白质首先在图1中的[③] 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在[④] 内被彻底消化成 。参与蛋白质分解的消化液除了胃液,还有 和 。
(2)某人长期食用预制菜导致牙龈出血,可能是因为预制菜中缺乏 ,可通过增加果蔬类食物来补充。
(3)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某同学长期大量饮用奶茶、果汁,导致肾脏受损,出现了蛋白尿,其原因可能是图2中[c] 和肾小囊内壁的通透性增大。
(4)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若将装预制菜的塑料袋放入沸水中加热,塑料袋会释放出双酚A,而一定量的双酚A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等。被小肠吸收后的双酚A会经 (填血管名称)到达心脏的 ,接着流向人体的各个器官。
(5)“梅菜扣肉预制菜”里面的扣肉原料竟是“槽头肉”,这引发了民众对预制菜的广泛讨论。“槽头肉”可能存在的危害是 。
参考答案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温室效应
1.【答案】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植树造林能改善空气条件,不符合题意。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节约资源,不符合题意。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改善环境条件,不符合题意。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了植物资源,符合题意。
【知识点】反射的类型
2.【答案】A
【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据此解答。
【详解】婴儿吮奶、排尿反射、膝跳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属于复杂反射。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3.【答案】C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A.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利于保护生态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知识点】供能物质的种类、来源及功能、合理膳食、无机盐的来源、作用
4.【答案】D
【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详解】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而且人体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因此,为了保持健康,我们需要合理搭配食物,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适当,A正确。 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它可以在需要时为人体提供能量。同时,脂肪还能起到保温和缓冲外界冲击的作用。然而,摄入过多的脂肪也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适当补充脂肪,而不是过量摄入,B正确。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青少年应该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C正确。无机盐确实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包括钙、磷、铁、锌等多种元素,它们在人体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然而,日常饮食中的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主要提供的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并不能满足人体对所有无机盐的需求。而且,过量摄入食盐还可能导致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多吃食盐来补充无机盐,而应该通过多样化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摄入来确保无机盐的均衡摄入,D错误。
【知识点】脑的结构和功能
5.【答案】A
【分析】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通过三者的协同配合,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完成人体的各种运动。
【详解】跑跳时主要依靠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而不是脑干。脑干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生理功能均与其有关,故A符合题意。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肌肉构成。骨是运动的杠杆,关节是运动的支点,肌肉收缩提供运动的动力,三者相互配合,完成各种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身体出汗可以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故C不符合题意。跑跳运动依赖于多个系统的配合,如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等,各系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无机盐的来源、作用
6.【答案】D
【分析】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
【详解】坏血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维生素C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抗氧化作用,并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等,A不符合题意。神经炎通常与维生素B族的缺乏有关。维生素B族包括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等,它们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酶的催化反应,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B不符合题意。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和钙引起的。维生素D在人体内主要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对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然而,题目中讨论的是铁质的吸收问题,与钙和维生素D无直接关联,C不符合题意。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的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则负责在血液中运输氧气。当人体对铁质的吸收受到影响时,血红蛋白的合成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贫血。题目中明确提到柿子中的单宁会影响人体对铁质的吸收,因此过量食用柿子可能导致患缺铁性贫血,D符合题意。
【知识点】内分泌腺的种类及其功能
7.【答案】B
【分析】各种激素的作用:
(1)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2)雄性激素:主要由男性睾丸分泌,能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3)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4)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皮肤血管扩张等,主要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人体应对压力和危险。
【详解】雄性激素主要影响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及第二性征,与身材矮小并无直接关联,晏婴身材矮小并非因雄性激素缺乏导致,A错误。晏婴身高不足五尺,身材矮小,但以卓越智慧和才能著称,说明其智力正常,符合侏儒症特征,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B正确。若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不仅身材矮小,还会智力低下,与晏婴情况不符,C错误。肾上腺素主要在应急状态下发挥作用,与个体身材发育无直接关系,D错误。
【知识点】反射弧
8.【答案】B
【分析】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详解】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分析可知,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故A正确。
B.许多学校会定期开展逃生演练,属于条件反射,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说明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故C正确。
D.演练利于提高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师生平安,故D正确。
故选B。
【知识点】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的症状、糖尿病
9.【答案】B
