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农业与科技兴农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农业与科技兴农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6 18:27:35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农业与科技兴农
理教材 探索新知 01
[footnoteRef:0]一、农业及其分布 [0: 知识回顾
和农业相关的水土资源
易错易混
狭义农业与广义农业
(1)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
(2)广义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归纳总结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宜农则农。
(2)地形较为平坦、草原广阔、气候干旱——宜牧则牧。
(3)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宜林则林。
(4)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宜渔则渔。
  影响农业的因素除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外,还有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需求、科技水平、政策等。]
1.概念: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它利用动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 培育和培植来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
2.部门:农业主要包括 、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3.分布:东部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水热充足,以 为主;山区以 为主。西部地区,降水较少,草场广布,以 为主,分布着 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水源充足的地区,发展以灌溉为主的 。沿海地区是我国 的重要基地,南方地区的 较为发达。
4.秦岭—淮河南北地区差异
(1)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地形以平原、盆地和丘陵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沛,耕地多为水田,粮食作物以 为主,可以实现 ;经济作物以 、油菜为主,有菠萝、柑橘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2)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夏季高温且降水较多,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 为主,可以实现 ;经济作物以 、大豆为主,有梨、苹果等温带水果。
5.原则: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应综合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实现农业生产 发展。
二、科技兴农
1.通过运用 手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
2.现代农业践行先进的 农业理念,在提升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时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进阶练 提升能力 02
基础达标
一、农业及其分布
1.从冬至起开始“数九”,第一个九天叫作“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作“二九”,以此类推。“九九歌”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九九歌”中描述的现象可知,该区域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大局出发,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我国制定了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读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2~3题。
2.关于我国农产品主产区规划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三大平原均有分布
B.多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C.汾渭平原主产区位于南方地区
D.全部位于季风气候显著地区
3.下列不属于华南主产区的农产品是( )
A.水稻 B.甘蔗 C.水产 D.甜菜
二、科技兴农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耐盐碱的海水稻,如图为中国水稻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海水稻培育成功主要得益于( )
A.滴灌、喷灌技术的推广
B.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
C.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善
D.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5.关心国家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要( )
①节约粮食,实行光盘行动 ②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走科技兴农路线 ④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能力提升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广阔,是我国推行“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的试点省份。该生产模式通过使用“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可自动进行精准整地、播种、施肥、喷药、收割等作业。读黑龙江省地形分布图,完成6~8题。
6.黑龙江省平原地区能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降水丰富 B.地势平坦
C.水源充足 D.土壤肥沃
7.“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能够自动进行精准( )
①播种 ②施肥 ③收割 ④防止滑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可以推进农业生产的变化是( )
①提高农业产量 ②提升农产品质量 ③扩大土地面积 ④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粮食再获丰收,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图1为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某年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单位:千万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我国东部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在地形上的优势是 ,在气候上的优势是 ;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受 的影响,河套灌区年降水量较少,多在 毫米以下,其发展种植业主要得益于引用 河水灌溉。
(3)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 。但该省级行政区域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从人文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 。
(4)我国四大高原中, 高原最不适合建设高标准农田。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5)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下列实现各农产品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正确的
有 。
①华南农产品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的规模 ②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要扩大灌区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③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水稻种植业 ④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应推广耐旱作物,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第一节 农业与科技兴农
理教材 探索新知 01
[footnoteRef:0]一、农业及其分布 [0: 知识回顾
和农业相关的水土资源
易错易混
狭义农业与广义农业
(1)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
(2)广义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归纳总结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宜农则农。
(2)地形较为平坦、草原广阔、气候干旱——宜牧则牧。
(3)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宜林则林。
(4)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宜渔则渔。
  影响农业的因素除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外,还有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需求、科技水平、政策等。]
1.概念: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它利用动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 人工 培育和培植来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
2.部门:农业主要包括 种植业 、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3.分布:东部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水热充足,以 种植业 为主;山区以 林业 为主。西部地区,降水较少,草场广布,以 畜牧业 为主,分布着 新疆 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水源充足的地区,发展以灌溉为主的 种植业 。沿海地区是我国 海洋渔业 的重要基地,南方地区的 淡水渔业 较为发达。
4.秦岭—淮河南北地区差异
(1)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地形以平原、盆地和丘陵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沛,耕地多为水田,粮食作物以 水稻 为主,可以实现 一年两熟或三熟 ;经济作物以 甘蔗 、油菜为主,有菠萝、柑橘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2)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夏季高温且降水较多,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 小麦 为主,可以实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经济作物以 甜菜 、大豆为主,有梨、苹果等温带水果。
5.原则: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应综合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实现农业生产 可持续 发展。
二、科技兴农
1.通过运用 科学技术 手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
2.现代农业践行先进的 生态 农业理念,在提升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时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进阶练 提升能力 02
基础达标
一、农业及其分布
1.从冬至起开始“数九”,第一个九天叫作“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作“二九”,以此类推。“九九歌”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九九歌”中描述的现象可知,该区域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A)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大局出发,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我国制定了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读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2~3题。
2.关于我国农产品主产区规划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A)
A.我国东部三大平原均有分布
B.多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C.汾渭平原主产区位于南方地区
D.全部位于季风气候显著地区
3.下列不属于华南主产区的农产品是(D)
A.水稻 B.甘蔗 C.水产 D.甜菜
二、科技兴农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耐盐碱的海水稻,如图为中国水稻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海水稻培育成功主要得益于(D)
A.滴灌、喷灌技术的推广
B.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
C.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善
D.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5.关心国家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要(C)
①节约粮食,实行光盘行动 ②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走科技兴农路线 ④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能力提升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广阔,是我国推行“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的试点省份。该生产模式通过使用“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可自动进行精准整地、播种、施肥、喷药、收割等作业。读黑龙江省地形分布图,完成6~8题。
6.黑龙江省平原地区能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主要自然原因是(B)
A.降水丰富 B.地势平坦
C.水源充足 D.土壤肥沃
7.“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能够自动进行精准(A)
①播种 ②施肥 ③收割 ④防止滑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可以推进农业生产的变化是(C)
①提高农业产量 ②提升农产品质量 ③扩大土地面积 ④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粮食再获丰收,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图1为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某年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单位:千万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我国东部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在地形上的优势是 地势平坦 ,在气候上的优势是 雨热同期 ;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气候 。
(2)受 海陆位置 的影响,河套灌区年降水量较少,多在 400 毫米以下,其发展种植业主要得益于引用 黄 河水灌溉。
(3)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黑龙江省 ,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但该省级行政区域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从人文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
(4)我国四大高原中, 青藏 高原最不适合建设高标准农田。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该地区种植业一般沿山麓且有充足灌溉水源的地方分布 。
(5)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下列实现各农产品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正确的
有 C 。
①华南农产品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的规模 ②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要扩大灌区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③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水稻种植业 ④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应推广耐旱作物,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同课章节目录