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5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6 18:27:19

文档简介

第五节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理教材 探索新知 01
[footnoteRef:0]一、“蓝色粮仓” [0: 图解知识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知识拓展
1.盐场的形成条件
  长芦盐场有利于晒制海盐的平坦海滩和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都位于山地背风坡,晴天多,利于晒盐。
2.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我国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规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渔业资源。]
1.辽阔的 就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我们要树立大食物观,耕海牧渔,建好“蓝色粮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近海 水域。这些水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且受到来自高纬度的 和来自低纬度的 经过或交汇的影响,加上长江、黄河等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 。此外,我国近海岛礁广布,为鱼类生存、繁殖提供了
场所。
3.北部湾、南部沿海、 等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鳕鱼等众多的经济鱼种。
4.长期以来, 、粗放式养殖和环境污染等,导致传统渔业资源衰退和海洋生态系统失衡。
5.我国通过采取增殖放流、科学投放 、建设海藻场等措施,促进了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二、“资源宝库”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丰富的海洋 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 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
2.我国的海底矿产资源丰富,有埋藏在近海 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硫、磷等矿产资源。
3.近年来,我国在渤海、黄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和莺歌海等海域陆续进行了 的开采。
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1.随着沿海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海上活动的日益频繁,大量的 排放入海,导致海洋 污染和破坏日益
严重。
2.我国实施一系列海洋环境监测计划,同时进行合理的海洋功能区划,健全相关 ,使海洋资源的开发秩序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我国坚持陆海统筹,增强陆海污染防治协同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性,构建、完善沿海、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开创美丽海湾和美丽海洋建设新局面。
进阶练 提升能力 02
基础达标
一、“蓝色粮仓”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读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的海洋牧场主要分布在( )
A.南部沿海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2.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
A.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
B.陆地面积广阔,南北温差大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利于农业生产
D.山地面积广大,适宜发展林业
3.中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最大的渔场是( )
A.舟山渔场 B.烟威渔场
C.苏北渔场 D.北部湾渔场
二、“资源宝库”
  读我国主要盐场分布图,完成4~5题。
4.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其濒临的海洋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长芦盐场适宜晒盐的条件不包括( )
A.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B.地势平坦
C.晴天多、光照强
D.位于沿海地区,多海风
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6.一般在每年5—9月的特定时间段,我国东海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
A.维护海洋权益,捍卫国家主权
B.保护渔业资源,实现休养生息
C.发展海洋旅游,扩大消费市场
D.减少海洋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能力提升
  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读中国近海海区图,完成7~8题。
7.中国于2012年设立了地级三沙市,隶属海南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资源丰富,主要包括( )
①岛礁旅游资源 ②热带草原资源 ③海洋石油资源 ④海洋天然气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深耕蔚蓝,向海图强”。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目前立体化养殖的智能网箱和多功能海上平台的发展利用,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发展多种海洋产业,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②扩展渔业立体空间,提高渔业产量 ③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④建设好海洋牧场就能彻底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种类多,产量大,风能、潮汐能、海底油气资源丰富,还有海滩、景区、历史文化遗产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图1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说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南隍城岛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部,该岛东部海域建设了海洋牧场示范区。南隍城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常年保持在16 ℃~21 ℃,盐度为32‰,适合海鱼生长。近年来,该岛居民借助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控制养殖密度,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精准计算所需饲料,减小了残渣沉积和过剩鱼粪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2)分析南隍城岛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莱州湾海域实施,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底座之上,开展海洋养殖活动,还可利用海上风电场的输电线路,为海洋养殖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图2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示意图。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 。
(4)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好处。第五节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理教材 探索新知 01
[footnoteRef:0]一、“蓝色粮仓” [0: 图解知识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知识拓展
1.盐场的形成条件
  长芦盐场有利于晒制海盐的平坦海滩和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都位于山地背风坡,晴天多,利于晒盐。
2.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我国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规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渔业资源。]
1.辽阔的 海洋 就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我们要树立大食物观,耕海牧渔,建好“蓝色粮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近海 大陆架 水域。这些水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且受到来自高纬度的 冷海水 和来自低纬度的 暖海水 经过或交汇的影响,加上长江、黄河等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 饵料 。此外,我国近海岛礁广布,为鱼类生存、繁殖提供了
场所。
3.北部湾、南部沿海、 舟山 等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鳕鱼等众多的经济鱼种。
4.长期以来, 过度捕捞 、粗放式养殖和环境污染等,导致传统渔业资源衰退和海洋生态系统失衡。
5.我国通过采取增殖放流、科学投放 人工鱼礁 、建设海藻场等措施,促进了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二、“资源宝库”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丰富的海洋 生物 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 化学 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
2.我国的海底矿产资源丰富,有埋藏在近海 大陆架 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硫、磷等矿产资源。
3.近年来,我国在渤海、黄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和莺歌海等海域陆续进行了 油气田 的开采。
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1.随着沿海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海上活动的日益频繁,大量的 废弃物 排放入海,导致海洋 生态环境 污染和破坏日益
严重。
2.我国实施一系列海洋环境监测计划,同时进行合理的海洋功能区划,健全相关 法律法规 ,使海洋资源的开发秩序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我国坚持陆海统筹,增强陆海污染防治协同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性,构建、完善沿海、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开创美丽海湾和美丽海洋建设新局面。
进阶练 提升能力 02
基础达标
一、“蓝色粮仓”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读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的海洋牧场主要分布在(D)
A.南部沿海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2.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A)
A.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
B.陆地面积广阔,南北温差大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利于农业生产
D.山地面积广大,适宜发展林业
3.中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最大的渔场是(A)
A.舟山渔场 B.烟威渔场
C.苏北渔场 D.北部湾渔场
二、“资源宝库”
  读我国主要盐场分布图,完成4~5题。
4.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其濒临的海洋是(A)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长芦盐场适宜晒盐的条件不包括(A)
A.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B.地势平坦
C.晴天多、光照强
D.位于沿海地区,多海风
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6.一般在每年5—9月的特定时间段,我国东海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B)
A.维护海洋权益,捍卫国家主权
B.保护渔业资源,实现休养生息
C.发展海洋旅游,扩大消费市场
D.减少海洋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能力提升
  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读中国近海海区图,完成7~8题。
7.中国于2012年设立了地级三沙市,隶属海南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资源丰富,主要包括(C)
①岛礁旅游资源 ②热带草原资源 ③海洋石油资源 ④海洋天然气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深耕蔚蓝,向海图强”。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目前立体化养殖的智能网箱和多功能海上平台的发展利用,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
①发展多种海洋产业,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②扩展渔业立体空间,提高渔业产量 ③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④建设好海洋牧场就能彻底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种类多,产量大,风能、潮汐能、海底油气资源丰富,还有海滩、景区、历史文化遗产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图1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说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参考答案:海域、滩涂面积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矿产种类多,油气储藏量大,矿产资源丰富;海岸线长,优良港湾多,港口条件优越;海岸地貌景观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
  南隍城岛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部,该岛东部海域建设了海洋牧场示范区。南隍城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常年保持在16 ℃~21 ℃,盐度为32‰,适合海鱼生长。近年来,该岛居民借助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控制养殖密度,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精准计算所需饲料,减小了残渣沉积和过剩鱼粪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2)分析南隍城岛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海域面积广阔;海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及盐度适合海鱼生长。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莱州湾海域实施,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底座之上,开展海洋养殖活动,还可利用海上风电场的输电线路,为海洋养殖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图2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示意图。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风能资源 、 生物
资源 。
(4)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好处。
参考答案:建设海洋牧场可以修复风力发电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海上风电可以提供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立体化多途径开发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