【分析】(1)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液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2)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糖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三多即多饮、多尿、多食,一少指体重减少。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详解】甲为糖尿病患者,由图可知其血糖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偏高,注射胰岛素可促进血液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使甲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移,A不符合题意。AB段变化的原因是摄取葡萄糖溶液,因此血糖含量升高,而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B符合题意。人摄取葡萄糖溶液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AB、CD),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DE),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DE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C不符合题意。F点乙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血液中葡萄糖,导致血糖含量下降,即FG段变化的原因是组织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的症状
10.【答案】B
【分析】(1)生长激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2)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长大后表现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症状。
【详解】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A不符合题意。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正常,B符合题意。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甲状腺增生肿大,又叫大脖子病,C不符合题意。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垂体肿瘤,垂体血供障碍,下丘脑肿瘤等,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糖的种类、来源和功能(勿打)、蛋白质的来源、功能(勿打)、食品安全
11.【答案】B
【详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一直服用不含蛋白质的奶粉,会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A正确;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不是蛋白质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B错误;水、维生素和无机盐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吸收利用,C正确;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D正确。
【考点定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要掌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食品安全。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2.【答案】D
【详解】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水压迫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知识点】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专题
13.【答案】C
【分析】血液流经各器官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通常变化是:
① 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减少,流过其他各器官后,尿素等废物增加。
② 当血液流过肺后(肺循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
③ 当血液流过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营养物质减少。
【详解】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所以,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A错误。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所以,若b为肺,则c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B错误。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故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所以,若b为肾脏,则c中的尿素含量减少,C正确。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故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因此,若b为小肠,则餐后1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D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4.【答案】C
【详解】题干中的食物链是:牧草→鹿→狼,当狼被杀光,鹿会因为失去天敌而数量增加,但是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鹿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因为缺少牧草而数量减少。因此若大量捕杀狼,则鹿的数量会先因狼的减少而迅速增加,后来则因草的减少而减少,A不符合题意;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应该是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消化作用逐渐增强,达到一定温度后(37℃),随温度升高,消化作用又逐渐减弱,即呈一弧形曲线,B不符合题意;从早上6点到傍晚18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制造了有机物,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有机物含量增加。所以b点不可能为傍晚,C符合题意;呼气时: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的过程。图中曲线的ab段的曲线表示肺的容积变大,是吸气,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反射的类型、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5.【答案】(1)复杂(条件)
(2)肾脏
(3)麦芽糖
(4)鲜红
(5)体循环 线粒体
【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等;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3、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详解】(1)复杂(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因此闹钟响起,小明匆匆起床这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2)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故起床后,小明感到尿急了暂时储存在膀胱中的尿液是由肾脏形成的。
(3)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故小明早餐中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
(4)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是动脉血,气体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血液变成鲜红色。
(5)人体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故小明心跳加速,此时他的肺循环和体循环正忙碌着,有机物和氧随血液源源不断地被运往组织细胞,在细胞线粒体内完成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供应小明的学习与生活。
【知识点】循环系统的综合专题
16.【答案】(1)⑤
(2)①主动脉
(3)右心房→右心室
(4)心室和动脉处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
(5)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分析】图中: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左心房、⑤左心室、⑥右心房、⑦右心室、⑧下腔静脉。
【详解】(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⑤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
(2)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从肺静脉注水,水会从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即水会从①主动脉流出。
(3) 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B组从上腔静脉注水,水流出的路线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4)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同侧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这有利于保证血液按照心室到动脉的方向流动。可见,从结构解释C、D组现象的原因是心室和动脉处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故往C主动脉、D肺动脉注水,水分别往主动脉、肺动脉出。
(5)心脏壁内分布了大量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壁薄、管腔小,有利于血液与心脏肌肉细胞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这种设计使得心脏肌肉细胞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废物,从而维持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这再次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知识点】其他排泄途径、合理膳食、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7.【答案】(1) 属于 糖类 过多 新鲜果蔬
(2) 脂肪 慢跑
(3) 气体扩散 汗液 汗腺
(4)饭后不宜立即剧烈运动/饭后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详解】(1)我国13岁青少年中,男性BMI≥25.7,女性BM≥25.6,属于肥胖,小明今年13岁,BMI=29.2,说明小明属于肥胖;高糖饮料、谷薯类富含糖类,肉类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根据膳食指南,青少年每天摄入的能量需要1800~2000卡路里,而小明一天的能量摄入为:900+300+280+240+896+300=2916卡,高于2000卡,所以小明一天的能量摄入过多;而且其食物中缺少了蔬菜水果、鱼蛋奶和豆类。
(2)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脂肪作为储备能源物质储存在体内,运动时若体内糖类不足,才开始消耗脂肪,所以适量运动有助于减肥。资料二中,慢跑耗氧量最大,消耗的能量最多,所以慢跑是最佳的减肥活动方式。
(3)跑步时,呼吸频率加快,吸入的氧气通过气体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这个过程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后,氧气和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经血液循环运输到下肢肌肉处的毛细血管,氧气和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离,再经过气体扩散作用进入肌肉细胞;肌肉细胞在氧气作用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同时产生废物,代谢废物排出的方式有三种: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通过皮肤汗腺以汗液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和通过呼吸系统以呼气形式排出水、二氧化碳,所以肌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通过汗液的形式从皮肤的汗腺排出。
(4)进食后,胃肠需要大量的血液来促进消化,此时若进行剧烈运动,因四肢活动量大、功能活跃,血液就会大多流向四肢,造成胃肠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消化;根据资料三,饭后休息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运动或饭后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否则会给人体消化系统造成负担,严重时会出现生命危险。
【知识点】其他排泄途径、听觉的形成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胃中的消化过程、血液循环的途径
18.【答案】(1氨基酸 ①
(2)耳蜗
(3收缩 C
【分析】人体由八大系统有机地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体内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图中,A~D表示人体的四种器官,A是肺、B是小肠、C是皮肤、D是肾脏;①~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
【详解】(1)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其中,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氨基酸被小肠吸收后,经小肠静脉→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即氨基酸首先到达心脏的①右心房。
(2)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见,接声波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3)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可见,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汗腺是C皮肤的附属结构,能够分泌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因此人体排汗能够排出体内废物,具有排泄作用;汗腺分泌汗液,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热量,因此皮肤也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脊髓的结构和功能、脑的结构和功能、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19.【答案】
a
小脑
晶状体;凹
耳蜗
【分析】
观图可知:A是反射,B是激素调节,a是脊髓,b小脑,c垂体,d甲状腺,e胰岛,①角膜,②晶状体。
【详解】
(1)缩手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所以上图中的a是脊髓。
(2)b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醉酒的人一般会出现动作不协调身体平衡能力减弱,是因为酒精麻醉了b小脑。
(3)造成其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结构中②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近视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4)图中Ⅱ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的刺激。
【知识点】【科学方法】对照实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富集及其影响、藻类植物
20.【答案】(1)无成形的细胞核
(2) 翘嘴鱼 食性(以鱼虾为食、藻毒素含量、生物富集造成藻毒素含量高)
(3) 微囊藻与棕鞭毛虫共同(混合)培养 棕鞭毛虫捕食微囊藻(棕鞭毛虫产生物质抑制微囊藻、两种之间存在竞争等制约关系)
(4)不饮用污染水、不食用污染水域中的动植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取净化水体的各种措施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1)
微囊藻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物、植物(藻类)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所以,相比于藻类植物,原核生物微囊藻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2)
藻毒素等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的,因此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35.91微克/克干重)生物是营养级最高的翘嘴鱼,根据食性可反映出的部分食物链有:浮游藻类→石螺→鲤鱼→翘嘴鱼;浮游藻类→鲢鱼→翘嘴鱼;藻类→鲤鱼→翘嘴鱼。所以,该水域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别的生物是翘嘴鱼,判断的依据是食性(以鱼虾为食、藻毒素含量、生物富集造成藻毒素含量高)。
(3)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浮游动物棕鞭毛虫对微囊藻的影响”,变量是浮游动物棕鞭毛虫。所以,取一定体积处于生长暴发期的微囊藻,均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微囊藻单独培养,实验组的处理方法是微囊藻与棕鞭毛虫共同(混合)培养。
②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因此,根据问题“棕鞭毛虫是如何对微囊藻产生影响的?”可知,本实验的假设可以是:棕鞭毛虫捕食微囊藻(极品棕鞭毛虫产生物质抑制微囊藻、两种之间存在竞争等制约关系)(答出一点即可)。
(4)
水体富营养化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为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为避免富营养化水体中藻毒素危害人体健康,人们应该:不饮用污染水、不食用污染水域中的动植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取净化水体的各种措施(答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科学方法】对照实验、【科学方法】抽样检测、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21.【答案】呼吸;B;植物能够降低空气中尘埃粒子;形成对照;五点取样法;设置重复组;保护森林,多植树造林
【分析】
(1)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2)科学探究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中,研究的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1)
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器气管和支气管,但是雾霾颗粒物微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
(2)
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能够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是①黏液、②鼻毛、④纤毛。
(3)
①本实验的假设是植物能够降低空气中尘埃粒子.②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对照实验。③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共五个点,观察每个点的尘埃粒子数,算出平均值,这就代表了平均尘埃粒子数,如果正好在边线上的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五点要始终保持一致。要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多测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提高可信度。如图是释放颗粒物1小时后,在甲、乙两房间某一相同位置检测的结果,他采用的取样方法是五点取样法。④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另外,减少实验误差的办法还可以设置重复组等。⑤)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我们的启示:保护森林,多植树。
【知识点】尿液的形成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肾单位
22.【答案】(1)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异常的人比例增大
(2)单一变量 A A 小鼠血尿酸浓度 黄柏提取液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浓度
【详解】(1)根据图一结果,可以看出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出现慢性肾脏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的人群。因此,高尿酸血症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依据就是: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异常的人比例增大。
(2)①在选取实验材料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这就意味着除了我们想要研究的变量(在这里是黄柏提取液对血尿酸浓度的影响)之外,其他所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因此,选取的正常小鼠必须品种相同,大小一致,以消除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步骤一中,“Ⅰ”对应的实验操作为“A. 等量次黄嘌呤溶液”,目的是使正常小鼠形成高尿酸血症,以便与其他组形成对照;“Ⅱ”对应的实验操作为“A. 等量次黄嘌呤溶液”,这样 B、C 组小鼠在都形成高尿酸血症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不同的后续处理,以探究黄柏提取液的作用。
③步骤三中,测定的观测指标为小鼠血尿酸浓度。因为本实验是研究黄柏提取液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浓度的影响,所以要测定小鼠血尿酸浓度来观察实验效果。
④实验结果如图三所示,可得出的结论是:黄柏提取液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浓度。从实验结果图中可以看出,C组(灌胃等量黄柏提取液组)小鼠的血尿酸浓度明显低于B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组),说明黄柏提取液对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浓度有显著作用。
【知识点】【科学方法】对照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3.【答案】(1)2mL清水 1 唾液对窝窝头有消化作用
(2)1、3、4
(3)2mL唾液 1
(4)物理性 细嚼慢咽(合理即可)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2)对照试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是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该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该实验切碎窝窝头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搅拌模拟的是舌的搅拌。
【详解】(1)探究唾液对窝窝头是否有消化作用,唾液是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探究除了唾液的有无,其他量均相同且适宜。1号试管滴加的是2mL唾液,则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mL清水。除此之外,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1号试管和2号试管其他的条件均应相同且适宜。窝窝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1号试管中加入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试管中无淀粉,故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滴加的是清水,清水不含唾液淀粉酶,不能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故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会变蓝。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窝窝头的消化作用,需要设置另一组对照实验。3号试管中加入了适量的窝窝头块和2mL唾液,但搅拌程度与1号试管相同,这样3号试管中的窝窝头就没有经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而1号试管中的窝窝头经过了咀嚼和搅拌。因此,应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实验。同时,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还可以设置4号试管作为对照组,4号试管中的窝窝头碎屑没有经过搅拌。
(3)如果把5号试管的B条件设置为37℃(与人体正常体温相同),并把5号试管和1号试管对照,就可以用来探究温度对口腔消化窝窝头的影响作用。因为1号试管和5号试管的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温度不同。如果5号试管中的淀粉也被分解了(即加入碘液后不变蓝),那么说明在37℃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高;如果5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即加入碘液后变蓝),那么说明高温破坏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4)该实验说明,口腔中的消化有两种类型: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主要是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将食物磨碎、搅拌,使其与唾液充分混合;化学性消化则是通过唾液淀粉酶等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为了让食物充分消化,日常进餐应提倡细嚼慢咽的行为习惯,这样可以增加食物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使其得到更充分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
【知识点】小肠的结构与功能、尿液的形成的过程、胃中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缺乏症、血液循环的途径
24.【答案】(1)胃 小肠 氨基酸 肠液 胰液
(2)维生素C
(3)肾/肾脏 肾小球
(4)下腔静脉 右心房
(5)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含有一些病菌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分析】题图中:①口腔,②食管,③胃,④小肠,⑤肝,⑥大肠, 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c肾小球,d肾小囊,e肾小管。
【详解】(1)梅菜扣肉中的蛋白质首先在图1中的[③]胃内被初步消化。胃中的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分解蛋白质。随后,蛋白质在小肠中被进一步消化,最终在[④]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这是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参与蛋白质分解的消化液除了胃液,还有肠液和胰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能够分解蛋白质的酶。
(2)某人长期食用预制菜导致牙龈出血,这可能是因为预制菜中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C对于维持牙龈的健康至关重要,缺乏时容易导致牙龈出血。因此,可通过增加果蔬类食物来补充维生素C,以改善牙龈出血的症状。
(3)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肾脏具有滤过血液和形成尿液的功能。某同学长期大量饮用奶茶、果汁,导致肾脏受损,出现了蛋白尿。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高,其原因可能是图2中[c]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通透性增大,使得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能够滤过进入尿液。
(4)被小肠吸收后的双酚A会经下腔静脉运回心脏。下腔静脉是收集下半身血液的主要血管,它将血液运回心脏的右心房。随后,血液会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再经过肺动脉进入肺循环进行氧合,最终回到左心房和左心室,流向人体的各个器官。因此,被小肠吸收的双酚A会首先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运回心脏的右心房。
(5)“槽头肉”可能存在的危害是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含有一些病菌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在选择预制菜时,消费者应关注其原料来源和加工过程,以确保食品安全。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